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宋天下-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眼见着在东真军的帮助下,自己竟然还有可能存下粮食。尤其是那些从主家逃离的贱民,更是看到了脱离贱籍、过上正常人生活的希望。

    南京府也许离他们很遥远,但这种距离并非是触不可及的遥远。结果,一万多的高丽人,竟然有数千想跟随东真军北撤。

    这事其实还是跟赵权有关,这一年的时间里,他总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向高丽人描述他准备在南京府打造的一个理想家园:每个家庭都将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永久土地;每个家庭只要缴纳合理的税负,他们的私人财产都将受到东真军的保护;每个人,无论其出身为贵为贱,是汉人或是女真、高丽、契丹,只要愿意,都将得到东真军最平等的对待。

    可是,这批在赵权眼里,原本将是他开发南京府最重要的劳动力,如今却可能成为北撤路上,一个最大的累赘。

    备受煎熬的忽察,终于等来了大乌泰。三个人商议了一整个晚上,但谁都无法确定,只不干会将伏击的地点设在哪里。

    南京府,便是后世的图们市。在朔州和南京府之间,正好横亘着长白山。从朔州北上南京府,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沿长白山以西北上,这条路相对好走,也是东真军南下时的道路。另一条在长白山以东,道路难行,而且路途多出近半。

    虽然知道只不干很可以会在长白山以西这条路上设伏,但赵权却只能选择这条路北上。

    在赵权不容置疑的提议下,他决定挑选两百东真军,陪忽察一起先行北上。剩下的粮食收割、高丽百姓的处理,以及断后事务,全部交由大乌泰主持。

    虽然很担心,但大乌泰也没有更好的选择。相对忽察来说,他反而更加放心赵权,有赵权陪同,好歹也能给忽察多争取一些顺利北撤的机会。

    诸事安排妥当,当赵权率着两百骑与忽察的三百侍卫军,一同出发时,已经是七月十一。东真军的主力,并没有被辽阳军拖住,却被未收割的麦子与三千多高丽百姓拖在了朔州。

    此时,郭侃率着稿城军,已经离开宣州五天时间。

    ……

    信使被四处撒了出去,又带回了高丽北部各种乱七八糟的消息。面对这么多的消息,撒吉思突然就有了些手足无措的感觉。

    向龟州派出的辽阳军,不但没有留下东真军的主力部队,反而被东真军引着,向朔州追击。撒吉思直觉着有些不对,但又无计可施。

    别说他如今已没什么兵力可派,就是有,也不可能再派一支部队去把辽阳军追回来。

    只不干不顾撒吉思的反对,坚持带着自己的一千侍卫军,混在稿城军中,一起北上。他现在全部的心思,便是杀死忽察。

    对于郭侃的计策,撒吉思其实并不想全盘接受,可是他自己又提不出更好的方案来。如今才实施了第一步,就出了问题。

    撒吉思身边,却已经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了。

    没有一个地方是能够让撒吉思放心的。

    权宋天下

 第两百一十三章 北撤

    辽阳军已经快失去了控制;高丽那边送来了第一批的部分粮食,已经被只不干全部带走,剩下的说要等收成之后,才能给粮。

    而已经在五老山城的洪福源,对于撒吉思来说,也一样是个不可控的因素。

    这个高丽汉人,似乎就没有一个蒙古王公能真正看得上他,如果不是因为不信任他,这次南征高丽,就不会不让他随军出征了。天晓得,给他下达的围剿任务,他的配合度能有多少。

    撒吉思手头现在能用的兵力,只剩下不到两千的开元兵,与一千多的东辽军。这些兵力,对上东真主力,能挡得住吗?

    撒吉思只能一边催促着高丽人抓紧把粮食送过来,一边派出信使,试图与只不干联系。

    三天后,信使从婆娑府回来。

    只不干与郭侃刚刚在婆沙府开始各自分兵,一路北上,一路西去。

    北上的只不干,只回应了撒吉思一句话:全力拖住东真主力!

    开始踏上返回中原之路的郭侃,并没有给撒吉思其他的建议,却提醒他:如果不能将赵权收为己用,便一定不可让他前去南京府,否则将成为辽东的一个最大隐患。

    只是连郭侃都不知道,此时的赵权,已经与忽察一起,正飞快地撞入郭侃为其设计的大网之中。

    ……

    辽东的地形,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那就是“难行”!

    赵权觉得,中原的文人总是在说什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是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来过辽东这个鬼地方。

    从朔州出发,即使一人双马,但两天时间,赵权与忽察在崇山峻岭之中,也只赶了一百里的路。

    山道难行,这也就罢了。现在让赵权最头疼的是,他对辽东地理的严重不熟。

    东真军去年南下时,从五老山城直接向西到辽阳,而他们现在要到五老山城,还须经过一个叫作石沟的地方,而后向北再行两百里。

    五老山城,赵权倒是知道,后世又称为五女山城,似乎曾经是高句丽的一个王城,被称为纥骨升城。至于石沟,在东真军中问了半天,总算有一个投降过来的高丽女真人知晓一二。

    在高句丽时代,这条道路曾经是高句丽位于辽东的几个王城,与高丽半岛相互联接的交通要道。而石沟正位于这条要道的中心位置,北接纥骨升城,西南通婆娑、义州,东南联碧团、昌州;正南百多里处,便是鸭绿江对岸的朔州。

    石沟四周环山,中为盆地,山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将这一片方圆近百里的地方,冲刷而成为一片巨大的水泽。

    在辽东生活的人,无论是哪个种族,都是以耕种为生,辅以狩猎。只有石沟这地方比较特殊,因土地沼泽过多,夏天多洪水,无法耕种,此地百姓多依赖打渔为生。

    石沟方圆百里的盆地中,只有一条略高的山脊可以通行,石沟村正好便处于这山脊的正中间。

    如果只不干派人伏击的话,石沟村显然是个最佳的位置。

    人手太少,赵权没办法撒出去太多的游骑,只能探查前后五里的地方。也不可能先派人去石沟探路,那样的话影响前进的速度,反而很可能陷入只不干的包围之中。

    离开朔州的两天时间里,忽察一路嫌弃赵权的小心谨慎。在他看来,凭着身边的三百蒙古勇士,天下哪里会有能挡得住自己的兵马。

    这让赵权不胜其烦。

    第三天一早,在两支人马准备开入石沟之前,赵权把五百个人全部召集在一起。

    两部分人马泾渭分明,一边是忽察的三百蒙古侍卫,个个虎背熊腰,目光狠辣。

    另一边是赵权的两百东真兵,这是赵权平生第一次自己带出的士兵,看上去气势比蒙古人弱了不止一截。但这是现今,赵权最为了解,也最能了解赵权战术意图的两百个士卒。

    赵权将这些人分成四队,自己与辛邦杰、李勇诚、王铠各领一队。近一年的时间,这两百个人被赵权日夜不停操练,无论是赵权的战术意图、还是各种设计出的联络标记符号,或是彼此的进退配合作战,都已了然于胸。

    在朔州的一年时间里,除了屯垦,赵权唯一的成绩,就是打造了这两百个士卒。并以五人为一组,进行武器配备:主守的两人各自一盾一刀,远攻两人一把角弓,近攻一人为钢质弹弓。除此之外,每人还配备一把钢弩、一把可折叠兵铲。

    这两百把钢弩,弩臂全为钢片叠制,算是“赵氏二代”钢弩。也是赵权近一年来攒下的最大家私。此弩最大射程可达两百步,百步内可轻松击透皮甲。前些日子,要不是阿叱突然来袭,赵权来不及给两百东真兵配上钢弩,否则歼杀阿叱百人骑兵,只会更加的轻松。

    单打独斗,这两百人中应该无一人是忽察手下的对手。但这两百兵对上忽察的三百兵,即便是以步对骑,赵权也有信心将他们打得找不着北。

    不过,这两百个人中,也有一个很不和谐的存在,就是那个英俊的瞎子少年高正源。自他母亲死后,高正源便陷入苦痛之中,无法自拔,不食不饮了整整两天时间。直到被赵权狠狠骂了一顿之后才勉强恢复过来。

    听说赵权要先行北撤,高正源几乎是以死相求,跟随赵权北上。也许是因为怕高正源依然想不开,也许是被高正源所感动,或许是冥冥之中某种天意,赵权自己也说不上来到底是为了什么,最后竟然会答应他跟着自己,踏上这条吉凶未卜的路程。

    赵权因此也被忽察笑了整整两天。

    不过还好,高正源其实并不太需要别人照顾他,一路上,他虽然骑着马,却并不去操控,只是让马随众人前行,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麻烦。

    赵权看着眼前依然在彼此肆意打闹的三百个蒙古兵,心里暗自叹了口气:让蒙古人遵守纪律,可能是这个世上,最难办到的事情之一了。

    “今天,我们将进入石沟脊道——”赵权开始缓缓说道。

    那几个蒙古兵在忽察的喝斥下,终于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权宋天下

 第两百一十四章 石沟

    “在进入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不知道咱们这五百个人为什么要离开东真主力,冒险先行北撤?”赵权缓缓地问道。

    两百个东真军面色未变,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

    三百个蒙古人面面想觑了一会,吵闹声便开始四处响起。

    “回去啊!”

    “到南京府。”

    “知道这干嘛?”

    “不知道啊!”

    赵权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护忽察王子,安全地回到南京府!”

    “对!对!”

    “这还用说?”

    “我不知道,在我们的前方,会不会有伏兵。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的伏兵。我只想跟大家强调一点,此行,我们不是在跟敌兵作战,而是在逃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