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不得罪他,他们也屡次找茬。既然他们屡教不改,臣干嘛跟他们客气。”
这倒是真的,吕夷简张茂之流,他们现在虽然不敢明着对付败家子了,可找着机会还是不肯善罢甘休。
既然你们这些个王八蛋一直针对老子不放,我干嘛还跟你们客气。
放你的屁,这话不止是出自赵祯一个皇帝之口。
满清时期,一位御史满怀激动地翻开乾隆批复的奏折,赫然见到皇帝手书的四个大字——“放你的屁”!一字不差,绝非杜撰,如假包换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批复!接到如此批复的奏折,胆小一点儿的大臣恐怕当场就冷汗涔涔,大气也不敢出了吧。
放狗屁的张茂灰头土脸的回去了,吕夷简忙问:“如何了?”
原来是吕夷简挑唆,张茂气哼哼的一甩袖子怒“哼”了一声,居然不搭理吕夷简。
张茂中计以后才明白,是吕夷简故意煽乎自己做了这个出头鸟。
火车一路奔向南窑,赵祯和百官们大为惊奇。这比他坐的九龙御辇舒服多了,赵祯爱上了火车。
现在是康定二年,同时,赵元昊发动的十万民夫帮着宋人修的铁路也快完工了。还有契丹那边,也都快差不多了。
这条贯穿宋辽和宋夏的铁路,为两国贸易带来巨大的便利。
历史上为什么这些蛮夷喜欢打仗,说白了就是饿的。若是吃得饱穿的暖,你就是想打仗,你手下大将也没人愿意跟随你。
北方部落经济单一,尤其那些游牧游猎民族,他们缺少物资。没办法,只能抢。
碰上积弱的中原王朝,他们就会取而代之。
铁路的铺就,可以极大的促进互利合作。运输成本的降低,更使得大宋赚的盆满钵满。
第一列火车造出来了,接下来就简单了。很快,机器作坊又组装出来八辆火车头,铁路不断在延伸,火车不断在生产。
有了高炉冶炼技术,钢铁厂也是遍地开花。大宋朝,正在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着。
第七百六十五章 两行清泪
这一年是康定二年,西夏贯通了兰州到延安府的铁路线。这是两国和平的象征,赵元昊发民夫十万,入宋境修铁路。铁路的铺就,可以使得东京城的火车直达兰州。
同时,邢州到河间府的铁路沿线也已经完工,这是宋辽之间的贸易铁路线。两条铁路的贯通,标志着大宋与契丹、西夏经济贸易繁荣的开端。
按照约定,宋朝要免费赠送契丹和西夏各二十万石粮食。国富民强的大宋朝,早已粮食满仓,谷满囤。
东京城,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都已经整车待发。这里面,全是粟米等百姓吃的粮食。
有一种植物叫做麻,笔直而细长,它的皮带有非常好的纤维,韧性而结实。
古人就用麻的皮,来编织各种物品。如绳、衣服、袋……所以,这些物品因为是用麻编织的就叫麻绳,麻衣,麻袋。由于麻制作的成本低,粗糙,为贫穷百姓普及开来,带麻的物品又有下等人的意思。如对清瘦的人叫麻杆,对穷人叫披麻。
此时在东郊火车站台,民夫们推着一辆辆木车,上面堆满了用麻袋装的各地粮仓运抵过来的粮食。有官员秤好了以后,一一笔录登记在册。然后再由民夫扛着,一起装到了车厢里。
火车车厢是货运车厢,每节列车都塞得满满的。然后用橡胶布或者油毡布盖上,再用麻绳捆死。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雨水,二十万石粮食全部装车完毕,这车是通往西夏兰州榷场的。
还有一列,是到达雄州的。这二十万石送给契丹,对于契丹和西夏来说,他们觉得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巨大的馅饼。
二十万石粮食,价值约四十万贯铜钱。澶渊之盟,大宋每年给契丹的岁币不过30万贯。
这对于揭不开锅的契丹和西夏来说,久旱逢甘霖。
契丹和西夏以为赚了大便宜,大宋这边更是省下巨额开支。若不是契丹和西夏帮忙,这两条铁路没有个百八十万贯的财力根本修不起来。
这就是两国互惠互利的贸易,如今,这三个国家之间,走向的更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赵元昊此时却有点心慌慌,宋廷答应的粮食还没有着落,不会他们反水了吧。
“里兀,你着人打探一下,宋廷的粮食运了没有。二十万石,他们此时应该在白渠一带征集完成,往这边运输了。”
尖脑袋里兀有些踌躇,半响才嗫嚅道:“大王明鉴,探子来报,这个、这个白渠那边毫无动静。各地州县也没有接到朝廷征粮命令,大王,宋人是不是食言而肥了?”
赵元昊倒吸一口凉气,目光冰冷的问道:“宋廷别的地方呢。”
尖脑袋里兀施了一礼:“大王,凤翔府、延安府、河中府、京兆府、兴元府,凡是离着咱们较近的州府,皆没有征粮的动静。若是这些地方没有调拨粮食过来,那么宋廷绝不可能从他地运粮的。”
若是宋朝要给这二十万石粮食,早已派人从周边这几个州府调拨了。可是这几个州县压根就没有收到朝廷征集粮食的命令,这么说,宋廷是想耍赖皮了。
赵元昊本就是个火爆脾气,他一脚将尖脑袋里兀踢了个四脚朝天,然后拔出腰间弯刀怒吼:“南人欺我太甚,我党项男儿,拿起你的弯刀,随我攻宋!”
赵元昊暴走了,大臣野利仁荣还是有脑子的,他一听大王要攻宋,这特么不是以卵击石么。
大宋是什么,武装到牙齿的怪兽。你要攻宋?怕是你连大宋边关城墙的砖头你都摸不着,就被打成了筛子。
祸事了,野利仁荣知道赵元昊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砍人。他虽然受赵元昊器重,可终究是心中畏惧。一个人是不敢去王殿劝言的,只好拉拢了一帮臣子。
“大王,切切不可啊,宋人火器厉害,咱们、咱们去了岂非以卵击石。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是啊大王,咱们虽说是没得到粮食,可民夫们干了这几个月,宋人还是给了钱的。钱不多,总比没有强吧。”
“大王三思啊,咱们、咱们着实不是对手啊。”
几个臣子捶胸顿足,纷纷劝赵元昊不可开战,唯有忍。
赵元昊大怒,一刀将面前的桌子劈成两半:“再敢劝谏者,犹如此桌!”
赵元昊铁了心要发兵,宋廷欺人太甚。国内百姓都眼巴巴的等着米下锅呢,各部落首领赵元昊都答应他们了,说是过些时日给他们分发粮食。
如今宋人食言而肥,各部落得不到粮食肯定蠢蠢欲动。国内政局本就动荡,赵元昊那里肯忍得下这口气。
兰州城如今是大宋的地盘,那败家子七日连克十一座城池,兰州城了大宋地盘。
在这里,有着宋夏之间最大的榷场,兰州榷场。
赵元昊集结了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往兰州城外进发。
这边大宋兰州守将们得知赵元昊集结兵力,唬的兰州守将慌忙去种家军找种世衡禀报。
种世衡得知赵元昊撕毁宋夏盟约,竟然集结兵力往兰州进发。当下也不敢怠慢,他命令兰州指挥使王德成坚守城墙,不可轻举妄动。
同时,调拨八门大炮加固兰州城墙。赵元昊不来则以,一来必然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兰州知州乔安怀也是惊骇莫名,这赵元昊抽的是哪门子风,来修铁路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说翻脸就翻脸,还是莫名其妙的翻脸。
种家军军营来报,说是二十万西夏粮食马上就要来了。自己正要着人去西夏通知,这送给西夏的二十万石粮食朝廷又不要钱,赵元昊神经病似的还来抢什么?
他们不知道的是,赵元昊以为宋朝食言而肥,不想给这二十万石粮食,这才发兵来兰州城。
可赵元昊虽然愤怒,其实也是毫无办法的。他知道,如今自己的势力根本就不是大宋的对手,如今已经不是战斗力勇敢与否的时代了。而是谁手里掌握了火器,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所以赵元昊十万大军离着兰州城三十里外的时候,停了下来。
赵元昊看着固若金汤的兰州城墙仰天长叹:“南人欺我大夏无人也!”说着,两行清泪流下了脸庞。
“呜呜~!”就在这个时候,极目远处一阵轰鸣声自远而近
第七百六十六章 钢铁巨龙
赵元昊吃了一惊,大宋朝又弄出什么怪物来了?
号称十万西夏大军,其实只有三万人。赵元昊来兰州城下,也不是真的要攻城。
赵元昊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可是又无奈何。宋人无耻,说好的给二十万石粮食,毛都没有。
他只是想把军队拉到兰州城下吓唬吓唬对方,谁知道这一吓唬就出事了。
对方弄来一个呜呜冒着热气的铁家伙,这家伙还很长,赵元昊害怕了。
这很像传说中的一种生物,龙。
没错,龙他娘的就有这么长。
奇怪的是,这条龙是趴在铁轨上的,看来这是一条不会飞的龙,赵元昊心里想。
一条不会飞的龙,老子怕他个球。
我有三万铁骑,一人一刀,也能把这条铁龙给剁吧了。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手下递过来一根长筒短棍。
确切的说,这是一架望远镜。哪儿来的?大宋给的。
没错,赵元昊最近还算老实。朝廷也不能太冷着他,赵元昊顺毛驴,得时不常的捋着他。
火器是不能给,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是赵祯赐了他一架望远镜,这对于赵元昊来说,很稀奇。
远处那条呜呜咆哮着的巨龙瞬间被望远镜给拉近了,赵元昊打了一个哆嗦,这踏马是条铁龙。
铁做的龙,刀枪不入,你能奈我何?
赵元昊想哭,他抬头看了看天。天上飘着几朵白云,一群乌鸦‘啊啊!’的飞过。
乌鸦就像是在嘲笑,嘲笑赵元昊这个被上帝抛弃的可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