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最强驸马爷-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能力的可以在中原一带任职。想上学的弟子可以进太学院,也可以进入本将军旗下,

    几个产业园区中的技校读书,或者学习一门技艺。本将军会给陛下上书,

    让陛下好生安排高氏一族的弟子。不过,话要说在前面,在中原一带任职,

    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需要严格执行帝国方针政策。不能渎职、不能收受贿赂、

    不能知法犯法等,一切以帝国法律执行。只要政务处理得好,年终会有评价,

    帝国会根据评价结果,给以晋升或贬职等。帝国对待高氏弟子,会一视同仁。”

    杜荷道。

    高杰听了兴奋呀!

    一个家族的发展,必须要有人进入政界,有人进入军方。慢慢家族才会发扬光大。

    这种待遇,比段氏好多了。

    虽然说不能呆在南诏,可是能在中原任职,绝对不一样。

    在南诏当太守,甚至是州刺史,还比不上在中原当一个县令呢?

    中原人口稠密,县令很有权利。

    “多谢杜将军!”

    高杰道。

    “还有,高氏一族一直有带兵将军,本将军也给高氏一族二个整编师。

    让想进入军队的相关人员进入部队,然后,根据战绩晋升。在这点上,

    讲明白,帝国军功想要获取,非常困难。竞争很激烈,一有战争,会有很多将军争着去。

    另外,整编好的二个整编师,必须开拔到星岛一带驻防。一个师会到袋鼠大陆驻守。

    不过,放心好了,五年一个轮换,将军会轮换到其他地方任职。士兵也会根据情况,

    退役、留下当职业军人,这完全看士兵自己的愿望,帝国不会作过多干涉。”

    杜荷道。

    太丰厚了!

    令高杰觉得不太真实。

    这种待遇,根本不是一个亡国之人能享受的。

    情况怎么会这样呢?

    高氏一族忠于南诏,数百年来为保护南诏付出了巨大牺牲,令杜荷惊讶、敬佩。

    这才让杜荷给以回报。

    当然,以高杰识趣分不开。

    你敬我一尺,我回你一丈,就是这个道理。

    刷!

    高杰激动得站起身来,朝着杜荷行重礼!

    “谢谢杜将军!您的恩情,高氏一族记下了。”

    高杰道。

    呵呵!

    “不用!本将军就事论事,按照高氏一族的情况处置,没有任何徇私舞弊。”

    杜荷道。

    丫的!

    收服高氏一族的心,南诏国彻底稳定了。

    “杜将军,那什么时候派人去接管南诏地区,我们高氏、段氏会尽全力配合。”

    高杰道。

    “这个事肯定是越早越好。毕竟,接管南诏后,帝国会有好多工程要上马。

    首先要把南诏地区的道路彻底贯通,连接到中原,让公路通到县一级,

    最终使得村村寨寨通公路。还有就是各种先进的种植技术、果树栽培技术、

    纺织技术也要跟上。让百姓获得好处,生活得更好。特别是南诏地区,

    好多少数民族,不会讲中原话,这需要派出大量教员进去,教会他们讲中原话,

    教会他们各种技术,让百姓能自力更生。另外,南诏境内的矿产不允许再开挖,

    帝国已经把南诏划归为核心区域。矿产资源,挖一点少一点,还是留下给子孙后代使用吧!”

    杜荷道。

    南诏号称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动物王国,不是吹出来,是真的很丰富。

    什么!

    南诏划归为唐帝国核心区域!

    一下子,让高杰、段平二人震撼无比。

    唐帝国核心区域呀!

    太不可思忖!

    呵呵!

    “当然,这只是本将军个人看法,具体的要看陛下是否批准。我们一切以陛下批复为准。”

    杜荷微笑道。

    高杰、段平二人了解过,杜荷在李二心中占有重要地位,只要杜荷讲了。

    李二基本是同意的。

    “多谢杜将军!我代表南诏百姓谢谢将军!”

    高杰道。

    南诏划归唐帝国核心区域,绝对会有巨大的好处。

    对当地百姓来讲,南诏地区百姓与中原百姓共同发展,那是多少年来的愿望呀!

 第487章 帝国在变化

    三年来,帝国发展迅速,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对外征战方面,西部薛礼大军正按计划推进,速度不快,却也不慢。

    毕竟,补给太困难了。

    影响大军推进速度。

    尽管杜荷旗下农业、林业、畜牧业公司到了西部开发,但是,大军补给品种繁多。

    满足不了大军需求。

    薛礼大军克服各种困难,还是推进到了西海(咸海)一带,距乌拉山脉不远了。

    西突厥被驱赶到更西的地盘,进入欧洲地区。

    此时,西突厥正与西亚、欧洲地区的国家开战。

    欧洲国家不太适应西突厥的作战方式,城破时,肆无忌惮的抢劫、掠夺、奸淫。

    帝国科技在五大产业园区带领下,取得一个个重大突破。

    蒸汽机火车经过数以万计工匠不停努力,在二年前完成测试,开始修建长安通往洛阳的铁路。

    铁路采用25米轨距,不再使用牛牛制定的窄轨。

    让运输量猛增。

    由于采用25米宽轨距,使得蒸汽机动力得到充分释放,火车行动时速度达到200里小时。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使得唐帝国享受蒸汽机带来的巨大好处,促进各种科技进步。

    长安到洛阳通车,令李二也兴奋无比。

    带上禁卫军士兵,悄悄乘坐了一次,感受一下火车带来的快感。

    长安街到洛阳火车的测试完成,顺利达到设计标准。

    接下来,按照杜荷的要求,先把幽州境内的铁路贯通,再向冀州、并州延伸,直到长安。

    铁路投资太耗费钱了。

    加上火车头、车厢的生产跟不上,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一起开工兴建。

    照明的普及加快了速度。

    很多地方建起了水电、火电站,使得全国范围内郡府所在地,基本通电了。

    还有沿途一些县、乡、村也顺便通电。

    全国范围内架设输电线路,这是一项恐怖的投资,杜荷再有钱也拿不出来。

    想组建电网公司,还有时日要走。

    当然,人口稠密、发达地区基本通电了,现在是贫穷落后的地区,人口稀少,还未兴建。

    此时没法兴建,成本太高,不划算呀!

    电网公司是杜荷旗下产业,肯定要考虑成本问题,总不能一直亏下去吧!

    最令杜荷高兴的是电报的发明。

    在特斯拉的努力下,二年时间,无线收发报从数公里延伸到数百公里。

    现在,大功率发报机,已经可以达到5000公里的距离。

    实际效果出奇的好。

    现在,海军各条战舰上,都装有电报机,二十四小时监视,一有情况马上接收。

    电报的使用,让海军战斗力有了明显增强。

    配上二代火控技术,让战舰火炮命中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战舰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大。

    帝国境内,正在全力实施电报服务业务,各县、郡、州纷纷筹建电报室。

    电报的发明,让商人首先感觉到好处,全国各地的商品价格会在第一时间得知。

    在这个年代,信息传播速度极慢。

    一旦抓住机会,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另外是衙门内使用频率高,最后才是普通百姓。

    杜荷清楚,电报只是一个开端,不用多长时间,有线电话会发明出来。

    到时候,全国普及电话不再是幻想。

    电报的发明,军方第一个订购。

    李二也觉得非常好,皇宫中也架起电报室。

    杜荷产业园区,还发明了大量新科技,并一一申请专利保护。

    11年时间,杜荷旗下产业园区,一共获得专利技术数十上百万个专利。

    当然,很多技术含量低的专利,杜荷已经陆续向市场放开。

    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专利,不是杜荷不开放,是开放了帝国其他商人也无法生产出来。

    很多专利技术,不是说放开就能生产出来的,毕竟,需要大量工匠、技术工人。

    杜荷呢?

    每个产业园区内,都筹建技校学校,一年能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工人出来。

    进入技校的学生,首先要与杜荷旗下园区签订长达十年的用工合约。

    学生是免费上学,毕业后来为杜荷上几年班,应该没话可讲吧!

    尽管如此,技校招生依然暴涨。

    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技校学习。

    现在的技校,已经不能说是技术培训了。

    技术培训只是一块,很大的一块。

    一些有天赋的学生,会继续呆在技校里学习,有的会在学校里呆上六年以上。

    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毕业后走进研究所、实验室,成为帝国科研人才。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农业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一大批实用的机械。

    从而大大减轻的百姓生产中的人手不足问题。

    产量却是大幅度增长。

    不论是粮食种植,还是蔬菜、水果种植,均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

    国家税收一年比一年多,增长速度惊人,年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

    工商业税收比重进一步增加,农业只占三成不到。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各地出现少量的培训技校,主要是为自家工厂培训员工。

    慢慢的,也有一些家族出钱筹建学校,培养当地的弟子入学堂,少部分会招收百姓的孩子。

    这是一个好现象。

    教育是帝国的根本,然而,大家族强烈反对,加上李二也不怎么上心。

    这些年来,教育问题都是私人性质,国家并未成规模的建设。

    所以讲,帝国教育出现滞后状态。

    十年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