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天扬惊得目瞪狗呆,他发现外甥念得名字没有一个是对上号的。石小凡挑选的,都是平日还算利索的几个家伙。
“大牛,二虎,这次没错了。大牛二虎,滚过来。”这次石小凡手里拿的,赫然是两个纸条。
在一个个的念完了名字,石小凡把纸箱里剩下的纸条一股脑儿的扔进了炭火盆,给它来了个死无对证。
狗腿子们面面相觑,如此明目张胆的作弊,也就小公爷干得出来。没错,石小凡就是这么的不要脸。不但不要脸,还理直气壮的拍了拍手:“天公地道、童叟无欺,念着名字的,跟我下江南。没念到的,看家护院!”
最震惊的莫过于凌天扬,他睁大了眼睛:“外甥,你还要点脸不。”
石小凡转头看着他:“二舅,你是不想跟着去了?”
凌天扬立刻做了舔狗:“去,外甥你当真是天公地道童叟无欺,二舅我佩服。”
石小凡不再理他:“大家伙儿收拾收拾,准备好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在家的一定给我看好家。”
恋窝兔子石小凡,自从上次仓库失火的事以后,成了惊弓之鸟。两个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他如同一个絮絮叨叨的妇人一般不断的叮嘱。曹小梅却心中感动,小凡定然是太关心孩子,太关心这个家,才会这样的。
“小公爷,陈总管来了。”管事刘德旺来报。
“德旺啊,我不在的日子照顾好我爹。”
刘德旺没想到石小凡会这么跟自己说,当下郑重的点点头:“放心吧小公爷,我会照顾好国公爷的。”
下江南,不是大张旗鼓的和满清某位自以为是的皇帝一般劳民伤财。他们是微服出巡,一路轻车简从,虽然说是游山玩水,实则顺带体察民情。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打死石小凡也不会带着赵祯这位爷的。
正好让皇帝看看,他大宋的子民是如何过活的。地方上的官员,又是如何执政为民的。只有皇帝深入民间,体会到了民间疾苦,他们才会感同身受的实施仁政。
陈琳来找自己干什么,石小凡有些纳闷中,陈琳神神秘秘的来了。而且他是一个人,并没有带有贴身小太监。
这让石小凡加倍奇怪:“陈总管,何事惊慌?”
陈琳神神秘秘的,走过来把石小凡拉到一边,悄声说道:“驸马爷,这次你和陛下微服出巡我老是不放心。天子的安危可是关乎社稷啊,老奴我跟了半辈子陛下,仔细想来咱们还是得派一队侍卫暗中跟随的好。万一有事,也可以就近求援不是。”
陈琳怎么也变得婆婆妈妈了,石小凡倒是感同身受的点点头:“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这人多了容易坏事,你想怎么办直说吧。”
“我跟皇城司的叶青说了,皇城司也会在各地暗中保护陛下安危。只是我是这么想的,让神卫军派一支队伍跟在你们身后。你们进城他们可以驻守在城外,驸马爷你和陛下爱去哪儿去哪儿,想去哪儿去哪儿。他们也不会打扰到你,而且万一出了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这事你自己和陛下说啊,和我说干什么?”石小凡奇怪的问。
“唉,”陈琳叹了口气:“你又不是不知道陛下的脾气,你的话能听,奴婢我的话陛下未必听的进去了。”
石小凡点点头:“好吧,我进宫跟陛下说。”
文德殿,石小凡苦口婆心的相劝:“陛下,咱们这次下江南可不是一天两天,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朝中大事必须处理好,还有,您的安危必须保证,不然臣宁肯不去。”
石小凡的记忆中,庆历六年这一段时间朝中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所以他敢带着赵祯下江南,还有就是,陈琳说的对,赵祯的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
赵祯皱了皱眉头:“你想说什么。”
“让禁军派一支部队跟在咱们后面,他们不入城、不扰民,和咱们保持五十里外的距离。陛下若是不答应,臣就不去江南。”
“你敢威胁朕?”赵祯有些恼怒的看着他。
石小凡点点头:“为了陛下安全,臣愿意威胁陛下。”
赵祯被他气笑了:“好,你个王八蛋,就让展云鹏的神卫军跟着吧。人不必多,几十人足以。”
“最少两百,陛下。”石小凡坚持。
这败家子缠上你某件事,还真如狗皮膏药一般,赵祯有些急了:“我说石小凡,两百人,军饷粮草不花钱啊,军费你来出么!”
谁知道石小凡半个磕巴都不打:“臣来出,军饷粮草都由臣包了。这点钱,臣还是出得起的。”
这下轮到赵祯大吃一惊:“你还真是捞了不少钱啊,朕在想要不要抄了你的家,收缴国库。”
“臣的西山给了您了,还有海带场。”
赵祯:“”
择日出发,下江南的路线选择从京城到陈留,然后经颖昌府,再一路南下。赵祯轻车简从,倒是石小凡带着狗腿子们准备了好几辆马车。
头疼,今天暂时两章。月票,还是臭不要脸的求一下吧。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金县令吉祥
大宋朝商品经济发达,朝廷鼓励手工业者,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大量的商人。
石小凡他们扮作京城茶商,过了陈留到了雍丘县。
北宋时,开封府下辖十七县。雍丘县就在今日杞县地区,这里也是天子脚下京城周边。
首先,石小凡他们现在不是官了,赵祯不是皇帝,他们要夹着尾巴做人了。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表象看本质,剥开迷雾看真相 。
大概是天子脚下的原因,他们路过陈留县的时候,那里确实是安居乐业一片祥和。
陈留县县令也算得上是执政为民,百姓们的口碑还好,对这个县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
可到了雍丘县,似乎就不太一样了。
七辆马车,阵势倒是不小。石小凡他们刚到雍丘县就被拦了下来,几个城门官差围着马车打量了起来。
一名都头走上前一拱手:“干什么的?”
赶车的朱大昌嚣张的站了起来,刚要回答,被打开车门的石小凡一脚踢倒。朱大昌愣了一下,慌忙爬起来微笑着说道:“这位军爷,我们是京城的茶商,要去南方进茶。”
狗腿子们嚣张惯了,到哪儿都是摆出一副大爷的气势。旁人看了,都会觉得他们来历不小。
这里离着京城甚近,天子脚下什么样的达官显贵没有,城门的官差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哪位大神。
石小凡三令五申,这次出行要夹起尾巴,是以挨了一脚的朱大昌气势立刻矮了几分,毕恭毕敬的回答着官差的问话。
都头一听,这帮人不像是有什么背景的人,于是腰杆值了,开始对众人吆五喝六不屑一顾起来:“进城后要秉公守法,不可造次,知道了没有!”
朱大昌陪着笑:“小人明白,多谢多谢。”
这名都头倒也没再为难,只是一拱手:“金县令吉祥。”
朱大昌一脸懵逼的看着对方:“啊?”
都头大怒:“金县令是我们雍丘县的清官,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金县令的大恩大德。没有金县令,百姓怎能安居,没有金县令,百姓怎能乐业。念在你一个外地客商的份上姑且原谅与你,记住了,要时刻不忘喊一声金县令吉祥。”
这是什么鬼操作,朱大昌一脸懵逼的一拱手:“金、金县令吉祥。”
都头一脸的不耐烦:“走吧!”
城门让开,马车缓缓驶入城内。马车内,曹小梅奇怪的看着石小凡:“小凡哥哥,他们为什么都这么说,难道说是这个金县令真的如此深受百姓爱戴?”
石小凡摇了摇头:“不知道,咱们看看再说。我看多半是个沽名钓誉之徒,八成是个狗官。”
后面的车内的赵祯倒是一脸的开心:“这雍丘县县令金中卫倒是口碑不错啊,难怪不断有人夸赞其功德。”
陈琳在一旁笑了笑:“是啊,主子您还给过他嘉奖令呢。”
雍丘县令金中卫,鬼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朝中不断有人上书表其功德。夸赞其吏治有方,得保雍丘一方水土。甚至,时不常的收到雍丘的万民书。
所谓万民书,就是当地百姓洋洋洒洒的签名或者摁手印,人数越多越好。弄好了再上报朝廷,居然送到了赵祯御前。
赵祯自然大为开心,朝廷出了这么一个好官清官,那可是群臣表率。于是心情大佳的赵祯亲下诏敇,表彰其在雍丘县做出的突出贡献。
雍丘县每年的赋税都是第一个收缴上来的,而且地方百姓还这么爱戴,百官也在推举,这种好官自然要大加褒奖一番。
自从受了赵祯的嘉奖,这雍丘县令金中卫加倍的殷勤了。不时的传出他这当地深受百姓拥戴的消息,满朝文武上下无不叹服。
然而……事情真是这样的么……
刚进城,马车缓缓行驶,街上的人虽然熙熙攘攘,可是每个人似乎都是面无表情的样子。
石小凡掀开车帘很是奇怪,这些人到底是怎么了。只见这些人见面倒是颇为客气,基本都是互相抱拳,然后他们接下来的见面语彻底刷新了石小凡的三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彼此见面的问候语也是复杂多变。含蓄的古人见面一般都是问你,吃了么?
当然这都是星斗小米之间的礼仪,像是那些文人士子,上流社会的人们则要繁琐的多。
礼仪之邦嘛,跪拜礼、作揖、颔首等等,到了宋朝时期的礼仪简化了很多,没有了那么繁琐的跪拜之礼,君臣之间也只是行的作揖,只不过要弯腰45度。
那文人之间行礼,大多是拱手,‘作揖在宋朝时期也变成了一个敬畏的礼仪’,宋朝时期文人见面大多为拱手为主。见面时候的称谓就更为简捷,鄙人,小可,官人,或者是某,这些在宋朝文人市井之中是最常见的称呼。
可是,在这里,人们见面无论是认识亦或是不认识,见面都会拱手喊一句:金县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