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似道斟酌良久,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此事,暂缓!”
廖莹中还想劝说。
“如果他们真是两情相悦,我们最多不予阻止。但是将两人强扭在一起,一旦被知晓,会惹下无穷后患。此事,你不要去碰!
我会让伍及去提醒伍家,顺其自然。能成,是他们两位之幸。
宋国未来形式,哪怕再艰难,我等也不能将希望押在一个女子身上!”
“是——”
廖莹中见贾似道态度坚决,便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
只是连他都不知道,贾似道虽然不想利用赵氏之女,却依然还有一张底牌——
一个连廖莹中都没听说过的老男人!
贾似道与廖莹中会给自己设圈套,赵权并不奇怪。
只要宋蒙的战争还在继续,只要宋国不能灭掉蒙古国,无法彻底消弥蒙古人的威胁,自己就一定是安全的。
而想让宋国凭现有的实力灭掉蒙古,这未免太科幻了!
能见到这位自己已经念想了许多的大奸臣,赵权有些意外,但也有点欣慰。
说明,此人起码不糊涂。
知道如今单凭宋国之力,终究无法抵御蒙古人的兵势。知道寻求外援,以备来日与蒙古的恶战。
第一次见面,感觉还算不错,为人还算坦荡,并非想像中的奸诈之人。他并没有掩饰对自己的提防,但也没有对自己做过多的防备,或是设置一些看似可笑的障碍。
贾似道的态度很明显,泉州对自己完全放开,想来就来,想走可走。
但是,无论是东真兵或是假装成水匪的海军,都不行。
这是贾似道的底线,正因为他坚持这个底,也让赵权对此人产生了一丝的敬意。
两淮制置大使、兼淮东安抚使兼知扬州!封疆大吏啊!
如今整个宋国边帅,也只有以兵部尚书身份任四川制置使的余玠,可以与其相比了。但论出身,余玠哪里会是这个进士出身,又曾是皇帝小舅子的家伙相比。
赵权突然有些期待,不知道贾似道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爬上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位置。
时至初冬,泉州城中依然飘扬着慵懒的暖意。
一夜无梦的赵权,推开屋门,伸出一个长长的懒腰,感觉到满身的清爽。
权承仁肩披毛巾,端着一脸盆的温水,脚步虚浮却努力地稳着身子,颠颠而来。
“怎么了?昨晚当贼去了?”
“权,权大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啊?”权承仁苦着脸问道。
“我到现在腿还是软的。昨晚又吃的稀饭,饿了一个晚上……
泉州人日子很苦吗?怎么连顿米饭都吃不上?”
赵权哈哈一笑,“别担心,很快就可以回去了。”
边上一个忧怨的声音传来:“上次他也是这么说的,结果我在这里已经呆了五年……”
李勇诚犹如一个丢了船的渔夫,光着脚丫,蹲在院角,满脸的沧桑。
权承仁有些担心地看着李勇诚,又转过头看看赵权。
自己不会这么倒霉吧,也要在这里呆五年?
他突然决定收起对李勇诚的同情心。千万别因为自己的同情,而让自己顶替他,留在泉州。
五年啊,太可怕了!
承仁不敢多说话,去给赵权端来早饭。
还是稀饭!
承仁忍不住又有些同情李勇诚了,天天吃稀饭,真不晓得他这五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太苦了!
“蛋有点老了,跟厨子说一声,下次我只要单面煎的就行!”赵权一边扒着稀粥,一边随口吩咐道。
蛋老了?是生蛋的母鸡太老的原因吗?
权大哥真是厉害,连这都能吃得出来!
权宋天下
第八百四十三章 信仰
赵权没理满脸惊讶的承仁,也没理睬浑身忧怨的李勇诚,美美地用过早餐之后,用最舒服的姿势坐在院墙角落中的靠椅上,对着李勇诚勾了勾手指头。
“快点啊,怎么跟木头似的杵在那!”
李勇诚仰着头,无力地叹了口气,起身在赵权对面坐下。
点燃泥炉,收拾茶具。
“真不想在这呆了?”
“我,已经被你玩废了!”李勇诚泫然欲泣。
“呵呵,你倒是会甩锅!”
“当年,我就说不能让我在泉州,你说一年就好。一年一年又一年,这就五年时间了!
这倒也罢了,第一年还给我留了三五十人,第二年只剩下了十人。现在,只有三个人留下!
结果,还死了一人……”
赵权收起嘻笑的神色,说道:“我知道,你很珍惜手下人的性命,这是好事。可是,若是因为他们的战死,而让你一蹶不振,我想他们会死得很不甘心的!”
李勇诚抓了抓头发,苦恼地说道:“我不是一蹶不振,只是……”
“五年来,大家在辽东、在辽南、在高丽、在草原上,奋勇杀敌,立功无数。我却只能窝在这里,一事无成。
现在连战都不会打了。
再这样下去,我还能干嘛?”
“不,你错了!
五年前,我把你扔在泉州,是因为在南京府的海洋战略中,泉州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泉州的经营,我们不会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就,不会有北线航路的顺利开发,不会有南京府学术与科技的迅猛增长。
更不会有如今咱们在辽东湾与渤海湾的高歌猛进。
以及渤海海军、黄海海军,还有未来的南海海军的建设,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于泉州的开发。你李勇诚,当算第一大功!”
李勇诚听着一呆,自己,有这么厉害吗?
“我不是在安慰你,或是想继续忽悠你留在泉州。你我兄弟,自小你们就知道我的脾气。对于你们几个,我从来不愿去算计,有需要就得让你们出死力。不需要,我也不会多说。”
“可是,南海海军……”
“渤海海军主要目标是高丽与日本,黄海海军针对的是中原,而南海海军的未来……”
李勇诚悄悄地抽了口冷气,“咱们这是,要对宋用兵吗?”
赵权摇了摇头,说:“我也不怕让你明白,我对宋国没有任何贪图之心。建立南海海军,并不是为了征伐宋国,而是有一天,很可能需要用这支海军,来救宋国。”
“救宋国?你觉得,宋国会被蒙古所灭?”
赵权悠悠地叹了口气,“如果有一天,蒙古人与宋人爆发生死之战,你会选择助蒙攻宋,还是选择联宋抗蒙。”
“这还用说,当然是……”
李勇诚脱口而出,随即一怔。
十年之前,自己这些兄弟还随着真定军,参与蒙古的攻宋之战,可是现在自己却觉得应该帮助宋国。
这是为什么?
李勇诚茫然地看着赵权。
“蒙宋战争已经十多年来,虽然宋国一直处于弱势之中,但是蒙古人真的有可以灭掉宋国吗?”
“是啊——”赵权悠悠地叹了口气。
“连你都认为,宋国不太可能会被蒙古人所灭,更何况是外强中干,却又自傲得一塌糊涂的宋国人?
他们可以让自己的海域落于水匪之手,也不愿有外人插手清理。
他们丢失了半壁江山,对女真人甚至称臣以伺,却始终以上国自居。
前线战士,终年拼血死战,后方士子却依然保持着优雅而从容的风花雪月。
怒气不幸,恨其不争吗?
可是咱们又有什么资格来指责他们?”
李勇诚听得一阵阵发怔。
赵权却如自言自语般地一直在说着。
“我们未来会立国,立国就得有信仰,我们的信仰又会是什么呢?
中华文明数千年,王朝更迭无数。所以,一家一姓王朝,不应该是信仰的根源。
儒家道学,已经成为一个工具,一个愚民牧民的手段。一时有用,终将没落。
只有华夏的文明与传承,才应该是我们所信仰的。
我们之所以喜欢宋国浩瀚如海的文化,喜欢他们的幽雅与安逸,正是因为他们以民为本的传承之心。
正因为有宋国,我们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什么,才知道数千年的文明渊源在哪里,才知道在我们之前,先人留下了什么样的瑰宝需要我们去传续。
赵宋一家,也许代表不了中国王朝的正朔,但宋国的文化,一定是华夏文化传承的主要脉落所在!
无论女真也好,蒙古人也罢,也许他们在战场上曾经拥有催枯拉朽的勇猛战力。但是他们只是在破坏,而不知传承与建设。
让这样的种族统领华夏,是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李勇诚,听得晕晕欲睡,却又知道赵权这些话大概很重要,不得不强打着精神。
“我想要帮助宋国,并不是因为赵宋皇家或是这些豪门巨贾,而是不希望,这文化传承在蒙古人手中断绝。
但是啊……
我更担心的是,咱们有心,别人未必有意。
有一天,哪怕宋国灭亡在即,他们依然视我们为敌,视我们如寇。”
“是啊,都是一群中山狼!”李勇诚终于插上了一句话。
水已滚,注入茶碗,迸出一丝幽香。
赵权拈起茶盖,置于鼻前,将茶香纳入鼻中。微闭着双目,良久才吐出一口闷气。
“你要是真想回辽东,把婚事办完,就回去吧。”赵权突然说道。
“什么——”李勇诚手一抖,赶紧放下手中茶碗,不停地搓着被烫着的手指头。
“怎么,你不是催着我过来,给你提亲吗?”
李勇诚突现扭捏之色,“这个,我,不知道她们家,会不会同意?”
“咱们小李子,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材有身材,又是年少多金,还有搞不定的姑娘?”
李勇诚脸色微红,带着一丝的兴奋,还有忐忑。
赵权却突然皱起眉头,“你有没有想过,你们俩成亲之后,如果你想回辽东,她会不会跟你过去?那地方,她能习惯吗?而且,辽东与泉州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