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杨哥,有什么不明白,直接问教练多省事,哪用想的。”赵林混不在意的笑着。
“嗯!”杨祖耀点点头后,视线重新投向了赛道,追逐上了那道身影。
最近他们都感觉教练跑的比之前一段更“疯”了一些,他们运动员私下有讨论,但差不多都只是认为教练是因为时间越来越近才更加紧了些。
唯独杨祖耀在心里不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他只要一有休息就喜欢多关注下,这几天下来,他也看出了点东西,只是还没太明白。
回头找教练问问吧!
是啊!直接问就行了,多简单的事,他的心里不由的叹了一句。似乎自己还真不如赵林明白。
……
跑道上,林幕依然在跑着。
保持着自己所能控制的最大速度,他已经跑了好几圈,不可避免的,他的速度已经慢慢的开始下滑,呼吸的节奏都已经开始紊乱,身体疲累,摆臂和腿的迈动也渐渐沉重,但他依然没停下来。
正如杨祖耀所猜测的一样,他并不是因为奥运会的临近而突然“发疯”训练。现在更多的时候,他也只是把训练和以后可能有的比赛当成他磨合经验和知识的手段。
从他开始学习了百科里400米的跑步知识后,他一直在努力的让自己去磨合。开始的时候,他力图让自己的身体素质能更匹配百科里的完美原型。
总体说,效果还是有的,身体素质还不算多好的那会,靠着加速技能,他跑到了45秒23。虽然现在加速没有了,但因为速耐的增强和他自身体能素质的全面增强,他很确定的知道,他更强了。能发挥出的百科技术也更进了一步。
虽然一直来他都不认为自己迷信百科,但不可否认,百科里学来的技术,他一直坚信他的科学和先进。
因此,在给运动员们训练的时候,他哪怕是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来调整技术,但不可避免的还是以百科里的技术为准的。
现在的情况一直也不错,随着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们的发挥也越来越好。他也一直在朝着百科的完美技术情况在推进。
本打算如此按部就班的,结果室内赛期间白宏成的那段话给了他不少启发。随后的一段时间,他慢慢的理出了思路。
完美?何谓完美,就是能把每一点速度都充分发挥出来,每一份力量都充分利用起来,不该以当前身体状态而改变,这才是真正的完美!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开始了反向磨合之旅。
而他现在,正在充分去融合、分解百科里的400米知识,他在全身心的感受他所有状态下发挥技术时的感觉。
用技术去推出身体素质需要,同样,也可以用身体素质来推出技术的需要,而且似乎也可以用身体不同状态下的表现来推出对于跑动中所有情形下的技术需要。
让技术动作,能充分发挥出所有状态下的每一份力量。而不是像某些时候因为体力、状态的变化而无法发挥技术。这就是他认为的当前完美。
百科的技术先进、科学,那就让这些先进和科学始终随着身体本身来发挥,发挥出最大效率,或许将来某一天,能超脱出这份科学也犹未可知。只要节奏和意识的框架在这里,一切也未必不可能。
一边参照着列表里自身的状态变化,一边保持着节奏,一点点的把信息印在身体记忆里。他已经越来越有感觉。
“林教练,林教练!”
内道附近,一位30多岁的男子大声的朝着奔跑中的林幕喊着话。
“呼呼~”听到声音,呼哧的喘着粗气,林幕偏头看了过去。
他有些印象,好像是田管中心的某个小领导,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具体是哪一块的,他还真没具体关心过。
放慢了速度,继续保持着小跑,林幕行到来人身旁。还未询问,对方就已经着急的先开了口。
“赶紧的,跟我去那边!”拉着林幕,手指着训练场靠入口的位置,来人语速极快的说道:“领导们找你过去下,林教练,一会要……”
带着快步,边走着,来人还给林幕特意交待着。
几句话后,林幕算是明白了,他也不由的远远看向那边。
大概7、8个人此时正站在靠近场边,一群人,隐隐的以当前一人为首。
几名穿着运动服或是衬衫、西裤的人正陪在身边,不时的对着训练场指点一下,看表情,偶尔的也是谈笑风生。
是体育总局来人了!
奥运会临近,代表团已经正式成立。整个出征的奥运军团,具体的行程安排已经排定。此时过来训练基地,差不多是出征前的最后一次视察了吧?!
林幕心里如是想!
第二百二十七章 奥运会要来了
几分钟后,体育总局的来人在田管领导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亲切慰问、殷切希望、深切勉励,再有田管和运动队的不辜负党、不辜负人民的赤诚保证。整个视察指导工作行程“完美”结束!
一路小跑过来的林幕,只是握了个手,收获了一次职业微笑和几句再创佳绩的勉励后,就完成了他的使命,甚至于连话也只是说了一句。
来人带队的是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夏季奥运处的副处长。夏奥处有拟定奥运整体备战工作计划的职能,同样对于夏季奥运参赛项目的国家队训练、报名、备战等诸多相关事宜都有着指导和监督的职能。
因此,也正如林幕所料,临近奥运会,确认出征代表团的成员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出征事宜,而分管机构则是要分赴各大备战集训队关心下备战工作。田径队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从来人的规格和整个过程。林幕不难看出,作为奥运第一大项,田径并不太能让这些管理者们上心。除了少数几个项目的关注点稍多点,也就他这个去年世锦赛放了次卫星的短跑稍入法眼。
不管如何,能真正进入这样的部门里掌握一定权利的人,哪怕原来是外行,时间下来,也成内行了。只有内行才真正明白,世锦赛和奥运会完全是不同层次的比赛。突破10秒,20秒,也只是象征意义更大些而已。
“怎么样?”
冯勇习惯了这样短促的迎来送往,接下来的行程安排自然有田管中心来负责,他虽然是副主任,但更多的职能还是在田径队。
因此,刚离开前他就吩咐了林幕和余伟立暂留一下,送走来人就直接回返。。
此时回来看到余伟立和林幕正盯着训练场跑道上训练的运动员,冯勇就直接开了问了一句。
见着冯勇回来,林幕打了个招呼后,疑问道“什么怎么样?”
“都问!呵呵!”冯勇笑着摆摆手,:“运动员的情况,也包括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奥运会临近,冯勇的事情其实不少,不但是集训队还有田管的一些事,多少他都要照看着。因此大多时候他并不在这边待着。平时也和余伟立多有沟通,但来了,他还是想向林幕问问,更何况。刚刚来人视察,他不相信林幕感觉不到那份随意。
“运动员们的情况一切正常,成绩稳步提升着,到奥运会能跑出多少不确定,不过按照现在和预期的情况,我们对比了下往届。至少达到定下的目标还是没问题的……”
只有三人在场,林幕说话也没多少顾虑的,他认为的比较肯定的都直接说了出来,:“接力训练上,新的组合安排,目前已经熟悉了,一些针对配合的技术动作也都相应的调整完成,现在就是增加默契的事。还有10几天时间,默契能增加一分,实力就能有所提高。平常的测试手记、电计都有多次进入38秒……”
“嗯,成绩很稳定!”听完林幕的大致汇报,余伟立也点头跟着附和了一句。
“都不错,不过这些老余都有说,我现在就想知道你的。你现在可是咱们田径队最神秘的运动员。”冯勇笑了笑,略有些调侃的说道:“成绩不确定,技术情况不确定,但偏偏你是唯一达标参赛的400米运动员!”
“冯总,我的情况这不是特殊嘛。主要是我一直在尝试着一些技术和节奏的融合……”冯勇的调侃让林幕让有些尴尬,他是田径队唯一一名基本没什么测试报告和体侧数据的运动员。
没办法,他训练和带人训练频率切换的太快了,他又没有教练和技术团队跟踪,因此在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没想起来测试的事。再说还有技术上的,磨合、尝试的这些个东西,都还不太确定。
不过冯勇现在提起,他心里也有了决定。有些记录确实要留一下,也方便更多的人能看到,或许也能得到一些启发。比如最近研究的这些,在他看,可不单单适用于400米。
“冯总,我看啊,破个全国记录还是差不多的!”余伟立笑着接了一句,平常有事没事来训练场,他更多的时候还是喜欢关注下林幕的。以他专业的眼光,他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有谱的。
“呵呵,破全国记录!”看到林幕肯定的点头承认,冯勇的脸上笑容更盛了些,:“我怎么感觉听到这个消息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哈哈!好!”
冯勇的夸赞林幕并没有什么自得的,接着汇报了下自己现在的情况:“现在我这边还不太稳定,目前尝试的东西我找到了些感觉,下一步我需要再通过一些验证把这些感觉真正稳定住!”
不管怎么说,现在400米项目只他一人,出于什么初衷来跑比赛都已经不重要,只为了国家、为了奥运他也必须要努力一把。
“你的训练你自己把握吧,也没人能教你。不过啊,我提个建议!”冯勇只是微笑着没说话,余伟立这时开口说了一句,也没等问,接着继续道:“就按照你刚说的,需要的一些技术方面的融合。我觉得你应该有个教练跟着,可以帮你查遗补缺,也能提供些辅助。就让老葛来跟着你吧?”
对于林幕,更多时候他们现在也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