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代表队早已经拿到了赛程安排,在他们看来,安排的不算太理想,但倒也算的上平常。
可对于很多国外选手已经觉得平常的一天三赛,却无形中给华夏代表团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带来了不少压力。
上午10点10分预赛,下午14点半决赛,决赛时间则是傍晚的18点10。
无论再有何压力该比的还是要比的,而且就算是预赛,也要使出全力。否则,可能连三赛的资格都不存在。
他们也知道,随着逐渐的向世界舞台迈进,以后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时有,这还是没有兼项,否则压力将更大。这时候,包括冯勇和余伟立在内,都似乎有些能体会到为什么林幕对于兼项的不太热衷。这使得他们不由的又感慨了下,还真是眼光看的很远。
林幕对于他们的感慨并不清楚,不过如果知道,也只能是笑笑。他不太热衷兼项可不是因为体力的考虑,体力从来就不是问题。百科的存在,他不会太执着,但如果需要用用,他可不会手软。
磨合技术,针对技术强化身体是目前的主题,而且他计划的方向还是让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而消化磨合经验的过程,没有什么比真正的比赛更有效率。
只要能达到最终完美,怎么参加,参加几项,林幕从来就不会划出定式。
看到赛程表时,他就给运动员们强调了全力,不用考虑后面比赛的问题,只有全力的跑才能真正让身体感受真切。磨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
田径场边。
今天,华夏代表团的人几乎都到了,只有三天的比赛,今天又是第一天的第一项比赛,不管是今天要不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来了。。
这次精兵简政后,来到布达佩斯的教练员并不多,除了两位正副总教练兼领队,也就林幕所在的接力总队是因为4名运动员,因此他和袁国华、刘仁都来了,算是最多的一个团队。其他项目也只有长期带着刘祥跑的孙平,加上管着跳跃项目的鲁教练。其他几位参赛选手的主管教练此次并没有同行。
教练员和运动员分的有些开,各自的聚在一起。趁着比赛还没开始,彼此聊了聊一些闲话。正这时,陪着运动员去检录区的刘仁回来了!
“老刘,回来了?世锦赛都带队拿过冠军的人,怎么一个室内赛让你紧张了?”看着行色匆匆一脸严肃回返的刘仁,袁国华笑呵呵的调侃了句。
人不多,几位教练也是相互间都熟,再加上运动员不在身边,因此,说话上也放的挺开。
“你知道啥!?”脚一落定,刘仁没好气的怼了一句。
他不紧张,他是担心,两个小沈现在都算是他带的运动员,他对于沈保倒不担心,毕竟这么大岁数,参加的比赛多了去了!而且沈保自从拿了个世锦赛接力冠军后,心态是彻底放开了,这一放开,反而越跑越好!
相对于沈保,沈欢才是他真正担心的。去年室内赛输的体无完肤,现在又是一次室内赛,似乎像一个轮回,他不确定现在沈欢会是什么心态。沟通也沟通不明白,这个小沈心思还是重的很,哪怕是已经有了不少改变以后。
成绩不成绩的,刘仁真不看重,但稳步前行的势头不能因为客观原因影响了。
刚刚他一直在准备区那边看着,还特意叮嘱了沈保,有空就和沈欢交流交流,队里和沈欢处的好的,也就沈保了。
想到了这些,刘仁的视线不由的就向林幕看了过去。而这时,林幕也正好看向了刘仁。
微微的笑了笑,林幕轻轻的点点头。
“第一组预赛开始了!”
就在林幕和刘仁无声交流间,男子60米比赛预赛第一小组的选手已经上场!
……
检录区
几十名运动员按照组别被安排在不同的准备室,等待着稍候登场比赛。
本届室内世锦赛的男子60米比赛的运动员共有49人,分为6个预赛小组。每个预赛小组取前两名直接晋级半决赛,剩下的选手中取四个最好成绩递补晋级。总共16人,半决赛分两组对决,晋级规则与一般比赛相同,小组前三加两个最好成绩共8人晋级最后的决赛。
华夏队的三人,沈欢、沈保、赵林被分别分在了预赛的第二、第三和第五小组。
而此时,第一小组已经上场,而第二小组的准备室,工作人员已经过来准备引导选手登场。
比赛进行的很快,只是两三分钟时间,随着体育馆内一阵剧烈喧嚣声传来,第二小组的选手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通过甬道,走进了赛场。
一进入赛场,沈欢就感觉被无数嗡嗡声所包裹,这使得他不由的吸了口气。
哪怕已经经过不少大的阵仗,当过主角也做过配角,但当他身处于这被万人包拢的狭小空间中时,依然还是感觉有些不自在。特别是听着这些他听不懂的嗡嗡声,感受着无数道让他不舒服的眼神。
这让他又一次想起了去年的伯明翰,似乎也是这样万人齐聚,甫一登场就迎来无数讶异目光的聚焦。他非常非常不喜欢这些带着些另类目光的眼神。
曾经在国内,这样的眼神,是因为他的身高体型。后来在维也纳、在伯明翰、在列文时,是因为他的肤色,而现在想来也同样如此。
思绪跳动间,他默默的跟随着队伍,走向自己的赛道。夹杂在一片黑色皮肤的身影中,一身红色短跑服的沈欢显得格外的显眼。
不同的时间,相似的环境,也让他不禁想起了更让他不舒服的事。那就是一声声似乎带着恍然和果然的叹息!
一丝不苟的检查了起跑设备,再次舒展了下身体,沈欢轻缓的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整个人显得越来越平静。
“女士们,先生们,男子60米预赛第二小组的运动员已经上场了……第一道来自……第三道是来自……第六道是来自东方华夏的选手,前不久在列文室内邀请赛60米获得第二的huan,shen——”
赛事主持就着手里的资料一道道的介绍着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当介绍到沈欢时……
尽管听不懂现场主持的介绍内容,但自己那别扭的名字发音他还是听的出来。
对着看台环身挥了挥手,沈欢看起来依然很平静,可他内心翻涌的情绪又一次被点燃了!
听不懂说什么!但公众场合,想来不可能是坏话,但这个语气,略微笑意间的讶异……
华夏人怎么了?黄种人又如何,身高矮难道就一定有问题?
林教练说的对,运动员的路,需要用自己的双脚踩出来,为了自己,为了使命!
在国内,现在的我,登场的名字已经再不是那个小矮个。那么,以后的国际赛场,我的名字也只能是华夏的沈欢,而不是……哦?!黄种人!
错过了机会,我已经比那个谁晚了一步,我不会再晚了……
“比赛即将开始,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小组的选手表现如何?看看来自东方的青年……”
现场主持介绍了出场选手后,用飞快的语速、激昂的语调,配合着背景音乐又是一番播报,声音回荡在整个室内馆内。
体育馆渐渐安静下来,压抑了喧闹的现场观众把目光聚焦在赛道的起跑线前。
“On your arks!”
运动员准备就绪,裁判最后一次检查了运动员们的情况,一切无误后,指令发出!
“set!”
砰!
发令枪声响起。
“比赛开始!”。
“哦?看,是那个谁?来自东方的青年shen,他的起跑速度飞快……他领先了……六道、二道,四道,冲线了……”
短短六七秒的时间,极力调动着现场气氛的赛会主持,把激情地声音传遍了体育馆每个角落!
“6秒55,6秒55,来自东方华夏的shen以6秒55的成绩轻松取得了预赛第二小组的第一。这是……”
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只看了一眼现场的计时牌后,沈欢举起了右手,微微的闭上了眼睛。
周遭所有的声音他充耳不闻,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在回荡。
我是来自华夏人民共和国,国家田径队接力总队的运动员——沈欢!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进入决赛
“6秒55,来自东方华夏的shen在这组预赛中轻松取得了第一……”
电视画面里,布达佩斯体育馆室内田径场,沈欢高举右手,微闭双眼的身影,合着赛事主持的现场播报声音,透过电视信号传到了欧洲的很多角落……
随后画面定格,镜头转换,一间背景带着匈牙利电视台图标的演播室,主持人的身影出现在屏幕当中。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解说这次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在节目开始之前,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节目之前播放的这组画面是上午刚刚结束的,本次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比赛预赛第二小组的比赛现场画面……
画面中的这位东方面孔的运动员叫沈欢,来自东方华夏的一名年仅20岁的小将。他在预赛中的成绩是6秒55,虽然这个成绩似乎离世界顶尖还有些距离,离6秒39的世界纪录更是差的很远。但节目在考虑安排的时候,我们还是特意选择了这样的画面来作为开场……
竞技体育的精神在于更高、更快、更强,而它的魅力更在于不停的挑战人类的极限……
百米10秒,60米6秒5,200米20秒,400米45秒,这被无数人曾经定义的极限在被一次次打破。而作为一直以来被各种人种论所定义的最不可能实现的黄种人……不好意思,请原谅我用了这样的一个词汇……
去年8月,巴黎世锦赛,同样是来自东方华夏的运动员,zhao和yang,他们打破了百米10秒大关,200米跑到了20秒,我们在诧异、讶异的同时,更该为这种精神所鼓舞……
在上午进行的预赛后面的比赛,突破10秒大关的这位zhao和另一位同样叫shen的华夏运动员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