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权与梁申相视而望,不约而同地长长叹了口气。
海迷失是贵由的第三皇后,脑子不是最好、势力也不是最强,却是对权势最有欲望的一个皇后。
而且,此人与忽察关系极差,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难道说,贵由是故意的,把和林临时交给海迷失,用此来限制忽察的势力?
“和林到金帐汗国的都城拔都萨莱,万里之遥,哪怕贵由出征顺利,来回也得半年时间。这半年,也不知道和林会被折腾成什么模样了。”
“我担心的是,他很可能回不来了……”赵权悠悠地说道。
梁申怔了怔,这可能性还真的存在。
蒙古人谋杀自己的大汗,杀了也就杀了。只要你有能力夺得下一任的汗位,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咱们,真的不在和林掺和吗?”梁申问道。
“起码明面上不再参与了。忽察从未跟我直接提过这要求,我不知道他是相信自己搞得定,还是没有查觉到将要面临的危险。
不管是哪种情况,我觉得都已经没有必要去公开支持他了。
前两个月的这场大战,击溃了塔察儿部,我觉得效果刚刚好。在一定的范围内展示了南京府的实力,这样不会随便来个人就会想去染指东北。
但是,咱们毕竟人少,派兵远征和林,力有不逮。
胜了,不仅会引起其他蒙古王公的警觉,连忽察都未必对咱们放心。
败了,南京府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梁申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把忽察扶持上位,南京府也是得不偿失。
“可是,南京府对蒙哥公然示好,你不怕忽察因此而不满吗?”
“我把忽察看作异族兄弟,但并不意味着我会帮他去争夺这蒙古国的汗位。这事,我其实在和林时就与他沟通过了,我很直接地告诉他,他不适合当蒙古国的汗王。”
“他没生气?”梁申惊讶地问道。
赵权两手一摊,说道:“生气啊,但没办法。不过,我是有答应他,虽然我不看好他,但是如果他有需要,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保他平安。”
梁申有些无奈地看着赵权,说道:“你,这是故意的?”
“为啥?”
“你不知道,说蒙古人不行,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而且,你还是当面告诉他……”
“你看,我这么当面告诉他,他除了表示不想理我,也没有别的动作。
既没想当场对我拔刀,又没问我到底为什么,更没想知道,我心目中的下一任大汗到底是谁。
所以啊,他这样的一个人,只能成为一个蒙古国的勇士,根本成不了汗王。”
梁申有些无语——你这是当面打别人的脸,然后还要堵住他的嘴!
也难怪忽察不肯开口要求赵权帮他争夺汗位。
换成其他的稍有些志气的蒙古人,也不会开口啊!
“那接下去,咱们是不是要开始对付蒙哥了?”
赵权摇了摇头,说道:“蒙哥,需要关注,但没必要过于在意,咱们还是得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忽必烈身上。”
权宋天下
第六百六十八章 西夏故地
梁申不禁沉吟。
他有时,真的不知道这娃的脑子里,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自小时,便能对未来形势,做出相当准确的判断。
有些没道理,却不得不让人信服。
可是,忽必烈真的会有那么大的威胁吗?甚至超过了蒙哥?
“我觉得吧,即使忽必烈真的如你所说,具备威胁到南京府的实力,起码他现在还什么都不是。
但是对于蒙哥,你是不是过于轻视了一些?”
“嗯?”
“拖雷死后,其部七散八落,被窝阔台汗打压得体无完肤。正是蒙哥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慢慢地重新把部族聚拢起来。
这里自然有拖雷妻子唆鲁和帖尼的功劳,但主要还是蒙哥的努力,跟忽必烈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
另外,我曾经怀疑窝阔台汗的死跟蒙哥有关系。当然,也只是怀疑而矣,没有任何的证据。
如果此次贵由汗出征,在攻打拔都时死在战场之上,那还好说。万一是暴毙呢?你觉得谁的嫌疑最大?
当然,这也是我随便猜测。”
赵权听得猛然一惊。
对于蒙古人,他心底其实并不讨厌,甚至有些喜欢结交,因为他们豪爽,也因为他们在战场上的勇猛。
但心底,其实是有些看不上这个族群的,觉得他们太笨,不知道拐弯。
蒙哥怎么死的,赵权并不是很清楚。不过无论是传说中在襄城城下被杨过拿石头砸死,还是在钓鱼城暴毙而亡,都是死在宋国人的手中。
这也是唯一一个死在宋军战场之上的蒙古大汗。
其实很丢人的。
正因为如此,赵权从来就没有把蒙哥当一回事,也没觉得他能有多大的能耐。
可是,正如梁申所说,他能让拖雷兀鲁思起死回生,并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就拥有了争夺蒙古国汗王的实力。
这绝对不是一个他可以看轻的人!
他那给人略带憨实的表现、对于南京府的容忍、对于赵权等人的略表亲近,都只有一个目的。
这是一只静静地盯着猎物,随时准备暴起一击的猛兽。
赵权的后背,隐隐沁出一些汗水。
他认认真真地回想着与蒙哥接触的一个个场面,还好,似乎没有太多的漏洞。但是,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以补救的空间。
“申哥说的,的确有道理,是我有些忽视了。”赵权喃喃说道,“看来咱们下一阶段,还是要固守南京府,专心经营东北。”
梁申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此时还是不能全退,而是要增加和林的力量,起码要做到消息及时而准确的传递,这样才能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局面。”
的确如此,凡事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旦真的有放弃和林的行动,想再夺回来,就太困难了。
赵权缓缓地从床上站起身,透过窗外,看着巴掌城中繁忙的劳作者。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在泉州呆了几个月,自己似乎已经不太习惯这种时刻都必须警醒的生活了。
“申哥,有个事我想跟你商量下。”
“权总管请吩咐!”梁申抱拳而应。
“我不想要和林,当然,那里还是得保留必要的人手,用以消息的传递。
我要的是大夏国故地!”
大夏国故地?梁申一阵恍惚。
十九年了,离开故国四处飘零,梁申已经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身份。
眼间突然又出现了那一幕,中兴府的最后一次血战,以及那一场让中兴府军民彻底丧失斗志的大地震。
已经瘦骨伶仃的父亲,对着自己,带着万分不甘的嘱咐:要活着,不可擅言报仇,不可轻言复国……
十九年了,自己真的还有力气回到故国,去再看一眼吗?
赵权不再言语,只是默默地看着心潮澎湃的梁申。
自大夏国被灭,中兴府被屠得一干二净。夏国故地便成为了窝阔台的封地。
窝阔台即位后,册封其次子阔端为凉王,辖夏国故地以及青藏地区,建斡耳朵于凉州。并将原属拖雷的三千部族军全部划给窝端。
西北之地,自此完全成为了窝端的地盘。
蒙古数次南攻宋国蜀地,都是由阔端主持自北向南发起。
不仅如此,在窝阔台汗11年时,窝端还派遣部将道尔达答剌罕率兵南进乌思藏,兵锋直抵尼婆罗边界地区。
再不染指西北,整个雪区,将很快变成了蒙古国的囊中之物。
许久之后,梁申才终于缓过了心神。
脸上泪痕依然,他也并未擦拭,对着赵权拱手说道:“国破家亡已久,梁某如今残疾之身,也无力谋夺故国了!”
赵权南下后,陈耀有曾经提过一次在大夏故地建立兵团的事,但语焉不闲,自己虽然心动,但以为他只是随便说说而矣,也就不曾放在心上。
看来,此次赵权是真的动了心思。
“不,申哥。不会要求你复国,也不会让你做如此危险之事。
夏国旧地,为中原往西域的必由之路,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无需我多言。我希望能在那里伏下一支暗兵,与东真军遥相呼应,并且对中原形成钳制之势。”
梁申看着眼前这位显得英姿勃发的年轻总管,颇有老怀甚慰的感慨。
离开大夏十九年,他有十三年时间,是在看着这些娃娃们长大。
如今,这些孩子真的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勇气吗?
但是不管如何,梁申内心里对于赵权的布局,还是相当佩服。
以南京府为根基,向西向南侵蚀,从而将整个辽西当作屏障。布局太行山与大夏国旧地,以形成东西向的链状呼应。
如果再完成南北海路的链状布局,即便无法掌控中原,也势必在将来的争战中立于绝对的不败之地。
不过,梁申不知道,这样的布局,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
即将崛起的蒙哥,会给他们这样的时间与机会吗?
“请权总管吩咐!”梁申拱手而言。
“此事的运作,理论上来说,并不太困难,最麻烦的一点是,我,不想让你亲自去。”
“为什么?”梁申已经做好了孤身回到故国的心里准备,却没想到赵权会是这样的态度。
“因为,危险。”
权宋天下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两只铁翼
危险?确实是。
虽然大夏国已经灭亡十九年,当初指挥灭国之战的成吉思汗与窝阔台汗都已不在人世。但是一旦让蒙古人发现有人正在聚拢夏国残余势力,那一定是会追杀到底的。
而且梁申自身实力有限,真要碰到危险,连自保的能力都有所不足。
梁申苦笑一声,说道:“你这是在嫌弃我?”
赵权咧嘴一笑,“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