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路,突骑施败亡指日可待了。”
曹振清分明愣了一下,放下茶盏摇头苦笑:“我只不过是跟嗣业兄发发牢骚,你竟从中分析局势,看来我还真是落入流俗,人未老心先老了。”
盛唐陌刀王
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职校尉
李嗣业从曹振清的值房内走出,刚要进入主院中轴道,却被一名双手拄刀身披布甲的军士拦住,给他指了指都护府歇山殿大院,只见一行人前呼后拥从院中走出来。
他连忙闪身回去,躲在门廊柱后面探出头来偷看。这军士戴着翻耳盔,回头冷蔑地扫了一眼,也就不再去管他。
此刻这长长的中轴道院子里,砖道两旁每一丈站着一名身披青黑布背甲的北庭士兵,拄刀肃立目不斜视且满面威容。但凡被拦阻停留在墙边角落的小吏官员,都要凝立躬身行叉手礼。
李嗣业抬头望去,只见为首一人头戴凤翅兜鍪,身披红铜色山文甲,袍肚上覆盖护腹兽镜,黄铜色的护手按在腰间刀柄的龙凤环首上,步子八字稳踢,端的是气场饱满。
来曜落后于他半个身位,穿着略旧的绯色缺胯袍,身边没有佩挂任何物事,显得清清爽爽。也许是老都护早已萌发退意,所以刻意显得内敛一些,就像这位大将军的随员一般降低了存在感。
李嗣业心中猜想,能让执掌安西达九年的来曜都谦恭避让的人,除了那位即将执掌碛西的节度使盖嘉运之外,还能有谁?
盖嘉运和来曜身后跟着两名身披光要铠的中郎将,然后是八名披步兵细鳞甲的亲卫。安西的其余官员反而在最后。他恍惚瞧见了高仙芝,这位才真正吊在队伍的末尾,脸色很是阴沉,想不到能在他的脸上出现这种表情,实在是稀奇。
日后威震西域的帝国双壁之一,落魄时的姿态也算是珍贵的记忆资料了,日后拿出来想想,多励志啊。
难道来曜都护一走,他的舒坦日子就到头了么?
他们沿着直道往前走,那些列在道路两旁的北庭兵便依次跟在队列的后面,列队有序且规范漂亮。看得李嗣业啧啧称奇,节度使出行大概都是这个场面了,甲兵列队开道,前呼后拥,等出到都护府门外,还有前后数十骑的押官和旗头前后打着牙旗与号旗,东风拂来绛色旗帜烈烈招展。
“呵呵,好大的排场。”李嗣业双手抱胸微微一笑。
等到来都护等人欢送走盖嘉运,一行人回到长院中。李嗣业总算是找到了机会,走上前去躬身叉手道:“卑职李嗣业参见来都护。”
“李嗣业?”来曜先是一楞,随后才想这回事,开口说道:“哦,你的任职已经有了实缺,虽然还没有朝廷的敕授告身,我已经用都护府的名义下了一封公函,跟我到书房里来,我跟你细说。”
“喏。”
李嗣业跟在队列的后面,回到了都护府正堂中,送行的随从队伍也各自散去。只有来曜和高仙芝前往书房,李嗣业紧随其后。
三人进入书房后,来曜盘膝胡坐在长案前。高仙芝兴致缺缺,没有像往常那样坐在右侧,而是跪坐在了东墙根的毡毯上。
李嗣业单膝跪地,叉手说道:“卑职感激来都护抬爱,拳拳之心,无以为表。”
来曜咳嗽了一声摆摆手:“算不上抬爱,有功当奖,你年前向都护府敬献棉被棉袄,解我安西两万将士寒冻之忧,这是一桩功劳。后又拒敌吐蕃,救援识匿国,阵斩六百众,生擒敌将千总,更是大功一件。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
李嗣业隐约听出,来曜话语中有几分愧意,
他抬手捋须继续说道:“三个月前,驻守拨换城的第三十三折冲府第八团发生大规模骚乱殴斗,振威校尉赵卢水失职,已经被我撤掉。这个关键时候,我想把你派过去,希望你能够处理好此事,解决士卒积怨,干好这一任校尉。”
第三十三折冲府,第八团。他听起来怎么如此耳熟。哦,想起来了,张小敬和闻染的父亲都曾经在这个团当兵,他们的军功,也都是在拨换城烽燧堡的战役中拼死换来的。
这也算一种缘分,只是张小敬此刻远在长安,和第八团再也不会有什么交集。
念头想到这里,李嗣业立刻叉手拜道:“卑职定不负都护所望。”
来曜衷心地点了点头说:“你上任之时还有一个难处,斗殴的后续积怨需要解决。详情拨换城使乌苏西会跟你细说,只要你解决了难处,这个校尉才能干得长久。若是解决不掉,那时我已经卸职回京,兼领安西都护的碛西节度使盖嘉运,可是个眼睛不揉沙子的人。”
李嗣业心中腹诽,我就知道是这样,仕途简直是一步一个坎。好像这样才能显出我的不同寻常,难道真的是招灾体质,惹事的存在?
来曜扬眉问他:
“怎么?你没有信心?要不然?还回去做守捉使?”
李嗣业仔细想了想,好马不吃回头草,况且从七品到正六品直接跳了四个小台阶,如果不来点儿考验,怎么能够心安理得的上位。
他的心一横,毅然说道:“卑职愿意接受此任。”
“好。”
来曜合手赞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递给他:“这是安西都护府的公函,你带着它去上任吧。”
在他身后一直做闷嘴葫芦的高仙芝突然开了口:“李嗣业,这第八团不好带,人心散了,所以你到任后,以聚拢人心为上策,如果曲高和寡,那就以立威弹压为中策,若是再不行,那就以顾及人情,相互挟制为下策。这三策无论哪一策能够施行,都可以保你校尉之职安稳地坐下去。”
李嗣业转过身来,感激地朝高仙芝施了一礼:“感谢高将军为我出谋划策,嗣业谨记于心。”
“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来曜神情看起来甚是疲惫,在都护的位置上干了九年,突然离职哪能够轻易接受得了,他需要一段时间慢慢调整心态。李嗣业在葱岭干了一年多,走之前还难受了一阵子,更别说容易多愁善感悲秋寂寥的唐人了。
“卑职告退。”
他站起来做了个叉手礼,转身刚去推隔扇门,伸出去的手突然停住,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又叉手问:“敢问来都护,卑职调任拨换城任第八团校尉,葱岭守捉使可有人选?”
来曜诧异地挑起了眉毛,抱着膝盖靠着墙壁问:“你怎么突然想……,你可有中意的人选?”
李嗣业转身低头正色说道:“实不相瞒,卑职确实想举荐一人。此人名叫于构,曾在葱岭守捉担任仓廪主簿,后在仓曹参军吴三高麾下担任主簿。他为人实心用事,对葱岭附近的地形以及势力纠葛都了如指掌,所以我认为,他是最佳的人选。”
坐在一旁的高仙芝也面带异色看着李嗣业,他记得半年前李嗣业找自己送礼,说是帮一个朋友谋参军主簿的差事,当时也没多想,敢情那只是一个进阶的梯子,现在才是真正安排到位了。
来曜捻着胡须思虑道:“先是仓廪主簿,后到仓曹参军麾下做主簿,此人没有带过兵,他能担当得了此任吗?”
盛唐陌刀王
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云开见日出
李嗣业刚要开口,却听高仙芝从旁说道:“没有带过兵倒不碍事,没有谁天生下来就是带兵的,可以自己琢磨现学现卖。葱岭苦寒难耐,他只要身体强壮,能支撑个十来年不倒下就行。”
高仙芝这话倒是实在,可也太实在了,说什么身体强壮,能支撑个十来年,这是准备让人家于构干到死以身殉职呐。
虽然李嗣业确实有这样的念头,打算让于构在葱岭守捉的位置上替自己守一辈子,说出来确实有点让人心寒。
他也向来曜叉手说道:“来安西之前,卑职不也没有带过兵吗?我知他为人,一定能够胜任。”
“也罢,”来曜伸手轻拍着膝盖说道:“反正我也快卸职离任了,趁着现在屁股还坐在这个位置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正好多任命几个我们安西的官员。免得日后回到长安赋闲终老,你们再背地里说我的不是。哈哈哈!”
来曜这么爽朗地一笑,让本来心情阴郁的高仙芝也笑了起来,李嗣业更是会心莞尔。他能够感觉出来,这种豁达的笑容里隐藏了世事无常的无奈。
高仙芝笑过之后,抬手轻轻地擦拭了一下眼角,其实此次来曜离职,受挫最大的就是他高仙芝。他这几年得到来曜的提携,成为龟兹镇守使,又兼领了龟兹副都督,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现实就无情地给他来了一记大耳帖子。
盖嘉运向来与安西不睦,高仙芝在他的手下,又岂能得到任用?
……
“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写一份上表朝廷的备案,再写一封都护府下发的公函,你把这公函拿去,直接带给他,顺带把葱岭守捉的事务也与他交接了。”
来曜在案几上铺展纸张,打开砚台,抬笔蘸墨,一边书写还口中絮叨着:“这人呐,得能耐得住寂寞,时运不济的时候,潜藏蛰伏,缩起头来做人,才能守得云开日出。”
这话到底是对谁说的,这房间里的三人都心知肚明。
“我看李嗣业这方面就做得不错,在长安时你可是堂堂的太子内率千牛备身,有了七品官的底子。但来到安西以后,本都护顾忌你曾侍奉过庶人李瑛,又畏惧武惠妃和寿王的权势,不敢对你加以任用,所以才把你打发到葱岭守捉。”
“其实呢,还真应了天道盈亏益谦这句话,时过境迁,武惠妃在哪儿?太子又为谁?只要能熬得过时间,上天一定会还你公道的。我说的对吧,嗣业。”
李嗣业心中明白,这是来曜委婉地向自己表示歉意呢。听到了这番话,他也愈发对这个老头敬佩不已,身居高位者主动揪出往昔的过错,还能放下身段道歉,古往今来能有几人能够做到?
他衷心地叉手说道:“公道不止在上天那里,公道自在人心。”
来曜闻言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