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福源听说酒制作出来,很兴奋地派人过来将酒拉走,顺便把开元府的酒也送过去。赵权虽然当时没跟他约定是自提还是送货上门,洪福源似乎也不太在乎这些运费了。对他来说,无非是多派些人,多支些路上的粮食而矣。
权宋天下
第两百四十三章 早练
当第一批五千斤石忽酒被全部拉出南京府城时,赵权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
太南了!每天似乎都在过着社畜的生活。
赵权突然觉得被一阵深深的疲惫感击倒。虽然之前也是四处奔波拼命,但自去年九月份到南京府后,这半年来,便真的没有一天是清闲过的。每一天都是在连轴转中度过,精神与肉体似乎都已经快被榨干了。
这天早上,当赵权懒洋洋地爬起来时,竟然已经快到九点。大约是见他这些天确实有些累,其他人也没过来打扰他,让他很舒爽地睡了个懒觉。
阳光不错,赵权连早饭都没吃,靠着走廊外侧的柱子,一屁股便坐在那。大庭院内,一群人正在早练。
这是辛邦杰任卫戍部部长之后,发布的第一条命令,就是所有在南京府挂职的官员,无论老幼,都必须安排时间进行早练。不过辛邦杰也根据年龄大小,进行了文武的区别,分别定了各自不同的操练时间与标准。
赵权把自己归到年轻文官行列,得以两天一练。而侍其轴与李治则被迫三天操练一个时辰,让他们苦不堪言,却又投诉无门。
被改造成大操场的庭院正中间,摆着一排排的刀枪棍棒,以及一些锻炼器械。
最外围一圈,地面铲平之后重新铺成了四条跑道,一圈差不多有三百多米。一队队的士卒身着单衣,呼喝着整齐的号子,正在绕场而跑。
李毅中领着的一队,跟在他身后的是高正源,而后辰仁几个兄弟。拖在最后的是陈耀,满脸的不耐烦,时不时把试图偷懒的几个小家伙骂上两句,然后拎回队伍。
赵权不由地咧着嘴,独自傻乐。
幸福有时就是这么简单,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懒懒地看着其他人在被操劳着。
一声清亮的鹰鸣响起,大岩桓那只海东青两翅大张,在庭院上空中,缓缓地滑行,似乎正在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又有一声悠长的呼哨声,赵权转过头看去,北院门口,走出一个俊朗男子,正是大岩桓。
那只海东青在半空中低下头,又是一声鸣叫,身子微微一倾,便向着大岩桓掠去。大岩桓手上提着一条肉块,望空一抛,海东青突然紧拍了两下长翅,脖子一探,便准准地叼住那块肉,而后滑落,稳稳地站在大岩桓伸出的胳膊之上。
海东青眼中透出一丝威猛目光,环视半圈,而后脖子一仰,肉块便被吞入腹中。
大岩桓另一只手抬起,轻轻抚着鹰背,满脸温和。
赵权看着心里一动,爬起身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土。朝着大岩桓小跑而去。
“今天闲下来了?小权!”大岩桓对着赵权打了个招呼。
赵权看着对自己冷眼而视的海东青,悄悄地咽了下口水,说道:“桓兄,这东西,好整不?”
“啥?”大岩桓诧异地看着赵权。
“嗯,我的意思是,这海东青,好养不?那个……”
大岩桓露齿一笑,说道:“我知道了小权,你是想要一只吗?”
赵权点头,如鸡啄米。
“不是很好弄……”大岩桓沉吟了下,说道:“要不是海东青认主,我可以把它送给你的。”
“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说,我能不能也养一只。”
“这个当然可以啊!不过,会比较辛苦,首先得去找一只好鹰苗,然后要日夜陪伴,尤其是熬鹰,一般人都受不了。我这只鹰,前后花了三四年时间,才熬出来的。”
“这么麻烦啊……”
“尤其是小鹰,需要半岁至一岁的,这是最难弄到的。现在这种好的鹰苗已经越来越不好找了。”
“那,可以弄得到吗?”赵权心下闪过一些失望。
“别人不行,我当然可以!”大岩桓露齿一笑,脸上现出一份难得的自信。“不过南京府治内,普通的鹰隼,金雕之类,偶尔还能碰到一些,至于海东青,那就肯定没有了。
海东青主要的生活区域是在骨嵬。只是那里太远了,我也没去过。”
赵权闻言一怔,骨嵬,唐时又称为“窟说”,就是后世的库页岛。离南京府最少有两千里之远,而且还得渡海过去。
“不过,我知道离南京府不远,有个地方可以见得到海东青。”大岩桓看着露出失望神色的赵权,呵呵一笑。
赵权给了大岩桓一个白眼,而后又腆着脸问道:“哪里啊?”
“南京府往北约六百里之地,有个北琴海,你知道吗?”
赵权迅速地点了点头,北琴海,即后世的兴凯湖,是曾经让赵权很觉得心痛的一个地方。整个湖面,靠北四分之一属于中国,其他四分之三全被划给了俄罗斯。当然,东北地区域,让赵权曾经觉得心痛的远不止一个兴凯湖。而这些地方,现在竟然有许多都属于南京府治下。
比如罗津,比如双城子,还有符拉迪沃斯托克。
“小权?”看到赵权突然间走神,大岩桓有点奇怪地喊了一声。
“哦,桓兄,北琴海啊,我知道啊!”
“一到冬季,北琴海几乎全部冻结,但在海之东侧,有一条向北流出的河流,是整个北琴海唯一一处冬季不结冰的湖面。那里每年冬天,都有一些南下的天鹅在此过冬。而一些海东青也会追着天鹅过来。”
“过冬?”赵权一听有些来劲,“你的意思是,差不多现在就有?”
大岩桓点了点头,“是这个时间,三月之后,无论是天鹅还是海东青,都会回到北方骨嵬一带。我这只海东青,也是在北琴海上捕到的。”
“太好了!”赵权一蹦而起,“走,咱们这就过去!”
大岩桓却奇怪地看着他,犹豫着说:“小权,你离开南京府,合适吗?而且,这一去,来回最少得一个月时间,万一……”
“没事,咱们这是因公出差,又不是游山玩水,而且这事真的很重要,路上我再跟你细说,你先看下,要带几个人走,需要些什么东西,得让人先准备好。”
“但是……”
权宋天下
第两百四十四章 绣花枕头
在大氏副万户府,紧邻着北院的东北角里,有一个清幽的小院子。
院落不大,许多梅花,开得傲然而稀索,此院落因此被取名为梅苑。
院落里有一排三间屋子,正中一间相当宽敞。屋内摆满了各式书架,并有两张长桌。桌子上杂乱地铺满了各式笔墨纸砚。
站在屋内的杨氏,一袭青色长裙,外披裘袍,正脸色茫然地看着满室空空的书架。三四个月前,自己还不顾临产的身子,每日在此辛苦操劳,打理着南京府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各种事务。
可是如今,当所有的造册资料全部移交出去之后,人倒是清闲下来,心里却一直空空落落。
杨氏很难理解,大乌泰为什么会如此信任那个年仅十五、六岁的赵权,他到南京府才一个月时间,竟然便全部接管了南京府所有的军政与民政事务。
大乌泰,就不怕有一天,全家人都被赵权给赶出南京府吗?
杨氏突然觉得,自己在南京府近两年的生活,似乎已经成了一个笑话,日日夜夜的殚精竭虑,到头来却只有一个空空荡荡的屋子,什么都没有剩下。甚至连自己刚出生的儿子,也被大乌泰与奶娘全天守着。杨氏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只是大氏的一个生产工具。
杨氏脑中浮现出自己那个外貌俊朗,内心憨实的夫君,这样的夫君是最合自己身份与脾气的:地位高贵、好看而且好管。
当初自己以为捡到了一个宝,可是如今一旦需要的时候,却根本指望不上他,能给自己帮上任何的忙。
也许,当初挑的这个绣花枕头,真的是挑错了……
屋外,响起一声轻轻的脚步声,一个头梳双髻,与杨氏年龄相近的女子推门而入,对着杨氏轻声说道:“小姐,他来了!”
杨氏点了点头,敛好衣袍与心情,端坐桌前。
不一会,女子带着一男人进来后随即离开。这男人年过三十,五短身材,头戴毡帽,脸型干瘦,两眼却炯然有神。
他紧紧地盯着扭着细腰离去的女子,嘴里发出“啧啧”的声音,对着杨氏说道:“你还真是狠心呐,留着这么一个好女子,怔是不肯让大公子享用。简直是暴殄天物啊,我看,不如……”
杨氏一声冷哼,道:“张靖,你别忘了你的身份!”
男子两眼扫过杨氏脖颈,瘪了瘪嘴,说道:“怎么,我汉兴皇帝前太子的身份,还对不起区区杨家的一个陪嫁丫鬟?”
“前太子……”杨氏努力地掩藏着自己心里的鄙夷。眼前这个男子的家族,曾是金国时期锦州豪族。二十多年前,其伯父张鲸,趁着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辽西之际,杀了金国节度使,自立为临海王,并向蒙古投附。算是两辽之地,第一个投降蒙古的汉人势力。
但是,不到半年时间,张鲸便被蒙古人借故处死。张鲸之弟张致据锦州反蒙,并自称“汉兴皇帝”,两年后死于木华黎之手。
张靖是张致之子,他所自称的这个太子,指的便是“汉兴皇帝”之子。
张家虽亡,但底蕴犹在,单就其身家来说,的确是完全对得其自己的这个陪嫁丫鬟。可是,既然是陪嫁的丫鬟,夫君不用,也断不能让给外人,否则大氏父子颜面何存。
不过杨氏也知道,张靖话是这么说,无非是讨个嘴上的偏宜。虽然自己丫鬟相貌可人,但是张靖玩玩可以,让他娶回去,哪怕当个小妾,他都未必乐意。
他从两千里之外的锦州,远赴南京府,并且在此一呆数年,可不仅仅只是为了一个美貌的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