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来信,郭威一眼就看出来,这是慕容彦超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轻信,但也不能不信。
“刘松,去查一查……”
郭威让刘松出验证这件事,没过多久,刘松回来了:“陛下,奴婢查到了,高行周所在的郓州大印,有个小缺口,印文有断痕,不相连接。
而慕容彦超交上的高行周来信,用印则完好无损,这是假的!”
郭威闻言一笑,道:“将这类书信转给高行周,他会知道怎么做。”
高行周看到信后,立刻吓得上表效忠,郭威得到想要的结果,注意力重新放在慕容彦超身上。
“慕容彦超必反,立刻派人巡检兖州附近,一有消息立刻来报!”
“是。”
郭威这边提防着慕容彦超,郭浩那边已经接近辽州,听闻朝廷大军来袭,不惊反喜。
“白文珂今年有七十了吧,恐怕连刀都拿不动了,让他带兵讨伐,郭威是无人可用了!”
“哈哈哈……”刘崇府里一阵大笑,根本没把白文珂放在眼里,根本没有人注意到郭浩。
“郭威既然派兵,我们正好挫挫他们的锐气,之前他们龟缩在龟壳里,真是好生憋屈,这次一定解解气,让他们有来无回!”
“有来无回!”
刘崇的迷之自信,郭浩并不知道,中军大帐里,白文珂虽然坐在主位上,却不说什么,倒是郭浩仔细看着地图,赵匡胤等人站在一旁。
“榆社城,是我们需要攻破的第一座城池,刘崇之前一直带兵骚扰附近州郡,如今我们来了,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胆子迎战,如果不用攻城,我们的胜算也许大一些,也会减少伤亡。”
虽然有“法术”,但这是郭浩的底牌,没到晋阳郭浩不想使用,太早的暴露底牌不好。
“副使,此时正值三月,刮的是南风,风向对汉军不利,恐怕他们不会主动出击啊!”
由于是郭浩带兵,所以把赵匡胤等人都带上了,赵匡胤不愧是能当皇帝的人,一眼就看出问题来。
“我担心的也是这个,如果他们龟缩城里不出来,就我们这点人马,恐怕难以攻破榆社。
不过我有一计,或许可以把他们引出来,我们既然人少,就索性让人更少。
元朗、审琦,你们二人带领本部兵马,隐藏在东西两侧,不要让他们发现你们。
政忠,你带领本部人马隐藏在我身后,距离可以远一些,看到汉军出来再前进。
光义、庆义,你们二人带领本部人马,随我前去叫阵,榆社守将叫王忠德,还需要查一下这个人的底细。”
“得令!”
郭浩做出安排,回头看了看白文珂,白文珂笑着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当初平定李守贞三人,白文珂就见识了郭浩的本事,这次郭威让他出马,是尊重他资格老,他年轻时行军打仗没问题,但论运筹帷幄,他甚至比不上郭威。
果然不出赵匡胤所料,那个王得中不是庸人,知道天时对汉军不利,所以干脆闭城不出,无论郭浩怎么叫阵,就是不出来。
攻城略地就怕这种情况,敌军据城死守,如果冒然攻城,必然死伤惨重,这不是郭浩的风格。
可是如果不攻城,又耗不过人家,这里不是河中城,辽州榆社县后面还有十一个州,坚壁清野的战略行不通,何况北面还有个契丹。
“难道第一次带兵出战,就要折戟而归了?”
郭浩陷入了沉思,其他人也都在思考。
……
慕容彦超的“反迹”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郭威就派出了朝官领兵赶赴山东地界“巡检”,以此来防备兖州可能的兵变。
慕容彦超还想继续刺探郭威,于是放出胜负手,上表要求“入朝”。
这意思就是放弃兖州藩镇,等于放弃兵权,他想用这个办法看看郭威是不是同意。
如果同意,就是对他不放心。如果不同意,证明也许还暂时相信他。
但郭威知道慕容彦超不过是效法当年石敬瑭刺探李从珂的故技,但还是答应他,说你既然想入朝,就来吧。
果然,慕容彦超不过是虚晃一枪,马上又上表道:“境内多盗,未敢离镇。”
意思是兖州境内土匪强盗很多,我得在这儿坐镇,离不开。
慕容彦超用这个小儿科的手法判定郭威已经失去了对他的信任,于是开始公开反叛。
他调发乡兵进入城中,挖沟渠引泗水灌注护城河,紧锣密鼓地作战防守备。
泰宁军辖境以兖州为中心,周边尚有若干州郡,也都在他军政管辖之下。
为此,他将多面泰宁军旗授予各个州郡太守,让他们招募“群盗”,同时在四境剽掠,积聚军粮。
……
一连几天,王忠德始终闭城不出,颇有当年李守贞的架势,周军这边都有些急迫,毕竟这么多人在城外等着也不是办法。
“副使,你之前说的堆土之法,地道之法,咱们要不试试,也许有用呢?”
中军大帐,郭浩坐在主位上,白从珂发现这场战斗会持续很久,郭浩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是不可能攻城的,索性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修养。
“这些办法我也想过,但我们人太少了,就算全部出动,也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堆土之法太过费力,一旦汉军出城骚扰,对我军不利。
至于地道之法,也不适用,榆社不是孤城,就算我们攻下了,一旦援军到来,我们还是被动。
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消灭汉军,减少他们的有生力量,这样我们才能无后顾之忧,一路北上。”
郭浩说完,其他人都以为然,他们只想攻城,却没考虑后续问题,有时候攻城容易,但攻破之后不派人防守,等于什么都没做。
“话虽如此,可我们总不能干等着吧,时间长了,朝廷那边恐怕不好解释吧?”
赵匡胤担心郭浩,郭浩却不着急,笑道:“诸位不必着急,我已经得到消息,刘崇亲率五千人马,已经向榆社赶来了,想必也快到了。
王忠德有点本事,但刘崇就不一样了,他之前入侵受挫,此时正想打一场胜仗,挫挫咱们的锐气,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他见我们人少,势必会派军出击,那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刘崇亲自要来,郭浩有些惊喜有道是擒贼先擒王,如果能够搞定刘崇,没准北汉就不攻自破了。
而刘崇果然没让郭浩失望,他将兵马分前后两军,以张元徽为先锋,带两千骑兵快速来到榆社,以防周军逃跑。
而刘崇本人带着三千步兵在后,快速赶向榆社。
第一百七十七章 榆社之战(二)
郭浩此时处于辽州,北面就是辽州,辽州有四县,榆社、辽山、和顺、平城。
郭浩攻击的榆社处于辽州的南边,和大周接壤,晋阳在榆社的西北,中间隔着太谷、清源和榆次三县。
而郭浩大军的东面是辽州的辽山县,西面是北汉的沁州,好似一道触角,延伸到大周腹地。
所以郭浩派出东西两路人马,一方面是隐藏兵力,引诱敌军出城,另一方面也是防止辽山和沁州的敌军夹击。
然而郭浩只有一万人,想要防止三面夹击根本做不到,所以他写信给昭义、安国两个节度使,让他们负责阻拦北汉的援兵。
昭义节度使为李筠,也算是五代时期的名将,擅长骑射,骁勇善战,初隶于后唐秦王李从荣,迁控鹤指挥使。
进入燕王赵延寿幕中,献策驱逐契丹军队。投靠刘知远,拜博州刺史。
追随郭威攻破汴京,成为后周开国功臣,拜昭义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抵御北汉和契丹。
接到郭浩的信件,李筠有些不屑,白文珂他是知道的,但是郭浩是从哪冒出来的。
李筠脾气暴躁,根本没把郭浩放在眼里,回道:“告诉那小儿,不行就不要逞能,让我拦住沁州的援军,干脆让我征讨刘崇得了!”
这群节度使自保可以,可是让他们出力,不是那么容易。
郭浩得到李筠的回信,脸色有些阴沉,他没想到在这种大事上,李筠竟然和他耍脾气。
李筠拒绝出兵,郭浩的后方就没有保障,就算拿下了榆次城,没有后续的保障,他还怎么北上晋阳。
距离刘崇到来还有几天,郭浩必须先搞定李筠,于是他亲自去了一趟潞州。
节度使府,郭浩送上拜帖,李筠不在府里,但郭浩是招讨副使,下人们也不敢怠慢,把他请进了府里。
郭浩进去李府,发现这些节度使果然会享受,李府的宅院恐怕是潞州最大的了,里面的设施相当豪华。
换句话讲,节度使就是土皇帝,朝廷对他们的约束并不大,逗我这么大的府邸已经是越制,王府也不过如此。
阳春三月,郭浩在庭院中等候,只见一位老夫人在赏花,郭浩心里一动。
“晚辈郭浩,见过老夫人,老夫人福寿安康!”
老夫人闻言看了一眼郭浩,只见郭浩人高马大,却一身文人的打扮,看起来也很有气度,不似凡人。
“你是……”
“晚辈是北路招讨副使,这次来拜会李太傅,想请他一起和我进攻北汉。”
郭浩没有藏着掖着,老夫人气质非凡,一看就是明事理之人,没准能够作为突破口,说服李筠出兵。
“北路招讨副使,这么年轻就当这么大的官啊,孩子来坐……”
老夫人很热情,郭浩也是会说话,几句话就确认了,这位老夫人就是李筠的母亲,郭浩更加卖力恭维。
李筠外出回来,忽然听到母亲的笑声,疑惑地一看,发现一个年轻人和母亲坐在一起。
李筠上前给母亲行礼,郭浩赶紧起身,躬身施了一礼:“下官郭浩,见过李太傅。”
听到郭浩二字,李筠仔细打量了一番,之前他听说郭浩是个文官,还以为他是个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