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酒喝多了,嘴也就没把门的了,心里有委屈,忍不住说了出来。
“赵大哥,你说陛下也是,怎么就不信任咱们呢,咱们可是同生共死过来的,不让咱们带兵,我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啊!”
王政忠心直口快,竟然埋怨起郭浩来,其余人皆摇头叹气,他们现在都是节度使,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这时走进来一个人,所有人回头一看顿时愣住了,因为来的人正是郭浩。
“呦,都在啊,省着我一个个叫了,你们也真是的,喝酒也不叫我,快给我腾个地方。”
“……”
郭浩说着就找了个缝隙要坐下,其他人纷纷站起来行礼,郭浩示意他们不要客气。
众人重新落座,所有人都看着郭浩,郭浩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吃了两口菜,喝了一口酒才抬起头。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兄弟,想必对于这次朕的安排,心里一定不舒服,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别憋在心里。”
“臣等不敢。”
郭浩现在没有皇帝,最近又雷厉风行做出一系列改革,显示了自己的手腕,他们哪里还敢胡言乱语。
看到众人不说话,郭浩看了看王政忠,笑道:“政忠,平日里你最实在,你来说说,这一次有没有觉得委屈?”
见郭浩问自己,王政忠刚要说话,却被一旁的韩重赟拉了一下,郭浩见此笑了笑,再次喝了杯酒,长出了一口气。
“前不久李筠叛乱,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可是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诸位可知这是为什么?
我既然当了皇帝,就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维持国家长治久安,诸位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两个问题一抛出,所有人都沉思着,郭浩继而说道:“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诸位都是我的心腹,同时也都学习过治国方略,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其实别无选择。”
说到这里,郭浩环视众人,只有赵匡胤敢与郭浩对视,其余人都躲避他的目光。
“但是,如今天下尚未统一,并不代表你们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燕云之地虽然收复,还需要重兵把守,西北地区亦不安宁,也需要有人去治理,那里如果出了问题,将来会出大事!
所以你们不用担心无事可做,朕也不会让你们闲着,在地方无事就给朕练兵,但是数量会有限制,选出来的精兵朕会收入禁军。”
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郭浩心里早有打算,中央集团只是第一步,在这个消息传达不方便的时候,地方还是需要一些权利的。
所以郭浩先收了兵权,再下放兵权,但是再次领兵,多少人、什么人、怎么带,可就是郭浩说的算了。
郭浩知道他们心里必然不痛快,而且将来还要用他们,所以这次来就是为了安抚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想带兵打仗,还是有机会的。
“咦,这位兄弟看着面生,怎么称呼啊!”
说完了正事,郭浩开始打量其中几个将领,郭浩不太熟悉,只见那将领站起来行礼道:“末将潘美,见过陛下。”
“潘美?”
郭浩听到这个名字,忍不住看了一旁的杨业,杨业是他提拔上来的,现在和众人相处的不错。
而潘美则是赵匡胤的心腹,其实这两人都是不错的将领,可是历史上是潘美害死了杨业,这两个人可是天生的冤家。
郭浩知道历史,以后派兵的时候可要注意点,如果在让那样的悲剧发生,他可是太失败了。
第三百零八章 巡视商州
建隆二年,正月初一。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郭浩新发布的政令已经开始实施,具体实施的怎么样,还需要时间检验。
内阁七人按照郭浩的布局,先把大宋现有国土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道,设立了五个总督。
这五个总督相当于大区的政治长官,大区是几个州的总称,其下是各个州,也就是省级单位,依旧按照原来的划分。
州下面是府,也就是市级单位,也按照原来的地名,府下面是县,县下面是乡,再小的划分就不多叙述。
如此的政治划分,已经和后世有些类似了,再加上六部衙门的建立,就相当于后世的各种局所了。
七位大学士把任务分配下去,同时有学士成员负责监督,选择官吏必须专业对口,而且还要经过考核。
这就意味着一些原来的官吏,无法继任原来的岗位,而且有些世袭的官职,接任者如果没通过考核,也无法继续担任,这这无疑给了百姓机会。
好在经过五代乱局后,世家跑的跑,灭的灭,所以郭浩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这不得不说是他的运气。
郭浩如此做,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百姓好,可是对于一些官员来说,却是无妄之灾,春节过后,奏折铺天盖地递了上来。
对此郭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都让内阁的成员去处理,没有本事还想当官,这是郭浩不允许的。
初五,大宋来了一伙特殊的客人,占城国的使者来朝拜,这让郭浩很是新奇。
占城国,也就是后世的越南地区,汉朝时曾经是大汉的地盘,后来独立出来,一直没收复过。
郭浩接待了使者,了解了一下占城国的情况,对于占城国的地盘他不感兴趣,但是占城国的水稻他想要。
“使者远道而来,实在辛苦,朕听闻你们那里的稻子不错,不知可否给点种子。”
郭浩在紫宸殿接待了使者,收下礼物后,直接开口要东西。
听到郭浩要水稻的种子,使者有些尴尬,行礼道:“大宋皇帝陛下,您说的稻子我们这次出来倒是带了一些,就在礼品里面,您可以去看看。”
“哦?有多少?”
郭浩回头看一旁的太监,三德子赶紧去问,功夫不大回来,三德子回来,在郭浩耳边说了一句。
“才三百斛啊,太少了,麻烦使者回去跟你们皇帝说一声,朕想要点种子,希望能多给点,三万斛还差不多。”
使者对郭浩的厚脸皮彻底无语了,不过郭浩浑然不觉,使者哪里敢答应郭浩,三万斛,哪里是一点,已经是一百倍了。
“大宋皇帝陛下,您要的实在太多了,我们一时真的拿不出来,而且贵国好像也没有地方种植,我们的稻子虽然耐旱,可没有水也是不行的。”
使者说的很委婉,可意思很明白,现在大宋水田不多,江南地区还不是大宋领地,所以根本没地方种。
“哎,不要紧,你们先回去准备着,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有地盘了。”
使者闻言无语,却也不敢拒绝,只能回复回去禀告他们的皇帝,然后就被带下去休息了。
……
能不能要来暂且不说,反正郭浩是要了,初七郭浩去了造船厂,看了一下水军的训练情况,接下来要打江南,没有水军可是不行。
从造船厂回来,郭浩接待了两个人,都是郭浩两个熟人,一个陈林,一个施亦然。
“臣陈林,草民施亦然,拜见陛下。”
“你们来了,不必客气,陈林啊,这段时间在户部,还适应不?”
郭浩笑着问陈林,陈林施礼道:“陛下,您想听实话么?”
“当然,要不朕干嘛问这个。”
陈林闻言苦笑道:“说实话,臣在户部里,每日无所事事,臣虽然会做生意,可那是在市井间,进了这朝堂之上,臣实在觉得不知所措。”
郭浩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就知道你会这样,其实让你整天对着那些公文,也确实委屈你了,朕今天找你们来,是有事情要你们去做。”
二人闻言都站直了身子,表情严肃等着郭浩,郭浩继续道:“从今天起,你们两家就是大宋皇商,替朕去做生意,挣的钱九成归国库,一成给你们!”
郭浩说完,二人都是一愣,这时还没有皇商的概念,可是和皇家沾边,那都不是小买卖。
“不要嫌弃给你们少,这其中可包括盐铁粮食的生意,所以一成也够你们富得流油。”
“多谢陛下!”
二人大喜过望,郭浩让他们参与盐铁生意,光这两样,就够他们盆满钵满了,毕竟这是官家专营的声音。
“不过,你们也别高兴的太早,什么生意能做,和什么人做,你们都要清楚,如果让朕发现你们资敌叛国,朕绝不轻饶。”
“我等不敢!”
二人连忙跪下,向郭浩表忠心,郭浩把二人扶起来笑道:“只要你们忠于朝廷,朕是不会亏待你们的,朕打算给你们二人爵位,而且还是世袭罔替那种。”
听到爵位,二人感动的不行,再次跪下谢恩,什么叫名利双收,商人当到他们这份上,古往今来也是头一份。
“好了,感谢的话不要多说了,你们二人一南一北,给朕把商业网络盘活。
同时针对江南地区,你们还需要……”
郭浩小声给二人讲述了他的计划,他打算通过商业手段,对南方国家进行制裁,如此时机成熟,他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收复南地。
这个方法看似困难,实际上郭浩早有准备,陈家的势力加上丐帮,已经拥有不小的能量。
现在所欠缺的就是一个时机,郭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合适,但他并不着急。
安排好了二人,所有事情都已经开始,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时传来消息,商州田鼠吃庄稼幼苗。
范质建议郭浩派人去查看,不过郭浩有些不放心,于是把政事交给内阁,打算亲自去看看,顺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