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朝败家子-第8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州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成为全国著名茶产区之一,所产茶叶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每年采摘炒制后,要用船儿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直送首都东京城。西施文学

    可惜,这个时代的饮茶之风虽然盛行,可茶末泡水的喝法,着实让石小凡难以接受。

    更别提那个加上胡椒粉和盐巴的喝茶之法了,在石小凡的口味里,和黑暗料理一样没区别。

    所以,即便是再好的贡茶,石小凡也是极少喝的。在石府,他更是很少喝。

    到了江南之地,扬州果然繁华。唐代扬州在蜀冈下筑起了南北十五里、东西七里的“罗城”,把蜀冈下面沿古运河的东南一大片居民区和工商业者居住地包进城内,形成市井相连的“十里长街”。山上的叫“子城”或“牙城”,是官府、衙门的集中之地。也就是说唐代的扬州城包括子城和罗城,杜牧诗句中的“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两重城”就是指的罗城和子城。扬州也由一个政治、军事城堡转变为经济文化城市。

    到了大宋,富裕商人阶层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在此地得到发展,扬州和淮安等主要城市成为新兴商业中心。

    凌天扬的伤势渐渐愈合,他现在膨胀的不行。救过官家的人,普天之下能有几个。民间百姓都知道,救命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何况,他救得可是皇帝。

    走路,凌天扬也是横着走鼻孔朝天的主儿。扬州城内,这几日凌天扬都是带着狗腿子们四处胡吃海塞。这让石小凡很受伤,原本自己该享受的待遇,一下子被二舅给抢去了。

    而石小凡,被赵祯留在了扬州府,安排了一个苦差事。

    到了扬州,展云鹏的神卫军已经在此恭候大驾了。扬州知州令成仙带着扬州大小官员一路迎接。赵祯也恢复了皇帝身份,龙驾驾临扬州府。

    知州令成仙在府衙大院,弄来了几口铁锅。铁锅的旁边,是一篮子一篮子刚刚采摘下来新鲜的茶叶。

    大锅是临时架起来的,众人包括赵祯,都在看着。看石小凡是如何炒茶,这茶叶炒完泡着喝好,还是做茶饼研磨成粉冲着喝好。

    说实话,石小凡也有些没底。他看过别人炒茶叶,可自己没亲手炒过。

    绿茶制作时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采摘后直接杀菁、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鲜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其实炒制出来的口味也各异。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先前海口夸的太大,石小凡只好硬着头皮上。

    来福在下面添草,火候是关键,石小凡把其中一篮子茶叶扔进了大锅内,然后开始不断的翻炒。

    炒茶掌握“抖闷结合,多抖少闷”的原则。抖杀就是将叶子扬高,以有利于水分的散失,青草气挥发,使清香透发,防止叶色黄变。

    闷杀是加盖不扬叶,使热蒸气有叶内作短时间的停留,迅速提高叶温,彻底破坏酶的活性,促进有关物质的水解和转化,使芽叶杀匀杀透,避免产生红梗红叶。

    在这个步骤中,随着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茶叶中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茶叶的香气也会随之提升。

    还有就是火候掌握,铁锅杀青,温度太高,容易炒焦,温度太低,达不到破坏酶类活性的目的。

    石小凡哪里懂得这些了,不过来福火候掌握的还不错,他知道这种嫩叶火候大了就焦了,是以石小凡炒的还有模有样。

    登时间,绿茶的香气开始弥漫起来。

    s:急求月票!月票凉成狗了,急求!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制茶成功

    绿茶的味道,果然神奇。谁能想到,一片小小的茶叶,在经过杀青之后,会如此的香气扑鼻。

    宋代北方人饮茶的习俗承袭于唐代,那时的老百姓,会将姜盐桂椒等材料加入茶里喝掉。当时很多人却不太这种接受得了这种口味。

    后来苏辙,对于北方人喝茶的这个习惯,就作诗吐槽过:“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

    这么黑暗的料理,更别说石小凡了。他早就对这饮茶感到厌恶。还好,平时石小凡其实也不怎么喜欢饮茶的。要不然,他早就开始准备革新这种饮茶之风了。

    酷爱喝茶的东坡,一生留下了众多咏茶的诗篇,也说到过茶中加姜的事情。当时苏轼在山东吃的茶里,据说还放有芝麻,而且是先放在盆中加以研磨,之后再放入姜、盐去煮。

    宋代斗茶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入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于是发明一种工具,称为“茶筅”。

    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银、铁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搅茶公子”。水冲入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击,就会慢慢出现泡沫。茶的优劣,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

    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称为“咬盏”。茶人以此较胜负,胜者如将士凯旋,败者如降将垂首。

    这倒是很适合凌天扬的性格,斗茶赢了的耀武扬威为众人所崇拜,输了的垂头丧气技不如人。

    而石小凡所用的制茶方法,是众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杀完青,再进行揉捻。通过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

    绿茶多为一次揉捻,嫩叶一般要揉一炷香时间。这是个体力活,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石小凡来说,直到累的满头大汗。

    曹小梅拿出手帕,给他擦试着脸上的汗珠。此时的绿茶,在石小凡手里已经基本成型。

    这种炒茶方法,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大多保留了下来。

    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最后一步是烘干,再进行炒干。这个时候的绿茶,已经具有冲泡的特点了。

    说实话,口感上肯定比不上专业制茶大师的工艺水平。但石小凡炒制出来的茶叶,和如今市面上售卖的相差无几。

    “陛下,成了,可以泡一杯来尝尝。”

    狗腿子端来一盆水,石小凡净了手。赵祯走过去抓了一把,放在鼻端闻了闻:“好香,小凡,你说这个泡出来就可以喝了?”

    石小凡点点头:“来福,拿水杯来。”

    水杯,狗腿子来福将他们从马车上带来的玻璃杯拿了过来。石小凡用手捻起一些茶叶放入玻璃杯中,然后接过下人递过来的水壶。

    清甜的山泉水,用来泡茶。透过透明的玻璃杯,你能清晰的看到绿茶被热水浇过之后,在茶杯里面重新舒展开叶面。求书寨

    而茶水,也开始呈现出碧绿的颜色。凑近鼻端闻一闻,清香扑鼻。

    虽然还没有尝,可赵祯终于相信了:“闻起来好香的味道,看样子很好喝。”

    ?

    待的茶叶稍凉,赵祯端起茶杯品尝了一口,果然是入口清香,茶韵浓厚。这种炒制出来的茶叶,和大宋朝的茶饼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冲泡出来的绿茶,没有了以前茶叶里面的苦涩。除了清香就是清香,这种泡茶方法,把茶叶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赵祯轻饮一杯,闭目细品:“果真是好茶!”

    众人都惊得呆了,扬州知州令成仙,慌忙吩咐手下用茶壶沏了一壶茶。茶壶泡出来的绿茶,倒入洁白的茶杯中,又会是另外一种境界。

    这次陪同赵祯的扬州府各部官员,还有曹小梅一人分了一杯绿茶。众人一饮之下,无不大为赞赏的赞不绝口。

    就连不喜欢喝茶的曹小梅,都不禁赞叹:“小凡哥哥,这茶叶真好喝。”

    “好香的味道,小凡,你的茶叶做出来啦。”凌天扬,带着狗腿子们来了。

    不得不说,这厮最近膨胀的不行。虽然这不是京城,赵祯也未宣召。这厮竟然大摇大摆的带着狗腿子过来了,而扬州府的侍卫们并未加阻拦。

    究其原因就是,这是二舅。官家都叫他二舅,属于皇亲国戚的长辈,谁敢阻拦。

    石小凡皱了皱眉头,这种居功自傲的臣子,历史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个。比如满清的年羹尧,自以为深受雍正的信任,在皇帝面前嚣张跋扈……

    突然石小凡一阵脊背发凉,他自己不就是嚣张跋扈最好的例子么。想到这里,他偷偷瞄了一眼赵祯,还好,宽厚仁慈的赵祯并没有在意,反而高兴的招呼:“二舅你来,尝尝小凡炒的绿茶味道如何。”

    一来是赵祯天性使然的宽厚,再者就是大宋朝宽松的礼仪制度。不像后世那样规规矩矩,君是君臣是臣,半点马虎不得。

    见了赵祯,凌天扬还是不敢失了恭敬的,于是施了一礼:“谢陛下。”

    自从救驾之后,凌天扬对于赵祯不再那么惧怕了。但还是不敢造次,他恭恭敬敬接过来下人递的一杯茶,以袖遮面喝了一口,然后吧唧吧唧嘴:“好喝。”

    在皇帝面前不能直接喝的,需要以袖遮面,不然就是有失斯文。就连凌天扬这种粗人都觉得好喝,赵祯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这就意味着,饮茶之风步入了另一个时代。而石小凡,则是炒茶的开创者。

    这样炒制出来,再浸泡的茶叶,因其口感很快就会风靡起来。到时候海外的贸易,也会水涨船高风生水起。

    最为震惊的还是扬州知州令成仙,扬州是产茶大州,这几年茶叶不值钱销路成难题,百姓收入就会大肆缩减。没想到这绿茶炒制出来味道居然有此奇香,想来以后的销路是不用愁了。

    s:急求月票。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救驾有功

    没想到平平无奇的绿茶,居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饮用。炒茶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的原味。茶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