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宋天下-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宋天下

 第九百零五章 开平城

    “只是,忽必烈有一小事,想求大哥应允。”忽必烈躬身说道。

    “嗯,你说吧!”

    “我想搬出王府,另外寻找住所。以免睹物思人,愧对母亲。”

    “这小事,可以,你自己去找个地方吧!”

    “忽必烈谢过大哥!”

    以前被忽必烈叫大哥,总是让蒙哥觉得不舒服。而这一次,一声声的大哥,却反而让他觉得,这位弟弟,其实是真的把自己当作大哥来尊敬的!

    “也好,你就先在和林呆着吧。开春后,也许会有用得到你的地方。”

    忽必烈撑起身子,躬着腰,缓缓退出大帐。

    夜已深,身边的察必搂着真金,早已入眠。忽必烈依然头枕双臂,呆呆地看着黑乎乎的帐顶,一动不动。

    帐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响。

    躺在帐帘处的阿里海牙一骨碌而起,侧耳细听之后,爬到忽必烈身边,轻声说道:“耶律先生来了——”

    忽必烈侧身看了看依然熟睡的察必母子,起身,轻轻走到帐帘处。

    帘子掀开一个小角,一个黑影随着一股寒风闪身而入。

    “王爷吗,在下耶律——”

    忽必烈“嗯”了一声,轻轻地拍了拍来人的肩膀。

    阿里不哥闪出帐外,两个人直接坐在帐帘处,低声而语。

    “汗王自领西路军……东路军,可能是……我觉得,应该有机会……

    不过,时机……”

    小半个时辰之后,黑影闪出帐外,融入黑夜之中。

    一切,重归平静。

    ……

    公元1254年,宋理宗宝佑二年,蒙古蒙哥汗七年,华夏九年。

    春三月,蒙哥在斡难下游、豁儿豁黑主不儿之地,召开了由诸王参加的忽里勒台会,决开始伐宋之战。

    春四月,蒙哥在斡难河、成吉思汗建国之处进行祭奠仪式。为攻宋之战,向长生天与先祖祷告。

    五月,蒙哥大汗南下。

    七月,抵六盘山之地,开始召集参加攻宋的各路人马、粮草。

    天下震动!

    除了开平。

    开平,位于桓州以东,滦水以北。距柔远东北五百余里。

    金大定八年,因为此处遍生金莲花,而将其改名为“金莲川”。金国曾在此建有景明宫,作为避暑之地。

    当年撤离柔远、受封漠南总领时,忽必烈就想将总领衙门建于此处。早早便将此地改名为“开平”。

    这里是漠北与漠南相接之处,离高州也不算远,正好可以盯住南京府西出的门户。

    只是,忽必烈向和林申请了数次,始终没能获准在此建府。

    三月蒙哥离开和林之前,终于取消了对关中与河南的勾考。但是同时取消的,还有京兆府宣抚司与河南经略司。

    并允许忽必烈,在开平建城。

    这一系列的任命,让忽必烈感受到了蒙哥的纠结。

    想用自己,但是不放心。

    撤销了自己京兆府宣抚司的官职,但允许自己继续保留漠南总领的职位。虽然这个职位现在完全只是虚职,但是起码不会再继续问罪了。

    也好,且让自己看看,蒙哥的这场攻宋之战,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结果。

    刘秉忠,的确还是相当有能力的。

    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把一座开平城给建起来了!

    忽必烈看着眼前的这座城池,貌似平静,内心激荡不已。

    这毕竟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座城池!

    这里,将来也会是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最为牢固的基地。

    再进一步,往南,就是燕京!

    忽必烈扫过站在城前的诸位幕僚,有兴奋、有疲惫、有难过、也有坚定。

    人还是少掉了一些,但是不多。

    有几个还在被关在京兆府牢中,说是贪渎数目巨大,等着筹钱去抵罪。

    当然,也有少数几个,早已离开。或者过不了多久还会回到自己的身边,谁知道呢!

    经过这样的一次劫难也好,留下的人从此之后,只会更加的坚定跟随着自己。

    城门口,蹲着一个看上去年过五十的老头。面目苍老、两眼呆滞,努力地把自己缩成一团,似乎害怕被忽必烈看到。

    瞧着有些眼熟,忽必烈不由好奇地指着此人问道:“那,谁啊?”

    陪在忽必烈身边的刘秉忠,瞧了瞧,答道:“此人,原来是柔远县的打更人,名王二根。柔远县城被毁之后,只有他一个人留守在那,苦苦熬着等我们回去。属下见此人倒是忠诚老实,因此把他调来,当个城守。筑建开平城,他也出了不少气力。”

    忽必烈点了点头。

    这样的人,确实会让人喜欢,用得也放心。

    不错!

    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忽必烈步入城中。

    一北一南两个城门,一条已修建完成的街道,清清爽爽地联接南北。

    街道两旁,零零散散地立着数座府邸。

    其他一纵两横的街道已经规划出来,还有许多正在建造的房屋。

    漠南总领府衙,位于城池的正中间。

    没有金碧辉煌,也没有雕梁画柱,更没有飞檐走兽。

    但是府内建筑,错落有致。前后两院,功能俱全。

    忽必烈满意地点着头。

    “感谢刘先生,感谢诸公。如今,咱们也算有个家了……”

    忽必烈语气平淡,眼中却有泪花闪现。

    在座诸人,皆是感慨万千。

    这一年时间,大伙儿过得太不容易!

    原以为大功告成之后,和林哪怕没有赏赐,大家也可以暂时地松一口气。可是还没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便是一根天外大棒飞来,打得所有人几乎魂飞魄散,惶惶如丧家之犬。

    还好,终于熬过来了。

    还好,王爷又回来了!

    即使现在权力还未回归,但是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机会,就绝对会被他们牢牢抓住,并成为王爷重掌实权的踏板!

    一番相互的祝贺、勉励与展望之后,大多幕僚告退。

    忽必烈在刘秉忠的陪伴下,来到了府厅之后的一间大书房之内。

    阳光透过窗棂,塞满了整间房子。一点点尘埃,正在暖暖地起舞。

    一排排的书架之上,摆满书籍。

    忽必烈伸出手指,轻轻划过。

    “秉忠,难为你了!”

    刘秉忠心中激荡,跪伏在地,“微臣,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

    忽必烈扶起刘秉忠,长叹而道:“这些年,若不是你,我也无法顺利地走到这一步。日后但有所成,先生当为首功!”

    为人臣者,最大的成就不是你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而是要让你的主子明白,你到底付出了多少辛苦。

    主子看到了,心里记下了,对于刘秉忠来说,足够了!

    他相信忽必烈,相信这个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王爷,绝非一个生性薄凉之人,更非一个在将来会兔死狗烹的无情君主。

    权宋天下

 第九百零六章 隐疾

    “王爷,微臣无能,赵璧与廉希宪至今依然身陷囹圄,无力施救……”刘秉忠悲痛难忍的说道。

    “无妨,我问过了,他们暂时没事。皮肉之苦难免,也算一次历练吧。他们、你、我,其实也都是在历练。这种暂时的煎熬,我想,这对于我们来说,也许都是有益的。”

    刘秉忠稍稍的舒了口气。

    看来,自己的主子,心性依然坚韧。百折不挠,这是一个帝王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此之前,刘秉忠的目标,仅仅只是想为中原儒士寻访一个中原之主,让中原成为一个接受和林管辖或是承认蒙古为宗主国的自治之地。

    但是如今,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主子,与蒙哥之间,已经有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样也好,既然没了退路,那就勇往向前。

    置之绝地而后生!

    虽然,这条路会比以前更加艰难,但收获无疑将会十倍、百倍地放大。

    一统中原,整合北地所有的汉人势力之后,漠北将不会是问题;宋国,也只是时间上的障碍。

    然而,东北、南京府,又该如何处理?

    这是个隐疾,一个无关天下大局,却让人不得不面对的隐疾。

    似乎听到了刘秉忠心里的忧虑,忽必烈开口问道:“对于南京府,刘先生可有什么想法?”

    刘秉忠有些犹豫,王爷第一个事情,问的不是中原,不是漠北,不是即将开启的伐宋之战。却是南京府?

    难道说,自己以为的隐疾,在他看来,却是心腹大患?

    是自己判断错误,还是王爷过于看重南京府?

    刘秉忠斟酌着说道:

    “南京府,属下依然以为,芥藓之疾。

    南攻高丽数年,几无寸攻。所夺之地,收获了了无几。

    重商抑儒,眼中只有蝇头小利,成不了大事。起码,无法得到中原诸公的支持!”

    忽必烈微微地点了点头。

    这点,其实也是他一直想不通的地方。

    南京府的势力,以汉人为主,一直在大力推崇汉化,可是偏偏对于中原的汉儒,并不太愿意接纳。

    是他们根本无意于中原,还是看不起这些汉儒。

    蒙哥不想用汉儒,是因为他觉得高贵的蒙古人,只能利用汉人而不可依靠汉人,否则蒙古总有一天会被汉化,一如辽、金。

    那南京府不想用汉儒,又是为了什么?

    靠唯利是图的商人来争夺天下吗?

    这岂不是一个笑话!

    “东北之地,易守难攻。这是多年来,东真军占据优势的主要原因。但是,南京府的势力想要走出东北,一样的困难!

    开平建城,除了沟联漠北漠南,属下以为,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防备南京府势力向中原的渗透。

    守住榆林通道,任是有千军万马,东真军也别想侵入中原一丝一毫。

    至于高州的也速不花那里,我想,只要王爷拥有大义,此人哪怕不会支持我们攻打东北,也不敢轻易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