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林幕先提了这个话头,最终还是余伟立开了口:“小林,说起这个400米,我的感受挺多。总体我感觉很科学,但是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你这样的最后都跑成……你下一步是不是要调整一些前期的节奏、频率?”
林幕缓缓的摇摇头,这个问题他在跑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要不他也不会如此坚持着跑完全程。
“余指导,我没打算降低前半程的节奏,可能还要再稍微加强些。这是我认为最适合我的400米节奏。”林幕很肯定的回答道:“我现在欠缺的是体能和速耐,当然在综合素质上也还差点,过程中好几处的切换也都差了些。离下次要参加的正式比赛的时间还有不少,我还有些时间来补足短板。”
其实他估算过自己现在的情况,如果没有技能的加持,他完全有足够的体能维持那样的节奏跑完全程。但技能加持算是提高了上限,这个不可能放弃的。那么体能和综合素质就不足了!不足补就是了。他也不需要经常比赛来时时出成绩,有足够的缓冲期让自己去磨。
“考虑好了?还继续跑?”余伟立脸上的笑容不自觉的就挂了起来,这是好消息。
林幕笑着点点头,:“余指导,想清楚了。我觉得这也是我教练路上的一种尝试。我可以用一些比赛去亲身感受下琢磨出来的技术,检验一下成果。也好为训练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实践,没什么比在比赛中亲身感受更深刻的。不过我可能不会参加很多比赛,余指导,您多理解!”
“理解,当然理解,你现在跑出达标成绩了。我还真怕你要是不跑了,我怎么去给冯总交待。现在很好!除了奥运会和世锦赛,其他的随你,就算亚运会都随你。你看可行?!”
“多谢!余指导!”林幕感激的点点头,现在国家队400米没人,余伟立能说到这步,不容易了。一个大赛周期有多少比赛,国内的无所谓,但一些亚洲的,甚至于比较近的国际邀请赛,如果国家真没人,那没办法。但有人,却不去参加,可是会有不少声音的。
“不过,小林,400米,咱们队里现在确实没人,你看看,和老葛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找出点适合更多人的技术来。你那个节奏,一般人跑不了!”
老葛听到这里也有些意动,他不算是老顽固,也不在乎林幕的资历。他现在确实在学习,欧美的那些选手比赛录像他看了不少了,但一直也没一个好的思路,照搬不可能的。改进,他现在也没什么方向。中心那些专家啥的,给分析这分析那的,到最后不是运动受不住就是效果微小。归根结底就像小林教练说的,少了实践的依据。现在正好有个跑的不错的人在这里,他如何能不意动。
“只要葛教练不嫌弃,我肯定没问题的。”林幕看向葛教练,笑着说道。他平时和葛教练接触不多,但现在看对方脸上似乎有些意动,并不排斥,那就没问题。
“不嫌弃,你一个冠军教头。还是400米全国记录现任,我怎么可能嫌弃。我这个老头兴奋都来不及!”
“那好,葛教练,我现在用的400米技术,确实不适合大多人。但再相同的技术不同人用出,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总体的方法有可取之处,还需要做些调整改变,再根据运动员情况做些针对性变化,成绩提高还是有可能的!”
“好!”葛教练兴奋的拍了一把林幕的肩膀,差点没给林幕拍一跟头。现在林幕确实虚弱。
“我说,老葛,轻点,干啥呢!”余伟立眼睛一瞪,没好气的训道。
“对不起,对不起,兴奋了!”
“回头,咱们回国就安排时间商量!”林幕笑了笑也没在意,只怪自己现在虚,说话间跟葛教练约定了时间。
“好,说定了就行!小杨上场了,既然来了,小林一起看看比赛!”
林幕点点头,他过来就是要看的,杨祖耀在调整阶段的每次比赛跑,他都要仔细观察。这是他教练的本职。
视线投到赛场上,此时从运动员通道内,包括杨祖耀在内的8名运动员陆续的走了出来,男子200米决赛要开始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亚锦赛(十一)
黎刹体育场
时间走到了晚上19点。
杨祖耀接连做了两组的起跑加速热身之后,就站在检录区不远的位置,原地进行跨步和肌肉拉伸的热身活动。
有过世锦赛的一番洗礼,从身到心的感受了一回胜与败、得与失、彷徨与坚定。到了现在这样的赛场,哪怕是进入到决赛了,他的心境依然平和。
这次的亚锦赛,他跑的不累,至少比起世锦赛时是这样的。随意掌控自己,只跑自己的节奏让他很轻松。没有身体上的疲乏,更没有精神上的疲惫。
检录区前,看着决赛中其他对手周边围绕的人。哪怕是尹汉钊,这个临近退役的队里老哥身边都有殷勤服务的人在。
递水的,递毛巾的,殷殷叮嘱的,或是他们的教练,或是助理等工作人员。而他的身边空空如也。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从他进林幕的团队开始,就一直这样。
有时候杨祖耀也觉得有点好笑,或者说是好玩。
在没进教练的团队前,他已经算是国内200米项目第一人了。虽然没破过记录,但也拿过200米全国冠军,虽然是大奖赛和分站赛,但怎么说也是全国冠军。因此,在刘仁教练手下时,他已经有了专门为他服务的一个小团体了。
可到了林幕教练手下后,那些他也不怎么喜欢的人都没有被接纳。他的冠军运动员待遇从那一天开始没有了!泉城站还稍有不适应,到世锦赛时,他就习惯了!
刚刚尹汉钊的生活助理过来了,要帮忙照顾下他,他笑着婉拒了。他知道对方也就是礼貌上的客气罢了。赛前赛后,不接团队外任何一人的东西,这是默认的规矩。不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但能免则免。
再说了他早习惯了,而且还觉得很轻松,更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从检录到点名,然后自己开始热身,所有种种他按部就班完成,都是已经熟悉得再不能再熟悉的流程。
唯一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的地方,大概就是这场比赛,教练可能不会再有时间来关注他了。细致的观察,精准的判断,赛后给他分析一跑的得与失,不足和欠缺,为他能不断提高事无巨细。这是教练一直以来的方式。现在每次跑,他都有信心下次跑的更好,也正是得自于此。
很多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曾经就运动员天赋的问题做过一番解读。什么是运动员的天赋?除了先天的身体外,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能有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
杨祖耀曾经认为自己没有天赋,因为他没有明显优于其他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特别在百米上。他的身高就是大多人看起来的劣势。但现在他不确定了,因为教练仿佛给他开启了学习的天赋。
想到教练,杨祖耀心里不由的想起了教练参加的比赛。可惜的是他要准备比赛,虽然检录区这边可以有设备看到比赛过程。但毕竟不是亲眼!教练赢了,破了全国记录!只是跑的太累了。
400米他跑过,技术方面他也了解,教练用的方式,他知道自己跑不了。这一次教练跑的很辛苦,就像自己当初刚跟教练时,第一次改变节奏跑泉城比赛的时候一样。但他相信,下一次肯定会更好,这是感同身受的自信。
轻轻的摇了摇头,杨祖耀笑了笑。一想到世锦赛结束后,放假归来时,教练担心他们心浮躁了而给他们做的思想工作,他就想笑,也算是自嘲的笑。
就如同赵林看到的标杆一样,在这样的团队里,始终有一个标杆立在那里。他怎么可能浮躁的起来?400米,那样的方式他跑不了,成绩跑到那样更别想了!甚至于200米,他知道教练那是不跑,如果跑,成绩绝对不会比自己差到哪儿去,甚至更好也不一定。就那个速度和节奏感,他看的出来。400米运动员改200米,只要有绝对速度,改起来太容易,他也是那么过来的。
仔仔细细地完成了自己的热身步骤,随着场边工作人员的提醒,杨祖耀和其他八名选手开始排队,进入赛场。
时间到了晚上,体育场又迎来了每天观众人数最多的时刻,但就如同前几日一样,多与少,气氛激烈与否,对于华夏选手、华夏人来,区别并不大。
菲律宾,甚至于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于华夏并不友好,这是从上而下,社会方方面面的综合表现。来到菲律宾5天,参加比赛已经三天,杨祖耀深切的感受了一回。
此时此刻,全场万余名观众欢呼鼓噪,甚为热烈的气氛,或许是为了起哄,或许是为了某人,但杨祖耀知道,这跟他无关。有时候,他真的难以想象,这样一个体育和其他方面都如此弱势的国家能在华夏面前做到如此模样。
一位打破人种论的10秒以内第一人,两位世界冠军,或许在他们的眼里,甚至于不如一名初出茅庐的日本小将。
“末续”
“高平”
“法乌齐”
一声声的名字呼喊,当杨祖耀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阵阵传入他的耳中。末续慎吾嘛?高平慎士吗?或者是法乌齐和阿比西?
杨祖耀参加过的田径赛事虽然不算特别多,但国内外也都有见识过不少,欢呼和掌声,甚至于嘘声他都经历过不少。但被当成大反派一般的情况他还是第一回碰到。
之前的赵林,现在的他,或许最有分量的就是那个世界冠军头衔,因为这一头衔能让击败他的人显得更有分量,至于谁击败,可能是沙特人,可能是科威特人,也可能是日本人,不重要!
击败
走到第四条跑道,杨祖耀活动着身体,随意的看了看决赛的对手们,与尹汉钊短暂的目光接触后,又自收回。他看到了老尹眼里和他一样的意味。轻轻摇摇头,他专心开始了最后的赛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