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小凡怒道:“你们三个老不死的跟我听清楚了,这几个侍女都是皇后娘娘,郭皇妃还有张贵妃身边的,小鸽子是公主身边的侍女。从今日起,她们来负责俞妃娘娘饮食起居。还有,往后俞妃娘娘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想遛弯就遛弯,想睡觉就睡觉。你们三个老怪物再敢多一句嘴,就给我大嘴巴子伺候!你们不是想要到官家那里告状么,尽管去告!让这几个侍女来照顾俞妃娘娘也是官家的意思,秀才!”
任秀才,宫中黄门小太监,他在后面站出来:“小公爷。”
“这三个尚宫家人都打听清楚了么?”
任秀才躬身道:“回小公爷,内府都有备案。这位金婆婆是东京人士,家中还有两个哥哥。这位孙婆婆是大名府人士,有一个侄儿两个侄女。这位罗婆婆嘛,她家母尚在人间。”
石小凡嘴角上扬,一脸不怀好意:“来福,旺财,这三位尚宫家人要好好给老子照顾好。她们若是安守本分呢,你们就以礼待之。她们若是敢在宫中乱嚼舌根,或者是在官家面前胡说八道……”
旺财把眼睛一瞪:“放心吧小公爷,小的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老手。”
三个尚宫吓得浑身一哆嗦,石小凡又低声道:“这几个侍女可都是几位娘娘和公主身边的人,你们若是在官家面前搬弄是非。你们猜猜,这几位娘娘会怎么对付你们?”
三个尚宫登时吓破了胆子,纷纷伏地:“奴婢不敢,奴婢只听几位姐姐吩咐,奴婢也不敢在官家面前搬弄是非,求小公爷饶命,饶命!”
石小凡哈哈大笑,然后对俞妃施礼道:“俞妃娘娘,从现在起您自由了。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若是再有人逼迫您做您不愿意做的事,您着人去宫外跟臣说一声,臣有一百种方法弄死他,一百种!”
俞妃在床上是喜极而泣,这两个月来她简直就是水深火热:“多谢驸马,请回去告诉各位娘娘和公主,我绝不敢忘了今日几位姐姐和公主大恩。”
终于自由了,俞妃在几个侍女服侍下也渐渐开心起来。身子也比以前健康了许多,赛华佗入宫又开了几副保胎的药,俞妃腹中胎儿渐渐稳定下来。
而三个尚宫赵祯也询问过几次,三人唯唯诺诺,都说多亏了几位娘娘和公主身边侍女的帮忙,俞妃身体康健的很。
赵祯一听龙颜大悦,也就不再过问。
现在文绮阁几个侍女嚣张得很,三个尚宫如同鹌鹑一样被呼来喝去,半点不敢吱一声。
s:感谢大家,目前第一了,这都离不开读者的支持,非常感谢。
这个月求得有点急眼,大家莫怪。若还有的,麻烦支持一下。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人辈出的时代
再有一年,石小凡的丁忧就到期了,然后就是准备大婚。
石家最不缺的就是钱,而赵祯就这么一个妹妹,这婚礼要办的风风光光轰轰烈烈。
大宋朝嫁妆都是相当丰厚,宋神宗时都抱怨:“嫁一公主,至费七十万缗。”嫁一个公主,竟然要花费七十万贯。那可是皇帝嫁闺女,用不着高攀吧,用不着巴结男方吧,但是照样要厚嫁。
查《宋史·礼志》,宋朝皇子娶妻,平均花销1万两;而公主下嫁,平均花销10万两。也就是说,皇帝为儿子娶媳妇花的钱,只是为女儿办嫁妆花费的十分之一。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除了床上用品、衣裤鞋履、首饰、被褥以及女红用品等细软物件,其余的红奁大至床铺,小至线板、纺锤,各色各样,都得提前准备。
而石小凡,俨然已经是驸马爷了。赵祯已经颁旨,晋封驸马都尉石小凡为上柱国、忠义大将军(虚职)。
这就嚣张了,驸马都尉,皇家的人了。还有一年,石小凡就是要成婚的人了。
会宁殿,赵嫕娇羞无限,小兔子美滋滋:“公主,您马上就要下嫁了,驸马爷最近怎么也不来看您,怕是要避嫌了吧。”
败家子这么脸皮厚的人需要避嫌么,越是要下嫁了,他越恬不知耻了才对。石小凡没有来,是因为他在鼓捣钢铁厂的事。
一千五百万贯的钱投进去,这等于是举国之力在建大型钢铁厂。自己投了一千万贯,朝廷拿出五百万贯。
于是,在南窑‘国威’钢铁厂隆重挂牌成立。
宋朝时的东京城,战国时期魏国建都于此,称“大梁”,冶铁业发达,十分繁荣。后历经黄河水患的天灾祸乱,几乎沦为废墟,极度衰败。
如今的东京城繁花似锦,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手工业者云集。闯东京,成为现下百姓发家致富的一条出路。
商业的繁荣使得东京城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一些城郊也在逐渐兴起。
交通的发展却跟不上经济的繁荣,货物的运输都是靠着人力畜力车拉人抬,若是能造出蒸汽火车就好了。
蒸汽机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是设备复杂。而且没有机床钢铁,这一切都是空谈,眼下只有一步一步来,先把钢铁厂建起来再说。
这是个浩大的工程,石小凡好不容易说服了赵祯这么大投资建这个‘国威’钢铁厂,为的是将来大宋朝能够进入钢铁时代。
高炉是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故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目前所知最古老高炉是中国西汉时代熔炉。在纪元前5世纪中国文物中就发现铸铁出土可见该时代熔炼已经实用化。初期熔炉内壁是用粘土盖的,用来提炼含磷铁矿。西方最早的熔炉则是于瑞典1150年到1350年间出现。这两国的熔炉都是自行发展摸索出现,没有互相传达关系。
使用石炭的近代高炉出现于1709年。由于欧洲当时森林多用途砍伐导致木炭产量减少、被迫开发使用石炭的炼铁法导致新技术出现,大幅增加炼铁效率。
而石炭么,西山最不缺的就是石炭,还有石灰石。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由于工艺限制,石小凡只能做出一代高炉,即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为一代。
这种高炉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生产时,从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热风喷入石炭燃料。装入高炉中的铁矿石,主要是铁和氧的化合物。
在高温下,焦炭中和喷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氧夺取出来,得到铁,这个过程叫做还原。铁矿石通过还原反应炼出生铁,铁水从出铁口放出。铁矿石中的脉石、焦炭及喷吹物中的灰分与加入炉内的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出铁口和出渣口分别排出。
这是第一代高炉冶铁,虽然比不上现代工艺,但是造出来的钢铁已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工艺上相对简单,钢铁的质量却有了质的飞跃。高炉冶铁做出来的钢材纯度高,已经完全达到了工业应用水平。
只是这一切仅仅存在于理论基础上,要建成一座大高炉并非简单一朝一夕的事。
同时,朝廷广纳人才。从翰林院挑选大量精英。由石小凡授课,他用尽量浅显易懂的方法教授着这些学生理论知识。即便如此,往往听得这些学生一头雾水。
败家子又是个急性子,动不动就非打即骂。可这些学生却对石小凡如神仙般尊敬,因为石小凡带给他们的知识领域,是一个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全新科技。
成为了石小凡的学生,他们才明白,原来这个世界与他们心中想象的不太一样。
就连赵嫕,也经常跟着去听课。她是唯一一个在班上连石小凡重话都没有说一句的学生。
其他学生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时不常都会挨上败家子的一脚或者戒尺。这些学生却对他异常尊敬,纷纷对他敬为天神。
石小凡教授出来的学生中,不乏有一些聪明之士,如欧阳修。
没错,此时的欧阳修不过是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他在京城做了馆阁校勘,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
石小凡把他挖过来,做了自己的学生。
还有一个是年仅十八岁的司马光,这家伙温良谦恭、做事用功,刻苦勤奋,然却有些迂腐保守,他挨的揍最多。因为这厮时不常攻击范仲淹新政,经常在背后说范仲淹他们是毒药,石小凡故意把他挖来,经常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
司马光虽然对范仲淹不满,对石小凡却异常恭敬。恩师视为神人,他说的都是对的,这让他对新政思想有了改观。
集贤殿修撰苏绅之子苏颂、沈括的父亲进士沈周、还有葛家村的葛大父子,凡是这个时代的名人以及有才能的人,都被石小凡挖了过来。
这其中最嚣张的莫过于石小凡的劣徒张尧佐,以前自己成为石小凡的徒弟饱受朝臣耻笑。如今可算得上是风生水起,身为败家子的收徒,走在路上都自觉高人一等的样子。
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老婆呢
在这个时代真是无一不缺,石小凡发明的青霉素救活了无数百姓,可这要人命的针头着实让人心惊胆寒。
针头的材料五花八门,有用皂角树的刺钻孔的,有用削尖的骨头的。针头还好说,针筒最要人命。
竹子做的针筒时不常让药物无法注入人体,若是能有个塑料针管就好了。这个年头,若是没有点技术,还真做不了穿越人士。
而石小凡以前喜欢读史书,不管是近代史和现代史他都有所涉猎。闲暇之余又喜欢鼓捣一些小发明创造,比如橡胶了、塑料了之类的东西他都知道一些。
石府的院子里有口井,井水甘甜凛冽、用来泡茶堪称一绝。可问题是每次狗腿子们都用辘轳提水,很是麻烦。
若是能有个压水井就好了,石小凡想过这个问题。可制作压水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