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太后点名这次让石小凡作为大宋使者入辽,本来宋辽签订‘景祐减币’契约以后,大宋要派包拯入辽安抚的。谁知道后来发生流民安置一案,此事暂时搁置了。
现在正好,赵祯想让包拯和石小凡一起,作为使者入辽。
第八十章 包拯脑袋
“不去!契丹那地方穷乡僻壤,飞沙黄土的,我才不去。”石小凡坚决反对。
抗议是无效的,不去,就是抗旨。抗旨,就得下大狱。
文德殿,赵祯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使辽,意义重大。若是办的好了,朕会给你特殊赏赐。办不好,脑袋搬家。”
特殊赏赐?
石小凡有些心动,他嬉皮赖脸道:“陛下,能不能给臣说说,何以谓之特殊赏赐?”
“你也老大不小了吧。”赵祯突然问道。
石小凡心中怦怦乱跳,难道说赵嫕跟他说了,他答应要赐婚?
色字头上一把刀,石小凡飘了:“嗯嗯嗯,臣年方十岁有八了,还是光棍一条。”
赵祯嗔怒的看了他一眼:“这个年纪更应该是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是是是,陛下教训的是。不就是使辽么,臣这就去,什么时候动身?”
“三日后。”
石小凡怎么能想到,他以为的特殊赏赐是赵祯会把妹妹惠国长公主赵嫕赐婚给他。实际上赵祯说的是他老大不小了,应该在朝中混个一官半职了。
赵祯所谓的特殊赏赐,不过是想给他封个官罢了。
这个官不再是手诏,而是经三省六部盖章确认的,官方承认的正牌官员。
若是石小凡使辽再立上那么一点功劳,回来就能堵住那些御史谏官的嘴,到时候给他个一官半职混迹朝堂,也就没有人会说什么了。
而这个败家子龌龊脑子里想的是赵祯会把自己的亲妹妹赐给自己,为了赵嫕,别说是使辽,就算是使金使夏他都愿意。
三日后出发,石小凡滚出皇宫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大理寺评事包拯。
“老包,咱们要去大辽了。”石小凡是兴奋的。
包拯早就知道了:“石兄,咱们这次使辽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我听说契丹那边点名要你去。”
“嗯,去便去呗,我只好可以见到萧也赖了。”
包拯却深谋远虑:“石兄,你想过没有,契丹萧太后为什么非得要你去?”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吓得石小凡屁滚尿流失了魂。
对啊,萧太后那老娘们为什么非得点名让老子去?难道……
“难道是说,萧太后已经怀疑岁币减半的事了?”石小凡一脸惊恐的问道。
包拯郑重的点了点头:“我猜八成是的。”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人精,也从来没有几个人是傻子。
国家之间的博弈除了军事、经济还有间谍活动。
宋、辽、夏三国之间细作互相不断渗透,大辽从西夏那边打听到根本没有宋夏联盟攻辽这回事也不足为奇。
由间谍必然会有反间谍,萧太后虽然得到消息,定然是不太确定。或者说是她不敢冒然发动战争,所以想把石小凡弄去一探虚实。
如此说来,大辽之行凶险万分。
“老包,你有何妙策不成?”石小凡急道。
包拯摇了摇头:“没有,眼下咱们只有死扛到底,一口咬定西夏曾派驻使者入宋。不然景祐之盟就是一纸空谈,到时候契丹大兵压境,我怕官家扛不住压力又会同意在岁币上增加到原来的数目上。”
石小凡倒吸一口凉气:“以我对官家的了解怕是不会这么简单,他真要把岁币恢复到澶渊馈盟也行。就怕契丹狮子大开口,官家也会一概应允。”
包拯是主战派,他是极力反对岁币的。他曾数次主张在边关布置重兵,以强势姿态与契丹抗衡。
听石小凡这么说,包拯心中也自焦急:“咱们此行绝非简单,你我明日便入宫与陛下说明厉害。倘若契丹步步紧逼,咱们也好让边关将士有应对之策。”
石小凡想了想,也只有如此了:“好,明日你我一同入宫。”
……
赵祯听说厉害,立刻慌了神:“这么说,大辽此次邀我们出使,未必安着什么好心了?”
石小凡与包拯点了点头,包拯道:“是的陛下,我们应该尽快拟定应对之策。”
“小凡,你可有什么办法?”赵祯最后把希望寄托在了败家子身上。
可这次让他失望了,石小凡摇了摇头:“没有,咱们岁币减半,已经让契丹人心生不满,这次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败家子都这么说了,赵祯心中慌乱:“既如此,咱们只有对契丹提出的要求一一满足便是。只要能避免两国开战,不让生灵涂炭,其他的都好说。”
赵祯这是要认怂了,包拯大急:“陛下,如今大辽萧太后主政,这女人野心极大。就怕咱们一味退让,也满足不了她的狮子大开口。”
石小凡冷冷道:“那就干掉萧太后,辅佐他们的幼主耶律宗真上位。”
此言一出,赵祯和包拯是大吃一惊。
干掉萧太后,这不是纯粹想引起两国战争么。
而石小凡却知道,很快大辽那边就会发生一场政变。萧太后这个丧心病狂的女人眼看着自己的儿子日益长大,对权利的贪欲使她决心废掉自己的亲儿子,立她的幼子上位以便控制。
最后是耶律宗真先下手为强,将萧太后控制,成功亲政。
眼看阳春三月,还有俩月耶律宗真就会率先动手了。他们若是四月到达辽国,应该来得及。
赵祯和包拯却在云里雾里,包拯惊道:“石通判,你说什么?”
原本还在担心的石小凡笑了笑:“陛下放心,这次使辽之行定然会有惊无险。臣以包拯的脑袋担保,绝不会出现差错。”
赵祯素知石小凡之能,这个从不按套路出牌的败家子一肚子花花肠子,听他这么一说,赵祯登时心安了不少。
只是,你以包拯脑袋担保这话是什么意思?
包拯当然立刻不愿意了:“石通判,你做的保,凭什么以我的脑袋抵押?”
厚脸皮的石小凡恬不知耻:“咱们是兄弟,常言道兄弟如手足,你的脑袋便是我的脑袋。我拿你脑袋担保,便是那我自己的脑袋担保一般无异。”
包拯:“……”
赵祯显然不喜欢这种无聊,使辽可是大事:“够了,这事若是引起宋辽纷争,你二人脑袋朕都要了!包拯,朕封你为正旦使,石小凡为正旦副使,着你二人使辽。望你二人不辱使命,朕在京城等你二人好消息。”
第八十一章 骂街
使辽正旦使,拥有替朝廷决策大权,还要有临机应变的能力。
包拯肯定没问题,问题是石小凡。赵祯还真怕这家伙驴脾气上来搞砸了,所以还得叮嘱叮嘱。
虽然他说有办法堵住萧太后的嘴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石小凡,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次使辽非同以往,若是挑起两国战事,你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这点上石小凡并不糊涂:“陛下放心,臣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既然她萧太后起疑,臣自有对付她的法子。”
“但愿吧,朕知道你一肚子坏水,只要那你的特长用在正道上,也未尝不可。”
一肚子坏水……石小凡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既然要走了,没有三五个月怕是回不了京城了,怎么也得跟公主告个别吧。
石小凡正寻思怎么开口,赵祯倒是先说了:“凡事以国为重,公主那边也只能听之任之了。你去公主那儿看看,万一有什么不测,你又不在身边。你将如何医治之法告知太医,只能让太医照葫芦画瓢吧。”
“陛下且放心,不用太医医治。臣会将徒儿留在石府,若公主病情有甚反复,让我徒儿医治便可。”
赵祯一惊:“你什么时候收了个徒弟?”
这个石小凡当然不能告诉他:“额,臣对医术并不精通。唯独对寒疾有些见解罢了,臣就怕将来有一天陛下一生气把臣的脑袋给砍了下来,那公主的病恐无世人可医治了。臣家四代深受皇恩,不敢相忘。于是臣就收了个徒儿,将寒疾医治之法告知。万一将来臣下去见了我爷爷,也好有人医治公主不是。”
石小凡信口雌黄,他哪里有收什么徒弟了,这么说不过是想在赵祯面前邀功罢了。
果然赵祯大受感动:“你对朕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好了,你去吧,包拯留下。”
石小凡脸上一副誓死效忠的德行,施了礼一道烟遁到会宁殿去了。
剩下包拯和赵祯在文德殿,赵祯对他说道:“包拯,你为人稳重。此次使辽非同小可,切记,若是到了危急关头,咱们唯有委曲求全,万不可肆意挑起战事。若是一个不慎,则有亡国之祸。”
包拯心下不以为然,嘴上却只能道:“陛下放心,臣自由分寸。只是若一味求全,则被人小瞧。臣以为理应在朝中挑选能征善战的将士去镇守边关,以防不测。”
赵祯“嗯”了一声:“你可有推荐人选?”
包拯摇了摇头:“臣不懂兵法,京畿安抚使范仲淹倒对军事颇有研究。”
一提起范仲淹,赵祯心中一动:“行了,朕知道了。”
石小凡到了会宁殿的时候,与自己的死对头秦婆婆撞到了一起。
然后俩人大眼瞪小眼,如同两只斗鸡。
“老妖婆,好狗不挡道。”
“无耻小贼,休得猖狂!”
“老子就猖狂,你能把我怎么样?”
“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你才是狗,你还是只老妖狗……”
“~?!……”
“+★……”
然后两个人就骂上了,这一场骂战足足骂了半个时辰,直到双方都精疲力竭。
秦婆婆捂着腰气喘吁吁:“你骂够了没有?”
石小凡呼呼喘气:“够了,不骂了,累了。”
“你又来作甚?”
“官家让我来给公主瞧病。”
“半个时辰,老身给你半个时辰。若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