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真真是佩服你们家这位,不跟我们阿郎似的,出这么大点事儿都写在脸上,就跟天塌了似的。”
十二娘只是淡淡地笑笑,就好像在说没什么可佩服的,他本该如此一般。
李嗣业从外面走进来,笑着对妇人们寒暄道:“家里真热闹啊,今天中午就留在家中用餐吧,让十二娘好好款待各位。”
他走到十二娘身后,双手很自然放在她肩头上,十二娘伸手逮住了郎君的手,双手攥住轻轻摩挲。
两位裴家娘子显得尴尬且紧张,并不只是因为他们夫妻当众秀恩爱。
即使李嗣业看上去很亲和,都让人感到害怕。因为城里都在流传,这李嗣业能当镇守使,是因为他用一把陌刀,活活砍杀了几千人的突骑施马队。这种人杀气重,戾气肯定也重,真不知道十二娘这么慧秀恬静的娘子,如何看上并嫁给了这样一个屠夫。
这时门外有人通报,说是赤水河畔的屯田军传来了新消息。他低头对娘子说“我出去一下”,又对她们笑着说“失陪”,转身走出了房间。
李嗣业来到外院正堂中,风尘仆仆的传信兵站在台阶前等待,见到李嗣业后连忙半跪在地上叉手道:“段押官派我来传信,他并未按照之前的军令,结束挖渠回疏勒休整,而是,而是带跳荡营和骑兵军一千余人,翻过了天山南脉的山口。”
李嗣业大吃一惊:“他翻过天山山口干什么!”
“段押官只是说,天山南脉往北有一片草场,秋草尚未完全凋零,也没有冰雪覆盖,他带人过去收割一趟,来补充牧民粮草的不足。”
李嗣业听罢,点点头感慨道:“他这是自作主张啊,不过干得好,段秀实不愧是我的段秀实!”
……
其余各州支援疏勒城的牧草都已陆续到达,都督府仓曹的大院子里,草料堆积得比天山还要高,牧民们心中愈发安稳,这些高高的草山给了他们等待下去的信心。
但只有都督府里的当权者知道眼下是个什么情况,此刻在都督府的正堂上,仓曹参军和白主薄提着细毫笔蹲在地上,已经演算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满脸是汗地抬起头来说道:“都督,一只成年羊在寒冬里一天要吃三斤半的草料,而眼下受灾牧民的羊有两万四千多头,也就是说每天要吃掉八万四千……”
“行了!”裴国良失去耐性大喝一声:“不要给我讲这些数字,我只要结果,你们告诉我结果!”
两人齐齐答道:“喏,草不够。”
“差多少?”
“很多。”
“很多是多少?”
“回禀都督。春草要明年三月才能长出来,距离眼下有三个多月,这一天的消耗便是八万多斤……”
裴都督又泛起了无名火,却耐着性子说道:“你们只需要告诉我,还差多少!”
“还差三百二十万斤。”
“呲,”裴国良倒吸了一口凉气:“竟然差这么多?”
两人只是低着头不说话,叉手的拇指倒是抬得高高的。裴国良完全没有了办法,心中暗想如果当初没有听李嗣业的,继续让唐军宰杀下去,估计现在就不用发愁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依然稳坐在上首的李嗣业,又看了看赵崇玼,发现赵崇玼的目光也望着对方,看来他们都将希望寄托在了李嗣业身上。
“李镇使,各州筹集的粮草已经送来,还差三百万斤,请你给指点一个明路,眼下我们该怎么办?”
李嗣业把目光投向参军和主薄,语气平和地问道:“现有的这些草料,能够支撑多少时日,又够多少只羊吃到明年开春。”
两人慌忙叉手道:“回禀李镇使的话,现在这些草料,只够吃到明年一月底。若是想和明年的青草接上,所有的牧民需留存一万五千头羊。”
赵崇玼将军的反应很敏锐,立刻跟着补充上了话头:“意思是说,只要屠宰掉多余的八千多到九千头羊,眼下的麻烦不就迎刃而解了吗!那我这就调动人手。”
李嗣业扭头看了他一眼,颇为无奈地说道:“别动不动就想着屠宰,那是没有办法之后的办法。”
他从胡床上站起来,对仓曹参军和主薄说道:“把现有的这些牧草,按照各户牧民养羊的比例划分出来,先下发一半,从今天下午开始下发。”
裴国良无奈地开口道:“本来就不够,为何还要只下发一半。”
李嗣业看了他一眼:“你别着急,我们到时候再论。”
等了六天之后,裴国良总算知道李嗣业所说的到时候再论是什么意思了。
留在赤河边垦屯挖渠的一千跳荡营和骑兵军回到了疏勒城,他们赶着牛车载着成捆的牧草,就连身边的坐骑背上,也堆积了厚重的干草,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算是给缺乏草料的疏勒城,带了几滴可供欣慰的甘霖。
不知根底的牧民们欢欣鼓舞,盛赞李镇使英明,盛赞唐军万岁,安西军驻扎在疏勒城的百余年里,异族民众的支持率,首次达到了顶峰。
段秀实收割并带回来的牧草有三十万斤,确实起到了一部分小的作用,但也实在有限。用赵崇玼副军使的话来说就是,本来需要宰杀八千多头羊就能捱到明年开春,现在只用杀七千头了。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八十一章 舆论引导
“宰吧。”
赵崇玼抬着下巴站在李嗣业面前,带着迫切期待的口吻说道:“只要杀掉这七千头,把羊皮和羊毛留给牧民们,他们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他非常希望李嗣业能够同意他宰杀的意见,仿佛这样就能确定某些事情。
裴国良此刻也极力相劝:“李镇使,杀吧,就算牧民这些羊能够熬过这个冬天,明年我们疏勒的草场也无法承受如此多的牲畜。”
李嗣业站在地上来回踱步,拽着下巴上的浅须说道:“草场的事情我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况且眼下还不到非要宰羊的地步吧,就算要宰,也不能违背牧民们的意愿,得让他们自己情愿。”
“呵,这怎么可能!这些羊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存在家中的金银,怎么可能主动献出来?”
“凡事皆有可能。”李嗣业双手抱胸,面朝裴国良和赵崇玼说道:“牧民的心理需要引导,从现在起再次贴出告示发放牧草,给剩下的牧草进行定价,要牧民们牵羊来换,一只羊可换五百斤牧草。”
“我们要这羊有什么用?战马的草料都紧张到刚刚够用。”赵崇玼突然开口问。
“当然是用来宰杀。”李嗣业口气轻飘飘地说道。
赵崇玼直感觉到眼前天旋地转,竟然这么简单?只是换了一个说法,或者说只是改变了一下方法,杀羊竟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他难以置信地给李嗣业罗列出遇到的困难:“牧民们也不是傻子,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是在变相夺走他们的羊?”
李嗣业负手挺起了肚子道:“当然不能够这么简单粗暴,要做一定程度的舆论引导,既然眼前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我们就谈一下日后草场规划的事情。”
他对着站在都督府堂外的燕小四喊道:“小四,把我今天早上让你带的那个图拿过来!”
裴国良和赵崇玼且惊且疑,怎么就已经解决了?万一牧民们不肯拿羊来换草,他们又该如何解决?放任不管是绝对不行的,饥饿的羊群破坏力惊人,焦躁的牧民也是不稳定因素。
燕小四已经背着木筒走进堂中,将疏勒草场分布图取出,在地板上铺开。
“这就是我安排属下封常清画的疏勒镇草场分布图,裴都督,你应该好好看看,疏勒镇自给自足,一半多的赋税来自于游牧,但游牧活动的足迹只在这个圈内,一旦遇到山脉丘陵,便驻足不前。正是因为转场没有规划,导致一年内连啃两三次,使得草场破坏严重,而稍远的高山草地却无人涉足。只要将草场规划出十几块,区分出军牧区和民牧区以及四季牧场,一年多次转场由远及近,疏勒城及其周边牧场划分为打草区,用来收割打草,严禁任何人进入放牧。”
裴国良听罢感慨又敬佩,想不到李嗣业竟然安排得如此周密,提前画好了草场图,也想好了草场规划。这就是汉人常说防患于未然吗?
“好是好,只是我们疏勒的牧民比较松散,不似突厥人以部落统一行动,不好管呐。”
“这也能称之为问题?”李嗣业怀疑这裴国良得过且过,有行政不作为的嫌疑。
“你是疏勒王后裔,也是疏勒都督府都督,耀建州司马,疏勒下辖十五羁縻州都由你自治,有绝对权威来制定律法,规定放牧区,列出胆敢犯禁违规的惩罚条文。其次,把疏勒镇的牧民以州组织成聚落,以聚落来进行放牧,应该不成问题吧?”
“好,”裴国良的手掌重重地拍击在胡床的扶手上,以显示出自己的决心。“定制律法当然要做,只是接下来该如何办,还请李镇使教我。”
李嗣业欣慰地点点头,开口说道:“趁着这个冬天,我们把军牧区和民牧区划分出来,划分出四季牧草和打草区,并钉出隔离标志木牌。我曾命人到休循州拔汗那请来一位参谋,如今应该快到了,吸取他们数百年游牧流传下来的经验。当然第一步是先出一张告示,张贴到各州各城,提前告知他们疏勒将进行牧场规划,越区放牧将会受到严惩即可。”
“既然如此,我这就拟定告示,命人四处张贴。”
李嗣业郑重地朝他拱手:“多谢裴都督的全力支持,此事需要我们双方通力配合。”
“将军说的哪里话,我们都督府应该感激你才对。”
与都督府沟通的事情告一段落,李嗣业从裴国良府上出来,对跟在身后的燕小四吩咐道:“你去办一件事情,找几个喜欢喝酒的军汉,去传播一些流言……如此这般。”
燕小四听罢,在心中由衷地赞叹,将军的安排真如锁子甲一般环环相扣。
……
疏勒南门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