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邦杰每个菜都尝了下,两眼微红,举起手中酒杯,望着梁申说:“申哥,这一年多真是辛苦你了!幸亏有你,否则……”他的语气开始有些哽噎。
梁申也拿起酒杯,跟他碰了下,含笑说道:“你是不知道小权的本事啊,哪是我在照顾他,简直就是他在照顾我们!”
他们俩还在相互抒发情感的时候,边上的几个小孩子已经吵起来了。
蛋炒饭是陈耀的最爱,他自己的一碗瞬间就被扒光,瞅着王铠与李勇诚碗中的饭就要去抢,被赵权抽了一筷子,摸着手背正在哀嚎。
梁申见状,赶紧起身把自己面前一碗未动过的炒饭递过去给他。陈耀二话不说,一边躲着赵权飞舞的筷子,一边埋着头继续扒拉着。
嘲笑声、怒吼声、劝解声,还有陈耀呼噜哧啦的扒饭声,顿时响成一片。
看着眼前的热闹,辛邦杰不禁失神,恍然若梦。
“呦,这么热闹啊!”随着一声大叫,蒋郁山推开院门,直接来到桌前,拿起桌上的酒壶,对着嘴滋了一口,然后满意地发出一声怪笑,“我就知道,你小子总是要把好酒藏着掖着,不肯爽快地拿出来。”
赵权两眼一翻,怒喝道:“老蒋,你太过混了!不是给了你一整壶吗!”
“那一壶哪够?还有没,尽管上!”说着便寻个位置自己坐下,随手抓起一双不知道谁用过的筷子,夹住一些豆腐就扔进嘴里。
“老大啊!”赵权苦着脸说,“今年粮食本来就紧张,哪敢随便酿酒,好酒真的不多,咱们留着,慢慢喝成不?”
蒋郁山囫囵着嘴里的豆腐,“嗯,味道不错!”然后又慢条厮理地说道:“好,俺估且信你的,不过丁武那小子有多少酒,你也得给我备多少,否则看我怎么捏扁你!”
“行,您是老大,您说了算!”赵权起身过来紧挨着蒋郁山坐下,并给李毅中使了个眼色。李毅中微微点点头,把几个吃得差不多的兄弟赶到隔壁院中去了。
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老蒋,这次战,打得怎么样啊?”赵权叉着手,微微抬头看着蒋郁山问道。
“邦杰不是在吗?问他就行啊!”
没等辛邦杰回答,赵权便抢着说:“这是军国大事,辛大哥哪能随便乱说!”
“俺就可以随便乱说了?”
“那是,您是俺们老大啊!说错了郭将军也不会剁你的!”
“你个小毛仔,又给俺下套!”蒋郁山往他后脑勺一掌拍去,赵权头一缩便躲开了。
“想知道啥?问吧,哼!”
“呵呵,老大果然就是爽快!”赵权赶紧先送上一句恭维。“这次跟宋国打仗,赢了还是输了?还会再打吗?”
第六十五章 拉拢
蒋郁山略一沉吟,说:“蒙古人其实并不是很想打这一场战。去年窝阔台汗在中原实行括户之后,又开始全面的征兵。蒙古十人中,一人西征,一人南征。中原每十户中,一人南征,一人东征。”
“东征?打高丽?”赵权问道。
“你倒知道的不少!”蒋郁山奇怪地看着赵权,但并未追问,而是接着说:“窝阔台汗对此次的西征非常重视,以术赤长子拔都为统帅,包括汗王自己的长子贵由、拖雷的长子蒙哥、察合台的长子拜答儿一起,已经出兵半年多了。
蒙古的主力基本都参与了西征。东征的兵力据说是以东道诸王军队为主力,搞不清那边的具体情况。南征的统帅是汗王的儿子阔端和阔出。
其实参与南征的蒙古人并不多,而且大部分的蒙古人都跟阔端打四川去了。这次在荆襄与两淮跟宋军作战的主要兵力,还是我们这些汉军。
对宋野战没问题,让人烦闷的是攻城之战。每次攻城,汉军顶在前头,死伤无数,但攻下一城后,一切所得必须先满足蒙古人。汉军所得粮草、物资着实少得可怜。以致军中一直就没太多斗志。”
“那,这仗就不打了?”赵权接着问道。
“仗,肯定还是要打的。这一场仗的开局本来是相当不错的。年初时,因为有宋国北兵的反水,阔出军很顺利地攻占了襄阳,获得无数军械粮草。但是,入秋后,阔出莫明地死在军中。此后形势便急转而下,荆襄被孟珙连破二十四个营寨。我们与史将军一起,跟着口温不花,在两淮战场上虽然有所斩获,但兵力薄弱,得不到荆襄战场的支持,只好跟着撤军。
现在各路军马,都在找地方歇息一阵,看看明年粮草的筹备情况,短期内肯定是打不起来了。”
“那,郭将军是啥意思?”赵权小心翼翼地问道。
自蒋郁山一进来,他就明白,肯定是郭侃授意,让老蒋过来,要对自己这批人提某些要求。
“郭少爷是史将军重点培养和保护的对象,你们看我们人数不足百,马匹却有一百五十多。虽然真定并不太缺马,但像我们这样匹配的百人队,还真是不多。
史将军也是希望郭少爷能在战场上多历练,不过如果不是关键性的战斗,他也不会轻易派他冲锋在前。这也是一直让郭少爷最憋闷的地方,他总觉得自己被限制了手脚。
其实呐,我也觉得没必要着急,郭少爷年龄还小,有的是机会。就像——你们——嗯,一样。”
赵权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举起酒杯,往蒋郁山的杯子上轻轻磕了一下,说:“哥哥,你看,小弟我这细胳膊细腿的,喝酒还成,上战场岂不被人随便一敲就碎了。而且,兄弟我今年还不满十岁啊,你真忍心让我这样一个小娃娃到战场去送死?”
蒋郁山没理他,转过头看着辛邦杰说道:“虽然此次出征,对敌机会不算太多,但我看出来辛兄弟你无论马上、马下都是一个好手。正是你建功立业的最好年龄,跟着我有些屈才了。”
辛邦杰躬身回答:“蒋队谬赞!”
“这次我们大多承担警戒与善后任务,没有太多危险,但也也没什么立功机会。无功无过,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下一次再出征,就没这么简单了。你可能得自己整一批手下,带着他们上战场,要自己培养,要有自己的可信任的兄弟,在战场上才有可能发挥你最勇猛的战斗力!”蒋郁山嘴里跟辛邦杰说着话,眼睛却瞟向赵权。
辛邦杰束手而立,说道:“邦杰委实不是个领军的料,但听蒋队吩咐!”
赵权打了个哈哈,说:“行了老蒋,别兜圈子了。”
蒋郁山脸色一虎,刚要发脾气。赵权赶紧给他满上酒,举起杯子说:“来,兄弟我先干了,您随意!”
放下杯子,赵权又苦着脸对蒋郁山说:“老蒋,我觉得你是不是太高看了我些,其实说实在,现在我们除了跟着郭将军,还能去哪?你们不会以为我会跟这群小伙伴一起投奔宋国吧?”
“那倒不是……只是……”
“我知道,表忠心嘛,可是忠心这玩意,只能上了战场才看得出来,现在这儿,我就是说个百遍千遍,除了蒋哥您之外,还有谁会愿意相信?”
蒋郁山嘿嘿地露出笑容,“好……你能明白这点,我已经很满意了!”一口干掉杯中的酒,说道:“你们继续,我先撤了!”
步出院门,太阳已渐渐西斜。一阵冷风拂过,蒋郁山心情为之一展。
对于赵权,他是真心的欣赏与喜爱。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会酿好酒,而且酒量极好。蒋郁山觉得他与自己一样都是性情中人,不矫情,遇事拿捏得当,说话不拐弯抹角。每次跟赵权在一起,总会让自己觉得精神与酒量都非常的通达顺畅。
蒋郁山走入村子祠堂。
郭侃一回来,祠堂便被重新征用。赵权干脆让李毅中把祠堂里所有的灵牌包括供桌都挪到李家中。又在祠堂里隔出两个房间,添置了桌椅床铺,再备上一个煤炉。一间给郭侃处理公务接待,一间当作他的卧室。
蒋郁山进去时,施玉田、秦子绪与丁武都在。围坐在郭侃边上,屋里茶香四溢。
郭侃示意蒋郁山坐下,揭开煤炉上陶罐的盖子,拿一根长竹勺,舀出一些茶水倒进杯里,递给蒋郁山。墨绿色的茶,汤色浑浊,杯子里还荡着些许茶沫,香气顺鼻尖而入,直透心肺。
蒋郁山端起杯,一口灌入嘴中。立时呵着气,皱着眉头叫道:“这么烫!好苦啊!”
秦子绪“嗤”的一声冷笑,“真是牛饮啊!这么好的茶被你这样喝,糟蹋!”
“这么难喝的茶,也叫好茶?”蒋郁山虽然没怎么喝过茶,但这茶入口苦涩,实在让他难以接受。
“你知道什么!”秦子绪一脸不屑,“这是产于福建建州的小龙团,原为蔡襄首制,一饼就值千金。郭将军好不容易才从史将军那弄了一饼,你不会喝就别乱说话。”
第六十六章 价值衡量
“这么难喝的茶,宋人还卖那么贵!”蒋郁山嘴里在嘟囔着,“我怀疑是不是你们不会煮,把味道给搞砸了!”
郭侃端起茶杯,小小口地咪了一下,虽然他也觉得这茶味道不咋样,不过脸上还是露出一副迷醉神情。“老蒋你个没文化的,不懂茶别乱发表意见。这茶需要品,你那么喝当然不行。”
随后又问道:“你,那边怎么样了?”
“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是年纪小了些,还需要些时日打磨。”蒋郁山回答道。
“年纪的事,倒是不急,我也可以等。”郭侃斟酌着说。
“几个小屁孩子,我觉得你们也太抬举他们了吧。”秦子绪有些不满。
“小屁孩?”蒋郁山猛地提高了声调:“你倒不小屁了,让你去屯个田都屯不过人家!”
“你?”秦子绪恨不得扑过去,咬死蒋郁山,他最恨的,就是有人在郭侃面前提起屯田这事。
“好了,你们俩别一见面就互掐个没完没了的。”施玉田在边上看不下去了。
“丁武,说说你的看法。”郭侃转过头来问着丁武:“你算是跟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