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第一帝-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此噩耗,殿中群臣都莫不悲怆。

    “竟到这步田地?”殷辛猛地自龙椅上起身,虎目生威,来回踱着步子。

    “首相,卿即刻开国库。”

    “武成王着你派遣精壮将士速速押运赈灾粮至南境,以解南境受灾百姓燃眉之急,不可贻误!”

    殷辛忙吩咐首相商容和镇国武成王,百姓受灾,他作为一朝天子,如何不急。

    “臣领旨!”

    首相商容和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未敢迟疑,起身伏身领命。

    “老臣叩谢天恩。”鄂崇禹重重的叩首。

    “鄂侯,你即刻启程归南境,亲自坐镇指挥,勿要早日除水患,救万民于水火!”

    殷辛未在强留鄂崇禹于宫内。

    “老臣领命,定不负天恩浩荡。”鄂崇禹再次叩首谢恩。

    “如有变故,速发八百里加急于朝歌,孤倾国之力以助之。”殷辛补上一句。

    “皇恩浩荡!”鄂崇禹受宠若惊,连连叩首。

    “北伯候崇侯虎、西伯侯姬昌听令,着汝二人开西、北两地粮仓,速速调遣至南地,不得有误!”

    “违令者斩!”

    殷辛转向崇侯虎和姬昌,再次下令。

    “老臣即刻去办。”崇侯虎乃殷辛死忠,殷辛指到哪里他就打到哪里。

    西伯侯姬昌闻言面色死灰,他没想到殷辛绕来绕去,再次坑他一把。

    此举着实让姬昌愤怒,但却无力反击,只能听之任之。

    国难面前,不容私情。

    殷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民有难,国必救之。

    若西岐不开仓赈粮,姬昌必将失西岐贤侯之圣名,甚遭商境百姓唾弃。

    “老臣领命。”

    姬昌看向大殿之上的殷辛,一股无力感自心底升起。

    殷辛这步棋走的,让他根本没得选择。

    “崇侯、姬侯,着汝二人即刻手书一封,开仓调粮。武成王你速速派人八百里加急送至两地,不得延误!”

    殷辛故技重施。

    虽然殷辛相信姬昌在此事上面不敢玩什么心思,但或会做点手脚,殷辛岂能让其得逞。

    “臣领命。”

    崇侯虎、姬昌和黄飞虎起身领命。

    相比崇侯虎和黄飞虎,姬昌此刻却耷拉着脑袋,提不起精神,他已习惯,再无多言反驳。

    接二连三的惨遭殷辛算计,却又无计可施,先是五万大军,现在又是国库粮。

    下一个又会是什么?

    姬昌看向殷辛的眼神有了一丝忌惮和骇然,满腹的戒备之心。

    “从即日算起,半月之内,朝歌、西、北三地粮草务必抵达南境,贻误时辰者,定斩不饶!”

    殷辛目光自商容、黄飞虎、姬昌和崇侯虎身上一一扫过,似是在警告。

    “臣等万死不辞!”商容、黄飞虎、姬昌和崇侯虎再不敢迟疑,伏阶在地。

    他们能清晰的感受到,此次若是出现纰漏,当真会见血。

    闻太师嘴角浮起一丝笑意,看向殷辛的眼神透着一丝欣赏。

    杀伐决断,智谋超群……

    如此铁腕手段,群臣莫敢做声!

    “孤自登基以来,南境连遭水患,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孤于心不忍。自即日起孤前往帝庙,吃斋诵福,祈求成汤历代先祖保佑,泽被众生,救吾南境灾民于水火。”

    殷辛站在大殿之上,悲悯怜惜,虎目含泪,淡淡道。

    “大王不可!”

    闻太师慌忙出班,伏于大殿,大呼阻止。

    群臣亦齐跪倒在地。

    “大王万万不可!南境水患非大王之过,全赖老臣失职之罪啊……”

    南伯侯鄂崇禹闻言,大惊失色,慌忙匍匐在地,连连叩首。

    若担责,他鄂崇禹首当其冲才是,岂能让殷辛去帝庙吃斋诵福,于情于理不合。

    “孤心意已决!诸卿勿再多言。”

    殷辛大袖一挥,未理会群臣请愿,乾纲独断。

    “孤入帝庙代万民请愿,朝中诸事交由闻太师代孤裁断,首相商容、镇国武成王黄飞虎辅助左右,众卿各司其职,按章办事,不得逾越。”

    殷辛根本不容群臣反驳,再次发出旨意。

    “这……”

    闻太师、首相商容和镇国武成王黄飞虎都有些懵圈,竟不知该如何谏言。

    “诸事已毕,退朝!”

    殷辛朝当驾官招呼一声,当驾官当即意会,群臣尚未回过神来,宣布散朝。

    殷辛竟没等群臣谢恩,就转身自侧门离开。

    殷辛匆匆离去,只留下殿堂里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了主意。

    “太师……”群臣都看向闻太师,希望闻太师能出面阻止殷辛此举。

    “都散了吧!”

    闻太师苦笑不得,连连叹息。

    他这个托孤大臣做的有些失败!

    与历代先王相比,新王太不走寻常路了!

    他跟不上其步调!

    此事殷辛并未与闻太师事先通气,着实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并非殷辛不通气,因此事牵扯甚广,东夷一战即将爆发,殷辛务必要随孔宣前往东夷,赶在大战之前先解决掉东夷族背后潜伏着的上古巫族。

    如若告知闻太师,他定会再三阻挠。

    甚至会要同往!

    可闻太师不能离京,一来朝歌需闻太师坐镇,二来孔宣身份暂不能泄露。

    且他另有谋划。

    东夷一战牵扯甚广,正如他先前与闻太师所言,既然将东鲁和西岐兵力全线集结,那此次内忧外患定要先对耗一些才对,鹬蚌相争,他要做个渔翁,来个坐山观虎斗。

    当然前提是,他还要催波助澜一番方可成功。

    恰是如此,他必须要亲往东夷。

    至于安危,由孔宣相伴,那都不事儿。

    那么他就必须要找个理由搪塞群臣,恰恰南境水患,此借口虽拙劣,但尚可一用。

    至于其他负面因果,殷辛相信闻太师会搞定的。

 第43章 帝庙夜会孔宣

    散朝后。

    殷辛于御书房召见中大夫费仲、尤浑。

    “先祖文丁在世,曾杀姬昌之父季历,姬昌继位后,曾有不臣之心,恰逢吾朝受夷族侵扰,两地无法兼顾,先王帝乙忍痛将其妹,亦是孤之王姑子娇下嫁于姬昌,二十载过去,亦不知子娇姑姑于西岐处境如何?”

    殷辛半躺在龙椅上,一丝忧愁浮现。

    “大王,若知长公主现状,将西伯侯喊来一问便知。”中大夫费仲伏身道。

    “不可!姬昌老贼奸猾,若长公主处境堪忧,姬昌又如何肯真言,到时姬昌老贼归国,长公主性命堪忧。”尤浑驳斥道。

    “那照卿所言该如何是好?”殷辛看着尤浑,对他之言甚是认同。

    “只需派人前往西岐,暗地里秘密打探,便可知晓一切。”尤浑一副胸有成竹的道。

    “善。”

    殷辛嘴角浮起一丝笑意,他要的就是这个。

    “此事交由尤卿去办,切记不得走漏风声,务必查探清楚子娇姑姑的一切,包括其子嗣情况!”

    殷辛起身看着尤浑,吩咐一声道。

    “呃……下臣接旨。”

    尤浑猛地一惊,慌忙伏首道。

    尤浑现下明白过来,殷辛先前所问仅是幌子,派其前往西岐查探虚实方是目的。

    “此事紧密,切记需可靠之人方可用之。”殷辛依旧不太放心的再三嘱托。

    “下臣明白。”

    “费卿,女娲宫修建事宜关乎气运和民生,勿要全力以赴!不得有任何闪失。”殷辛转向费仲道。

    “大王放心,下臣谨记在心!”

    费仲清楚女娲宫修建兹事体大,不敢有丝毫松懈。

    “暗中栽培人手,设法送一些人进首相和亚相府,密切关注他们的一切,如有异动及时呈报。”

    现在的朝歌城,最让殷辛放心不下的是亚相比干,不显山不露水,可忠诚度仅有一颗星,可谓是老奸巨猾,比西伯侯姬昌更甚之。

    至于首相商容倒还次之,不过封神之战开启前,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命殷辛移驾女娲宫进香的正是商容,他总觉得这里面有些细枝末节的疑点,亦不得不防。

    “下臣接旨。”

    费仲、尤浑跪倒在地,恭敬的叩首。

    他们很清楚,殷辛已将他二人纳为亲信,否则定然不会如此命令。

    但同时更多的是对殷辛深深的忌惮!

    果不住同样有人在暗地里盯着他俩。

    “退下吧。”

    殷辛未再多言,他旨在将费仲、尤浑扶持起来,专为他行暗中之事。

    殷辛回到中宫,跟皇后姜瑶镜辞别。

    姜瑶镜死活要随殷辛同往,却被殷辛劝住,虽姜瑶镜善变化之术,但却手无缚鸡之力。

    如若姜瑶镜开启太阴血脉,真正掌控其力,殷辛或许还真需要她相助,可现下还不能冒此险。

    殷辛并留下手书一封,让姜瑶镜代交给太师闻仲。

    嘱咐闻太师,设法拖住西伯侯姬昌和北伯候崇侯虎,暂不可让他们归国。

    当然崇侯虎无所谓,他有事在身。

    闻太师只需盯住姬昌即可。

    殷辛对姬昌尚有算计。

    趁此机会,必须要好好坑他一把,当然他是不会一下子坑死姬昌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殷辛趁夜悄悄离开宫中,出现在帝庙。

    殷辛进帝庙,先于正殿朝拜成汤历代先祖,上香祈愿。

    殷辛离开正殿,于偏殿见到孔宣。

    “仙师。”

    “大王可是来邀本座东夷之行?”孔宣坐在蒲团上,身穿五彩长袍,煞是辣眼。

    青、黄、赤、黑、白五色拼凑在一起,殷辛虽来自后世,却依旧无法欣赏孔宣其品味。

    招摇过市!

    极限风骚!

    “仙师,孤佩服!”

    殷辛顺势坐于孔宣对面的蒲团,朝其竖起大拇指赞道。

    孔宣苦笑。

    此事何须猜测,殷辛趁夜色潜进帝庙,不是为此事还所为何事。

    且殷辛前些时日于大殿宣布对东夷用兵,只要人不傻基本都可猜到。

    若为他事前来帝庙,殷辛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