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亲疏有别,亦由此论处。遥想当年,蓟王为临乡侯。初次上洛,正月旦会入宗亲诸刘队列,为宗室诟病。亦是因此。

    七日祠高庙,八日祠世祖庙。五供毕。而后上陵礼,祭先帝。

    五供之礼,无一可废。

    董卓初掌大权。如同新官上任。事必躬亲,任劳任怨。尤其开年大典,乃宣告执宰天下之始。董卓用心,可见一斑。

    上行而下效。一众党羽,毕恭毕敬。更不敢怠慢丝毫。天光微亮,万岁坞内,人马嘶鸣。鱼梁台上,鼓声震天。洛阳四郭,远近得闻。便是二宫之中,董侯亦梦中惊醒。

    隆重声威,无可匹及。

    待车马列队毕,三通鼓罢。董卓朝服出殿。登竿摩车,顺下鱼梁台。沿途军士高呼:丞相顺安。

    顺安一词,见于《礼记·礼运》:“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注①)。”疏曰:“既顺安之,故不使渚者徙中原。”使和乐而安定也。刘向《说苑·贵德》亦有:“尊其人,必敬其位,顺安万物,古圣之道几哉!”

    传闻此敬语,乃党魁所献。逢董卓车驾,顺下鱼梁台,左右卫士皆大声疾呼,以壮声威。

    待竿摩车驶入平地。百官伏于道旁,大礼参拜。亦口呼:丞相顺安。

    董卓目不斜视,径直驶过,无需回礼。

    日复一日,天天如此。

    仪轨之隆,两汉四百年所罕见。

    久沿成习,习以为常。待卑躬屈膝,遂成惯例。逆来顺受。群臣再无忤逆之心。此乃奴化之缛礼也。董卓虽不解党魁深意,却极为称心。用后世话说,仪式感爆棚。

    此举。不仅长谄媚之风,亦助争宠之心。尤其上下左右,互相监督。凡有干嚎不出声,或是阴阳怪气者,皆踊跃举报。歪风邪气,薰莸莫辨。

    董卓以降,却乐此不彼。尤其家人皆入万岁坞。说与世隔绝,亦不为过。一切用度,可比函园。左右皆阿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即便自诩高洁之士。耳濡目染,又岂能独善其身。

    终归“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董卓前呼后拥,车驾出坞,祠世祖庙而去。

    此时此刻。蓟王车驾亦出王宫。幕府并封国,百官车驾,沿里道列队恭候。王驾抵达,依次汇入。先北后南,绕行中郭。而后径直赴西,浩浩荡荡,驶往靖陵。

    蓟人贵北。只因蓟王居王都北宫。肱股重臣,皆居中郭之北。自北向南,依次入列,别无差池。外郭乃爵民所居。郭外,便是南港。

    大衍之都,五十街衢。聚拢繁华,冠盖诸夏。尤其洛阳屡遭兵变,南阳毁于大水。长安百废初兴,北都一骑绝尘。

    靖陵扼国之西境。正因路远,故提前一日出行。

    多年前,靖王陵山便已重修毕。围绕凤凰陵山,靖陵县城,亦营造毕。原北平城,改北平关。与南关共扼东西国境。前北平关长,许家少主许定,今为北关令。葛陂黄巾渠帅彭脱,为北关尉。与太行八径内,黑山城塞,上下呼应。周遭四郡亡胡,及并州南匈奴,多有部民翻山往来,互通有无。先前,靖陵令赵商,请开互市。蓟王自当应允。

    赋税大增,足钱可用。稍后,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八径由此通达。并州部民,无需穿代郡、上谷,远赴楼桑。只需经八径,横穿太行,便可于靖陵互市。靖陵因而繁盛。更有将作寺良匠,掘深井热泉,令徐水四季不冻。将靖陵并入千里黄金水道。繁华更胜。

    蓟王本欲乘船上陵。奈何三足踆乌船宫,已入船坞修缮整备,持续升级优化。工期尚未过半,不宜擅动。于是遂改为车行。

    机关橇车,温暖如春。鲜卑良马,能耐极寒。冰雪出行,人马皆披冬装。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热汤沐浴,温酒暖身。路上车马,络绎不绝。尤其趁国境之外,雪大路封。国人走亲访友,蔚然成风。

    曾有人戏言。隆冬时节,方为蓟(人之)国。此言非虚。

    一季辛劳,颗粒归仓。河海冰封,绝迹外商。北疆万里冰封。唯千里蓟国渠,碧水东流。冬季保暖防寒,日臻大成。重重利好,助推游兴正浓。《圩田制》,户不析产。子女迁往异地安居,屡见不鲜。正腊假期,举家团圆,俱贺岁。

    驷马安车,日行三百里。日薄西山,入靖陵县。

    郑门十贤之,靖陵令赵商,携县中属吏,已在县界驿馆,恭候多时。

    蓟王传令,前方引路。

    门下并閣下,二署前车,这才稍稍放慢车速,由靖陵车队当先。先前二署,你追我赶,并驾齐驱。门下并閣下,封国及幕府。进退有度,竞相争先。亦是蓟王所愿。争强好胜之心,人人兼而有之。只需善加导引,公平竞争。你追我赶,奋勇争先。自于国有利。

    “夫君且看。”公孙王后,掀帘惊呼。

    只见一座雄城,如凤落山巅。

    自上而下,外圆内方,三道城郭。悬楼飞阁,巍巍垒垒,错落错落。比函园二崤城,亦不逞多让。

    “无怪人称凤西(栖)城。”公孙王后赞叹。

    “国中二十七县,大略如此。”蓟王笑道。蓟国营城术,何必多言。

    左侧秦后亦赞:“‘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乃大吉之兆也。”

    蓟王轻轻颔首:“先祖择此陵山,亦称别具慧眼。”

 1。274 有凤来仪

    稍后再看。

    …………………………………

    陵山,既是王陵,又是陵邑。

    城北所居,皆是守陵人。十里函园,蓟王陵。七里纵横,靖王陵。认祖归宗,兹事体大。前汉中山王裔。与今汉河间王裔,亦是同堂异室。

    “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却不知先帝入京时,可有此等阵仗。

    车入靖陵,山呼海啸。民众盛装列队,焚香道旁。蓟国兼容并蓄,包罗万种。此城亦不例外。

    绕城一周,再入中郭。此乃靖陵令赵商,有意为之。豪情壮志,溢于言表。譬如蓟国四百城港。大多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呕心沥血,亲力亲为。数十万吏民,上下勠力。终成正果。心中骄傲,可想而知。

    如此,盘旋而上。迟入靖王陵。

    仰望宫殿堆光如昼。俯瞰万家灯火阑珊。华灯初上,游人如织。随行百官,俱有荣焉。

    先祖长眠之地,需沐浴斋戒。诸事不宜。

    然临行时,王太后叮嘱。先祖乃享乐之君。当不避宴饮。

    蓟王遂命靖陵令赵商。于东西偏殿设宴。今夜注定无眠。

    上陵礼,通常多祭祀先帝。比如灵帝在位,祭祀桓帝。少帝继位,改祭灵帝。以此类推。然蓟王祖上,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直至少复祖爵。百余年,皆无王出。故国中大儒谏言,当略过列祖,直追先祖。其用意,不言而喻。

    蓟王从谏如流。上陵礼,只祭中山靖王。

    靖陵令赵商精心布置,准备许久。夜宴俭奢得当,亦合时宜。通宵达旦,待“昼漏四十八分六,夜漏五十三分八”。蓟王罢筵,百官列队,行上陵礼。

    稍后还行成妇礼。收秦后入家门。

    直至礼毕。

    一言蔽之。靖王陵,亦是奇观。凡有奇观,必得大利。

    稍后,蓟王携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外国朝者侍子等,循路下山,返回王都。

    城中百姓,扶老携幼,齐来相送。靖陵令赵商,恭送至县界。

    一日往返,经久不衰。百姓思之不忘。

    正当蓟国上陵车队,挑灯夜行。

    董卓沐浴薰蒸,车驾入城。赴阳安长公主宴。

    长公主与不其侯,连生数子,足见伉俪情深。唯有一女,虽是庶出,却视为掌上明珠。有京中大相者言,此女贵不可言。不其侯夫妇,自深信不疑。

    “丞相,不其侯府至矣。”车外牛辅,抵窗言道。

    “哦。”

    “中门大开,长公主亲出相迎。”牛辅依次看过:“别无异常。”

    “甚好。”董卓遂下车相见。

    “老臣,拜见长公主。”董卓先礼。

    “丞相免礼。”长公主和颜悦色:“请入府一叙。”

    “喏。”董卓窃据高位,杀人如麻又历经磨难。举手投足,与先前判若两人。便如长公主,亦忌惮三分。

    本以为必大堂设宴,满座高朋。岂料长公主出人意表,化繁为简。于后院亭中设宴。除去长公主并董卓二人。再无高朋。

    董卓即来则安。牛辅先领军中虎狼,恨不能将后院掘地三尺。再加麾下已将不其侯府,围成铁桶一般。另有不其侯身陷囹圄,生死皆在董卓一念之间。

    有何惧哉。

    驻足远眺,董卓兴致勃勃,手指发问:“此亭何名?”

    长公主笑答:“凤仪亭。”

 1。275 天下正色

    董卓夜宿龙床,奸淫宫女。又觊觎万年公主。

    普通庸脂俗粉,自难入法眼。

    不料轻瞥一眼,惊为天仙。

    四舞姬,轻云蔽月,流风回雪;鸾回凤翥,佚貌仙姿。一颦一笑,勾魂夺魄。举手投足,万种风情。

    便如董卓,亦神魂颠倒,如痴如醉。

    “便是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亦不过如此。”一舞作罢,董卓落杯慨叹。

    不料骤起清音,竟驱尽靡靡之音。

    另有舞姬,乘轻云下坠。凌然高绝,飘然若仙。

    观者无不自惭形秽。光彩夺目,饶是色胆包天一老贼,亦举袖遮面。不敢正视。

    忽觉寒气逼人。落袖窥之。只见秋水长剑,三寸寒芒正悬于颈前。

    我命休矣。董卓浑身恶寒。

    四肢僵直,正不知所以。

    香风拂面,花开春暖。

    原是长袖剑舞。

    董卓惊魂初定,不敢造次。

    见机一到。长公主举杯笑道:“舞姬皆出自宫廷。乃先帝所赐。夫君视如珍宝,从不示人。”

    “汉宫飞燕自风流。”先观扉丽,再生胆寒。先扬后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