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江山轮流做,传到了赵家,到了赵祯这一代,这批宝物这才重见天日。
“小凡,把刀放下,这里的东西,不属于我们。”
石小凡一愣:“不、不要了?”
“不要了,你缺这点钱么。”赵祯回头看着他。
石小凡摇了摇头:“臣不缺,可、可放在这儿是不是太可惜了,若是拿来充实国库,岂不美哉。”
赵祯叹了口气:“李世民有此远见,而我们太祖太宗皇帝,乃至于先帝和朕,为何都没有想到。这些宝藏既然不能为李唐所用,何不为我将来赵宋所使。”
石小凡一怔:“陛下,您的意思是,也把这批宝藏留给后世子孙?”
“为什么不呢,李世民能想到的,朕怎么又能保证,后世会不会出个昏庸碌碌的后世之君呢。万一他也把我们赵家江山给弄丢了,朕又何尝不可以找一个明君东山再起。”
“陛下,这……”石小凡欲言又止。
“怎么,你有什么想和朕说的?”
石小凡摇了摇头:“没了,只是,陛下,臣看着这么多宝藏就留在这儿了,着实不甘心。”
“这件事只有你和朕知道,朕应不应该杀了你灭口?”
石小凡浑身一震:“三思啊陛下,这宝藏可是臣给您找到的。”
额,石小凡其实想说的是,这根本就是一件行不通的事。后世国都亡了,哪有事情会和你想的一样,大唐不就是个例子么。
再说,这事怕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可以得到这批宝藏兴复大宋。同样也会有人得到这批宝藏反了大宋,万一这些财宝武器没有落入到你们赵家子孙手里呢。
不过石小凡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就让赵祯怀着这个江山梦吧。
“走吧,朕还真想杀了你灭口。”
“陛下,臣想要这个东西。”石小凡指着那一堆金银财宝之中一个普通木盒说道。
赵祯一怔:“这是什么?”
“不知道,听闻唐太宗李世民皇帝,把《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可梁国乱贼温韬盗了昭陵,并没有发现兰亭序的踪迹。要不臣打开看看,或许这里面就是。”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词条与众文人雅士会友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众人提笔赋诗,聚诗成集,即为《兰亭集》。王羲之为其做序,即为古今文墨之神迹《兰亭集序》。序中记录了兰亭的风景之美、集会宴饮之乐,又感叹于人生的洒脱超然。全文仅300余字,但清俊飘逸、超然绝尘、有一气呵成之妙!
这盒子在这宝藏群里面备显突兀,而且,这是个盛书的木盒。如果石小凡所料不错,兰亭序必然在这里面。
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安一梦
兰亭序是晋代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这么说吧,《兰亭序》就是中国的蒙娜丽莎,这是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原本价值连城。
可惜,兰亭序的真迹已经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是拓本。相传是李世民死后带入了昭陵,可是五代十国时期耀州节度使温韬时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疯狂作案,关中地区大小唐皇墓陵无一幸免,被其趁战乱之际,其率领手下毁陵盗掘。给中国帝王陵带来的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破坏,许多珍贵的文物被其私藏,流落外市,甚至损毁。
温韬在史料记载中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民国时期的孙殿英和他比起来也是小巫见大巫。
此人最后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最终温韬还是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杀。
兰亭序啊,赵祯自然也是大为心动:“咱们就看一眼。”
石小凡过去把那个木盒拿了过来,因年代久远,木盒颇为陈旧。不过一看,这就是宫中之物。
盒子并没有上锁,石小凡轻轻打开一看,果真是一幅卷轴。他紧张的咽了口唾沫,拿出卷轴打开一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
石小凡和赵祯眼睛都直了,这果真是兰亭序真迹啊。李世民酷爱其书法,认为《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宋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赵祯大喜,他一把抢了过来:“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实乃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
看到赵祯爱不释手的模样,石小凡一脸的不乐意了:“哎哎哎。陛下,看几眼就行了,这是臣发现的。”
“嗯?”赵祯回头看了他一眼。
石小凡心中一凛:“陛、陛下您随便看,您要是喜欢,就、就带走吧。”
赵祯“哼”了一声,再看这兰亭序的时候,眼睛又亮了起来。
石小凡想要这幅兰亭序,他现在后悔啊,是悔不当初。早知道,就不带这狗皇帝来了。看这样子,赵祯是准备把这兰亭序独吞了。
石小凡恨得牙痒痒,可又不敢发作。旁边就有一双铁锏,石小凡真想捡起来给赵祯后脑勺一闷棍,然后将这幅兰亭序抢回来。毕竟,打闷棍他还是轻车熟路的。
这只能仅限于想象,果然赵祯毫不客气的把兰亭序卷起来,可耻的揣进了怀里:“行了,此地的宝藏不可再动,咱们走吧。”
石小凡有些垂头丧气,这次来昭陵祭祀。他找到了宝藏,可是毛的好处都没有捞到。好不容易发现了这幅兰亭序,又被赵祯可耻的拿走了。
早知道自己就偷偷的揣起来,别让这狗皇帝发现就好了。
二人出了地宫,又用木棍转动石锁。这石门缓缓闭上,石小凡又把石门伪装了一番。若是没有藏宝图,绝打不开这石门机关的。
赵祯大喜过望,得到了这幅墨宝,此行不虚。石小凡垂头丧气,跟在后面牙痒痒。
“小凡,朕还是觉得不放心,朕杀你了灭口吧,不然这宝藏被你盗了去怎么办。”赵祯没话找话。
他看出这败家子想要这幅书法,可自己就是不给他。
“陛下,兰亭序是臣发现的。”
“是啊,朕知道啊。朕还知道你想要,可朕就是不给你,朕就是这么横行霸道。”
“……”
二人爬上了坡,几个侍卫终于松了口气,皇帝平安就好。石小凡一脸的生无可恋,赵祯一脚把他从土坡上踢了下去。
石小凡大怒,抬起头看着赵祯。赵祯趾高气昂的站在土坡上:“你骂朕,朕听到了。”
“我,臣什么时候骂了。”
“你在心里骂了,别以为朕不知道。”
这狗皇帝
算你狠,你等着,这幅兰亭序我石小凡非得从你手里弄回来不可。我石小凡有一百种方法,咱们走着瞧。
赵祯很高兴,脚步轻快的回到了昭陵墓前。身后的侍卫们个个目瞪口呆,这驸马爷当真是官家身边的大红人啊,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他敢和官家这么近乎吧。
实际上石小凡早已气的七窍生烟了,他,已经想到了把这幅兰亭序弄到自己手里的办法了。想到这里,他嘴角终于带起一丝狡黠的微笑。
群臣早已结束了,只是这太常寺少卿闫从文还是对着张茂怒目而视。而张茂则恨恨的看着石小凡,都是这败家子让自己中的计。
闫从文在朝中有些影响力,自己无端的得罪了他,都是因为这败家子,这个可耻的混蛋。
祭祀终于结束了,赵祯下旨,派驻官兵驻守唐代皇陵,并且负责修缮看护工作。朝廷每年都会拨款,算是一种恩典了。
赵祯想去长安城看看,长安大道无行人;黄尘不起生荆棘。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
隋唐两代三百余年;关中地区人口大量增加;黄土高原开发过度;森林急剧消失;天然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水旱灾害不断出现;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
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唐末以来的战乱,唐末以来的战乱毁灭了举世闻名的长安城;也使往日富庶的关中地区变得千疮百孔。昔日盛唐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
第九百九十章 无耻的皇帝
长安,当年这个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都市。是汉长安城的254倍,明清北京城的145倍,是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29倍,是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的287倍,是罗马城的639倍、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
这个人口曾达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如今繁华落尽,这里已经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了。即便是经过了这百年的发展,如今的长安早已不复昔日的繁华。
石小凡陪赵祯走在这条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关中地区恢复的速度很慢;到宋元时;依然是残破的景象。宋代西北用兵;关中之民“畜产荡尽”;“十室九空”。
街道两侧已经被侍卫封锁,零零散散的百姓伏地跪拜,使得这个破落的城市加倍的冷清。
长安,必须发展。赵祯心中暗叹,不知百年之后,东京城又会是一副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