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00大汉铁骑留在中军,那是决定性的力量。

    程处嗣被杜荷抽调到李德秋身边,负责保护她的安全。

    双方兵马推进速度不快。

    相距1000米时,高句骊步兵加快了速度。

    杜荷没理会,一切交给彭越指挥。

    看一下汉初三名将怎样指挥作战。

    双方距离700米时,彭越让传令兵打出旗语。

    刷!

    中军由尉迟宝琳率领的一万步兵,一下子全蹲下。

    最前面由盾牌兵、长枪兵组成,几道防线瞬间建立起来。

    下一刻,露出凶残的200辆弩车出来,张开獠牙,随时准备张开大嘴巴。

    上箭!

    士兵迅速行动起来。

    射击!

    嗖嗖嗖!

    700多支粗壮的利箭,闪电般朝着高句骊人的身体上奔驰而去。

    噗噗噗!

    一支支利箭洞穿高句骊人的身体。

    有的利箭洞穿三人、四人,象一个人形葫芦似的。

    太凶残了!

    啊!

    啊!

    高句骊战阵中惨叫声响起。

    混乱出现。

    弩箭本身杀不死多少人,关键是太血腥,士兵们看到视觉冲击力极大。

    出乎利凯瑞将军的意料。

    帝军有这种杀人利器。

    一下子,高句骊人被打个措手不及。

    帝国战阵中的新兵蛋子,看到自家弩箭的厉害,一方面是安慰,一方面是惧怕。

    士兵身体在微微颤抖。

    抖什么抖!

    是我们杀敌人,不是我们遭到射杀。

    秦理怒吼一声。

    嗖嗖嗖!

    又一波箭雨射出。

    看上去箭雨很稀疏,威力却让高句骊人意想不到。

    帝军弩车采取三段式射击,中间停留很短,基本算是连续射击。

    给高句骊人造成巨大伤害。

    利凯瑞看到弩箭威力很生猛,可是,数量有限,杀伤力不算啥,死亡的士兵并不多。

    只是太血腥,士兵心中惧怕而已。

    让士兵攻上去,不要老是躲躲闪闪,只要杀到对方阵前,弩箭会失去作用。

    在利凯瑞的强压下,原本混乱无比的高句骊人,缓缓回过神来。

    不过呢?

    就是那么点时间,帝军弩车已经完成十轮射击,留下高句骊人5000多具尸体。

    利凯瑞心中气呀!

    还未碰面,就丢掉5000多人。

    高句骊人重新组织队伍,朝着帝军阵前缓慢扑上来。

    一旦进入有效射程800米内,帝军弩车马上开火。

    射击!

    嗖嗖嗖!

    又是数百支弩箭射出,后面跟随着源源不断的箭雨,狠狠贯穿高句骊人的身体。

    噗噗噗!

    一支支利箭洞穿身体,让高句骊人阵型再次混乱起来。

    啊!

    啊!

    惨叫声响起。

    悲摧的高句骊人呀!

    开局就丢掉近名步兵。

    等攻到帝军阵前时,要付出多少条生命呀!

    高句骊人又在重新组织进攻部队。

    帝军呢?

    新兵蛋子纷纷体验到鲜血,得到了血的洗礼,士兵正在蜕变。

    一切朝着杜荷预想中的结果发展。

 第191章 李二心急如焚

    长安:

    高句骊驻长安使馆人员,接到高建武命令,马上对帝国朝中大臣展开沟通。

    大量黄金、白银、老山参的攻势下,很多朝中官员,纷纷表示一定帮忙协调。

    高句骊人行贿帝国官员,这些事瞒不了李二。

    整个长安城,李二控制得极严密,有个风吹草动李二清清楚楚。

    只是有些事,不损害国家利益,李二不计较。

    睁只眼闭只眼,当做啥也没看到。

    毕竟,水清不养鱼。

    一旦干损害国家利益,李二绝对不会答应。

    今天是朝会,群臣们纷纷上朝。

    “陛下,高句骊国上奏,他们错了,不该入侵帝国幽州。望陛下包容,

    不再计较高句骊的过错,允许高句骊改正错误,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一名礼部官员站出来道。

    李二原本笑容满面的脸,一下子阴沉下来。

    再想到杜荷当时的提醒,心中马上明白,又有朝中大臣准备相劝了。

    “陛下,高句骊国既然认怂,就给高句骊一个机会吧!那样体现出帝国的包容之心,

    对周边国家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一味用强不妥当,目前帝国正与西突厥对峙,

    随时发生大战。应该尽快平息与高句骊的冲突,把精力投放在与西突厥的决战中。

    毕竟,西突厥才是帝国的最大仇敌。

    一旦与高句骊人争斗下去,会分散帝国的财力、物力、人力,实属不妥。”

    又一名礼部侍朗开口道。

    李二心中郁闷呀!

    杜荷才离开几天,礼部官员就纷纷跳出来。

    “陛下,微臣觉得二线作战,对帝国不利,应该集中精力对付西突厥。

    在西突厥没消灭之前,再开一线作战,确实不妥当,望陛下慎重考虑。”

    岑文本站出来相劝道。

    岑文本也是朝中重臣,在文学上有极高造旨,深得李二喜欢。

    “陛下,微臣附议岑大人之言。帝国此时与西突厥冲突中,不能分散精力。

    高句骊既然知错,就饶恕一次。再有下一次,帝国再出兵征伐。毕竟,

    帝国是一个仁慈的国家,何别计较那么多,望陛下三思而行。”

    于志宁站出来相劝道。

    李二脸上冒出很多黑线,依然不出声,让大臣们站出来废话。

    此时才开始,还有隐藏在后面的重臣没出声呢?

    李二也想看一下,到底那些拿人家好处的人,有多少人站出来帮腔。

    “陛下,高句骊怂了,咱们也没必要一棒子打死。入侵幽州的十多万兵马,

    真要斗起来,咱们也扛不住。微臣觉得不要再穷兵黩武,顺势而下,

    让高句骊人屈服是最好的选择。再说了,李靖率兵马正与西突厥对峙,局势不明朗。”

    裴寂站出来道。

    李二气呀!

    这是朕的臣子吗?

    咋全站在高句骊一边说话。

    认怂!

    高句骊真的认怂吗?

    李二昨天才收到消息,高句骊又派出五万铁骑杀向幽州。

    幽州局势确实不明朗。

    答应高句骊人求和,帝军放松警惕,再来一个偷袭。

    李二真心气呀!

    呵呵!

    李二气极而笑。

    砰!

    桌子上的茶杯碎了。

    李二把茶杯狠狠砸在地下。

    “你们说高句骊认怂,朕咋不知道?高句骊出兵十二万入侵幽州,在辽西城挂掉二万多人,

    激战中又损兵折将一万多人。此时幽州境内,还有九万高句骊大/军驻扎。

    另外,朕刚刚从高句骊国内得到消息,高建武派了五万铁骑杀向幽州。

    这就是你们口中的认怂了,还让朕有宽容、包容之心。朕觉得,你们屁股坐歪了。

    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收到高句骊人的重礼,纷纷站出来帮高句骊人说话。

    你们到底是朕的臣子,还是高句骊的间谍、汉奸?”

    李二怒吼道。

    “收到高句骊人金银财宝的官员,三天内交上来,朕当没发生过,超过三天,

    朕让人好好查一下。一个个帝国的官员,吃着百姓上交的粮食,喝着百姓上交的税收,

    不为百姓着想,不为帝国考虑,那朕要你们做啥!”

    李二继续怒吼道。

    生气了!

    李二真的生气。

    一些上奏的官员,看到李二发火,身体微微颤抖。

    皇帝一怒、血溅千里。

    朝中群臣,都经历过玄武门事件。

    谁不知道李二的性格。

    连哥哥李建成都砍了,还会在意多砍几个大臣。

    李二是一代明君、圣主。

    哪一个明君、圣主不是杀伐果断之人。

    特别是在帝国局势不明朗,二面作战的情况下,不能犹豫不决,一定要快刀斩乱麻。

    帝国只允许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李二的声音。

    “散朝!”

    李二站起来,朝御书房而去。

    群臣只好散去。

    几位重臣又被李二召唤到御书房。

    “几位卿家,高句骊国确实增兵了,不用多少天,就会杀到幽州境内。

    朕昨天得到高句骊国内的消息,而幽州局势真的危及。杜荷那小兔崽子,

    也不把情况及时上报。只是从幽州暗线得到报告,又消灭了一万高句骊兵马。

    就算如此,高句骊人在幽州的兵马,依然高达九万多,再加上五万铁骑杀来,

    兵力达到14万。而杜荷手中只有4万步骑,其中山东增援还未到达。”

    李二道。

    “陛下,意思是说,就算山东增援到,杜荷手中只有6万兵马,要对抗高句骊14万兵马。”

    魏征问道。

    几位重臣心中明白,表面上看是6万兵马,其实,有五万兵马是地方郡兵。

    那是业余军队,战力有限。

    上次对抗吐蕃十万铁骑,杜荷手中有禁卫军步骑。

    那是帝军最强悍的部队。

    现如今幽州,杜荷手上只有数千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其余全是地方郡兵。

    “陛下,没有消息,其实是好消息。说明战事在杜荷掌控之下,否则,小家伙早就求援了。”

    房玄龄道。

    “玄龄,朕是担心小兔崽子不知道高句骊又增加了五万铁骑,别到时候吃亏。”

    李二忧心忡忡道。

    “陛下,要不把高句骊人新增五万铁骑的事,马上通报给杜荷,让他小心谨慎行事。”

    长孙无忌道。

    虽然与杜荷有冲突、有矛盾,不过,在国家问题上,长孙无忌还是分得清轻重。

    不会因为矛盾就干扰杜荷。

    在这一点上,长孙无忌确实表现得不错。

    有全局观。

    “朕已经派人传达了,就不知道是否来得及。”

    李二道。

    “陛下,要相信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