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辆辆车被掀开,都是来自朝廷的赏赐,按理说他们造反应该受罚,可是朝廷不但没责怪他们,反而赏赐他们。
“对了,还有这个,陛下特意嘱咐过,要让羌人的孩子学习,你们自己的语言文化也不能丢失,陛下说这是传承!”
真正的关怀,往往深入人心,巨大的反差让羌人无比感动。
前一秒还剑拔弩张,下一秒就握手言和,一张一弛,郭浩成功打开了缺口,开始了羌人的同化工作。
“还有很多东西,都在仓库里,到时候你们派人去取,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拓拔将军。”
“王御史请说。”
王纪听了这个称呼,笑了:“拓拔将军,我其实不是什么御史,而是西北地区的政务总督,我要和你说的是朝廷换防的通知。
朝廷决定今年九月更换现在的这批边防将领,将军即是西北将军,也在更换的序列。
将军可以选择北境或者西境,也可以去汴梁军事学院上课,不过课程最多只有三个月,结束后还要服从朝廷调度。”
说是换防,其实就是让他离开西北,但是换防的不只他一人,现在全国边境的十个将军,全要进行换防。
拓拔明白了王纪的意思,也知道自己必须走了,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将军放心,你的部落朝廷会照顾好的,如果有什么灾祸,朝廷不会坐视不理的!”
“多谢总督!”
拓拔倒是会来事,直接换了称呼,王纪办完了差事很开心,于是拉着拓拔和李继勋、杨业等人喝酒。
杨业的两万大军出来转一圈又回去了,好像进行了一次演习拉练,不过李继勋并没有走,他直接留在了西北,接手了冯继业和拓拔的地盘。
至于他原来的区域,也有人戍守,南汉灭亡,一人镇守南方,南境防线取消,两人戍守西南沿海往北。
一人北上接替李继勋,此时西境将军有六位,西北一位,南方一位,北境五位,数量还是和之前一样。
至于换防,就是几个将军换换位置,其实郭浩早就想换了,正好借此机会,解决一下西北问题。
宴饮过后,杨业回去了,王纪对拓拔道:“将军,这次换防,陛下怕你不适应,所以特意允许你带走你的军队。
这样一来你就能和你的老部下在一起,免得你一个人孤独。”
听到王纪所说,拓拔先是一喜,随即又反应过来,羌人大军离开部落,那么部落怎么办?
况且将士们的亲人都在部落里,这一去最少几年回不来,他可以带着家人,但将士们不能。
“王总督,朝廷让末将去哪都可以,但是将士们的亲人都在这边,让他们同末将一起,末将实在于心不忍。”
王纪闻言沉吟片刻,道:“这个不难,如果不走太远,让将士们带上家人即可!”
“这……”
“将军放心,朝廷那里我来说,将军可以带着部落南下秦州,那里的环境比这里强多了,要不是官职限制,我都想过去了。”
秦州就是后世的甘肃地区,王纪的目的是让羌人移民,进入汉族腹地,不怕他不改变。
但是强制执行又不太好,所以干脆用这个办法,只要走一部分,再迁徙一部分汉人过去,用不了多久,羌人和汉人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让将士带上家人,会不会有点太麻烦了……”
王纪摆了摆手:“不会,如果不想走也可以留下,反而离得不远,有时间也可以回来探望。”
一句离得不远,最终说服了拓拔,王纪知道他心动,还故意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而像王纪这样的人,西北一个,西南还有一个,都是经过郭浩点拨,会察言观色,洞察人心的角色。
按照郭浩的布局,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圈,这年头没有心理学一说,否则郭浩现在绝对算得上专家!
说服了拓拔,平定了叛乱,时间已经是八月,羌人部落还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同时朝廷也在召集迁徙人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商量,羌人部落决定走一半留一半,按照游牧民族的传统,加上夏州三地地例子,老人都留下。
对此王纪也并不在意,甚至正好符合他的心意。
为了更方便的照顾老人,王纪把他们都聚在一起,然后找专人照顾他们,结果不经意间弄出了大宋的第一家养老院!
郭浩知道这个消息,下旨褒奖了他,西北问题得到解决,朔方和党项的有生力量都被调走,由汉人接管。
如此西北羁縻州算是结局了,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羌人几百年的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而那些迁徙的羌人们,郭浩划分自治区,不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让他们适应一段时间再说。
第三百九十七章 回跋部落
民族融合问题,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郭浩不能着急,着急也没有用。
经过一年的治理,南汉的地盘民生也改善了不少,郭浩不但免了赋税,还投入不少钱财物资,帮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生计。
如此加上西北、西南的建设,军事学院等项目投入,这一年朝廷的财政又是捉襟见肘,户部尚书没少和郭浩抱怨。
对此郭浩也没办法,钱庄刚刚开始,盈利还不是很多,国内经济体制新加上南方,想要融合也需要时间。
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就要建设沿海城市,可后世沿海的那些大城市,现在还只是小渔村,没有外来经济加持,沿海城市真比不上内陆。
辽国,回跋部落。
一个女真青年走进一个帐篷,手里拿着物,大声道:“额娘,我回来了!”
说完青年就进了帐篷,帐篷里有两个人,一位中年妇女,正是青年的母亲,而另一位一位中年男人,让他有些惊喜。
“王先生,您怎么来了,您什么时候回来的,你不是回中原了么!”
王先生看到青年,上下打量了一番,满意地笑了笑:“不错,继儿长大了,你现在的样子,和你爹当年一模一样!”
“我爹?”
青年愣了一下,随即看向母亲,女子不悦地看了男子一眼,要不是看他不远千里从中原来到辽东传达消息的份上,女子真不愿意理他。
坐在主位的女子,正是当年的契丹公主阿不里,她的儿子正是完颜继,而这位王先生,就是当年和李辉齐名,后来销声匿迹的王维!
阿不里看了看左右,让侍者都离开,然后又让完颜继坐下。
“继儿,这些年额娘一直没告诉你,其实额娘是太宗之女,当今辽国皇帝耶律贤的姑姑,当年为了躲避战乱,所以隐姓埋名来到辽东。
如今耶律璟已死,你表哥当了皇帝,我和王先生商量了一下,打算带你去上京一趟。”
“去上京?”
完颜继有些诧异,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样一重身份,如果再加上大宋皇子的身份,这是妥妥的主角了!
完颜继有些犹豫,看了看王维,当年王维配合郭浩覆灭了南唐,后来郭浩让他去军中,但王维并不受待见。
刺杀皇帝可是大罪,在外人看来他已经是个死人了,而郭浩思量再三,把他派到了辽东,辅佐阿不里,教导完颜继。
时间转眼过去了八年,在王维、李庆男、丐帮、内卫的帮助下,回跋部落度过了一次次危机,终于发展壮大。
王维因为刺杀过郭浩,所以可以明目张胆出现在辽国,李庆男是高丽人,辽国和高丽本来就有往来。
经过八年的相处,完颜继和王维的感情很深,前不久王维回中原探亲,就接到郭浩派给他的任务。
耶律贤继位,壮大回跋部落!
作为辽太宗一脉,阿不里是耶律贤少有的亲人,而完颜继是回跋部落的少主,耶律贤若是帮他,有助于控制女真,再加上阿不里阿不里的关系,耶律贤不会拒绝。
郭浩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安排王维再次返回辽东,让阿不里带着完颜继去上京认亲,讨要辽朝的册封。
“继儿你不用担心,当今陛下是你的兄弟,你只要尊敬他,他会好好对你的!”
完颜继今年十九岁,比耶律贤小了一岁,可二人从小都没见过,甚至不知道对方。
受部落影响,完颜继其实不喜欢辽国,毕竟他们的前辈是被强制迁徙过来的,强迫他们生活在这里。
而王维和他说了很多中原的事情,这导致他对中原十分向往,在阿不里的灌输下,完颜继的理想就是统一女真部落,南下讨伐中原!
王维看出了他的犹豫,于是继续说道:“继儿,我们部落如今受合苏馆管辖,可是却因为你的姓氏,排斥我们。
而北面的黑水部落却因为我们归顺辽国,与我们划分界限,所以我们注定无法融入他们。
虽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有了一定的实力,但和其他部落比,我们的力量还不够。
而北面的黑水部落,甚至那东海部落,只有借助辽国的力量才能征服他们!”
王维是汉人,自然知道很多汉族典故,这些年他除了教授完颜继武功外,还传授他化。
“先生你是说,让我借助朝廷的力量,来征服统一其他部落。”
王维点点头:“你是陛下的兄弟,本就是王爷,而且朝廷向来头疼女真,继儿你如果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岂不是大功一件?”
完颜继有些明白了,有了一定的力量,他现在欠缺的其实是名义,只要朝廷认他是女真之王,他就可以开始征战。
“好,我和你们去!”
王维满意地笑了,阿不里心里则是有点不甘,因为她又输了,从一开始,她就没赢过郭浩。
完颜继决定去上京,部落还要留人镇守,于是王维主动留下,让他们母子二人去,毕竟都是亲戚。
母子二人带着一些护卫,星夜兼程赶到上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