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一点,他有足够的认识。而且,这一组的半决赛,在赛前分析时也是公认的实力强,也较平均的小组。
美国选手内维尔,英国选手罗尼,瑞典选手威斯曼,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选手考尔,这些选手都是赛前分析的比较有可能进入最后决赛的选手。
他有过了解,教练和林指导大概也给他分析了下这组选手的技术节奏。
有前半程较好的,也有后半程较好的。但总结之后,他该做到的就是,不管别人如何跑,领先、落后与否都要稳定发挥自己。
朱昆心无旁骛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跑,直到上第一个直道时,他左右眼角扫了扫赛场形势。
果然,分析的情况大致不差,赛前就分析的前半程比较凶猛的两人看起来处在了比较领先的位置。第四道选手内维尔和第五道选手考儿。
不过他自我感觉位置也不算差,视线只稍一转他就把所有的心思放下,不受别人的节奏影响对于400米来说,是很关键的一点。
他并没有马上的加速,而是稳稳的保持了匀匀加速的节奏,稳住阵脚。
继续跑。按照自己的跑,以我为主!他不急不缓的吊在了两人身后。
弯道进直道,直道又进弯道,整个400米的比赛开始进入到了后半程的阶段。
现场加油声愈烈,现场和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此刻都有些紧张起来。
刚刚上一组的强势对比到现在朱昆的情况,让他们对于现在的情况有了些担心。
在很多观众眼中,朱昆或许是受了之前200米比赛的影响,他们总感觉朱昆似乎是提不起劲一般。
一直都是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或三或四,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万一前两名被其他人拿走,他想要晋级决赛就很危险了。
毕竟递补是看三个小组成绩的排名,朱昆如果只是拿到本组的第三甚至第四,那可不一定就有机会。
二百米,二百三十米、二百五十米、二百八十米……
观众的看法如何,决定不了比赛的进程,进入到了后半程的弯道末尾时,朱昆和场中选手的位置依然未有变化。
只是专业些的人就不难看出,朱昆的速度仍然在缓缓提升,摆腿的频率逐步在加快。
而且,眼看着即将跑上最后一个直道时,朱昆和前面选手的速度频率正在逐渐的产生着差异。距离在不断缩小。
弯道进直道!
“噢!”
“加油!”
观众们更加热闹起来了。看台上的华夏代表团的人也不由自主的全部站起身来。
最后的八十几米的直道距离,当所有选手都陆续开始最后一段路程时,朱昆一下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跑到了和前面选手齐驱的位置上。
距离终点线越来越近,
七十米、六十米、五十米……
很多人看不明白选手的具体技术特点和分配节奏,但现在的情况一目了然了。
只有最后的五十米冲刺。
5个人的僵持变成4个人的坚持,又是二十米后,又变成三个人焦灼。
而朱昆正是最前面的三个人之一,他们为朱昆松一口气的同时,更是加了一把助威之力。他们期待朱昆能再冲出去一把,冲到前面,确保前二的位置。
随着距离终点线的越来越近,僵持的三人依然僵持。
朱昆、罗尼、内维尔,又包括依然紧追不舍的瑞典人和特立尼达人,现在大家的速度都不可避免的有着下滑。
不是谁都能在最后程依然能冲的起来的。
包括朱昆在内,当他想再冲一步彻底奠定前二位置的时候,终于感觉到稍有的力不从心。两天比赛下来的体力消耗和节奏上的变幻并不是想有就有的,他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
不过别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几名选手都想冲一步,结果都没能成功甩开别人。
三名选手,以一个焦灼、纠缠的姿态,跑完了最后的二十多米。
冲线!
现场计时牌上,这一组男子400米半决赛的成绩出现在了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眼中。
44秒42!
一个相比于前两组第一都要差不少的成绩,即便比起第二也要差上一些。
但,稍顷后,现场的大屏幕上显示的最终成绩才真正反应出了这一小组的激烈。
1,罗尼,英国,成绩44秒42;
2,朱昆,华夏,成绩44秒43;
3,内维尔,美国,成绩44秒45;
4,威斯曼,瑞典,成绩44秒60;
5,考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成绩44秒64;
……
第二十七章 新闻会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今天的发布会……”
鸟巢国家体育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40多岁的华夏代表团田径队新闻官,用英语向着来自各国的媒体记者宣布了发布会开始。
时间已经是晚上23点,为了这场发布会赶来的各国记者依然很多,今天的比赛没什么特别精彩的,但今天比赛发生的事却是各国媒体都十分感兴趣的事。
华夏继百米强势夺冠充分展示强国风范后,在200米和400米的比赛中依然强势。特别是400米,这个一直来美国队的传统保留项目,就算是一直和美国争锋的牙买加都无法在这个项目上抗衡。
美国人有些心理复杂,但更多人却是对现在华夏的表现感到震惊。
很多人都说,反应田径实力的代表是百米,大不了再加上一个200米,4*100米就是各国在田径短跑项目上的综合实力展示。
但如果真正细分析起来,结果并不是这么片面。真正能反应各国短跑综合实力的偏偏是400米项目和4*400米项目。
400米单项没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影响。接力更不需要太多考究于配合上的效率和优缺,这是短跑项目完全硬实力的展示。
更何况,除了200米和400米,还有一位一度被世界和华夏田坛称为华夏田径之子的选手,突兀的临场退场事件。
现场观众的反应和背景音乐,1个多小时在网络上发酵的舆论,这一切都显得话题感十足。
现场的记者来了好几十,每个人看起来都有些按捺不住的蠢蠢欲动。不过,正常的秩序流程大家还是尊重的。拍着照,听着主席台上的人发言,顺便构思下一会怎么提问,来挖掘下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主席台上,
林幕说一段,女翻译用英语翻译一段,发布会的开场介绍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发布会田径队来的人不多,林幕作为领导和教练员代表,杨祖耀作为运动员代表。再加上一个点名主持的发布会新闻官,以及一位20来岁的女翻译。
本来作为主角的刘祥和孙平该到现场的。只是刚刚退赛后的检查和医疗处理,加上心情上的问题。队里让林幕作为田径队代表来开场。这也差不多是之前田径队就已经商量好的事。
4个人的发布会,要涉及到的内容不少,因此,开场介绍和各流程进行的很快。
没几分钟后,新闻官一声宣布,进入最后环节。一瞬间的,一排排的手举了起来,所有记者都跃跃欲试起来。
每个场合都有他的潜规则,在新闻会上,点名记者提问自然也有着他的一套流程。新闻官的眼神一扫前排,很自然的就点在了拿着CCTV标志话筒的记者身上。
“林指导,你好,我是华夏央视记者……”
发布会还在进行,一问一答,作为华夏的官方组织或者是其他被点到的一些相对友好国家单位。
有问杨祖耀比赛和对明天比赛预期的,有了解运动员状态动态和相关展望的。也有问林幕的400米以及他所管理的运动员和下一步田径队规划的。
他们的提问都是比较正式和正面,就算问到刘祥,也是大多围绕着伤病本身。
总之,进程大概是以一个比较和谐的方向在推进。
记者问,林幕或者杨祖耀答。年轻的翻译紧张的翻译来翻译去。虽然林幕对于翻译的战战兢兢和某些词语上的磕磕绊绊、词不达意不太满意,但大致还能接受。
不过,林幕也清楚,接下来才是关键,有些问题始终是避不开的。外国人其实怎么看怎么问都影响不了什么,但舆论的导引上,队里必须要正面的做些工作。这也是他们今天开这个发布会的主要内容。
又是点了两位后,新闻官有些不太情愿的点到了一位外国记者。
“林先生你好,我是法国……”
“在来到华夏后,我们记者在各地四处走了走,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短跑赵先生、杨先生和林先生您的大幅招贴画,也包括刘祥先生的。可以说,燕京奥运会中你们就是华夏田径的英雄代表。
而在其中,刘祥先生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您!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华夏国民内心里最真实的期望。
我想请问林先生,是不是承受了过多的压力,运动员本人和华夏田径队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在因为受伤可能会有的影响后,临时退赛只是减少压力影响的一种方式?又或者这是一种公关方式?”
记者问完后,现场的不少华夏人包括新闻官在内,脸上都有些不好看。但也有不少华夏人却是一脸赞同的模样,表情着实千奇百怪。
新闻厅里顿时间,有些嗡嗡的议论声。
林幕大致的看了下周围动态,脸上露出了习惯性的笑容。
手扶了下话筒,手指轻轻敲击在话筒上发出砰砰之声,提醒了在场所有人。
几十双眼睛注视下,林幕淡然的开口道:“这位记者朋友,你问的问题可不止一个。”
发布会有自己的规则,轮流点名发问,但每一位被点到的记者差不多也就问一个问题。但有时候像这样在一件事上用上几个问题来套问的也不是没有。
被林幕笑着调侃,提问的记者完全没有任何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