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跟大人你没有关系,人是塔察儿杀的,自然要找他算账。更何况,你也赔不起。”
“你,你们要怎么个赔偿法?”
“杀一偿百!”
“什么?”
“每一个死去的东真兵,需要塔察儿付出一百人的性命来赔偿。”
“你们,在开玩笑吗?”撒吉思觉得快要疯掉了。“死一个就要赔一百条人命?
你们为了这样的报复展开军事行动,又得死掉多少人?”
大岩桓淡然地摇了摇头,说道:“这不一样,两军交战,各凭本事,战争上为了获胜,使用的手段再恶劣,那也是应该的。将士如有死伤,那是领军者能力不足,自然不能怨天尤人。
但是,这五名东真兵,在益都无违法之事,对塔察儿更无伤害之意。在未得警示,也无宣战,便无故而死于塔察儿之手。
所以,这个账,我们是一定得跟塔察儿算一算的!”
撒吉思心里觉得说不出的别扭:杀你五个东真军,还需要找那么多的借口吗?又不是杀了赵权!
“我——他们,不是还放了你们几人生还吗?”
“所以啊,我们只要五百条人命,就够了!”
“真的只是为了这个原因?”撒吉思仍不死心。
“当然!如果塔察儿今日还来五百个人头,我们掉头便回!
南京府谨以此战,宣告世人:敌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撒吉思摇了摇头,为了五个被杀死的东真士兵而发动一场如此规模的战争,这个理由太难说服人了。
即使塔察儿相信,他也不可能就此给东真军献上五百个部族人头,那样他从此之后,也别想能够统率他祖父给他留下的这个兀鲁斯了。
战争,已经是无可避免。
既然如此,已经无话可说的撒吉思,带着两大瓶“三宝酒”告辞而去。
虽然没有达成让东真军退兵的目的,但撒吉思心里还是放松了许多。
他估计,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冬季的确不是个发动战争的好季节。
天地间,只余白色。只要站在稍微高点的位置,所有的动静就都能被收入眼底。
超过百人的部队,在这种色彩下,已经根本不可能隐匿住行踪。
东真军三部南北相隔两百余里,彼此之间很难做出及时的呼应。只要灭其一部,其他两部自然不足为虑。
从兵力数量上来说,塔察儿部显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现在整个斡赤斤兀鲁斯集结在两湖附近的有十几支部队,总的有三部分。
最大的一部是塔察儿嫡系,约有三万人,全在阔连海子南岸偏东位置。在阔连海子北岸的,是塔察儿几个叔叔的兵力,约有两万。而捕鱼海附近的两万余人,则是塔察儿几个异母兄长的属下。
但是,本土作战有优势,却也有一个绝对的劣势。就是他们必须分出兵力与精力来保护他们的妇孺与过冬的牛羊。
不过,即使如此,塔察儿部现在也已经充分地利用了游骑兵的数量优势,全面控制了两湖之间战场上的信息传递。
东真三军似乎已经陷入了各自为战的状态之中。
居北的一部,正在向东撤退;最南的那一部,正向两湖之间切入。只有中路大岩桓部,正在缓慢地向塔察儿中军逼近。
如今相距不过五十里。
大岩桓手中,最多不过五千人马,他们难道是要以这些兵力,主动向塔察儿三万中军发起进攻吗?
塔察儿百思不得其解,不由地透过乱糟糟的人群,看向同样陷入沉思的撒吉思与廉希宪。
“我觉得,他们是想迂回攻击!”
“不,我看他们是想用中军的进攻来迷惑我们,他们想跑了!这时应该通知全军压迫上去,一举歼敌!”
“对,别让他们钻进山里去,这群野老鼠,一旦进山,还真的不好对付。”
“我们全军压上了,后路怎么办,老窝被端了,我们就算全歼了敌军,又有什么意义?”
“你傻啊!东真军全在咱们的东面,一举一动都在我们游骑兵的监视之下,他们怎么端我们老窝?从天下掉下来吗?”
权宋天下
第六百三十一章 冰上奇袭(1)
“有发现东真军游骑兵的动静吗?”廉希宪突然问道。
但是没人回答,营帐之内,众人人依旧在闹轰轰地争论不休。
塔察儿只好憋着劲,跟着大问一声:“有没有发现东真军游骑兵的动静?”
众人的声音略微歇了歇,其中一人答道:“估计他们打不过咱们的游骑兵,怕死,全缩回去了。”
“不应该啊,一个游骑兵都没见到?”廉希宪喃喃说道。
但依然没人理他,争论的人都努力地放大自己的嗓门,试图以此压制别人的声音。
“不如,把所有兵力全都聚集过来,跟东真军决一死战,一定能够把他们全都留在这!”
“那怎么行!这里的牧场,哪里受得了数万十数万战马的践踏,明年还要不要这片牧场了?”
“是啊,这样的话,粮草也没办法供应得上,天寒地冻的……”
“给我五千兵,我先去杀一场再说!”
“我三千就够了,保证可以将这些讨厌的东真人灭个干净!”
撒吉思带着些许同情的目光瞟了廉希宪一眼。
对于战场的军阵布置,他自认为并不擅长,因此在这种军议场合自是不愿轻易开口。
撒吉思估计,这位被忽必烈派来的侍卫可能会有些水平,只是要是把这样一场战争的指挥权交给外人,也的确不太合适。
塔察儿年纪还是太小了,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慑力都不足以服众。
撒吉思觉得,这可能会是一个隐患。
不过,兵力如此悬殊,随便指派一个统帅,闭着眼睛就应该能打得赢这场战争吧。
起码,应该不会输!
东真军这次真的有些过分了,竟然提出五百个人头的赔偿……
撒吉思在心里暗暗地叹了一口气:斡赤斤王爷一生英雄,可是传下来的子孙,这是一代代不如一代啊。
像塔察儿这么大的时候,十三岁的斡赤斤王爷在干嘛?
似乎也是在这片草原中,随着成吉思汗,与各个比他们强大得太多的敌人奋勇拼杀。
纵横数千里的草场、永不停歇的战马,还有每时每刻都能够畅饮敌人鲜血的弯刀……
撒吉思的思绪不由地悠悠地飘到数十年前,那些令人向往而热血沸腾的战场。
那时的蒙古人,可是真强啊!
“大人,撒吉思大人……”
塔察儿唤了数声,撒吉思才反应过来。
“怎么了?”
“你有什么意见?”塔察儿耐心地问道。
“嗯,我觉得,我觉得这场仗可以交给脱迭来领军。”
脱迭,是斡赤斤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塔察儿的二叔。从身份上来说,是目前整个斡赤斤兀鲁斯中辈份最大的一个。
此人作战极为勇猛,属下兵马数量仅次于塔察儿嫡系。
自只不干去世之后,此人对兀鲁斯的继承权便一直存有觊觎之心。
这种人虽然属于一个不稳定因素,但撒吉思对付起来却是得心应手。
整个兀鲁斯的财产控制权,全在撒吉思手上,他只要稍微倾斜一点,每年多给些物质补偿,脱迭便立刻的老实下去。
说到打战,撒吉思当然没有自信心。可是说到赚钱,斡赤斤所有的子孙加起来,撒吉思觉的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听到撒吉思提及自己的名字,未等其他人反对,脱迭立时大声吼道:“此战交给我,我一定将他们打趴在草原之上!”
撒吉思却狠狠地盯了他一眼,而后说道:“此战一结束,你必须交出领兵之权,否则的话……”
“那是当然,一切都听大人的!”脱迭拍着胸脯答应道。得意洋洋地扫视了一圈帐内诸人。
塔察儿看了看撒吉思,又看了看廉希宪,终于还是叹了口气,默然地接受了撒吉思的这个建议。
还好,脱迭起码表现出一个当叔叔应有的大气。
他的第一个命令,是让自己的部族军从北向东,率先追击东真军后撤的北路军。而第二个决定,则是采纳廉希宪的建议,让塔察儿部空出中军,在阔连海子南岸、中军后营之处设下陷阱,引诱大岩桓前来攻击。
虽然张靖的计策通过自己,最终还是被脱迭所采纳。但廉希宪心里却升起了一阵的不安。
不安的根源,是他不相信眼前这个看似豪爽的脱迭,有能力组织起一场像样的诱敌计划。
而且,廉希宪也不相信,大岩桓真的会因为缺粮而不顾一切地从前营一直冲杀到后营来抢夺粮草。
就算抢到了,他们运得走吗?
他有些后悔了,不该把张靖的这个计策和盘托出。当然,如果是自己来主持这场战事,效果一定会不一样。
比如,应该把粮草挪到中军前营,甚至让粮草动起来,以此给东真军创造更好的机会。
同时更充分地利用游骑兵的优势,完全地遮蔽战场,调动各部在移动之中对大岩桓一部形成包围之势。
而不是静静地等在这里,等着东真军来攻。这样虽然相对稳妥,但是会不会诱敌不成却反遭东真军的暗算?
但是,现在廉希宪说了不算!他只以把隐忧深埋于心。
而让廉希宪更为担忧的是,他直到现在依然搞不清的是,战场上不见东真军的游骑兵,他们到底用什么手段来传递信息?
他们真的缺粮吗?
以五千兵力正面攻击三万塔察儿军,大岩桓哪来的勇气?
得掌大军的脱迭,当然不会去理会正处于迷乱中的廉希宪。
脱迭同时下令在捕鱼儿海的部队,全速赶到阔连海子南岸,在东真军南路兵力反应过来之前,完成对东真军中路主力的包抄。
背靠万里冰面的阔连海子,脱迭相信,只要东真军主力一旦靠近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