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道。
“三个整编师吧!少了三个整编师,微臣会非常吃力,有三个师,一定能完成任务。”
杜荷道。
“好!朕给你三个师,让你出任岭南一带的总督,全权处理军、政事务,拥有便宜行事之权。”
李二道。
丫的!
便宜行事之权!
那是独权呀!
杜荷也没想过,李二会给那么大的权利。
意想不到呀!
“遵旨!”
杜荷道。
第435章 西域方案
丫的!
终于搞定了,不用呆在长安这个风暴中心。
到了岭南,那是杜荷说了算。
山高皇帝远。
爽!
爽YY!
“西域那里,帝国有五个整编师,驻扎有十万大/军。加上近二年来,
技校学生好多听从朝廷召唤,到西域去任职,出任村、乡、县三级官吏,
让西域发展起来。近二年来,西域基本没动乱出现,十万大/军只起到威慑的作用。
三位想一下,怎么发挥五个整编师的作用,让薛礼,继续扩张。那要从什么方向扩张呢?”
李二道。
杜荷旗下四个产业园区,不与大家族争蛋糕,只着手培养基层官员,特别是乡、村二级。
这样一来,各大家族反对声音小了许多。
经过七年多时间的发展,四个产业园区已经成型,每个技校拥有学生三万人以上。
学校更健全,有大、中、小三个等级的班次。
有一年制、二年制、三年制三种模式。
一年制以培养优秀工匠为主,二年制以培养乡、村官员为主,三年制培养县以上官员为主。
当然,并非只培养官员,主要还是优秀工匠,有的工匠学习好,也会学习二年、三年。
其实,现在叫技校已经不适合。
技校传授的知识,比太学院一点不差。
四个产业园区,一年能培养出十万工匠,提供给杜荷产业园区使用。
毕竟,走政界的学生不多。
现在,技校向朝廷提供大量基层官员,让四所技校名声大振。
那些大户想要再打压四所技校,已经压不住了。
几年下来,很多技校生走进西域,出任乡、村、县三级主官,让西域发展更稳。
“陛下,西域很多多是游牧民族,不过,都有定居的地方。可以考虑让薛礼,
在当地招一些郡兵,协助野战师团扩张、威慑地方。那样一来,兵力更充足。
至于出征方向,肯定是继续朝西扩张。不过,步伐不能太快,打下一块稳固一块,
彻底掌控才是正道。不能猴子搬包谷,搬一包丢一包。”
李靖道。
杜荷站起来,指着地图。
“陛下,微臣建议,薛礼兵团朝西征伐,一直推到乌拉尔山脉,在那地方停下来。
守好乌拉尔山脉,及河流即可。这里作为帝国最终边境线。不过,西域地盘太大了,
五个整编师放进去,效果不大,让薛礼找到对方再打,将对方的地盘消灭、抓捕俘虏,再实施教化。”
杜荷道。
李二震撼!
没想过,杜荷野心那么大。
守住山脉,那意思是山脉以东,全成了帝国领土、疆域。
呵呵!
“陛下,不要瞎猜,这片区域虽然很大,但是,象这些、这些,暂时无法生存,
只能先占据下来,以后科技发达了,再开发利用。地盘没有你们想象中的大。”
杜荷解释道。
“另外,还要告诉薛礼,这片区域要小心,我们刚击败的西突厥很可能聚集在这里。
碰到西突厥,我们帝军只要往西面赶就好,没必要一棒子打死。
让西突厥去祸害西方世界的人,削弱一下西方强国的实力,对帝国是有利的。”
杜荷补充道。
哈哈哈!
李二笑了。
“也好!搞个驱虎吞狼,让西方世界头疼去。让西方突厥与西方国家狗咬狗。”
李二道。
“对了,西域与孔雀帝国、安息帝国很近,再往前推进,搞不好会与这二个强大的帝国交锋。
一旦交锋,咱们怎么办?”
李二问道。
孔雀帝国就是阿三。
阿三那样的国家,杜荷并不惧怕。
不过呢?
此时的阿三还未被牛牛奴役过,真实战力不是很清楚。
既然牛牛都能奴役,想别实力不会太强。
到是安息帝国有点头大,那可是一直与罗马帝国交手,是真正的强敌。
“孔雀帝国问题不大,那个帝国实力有限,到是安息帝国,一定要告诉薛礼,不能大意。那绝对是一个强悍的帝国,战斗力不比帝军士兵弱。”
杜荷道。
李靖摇摇头。
“陛下,西域出兵,补给是关键。那地方太宽敞了。加上交通条件不好,
一定要告诉薛礼,却保粮草供应前提下,才能出兵,否则,一旦粮草吃完,帝军会限入困境。”
李靖道。
“西域交通,帝国一直在修建,可是,地方太大了,短时间内要想有改善,基本不可能。
微臣觉得,还是先稳住局面,一步步来,不要步子跨得过大,否则,会扯到蛋蛋。”
房玄龄道。
杜荷心中也明白,西域最大的问题是补给。
可是,时间不等人呀!
杜荷确实对西方世界不了解,不知道此时西方世界发展成什么样子。
“陛下,咱们手上有大把俘虏,可以考虑多筹建几个工兵团,让少量士兵驻守,
再调用一些工匠,干活用俘虏。
加上,近年来,水泥产量迅速提升,给修建道路带来方便,可以缓解一下不利局面。”
杜荷道。
“大帅,这些事,军方整理个方案出来,送给薛礼,让他按此执行,稳重点,不要太急。”
李二道。
“遵旨!”
李靖道。
“杜荷,朕还是有点担心孔雀帝国与安息帝国,怕薛礼遇上会吃亏。”
李二道。
经过杜荷的夸张,李二对西方帝国也开始重视起来,这是一个好现象。
“陛下,这个没有办法。帝国与帝国间迟早要碰撞,那是不可避免的事。
所以,微臣才建议,把西突厥继续往西面赶,让他们去入侵西方国家。
只要西突厥拖延十多年时间,帝国发展会更迅速。到那时,咱们也不再惧怕西方帝国,有能力一决高低。
前提条件是时间要足够,我们现在缺乏时间。”
杜荷道。
“少爷,饭菜做好了。”
管家杜福道。
“福叔,皇后殿下派人叫了吗?”
杜荷道。
“少爷,皇后殿下等人,已经回来了。”
杜福道。
“陛下、大帅、房伯伯,那咱们先去吃饭、喝酒,在酒桌上慢慢聊。”
杜荷道。
四人一起走出书房,走进饭厅。
“见过皇后殿下!”
房玄龄、李靖二人行礼道。
“二位大人,客气了。”
皇后殿下回礼道。
“观音婢,朕怎么看你象脱胎换骨似的,年青了好几岁,精神面貌也好了许多。”
李二问道。
“陛下,是杜荷那小家伙,为奴婢扎了几针,身体调理了一下。没您说的那么显著。”
长孙皇后道。
第436章 与沈万三交谈
几个草案让李二带走,杜荷才有时间关心一下,旗下产业园区的事务。
书房中,杜荷与沈万三。
此时的沈万三名声显赫,是杜荷旗下产业总裁。
四个产业园区,涉及到行业数十个,上千个项目,从百姓民生到高科技产业。
“少爷,炎黄四岛上,我们已经租了150多万亩耕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
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
不过,有些工序还是需要人工,现在从中原过去的人员有5000多人。”
沈万三道。
哦!
“使用人工是没办法的事,咱们研究出来的机械,还是有欠缺。一是效率不太高,二是浪费有点多。”
杜荷道。
科技发展太快了,基础不扎实。
有点拔苗助长的味道在里面。
“老沈,炎黄四岛上,其他家族有进入的吗?”
杜荷道。
“有呀!现在一共有十多个大家族,到炎黄四岛上去租赁土地。象房家、
程家、秦家、尉迟家等,他们一家租赁的土地没我们多,只是数万亩,人去的也不太多。”
沈万三道。
嗯!
全是与杜荷关系不错的军方家族。
看来,文官体系的人,对海外还是认识不够。
“到北方草原去租赁草场饲养牛、羊的家族呢?”
杜荷道。
“少爷,差不多吧!全是跟随你出征将军的家族,还有一些真正的商人。现在,国家正在修建通往北海的道路,估计需要三年才可能通车。”
沈万三道。
杜荷清楚,帝国对北方草原加强掌控,并非修一条道路,接下来,会修建好几条。
水泥的出现,让基建迅速发展。
想要彻底掌控北方广扩的草原,不仅要修路,还得有百姓去生产、生活。
“少爷,我们在北方大草原上,又发现了几个超级铁矿,地方已经购买回来。
不过,只能在近点的铁矿,先筹建一个上规模冶炼厂,另外几个地方,暂时无法开采。”
沈万三道。
钢铁产量是一个国家的主要指标。
经过七年多时间发展,帝国现在有成规模的钢铁厂六个,全是隶属于杜荷旗下。
其他那些小作坊生产,基本遭到淘汰。
钢铁冶炼技术掌控在杜荷手中,几年了,这项技术一直没有对外开放。
不是杜荷不开放,是杜荷不想让帝国境内的矿产品,被挖得支离破碎。
得有计划的开采,不能胡乱开采。
再说了,一旦拿下东南亚,杜荷会向李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