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女奴出身的人,因为攀上乃马真的关系,令其身份陡涨。如今竟然成了乃马真心目中最大的依靠,这样的一个女人,即便有更为可笑的事情,谁又敢当着她的面嘲笑?
坐在她边上,蓝眼卷发的男人,则当是这个国家中,地位最为显赫的畏兀儿男人,乃马真的财政总管大臣,奥都剌合蛮。
如果说,乃马真对于法迪玛只是言听计从,对于奥都剌合蛮则已经是完全的依赖。没了奥都剌合蛮,她很可能已是寸步难行。
和林城内,已经开始有谣言传出:这个蒙古国,如今到底是属于蒙古人的,还是属于畏兀儿人的?
另外四个人,都是畏兀儿人,他们分别掌控着和林城对外的四条最主要商道。往东至辽西辽东;往西至别失八里、叶密立;西南至西凉、东南至燕京。
其中一个肥首卷发的,一边不停地往嘴里塞着肉片,一边发出很不满的哼哼声:“这简直是个黑店!我吃了半天,也没吃几斤肉,还这么贵!”
另一个黑瘦的人喝斥道:“你这贼厮,吃得最多,意见还最大!”
“确实有点黑,而且吃得实在不爽!”
“这里是高贵的场所,要吃得爽,你们自己回帐篷吃去啊!来这干嘛?”
火锅旁的吵闹声不断,但几个人涮肉的速度丝毫没有因此减少。边上的空盘子不断地被伙计搬出去,又有装满着肉片的盘子被送进来。
只有法迪玛没有参与他们的吵闹,一边不紧不慢地涮着肉,一边尽可能优雅地咀爵着。
“吃饭时,不能说话。”这是她好不容易才把乃马真培养出一的个好习惯,自己当然也得遵守。
权宋天下
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京府来信
奥都剌合蛮抽空又喝下半杯石忽酒,终于觉得有些差不多了。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怒声说道:“我让你们包了这个雅间,并经常来此消费,不是让你们几个光吃肉来的!”
其他几个人也跟着停下了筷子,只有那肥头的还在忙着往嘴里塞东西。
“你们要认真看看,认真思考,为什么别人就能把一个酒楼,经营成如此兴旺,还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把钱送给他们赚?”奥都剌合蛮有些不满地盯着那个肥头的说道。
“奥都剌大人,这种酒楼,还真的不适合我们。”其中一人说道。
“是啊,我们擅长的是行商,天天走南闯北,知道哪里缺什么,要从哪里进什么货,如何售卖才得获得最大利润。酒楼的精细管理,我们哪里有办法?”
“日进斗金的生意,你们不想参与?”
“不是不想,而是无从下手啊?”
“如果……”奥都剌合蛮犹豫地看了看法迪玛一眼,而后说道:“我是说如果,我把这酒楼拿下来,交给你们,你们能做好吗?”
四个人面面相觑。
他们当然不怀疑奥都剌合蛮有这能耐,而且他在法迪玛面前说这话,意思就是准备让法迪玛去劝说乃马真。
“我是肯定不行,就是不知道从燕京抓一些汉人来管,成不成?”黑瘦的人无奈地说道。
其他几个人都摇了摇头。
法迪玛冷冷地哼了一声,又抖落了一些浓粉,而后继续优雅地涮着肉。
“不过,有一个生意,我觉得是可以做的。而且还很适合我们。”黑瘦之人突然说道。他经营的商道是东南方向的燕京,辐射中原之地。是这几个人当中目前利润最高的一条商路,奥都剌合蛮所了解与中原有关的信息,也基本是源于此人。
“哦?说说!”
“听说这酒楼开始在卖期酒。”
“什么意思?”
“你们也知道,这酒楼里的石忽酒,每斤售价十两银。但是这种酒要是卖到西域,五六倍的利润,可能还是少的。我跟这酒楼的老板问了许多次,但他们说这酒产量有限,根本没法外销。
不过现在有个机会了。这酒楼前阵子放出风声,准备开始售卖期酒。”
“期酒,那是什么东西?”
“他们说,已经在柔远建造了一个酿酒厂,秋冬收上粮食之后,就准备开始明年的酿酒计划。初步定价是二两银一斤酒。”
“价格这么低?不太可能吧?”
“可以买吗?”
“我们可能买不到,但奥都剌大人可以!”
“哦,说具体点!”奥都剌合蛮来了兴趣。
“明年他们准备酿酒一百万斤,现在可以向他们预定石忽酒,每斤二两银,一年后交货。”
桌边几个人,包括法迪玛在内,眼中都闪出了精光。
二两银一斤,别说运去西域,单单在和林售卖,就是五倍的利润!
“而且,如果是在柔远提货的话,价格更低,一两半就够了!”
“一百万斤,需要银二百万两,有点多啊!”奥都剌合蛮有些犹豫,去年整个中原的包税收入,也不过二百万两。
黑瘦之人轻声一笑,说道:“我的大人,他们哪里可能给你那么多的份额!我求爷爷告奶奶,他们才松了口,说可能会划一千斤给我。
我想……你要是出面,能弄到一半的份额,咱们几个平分,我觉得应该是差不多的。”
奥都剌合蛮心里大动。
这些年,他虽然负责买朴中原,但包税制下其实本身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不过他每一次都是利用截留现钱的机会,投资到几个畏兀儿人的生意中,获得利润后再还给汗庭。
这种借钱生钱的手法,奥都剌合蛮已经玩得越来越熟练。只是他必须得法迪玛的配合,否则乃马真一旦细究的话,把自己砍了头都没人会说个冤字!
法迪玛停下手中筷子,沉吟一阵,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其他几个人,脸上顿时齐齐地乐开了花。
众人不再谈此事,而是放开了胸怀开始彼此劝酒。
酒气与欢乐声在深夜的和林城上空,依然飘满。
距此十里地的扫邻城内,却是一片寂静。
在一座很不起眼的帐篷之内,赵权正就着灯火,翻看两封来自南京府的书信,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第一封书信,是南京府派专人送来,路上走了整整四十天。
第二封书信,则是大岩桓让他的海东青,回了趟南京府,又从南京府将书信送来。路上竟然只用了六天时间。
南京府到和林,有近五千里的距离,海东青这种速度,虽然还达不到日行千里,但也已经差不离了。
只是,驯练海东青送信,实在是太费功夫。
大岩桓自南京府启程后,一路之上,不仅要带着海东青寻找适合它歇息与取食的地方。每隔几百里路程,就得让它飞回一次南京府,以记住飞行的路线。
也就是说,目前为止,花费半年多的时间,也只能让这只海东青学会从南京府送信到和林。想送去别的地方,按大岩桓的估计,绝不可能。
投入虽然巨大,但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六天与四十天,这个时间差,甚至足以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
赵权不由的对其他海东青的驯养开始热切的期待。
这些年在南京府发生的数场战争,对南京府还是有好处的。不仅从内部肃清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对外也有力地震慑了一些其他势力的窥探。
雨水丰沛、内外安定,使今年的南京府获得了一场绝佳的收成。
不仅是火罗县获得大丰收。
刚刚立县的抚松,经过李元的辛勤努力,在一千五百东真兵的陪同下,很委婉地从沈州劝拐了近三千的高丽人过来,开辟了十万多亩的良田,第一年的产量虽然不算大,但来年可期。
还有痛定思痛的王栖梧,从辽南招了不少工匠到罗津县,终于造出了第一艘可以在合兰河上逆流而行的车船。
海参崴的马场已经建起来了,除了一万匹马之外,还养了近千只的梅花鹿。
秋收已毕,整个南京府开始准备进入冬季轮训。所有士卒,加上辅兵,将会进入长达两个月的封闭性训练中。
王铠的水军,已经扩充到了五百人。
李治在扶松县西北、斜堆东南,原渤海国长岭府境内,发现了一处金矿。此处虽然现在名义上已经从开元府划给南京府,但是还未正式纳入南京府的管控之中。
因此李治建议,必须在此先行建立一个军事堡寨。同时还能补足南京府以西的薄弱防守。
最让赵权高兴的是,辛邦杰的妻子竟然已经怀孕了!
最让赵权同情的是,又有两只小马哥的老婆也怀孕了……
权宋天下
第五百三十八章 蒙古人眼中的英雄
赵权的思绪,在遥远的东方绕了好大的一圈,终于飘回和林。
突然一阵烦躁袭来,赵权干脆起身,走出帐篷。
近半年的辛苦经营,虽然赵权几乎足不出扫邻城,但所有的布局都需要他进行精细的把控。到这会,他觉得自己的脑子似乎有些不够用了。
石忽酒楼开业的火爆,在他的预料之内。酒楼的经营虽然带来的丰厚的利润,但这些利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让和林所有的人知道酒楼是个赚钱机器,并且还能继续源源不断地产生利润,这样才能坚定一些人的信心。
柔远酒厂的建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姚枢当年在燕京留下的一些关系,使酒厂在选址、招人、粮食收购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方便。
列维从他的犹太人老乡那,不仅筹措到酒楼的启动资金,酒楼在迅速地收回本钱后,又将这些资金投入到柔远酒厂的建设中。
加上侍其轴特地从南京府的酒厂抽调了几个技术人员过去,这一切都保证了明年开春后酒厂的按计划开工。
诸事烦杂之中,自然也有让赵权感到头疼的事。
最麻烦的便是贵由。
其实平日里的贵由真的是个非常好的长辈,对子侄相当宽容、对部下真诚而不吝赏赐。
但是,此人极不善理财。叶密立的封地,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