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当金太后特地去找安平帝告状,并且表露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安平帝脸色立刻一变,毫不留情面的直接拒绝了他娘金太后,并且表示他婚事上会听太皇太后的。
金太后对她儿子的态度当然是很不满的,都没有听解释就大哭了一番,说他不孝啊,忘了为娘当年受的苦之类的,然后转身就走,大概是想着安平帝不去乾安宫道歉并且同意他的建议,就不来见他了。
对此,安平帝只能苦笑。
并没有追上去。
“我以前一直觉得母后当年蛮聪慧的,审时夺度方面做的也很好。
可是怎么一涉及到舅家,她就这么不理智,一点都不为我着想。
若是我真娶了她娘家女子。
怕是下任帝王就必须是先帝遗子了,母后她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太皇太后的行为才有利于我。”
安平帝看着他那母亲远去的身影,情绪不由有些低落的对边上阴影处的一人说着,随即更是苦笑。
他之所以拒绝他娘,主要就是因为他也想娶世家的女子为后,倒不是世家女子有多好,平民又有多差,主要是世家女子给他带来的帮助更大,也更有利于他稳定朝堂。
打个比方来说。
如果他娶了太后的娘家侄女。
那么除了让他娘满意,让他舅家满意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好处。
等他出了事或者死去。
皇位还得给太子。
也就是先帝遗留下来的那位。
因为百官没有人会帮他。
可是他如果娶了世家贵女,而且一连娶好几个,并且让她们都生下皇子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另类的将那些世家贵女背后的势力全部都收入旗下,到时候他们为了让自己家闺女生下来的皇子继承皇位,不用安平帝去指示,或者暗示什么。
他们自己就会全力攻击太子。
这样一来,他不但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还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对太子毫无恶意。
太子出事或者被弹劾。
那都是别人干的。
一边是毫无好处,一边是好处大到能够福泽后代,安平帝怎么选还用说吗,当然是选乔木和贵女!
做了皇帝就不能讲什么亲情。
一切都得以利益为重。
更何况,她母后让他娶他舅家侄女也不是因为亲情,也是因为利益,为了让他舅家得到更多利益。
“陛下的选择没有错。
如今我等虽然还没摸清楚太皇太后的真实意图,但至少现在太皇太后的所作所为对您有好处,所以您必须站在太皇太后那,否则太后一个孝字压下来就让您别无选择。
接下来您不用专门去乾安宫道歉或者请罪,您只要每天去乾安宫站一会就行,陛下孝心我等自会替陛下宣传,绝不会污了陛下名声。
大婚亲政之前,陛下名声绝不能有污,这点还望陛下能够谨记。”
做了皇帝的人,即使不自己亲自去招揽人手,那也会有人直接投怀送抱,此时从阴暗角落里面走出来的,那个穿着太监服装的李孤义就是其中之一,他依靠对朝堂势力的准确解析和判断,顺利的得到了安平帝的信任和看重,得以假冒太监伺候在他边上,替他出谋划策。
当然了,这只是暂时的。
等回头安平帝正式亲政。
李孤义自然就会换个身份。
以进士的身份选官进入朝堂。
到时候,他必然能借着与皇帝亲近的关系,更加容易晋升提升。
这才是他愿意假扮太监,冒着风险进宫给安平帝出谋划策的主要原因,若是没有好处,谁会愿意冒这风险,这世上可没人无私奉献。
“这些我自然是知道的。
就是不知道太皇太后这次的行为到底有没有私心,会不会把她娘家的后辈弄进宫来充当朕的皇后。
希望不要如此吧。
不然我还真有些担心。”
安平帝虽然比较满意乔木现在的行为,但他对乔木同样也不是特别放心,毕竟,他娘有让他舅家的女儿进宫当皇后的想法,谁又能保证太皇太后没有相类似的想法呢?
“陛下不用担心。
据微臣调查来看,太皇太后娘家并没有适婚人选,殷国公家阳盛阴衰比较严重,与太皇太后同辈的只有太皇太后这么一位女性,而太皇太后的晚辈当中,目前还没有女孩子诞生,只有整整十七位子侄。
其他旁系也好不到哪去。
实际上,据微臣所知,当年太皇太后如果不是慧灵帝亲自下旨。
估计根本就不会入宫。
殷家向来阳盛阴衰,对家里的女孩极好,当是不愿女儿入宫的。”
李孤义的回答有理有据。
很快就将安平帝说服。
不再纠结此事。
当然了,只是暂时说服。
想让他真正的安心。
那得等皇后人选确定下来。
第一千五十三章 十八岁的太皇太后(完)
再说乔木那,乔木是既没有强迫症也没有选择纠结症,她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挑个能跟自己合得来的,比较懂事且顺眼的小姑娘。
因此,她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相看好了人选,并且将相看好了的人选的父母请进了慈安宫,互相商量了几句,随后便直接下懿旨,帮安平帝把他的皇后人选给定了下来。
只等两年后彼此加冠成年。
两人就能顺利大婚。
安平帝那边知道皇后人选并不是太皇太后娘家那边的人,而且身后还站着太傅等文官势力,总算彻底放心,并且开始纠结如何安抚自家老娘金太后,让她别瞎折腾了。
至于金太后,她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当然是气得要死,甚至都想直接去慈安宫跟乔木打一架了。
不过,好在安平帝知道他娘的性子,特别安排人手在乾安宫边上候着,并且阻止他娘往慈安宫去。
所以金太后都没出慈安宫。
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随后,安平帝便又赶紧过来开始劝说,最后实在不耐烦,更是直接气的他用他舅家去威胁他母亲。
大概就是你再闹。
我就让大理寺对金家的一些案子秉公处理,不再徇私枉法等等。
因为安平帝态度十分坚决,所以金太后这才好不容易偃旗息鼓。
绝了让她侄女当皇后的念想。
但是,她还是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让安平帝同意,让她侄女,也就是安平帝的表妹进宫当皇贵妃。
虽然安平帝自己内心是十分之不愿意,但是奈何他娘也不知道是被他舅舅那边灌了什么迷魂汤,要死要活的逼他,甚至还说出了要是他不同意就去朝政大殿上哭他不孝的话,如此逼迫之下,安平帝只能勉强同意,先把这事混过去再说。
不过,从他离开乾安宫时那青紫色的脸色来看,就能看得出他此时的心境之差,估计内心原本残留的那点亲情,也已经被金太后三番四次的胡闹给消磨的干干净净了。
以后怕是有的他舅家受的。
皇帝哪是那么容易逼迫的。
……
乔木在帮安平帝确定好大婚对象之后,便再也没有做其他多余的事了,最多就是偶尔赐点东西给他的未婚妻,表示下她的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乔木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经商和扶植民生等方面。
倒不是她很喜欢这么做,主要是这么做能赚取功德气运,反正她待在皇宫里又没什么事做,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打发下无聊时间吧,不然天天看话本听戏也是会厌烦的。
古代娱乐项目本来就少,她待在皇宫里能接触到的娱乐项目就更少了,要是再不在私底下给自己找点事做,乔木都不知道接下来几十年该怎么过,反正都得做事打发时间,何不赚点钱顺带着赚点功德。
所以,在别人不太知情的情况下,乔木没几年就将自己的商业网络扩散到了全国上下,并且趁着这机会创造了不少新行业,同时还垄断了整个大春朝将近五成的经济。
什么意思呢?
就是整个大春潮所有人的钱加起来分成十份,乔木手里的行业就占了五份,至于乔木为什么能这么厉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前期扩张资本比较充足(挪用的皇家私库里的银子)还有一个就是,垄断行业的生意的确是相当的赚钱。
像什么玻璃啊,牙刷牙膏,脱毒煤炭,货币发行,海盐等等,每样都是暴利生意,而且乔木还不用担心被人摘桃子,因此自然厉害。
不过乔木也没把赚到的那些银子存起来,而是依旧不断投资做慈善之类的,让那些银子流通起来。
并且大力发展海贸。
开始往海外进军,扩张她的商业势力,繁荣周边其他国家经济。
虽然她这么做看起来好像是在资敌,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经济侵略和经济控制,用不了几年乔木就能彻底掌握周边国家的核心经济。
到时候一旦开战。
乔木光是用通过经济手段调节就能够让那些小国内部先乱起来。
包括但不限于物价上涨。
货币贬值等各种经济打击。
当然了,乔木之所以能有这么多时间和这么多精力去做这些事。
主要还是因为前几年安平帝大婚,乔木总算将手里的凤印脱手交给皇后,这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些事,否则光是后宫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就得耽误她大部分时间。
不用说,当初她的行为依旧还是把金太后气的半死,还让金太后间接的恨上了新任皇后,不过这也正是乔木想要的,从那之后乔木就基本淡出了后宫势力,正式开始安心扩张自己构建起来的商业帝国。
而后宫因为没有乔木镇压。
也是热闹的很。
皇后和金太后针锋相对,金太后还又扶植自家侄女金贵妃进宫跟皇后争斗,其他后来进宫的妃嫔或是站在金太后身后,或是站在皇后身后,两边争斗的那叫一个热闹。
那叫一个宫斗大戏。
安平帝差点没被他们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