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些事情,是不能同SK博士明讲的,因为海青,岗子,老谢回到盐矿指挥中心带回来的同步监控录音,录像中,没有蓝印人和他们星际母舰的任何记录。总不能说,不信,那你也上月球一趟吧。
只有等待北京化工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了。
研讨会结束后,老谢、岗子、海青三个人来到“JY6”吸烟室,岗子点燃了一根香烟。
老谢:“我们一会去指挥中心中控室,和大车,李新迪博士通视频,看他们在月球上面怎么样了,要赶紧确定后面的计划。”
海青头盔中的屏幕上显示出了信号:“请海青,王德岗、谢洪天工程师立刻到指挥中心会议室,紧急会议,紧急会议。”
红色数字隧道传送车停在了盐矿指挥中心门口,电梯上下来了工程院的院士,国家宇航局的院士,SK博士。
二个佩戴特殊徽章的军官带领着6个士兵列队走下了电梯,北京化工研究院的二位专家手提银色的密码箱走在队伍的中间。不用问,这是一级警戒。
1号会议室中,银幕上放映着北京化工研究院实验室的数据资料和实验录像。二位化工专家在介绍这二天实验的所有数据。
专家1:“针对这块太空物质,化学的,物理的实验,能想到的都做了,在地球上,没有同样的物质相匹配。《丁基40》的材料稳定性超乎寻常,柔软但不能切割,物质密度非常大,重量又非常轻。现有的电子显微镜放大300万倍以上依然看不出来是什么样的原子结构。”
专家2:“在聚合箱中《丁基40》被核反应堆激发,以量子纤维形式出现,但韧性极强,不能被现有的任何物质切断,并且具有超高的延展性。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无法合成这种物质。”
SK博士看着军方的二位军官:“可是,不能合成《丁基40》我们就没有办法完成捕捉虫洞的任务,大家有没有新的想法。”
岗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是不可能找到和《丁基40》等同的物质的,只有回到月球,从蓝印人手里交换。”
军官:“时间不等人,我看尽快和对方达成交换协议,他们不是需要地球上的压缩冰吗?就先带上去一块,看他们能否做交换。另外,搞清楚对方是否有危险。还有必须核实他们在月球上的真正目的,国家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军方已经开始三级太空警戒了。轨道卫星的激光导弹随时准备发射。”
SK博士:“好的,你们三个准备下,随时待命,我报宇航中心批准,等待命令即刻返回月球。岗子,你让计算中心的人算一下我们所需要《丁基40》的数量。”
说完这些SK博士活动了一下他僵硬的脖子,想了一下:“奥,你们几个也要好好休息一下,对了,一定要给家里人写封信。”
国家宇航局院士:“这次派《星云级》运输飞船送你们上去,它是带料仓的,可以用作星际运输。”
SK博士对助手说:“马上让实验室准备压缩冰。”
第三十五章 返回月球
(新书求点评,求转发)
SK博士:“海青,这次在月球上的交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开创了一个星际贸易的先河。
工程院院士:“以你们所说蓝印人的智慧,我们可能不及他们的万分之一。我们面对的不是人类,是高等级的太空生物。”
SK博士:“但以物易物,所有的规则,交换模式,包含价值体系都是要靠你们临场发挥。从你说的情况看,他们对所有的交流都设有屏障,盐矿指挥中心看不到蓝印人,也听不到你们的谈话。一切决定就只能靠你们自己了。”
国家宇航局院士:“记住,祖国就是你们的后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活着回来。请把这只箱子交给李新迪博士,这里面是《星云级》星际飞船紧急情况处置说明和最新型的手持激光武器,还有就是星际信号发生器,在太空中可以标注位置和距离。以备不时之需。”
海青郑重的接过了这只黑色箱子。
海青,岗子,老谢,站成一排,面对SK博士,技术专家举手敬礼:“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SK博士:“《星云级》星际运输飞船是国家航天局最新研制的星际飞船。使用核聚变发动机,最快可以达到光速的60%,这是目前国内最快的星际飞船。理论上可以有0。7光年的动力储备。今天下午开始,你们三个人进行飞船技术的简单培训和模拟操作。宇宙中什么问题都会遇到,多做些准备。”
海青:“让延飞也参加吧,也许将来他能做第二梯队。”
SK博士想了一下:“让刘延飞做准备,我下午写报告等待领导批准。”
回到宿舍,洗了个热水澡,海青,延飞,岗子和老谢集中到了吸烟室。他们在这里有一个小时的放松时间。海青和岗子需要给家里人写封信。
隐约的海青觉得这次的任务绝不是那么容易,原来想象只要把《国家航天局XH663项目组》的设计任务完成,《蛋糕6017》实验室建起来,就可以领得27万补助。顺利的回到北京的《纤维空间设计研究院》继续当他的建筑师了。有了钱,可以把住的小房子粉刷下,再带着太太去趟重庆看看三峡,再买一辆桑塔纳2000的轿车。这可是海青梦寐以求的呀。
岗子:“海青,这次在上月球,估计是个艰巨的任务,这心里没个底呀。这要是回不来。。。。。。”
海青:“先别考虑那么多了,给你太太写封信,先缓解一下小矛盾,这任务完成了,小30万的补助,能在北京买个小房子了,有了房子,这困难不就解决了吗。”
延飞倒了杯咖啡,顺手点着了一根烟,他大口的吸了下:“海青,岗子,你们和SK博士再申请下,让我这次也上去吧。你看,你们说的这些,我真是完全理解不了呀,月球背面的飞船,蓝印人,阿迪里亚星球,想想我就激动万分,别你们完成了任务,我还没上过月球,这回研究院该多丢人呀。”
老谢:“延飞,根据我们这次遇到蓝印人的经历,这任务可没有那么容易完成的,我预感一个月之内,就会命令延飞上去。”
海青:“是呀,我们要赶快上去,大车,李新迪博士和大维还在月球上面,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海青坐在桌子前拿了张白纸开始给太太写信:“工作基本完成了,还差些时间,再收拾几天就可以回北京了,公司发的补助已经转到设计院了,你到主任那里领就行了。我身体很好,你保重。。。。。。”
因为执行的是绝密任务,所以关于工作什么都不能写,这封信会让盐矿中心审查后,再从其他城市发到北京的设计院。
下午2:30 ,红色隧道传送车停在了银川地下发射中心的3号机库里面。
海青,岗子,老谢走下了隧道车,发射架上,停着三架《星云级》星际运输飞船,飞船由全钛合金打造,21米长,3米宽,沿着圆形机舱的四个方向有后掠翼的可变形的机翼,机身的12个方向均有小型发动机用以调整太空中的飞行姿态。尾部是二台核聚变发动机。
机身涂着白色的纳米级油漆,二侧写着黑色的汉字《星云1》旁边画了一个人形和地球的标志。
换好宇航服,海青,岗子,和老谢接受了二个半天的宇航员训练。包括驾驶飞船,操纵机械手,空中救援,太空行走,激光轻武器的使用。
第二天下午12:30 ,伴随着轰隆隆的轨道声音,银川盐矿星际飞船发射中心地下机库的大门打开了,《星云1》星际运输飞船迎着午后的阳光缓缓的竖立在发射中心的控制台上。
刺眼的阳光照射在飞船的钛金板上闪闪发光。
一个钢制的栈桥从地面下缓缓升起,栈桥上走过来三名身穿白色连体服装的宇航员。
海青,岗子,和老谢身穿天蓝色连体航天作训服走上了栈桥,海青和岗子摘下了头盔,抬头仰望蓝天。
岗子:“好几个月了,这是第一次看到地球上的的蓝天。”
海青:“要不是在地下画图,就是在月球上看地球。”
老谢:“是呀,这地球上的空气真香呀。”
从飞船栈桥上往远看,银川贺兰山上已经有了成片成片的草地,春天嫩绿的小草顽强的在盐碱地上生长。
一束蓝白色的小花在石头边上盛开。
二只绿色的螳螂奋力的在追逐着绿草上的蝗虫。
进到星际飞船内,系好安全带,打开屏幕。
氧气系统,动力系统,火控系统,通讯系统自检完毕。
飞船指令长:“指挥中心,系统检查完毕,《星云1》运输飞船请求起飞。”
指挥中心:“喷射系统准备完毕,准予起飞。”
“十、九、八、七。。。。。。点火。”
巨大的轰鸣声伴随着刺眼的火光笼罩在飞船周围,立刻,海青和岗子、老谢就感受到强大的压力紧紧的把他们的身体贴在了座椅上,浑身的血液向身体的下方涌去,脑海中一片空白。。。。。。
盐矿发射基地的发射台缓缓的降落进发射井下,山包上的洞口迅速的合上
三架武装直升飞机从远处飞来,在发射基地上空绕了二圈,向远处飞去。这是空军盐矿警卫的飞行巡逻。
第三十六章 身架场
(新书求点评,求转发)
“《漂流七号》《星云1》飞船进入月球轨道,请求着陆。请求着陆,完毕。”飞船指令长向指挥中心通报。
指挥中心“请确认月球降落点坐标,完毕。”
指令长:“坐标,18 °50'37。52 “N 24 °25'24。01“ E。完毕。”
指挥中心:“请与《漂流六号》星际飞船01号联络,完毕。”
指令长:“《漂流六号》星际飞船01号,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耳机里出现滋,滋,滋,滋的声音。很明显,这声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