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逻卒看出他们的紧张:“你们不必害怕,我们只是去调查询问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会为难你俩。”
花娘稍稍松了口气,就这样跟着活下来的掌柜店小二,还有被押解的凌天扬等人,一起去了皇城司。
石小凡弄到一只红头蟋蟀,这是他花了高价买来的。这只蟋蟀不用于其他,全身赤红,獠牙狭长。个头虽然比一般的蟋蟀要小,但是看起来威风凛凛,杀气十足。
东京城有专门斗蛐蛐的圈子,石小凡是轻车熟路。赵祯和陈琳乔装打扮,陈琳扮回了他的家丁,而赵祯又成了小六子。
“六公子,等会儿到了斗场,你可不能和我抢红头大将军。”石小凡犹自不放心的又说了句。
赵祯嗤之以鼻:“什么红头大将军黑头大将军,你手里这么多蛐蛐,我多稀罕似的。”
狗腿子们带了不少蛐蛐罐子,这些都是石小凡高价从山东那边买来。每年都有人从山东那边贩卖过来蛐蛐,弄到京城来售卖。甚至,早市都出现了蟋蟀市场。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
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京城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
贵的时候,一只蛐蛐能顶一头牛的价格。狗腿子们手里这么多蛐蛐,都是石小凡用钱砸出来的。
不过,石小凡最中意的,还是自己手里那只个头娇小,獠牙狭长的红头大将军。
赵祯赌品不好,他怕等会看到了自己的红头大将军会眼红心热。一眼红,赵祯就想据为己有。
“君子言,说好了啊六子。这里的蛐蛐你随便挑,唯独这只红头大将军不能给你。”
赵祯有些恼怒:“你现在怎么跟个婆娘一样婆婆妈妈叽叽歪歪,老子要不要立个誓?”
“那感情好。”石小凡大喜。
“滚一边去!”
一只该死的蟋蟀,败家子他至于么。待会儿就算你求朕,朕也不稀罕。
斗场,好大的一片场地。这里原属于某个庙堂,后来和尚没了,这里便荒废了下来,后来有人买下,做了斗蛐蛐的斗场。
赵祯一来,只见偌大的庙堂内乌压压的不下二三百号人。各色的蛐蛐罐子摆在长条桌子上,蛐蛐的叫声、人们嘈杂的喊叫声此起彼伏。
这里充满市井烟火气,热闹至极。石小凡喜欢这种地方,在这里他如鱼得水、狗腿子提着蛐蛐罐子加倍兴奋,跟打了鸡血一样摩拳擦掌的准备参赛下场。
陈琳有些担心赵祯的安全:“公子,要不要通知几个暗卫进来,以策周全?”
“不必,这些人又不认识我,放心看便是。”赵祯摇了摇头,然后把旺财手里的蛐蛐罐子一把抢过:“我上去斗一局。”
旺财大惊,他拿着蛐蛐罐子本来也是想参赛斗一局的。谁知道官家二话不说就给自己抢去了,旺财想骂又不敢骂想要又不敢要,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祯提着罐子上场:“来,谁和我斗一局?”
蛐蛐相斗,要挑选体形雄而矫健。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
赵祯把手里蛐蛐倒了出来,立刻有几个人围了上去。只见赵祯这支蛐蛐外观淡黄,体形修长双腿有力。众人喝一声彩,登时羡慕不已。
蛐蛐要求无“四病”即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
赵祯这只蛐蛐通体淡黄,乃是蛐中之霸。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手机请访问: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京城第一蟀王
玩物丧志,古代那些二代纨绔子弟们闲的蛋疼,斗蛐蛐,斗蝈蝈,斗鸡,遛鸟无所不玩。只要是涉及到一个‘玩’字上,都是他们都会玩的炉火纯青。
斗蛐蛐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搏戏,顾名思义就是将两只蟋蟀放在坛内打斗的把戏,中原各个省份都曾十分流行。
在中华千年的历史中,斗蛐蛐从市井游戏逐渐变成王公贵族的消遣,历朝历代对于斗蛐蛐的热爱原来从来未曾消减。尤其是那些纨绔子弟们,堪称他们的最爱。
期初的时候,古人玩蛐蛐多是寓意于物,文人雅士多半以蛐蛐为题吟诗作画。而斗蛐蛐最早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民间人士好赌成性,斗蛐蛐是当时很主流的赌博手段。到了唐朝,斗蛐蛐已经不再是赌徒的专属了,如同钓鱼、养鸟、种花一样,已经成为了街头巷尾的市井文化。
蛐蛐虽然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唯有山东出品的最为优质,尤其是山东宁津蟋蟀与山东宁阳蟋蟀更是声名远扬,以个头大、性情烈、善斗凶狠著称。在斗蛐蛐成为皇家贵族的娱乐之后,山东蟋蟀更成为万中无一的贡品,一只小小的蛐蛐甚至可以抵得上一头耕牛。
斗蛐蛐在宋朝开始流行,宋朝的斗蛐蛐之风盛极一时。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宋人极喜养斗蟋蟀,街上专有蟋蟀市场,很多闲汉以驯养蟋蟀为生反而得享富贵。不仅如此,斗蛐蛐还从民间进入了宫中,上到皇帝,下至文武官员都沉迷此道,玩物丧志,置国事于不顾。
比如说赵祯,他就迷上了这种游戏。他把手里的蛐蛐往场上这么一放,懂行之人立刻赞叹不已。这只蛐蛐万里挑一的精品,有人摇头有人叹息,知道自己手里的蛐蛐不是对手。
但总有高手,有人拿出手里的精品上场与赵祯对战。对方这只蛐蛐也是健壮有力,这是一只墨蛉,最善斗的蟋蟀当中的一种,中国民间百姓称为黑头将军。一只既能鸣又善斗的好蟋蟀,不但会成为斗蛐蛐者的荣耀,同样会成为蟋蟀王国中的王者。
但两只蛐蛐一下场,并无斗战之心。
这个时候需要激发它们的斗志,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不停的撩拨蛐蛐,这个时候蛐蛐就会怒发冲冠,两只蛐蛐开始展翅鸣叫,互相耀武扬威准备展开厮杀。
赵祯手里的叫赤焰将军,对方的叫黑头将军。两只蛐蛐相遇,一场厮杀就此展开。果然,对方的黑头将军也是个高手,它用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扑上撕咬对方。
两只蟋蟀一入场,双方都不得人为干预。直到一方落败而逃,或者跳出场地视为输者。
赤焰将军开始并不急于和对方争斗,而是采取游斗的方式寻找有利位置,伺机扑杀黑头将军。
旁边的人无不高声呐喊着:“咬!咬它!蹬腿,蹬啊!”
场上两只蟋蟀在撕咬,场外围观的人们似乎比蟋蟀还激动。他们挥舞着衣袖,高声叫喊着。
许多人开始押注,有的押黑头将军胜的,有的押赵祯手里赤焰将军赢的。随着战况愈演愈烈,赵祯手里的赤焰将军似乎渐有不继。
石小凡提着他的红头将军凑了过来,他看了眼局势:“六子,你的赤焰将军赢了。”
旁人都大为奇怪,明明是黑头将军占据了上风,为什么这人却说赤焰将军赢了。
谁知没多久,果然那黑头将军再次奋力扑上去的时候,赤焰将军一个灵活的转身跳了开来,然后转头一口咬住黑头将军的右腿,咔嚓一用力咬了下来。
断了一条腿的黑头将军立刻斗志丧失,围着坛子不停的逃跑认输,赵祯手里的赤焰将军赢了。
众人大声欢呼,赵祯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石小凡微微一笑:“这有何难,赤焰将军是我挑中的,战斗力在这里至少前十。”
赵祯不知道,从小就浸染在这些玩物丧志之中,石小凡堪称这里的斗蟀高手。像是这两只蟋蟀,自己打一眼就能分出胜负。黑头将军个头大,然华而不实。倒是赵祯手里的赤焰将军,战斗力爆表。
赵祯赢了一场大为得意,狗腿子们也跟着纷纷斗了起来。一时间,整个庙堂吆五喝六,热闹非凡。
几十个罐子摆开,许多人一起上场各自参斗着自己的蛐蛐。经过几轮的厮杀,狗腿子们手里的蟋蟀折损大半。赵祯连赢四场,更是险象环生。
这好比晋级赛,越往后厮杀出来的蟋蟀都是个中王者。在第五场的时候,赵祯的赤焰将军遇上了一只寿星头。
寿星头,为最上品,是一种长圆头,星门及头向前凸起,酷似老寿星而得名。它一上场,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把赵祯手里的赤焰将军逼的连连倒退。
没几个回合,寿星头兽性大发,用长牙夹住了赤焰将军的头,竟然一下子把赤焰将军摔出了场外。
众人又是一阵欢呼,赵祯手里的赤焰将军落败了。再看狗腿子们,也是一片狼藉。只有来福和大牛手里的两只蟋蟀晋级,其它的都折损了。0
来这里参赛的蟋蟀都是万中挑一,谁手里的也是精品。最后,只剩下八只王者蟋蟀晋级,下午开赛,开始冠军角逐。
赵祯输了比赛,心头有些郁闷。石小凡让狗腿子来福把他的菩提头给了赵祯,下午让赵祯提着菩提头继续参赛。
菩提头,也叫大圆头。也称珍珠头。要四面高大结绽直而圆大,也是头形中的上品。
斗蛐蛐这东西是上瘾的,深陷其中的赵祯和石小凡他们在就近的摊贩那里随便扒拉吃了点饭,饭罢后二人再次来到斗场,进行最后的决赛。
八只蟋蟀都是王者,一路厮杀过关斩将,第三轮的时候,赵祯手里的菩提头败了,大牛手里的四方头也被甩出场外。
最后,仅仅剩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