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知道这贼厮没安好心,原以为只有我一人是益王之师,没想到我只是三个老师之一。古往今来,哪里有三个太子太傅的?
第1049章 益王
侍其轴,名符其实的大权国第一国相。
刘秉忠,虽未曾担任过国相,却比任何一个元国国相更实至名归。
加上自己,当世三大国相,都齐了。以三个国相为师,赵权这厮可真是大手笔啊!
可是,眼前其他两人,若论身份地位,远远高于落魄的自己。想挤走他们,成为益王唯一的太子太傅,显然已经不可能了。
又上了赵权的狗当!
侍其轴翻了个白眼,说道:“殿下身份高贵,肯叫你一声老师,也算你的福份。当然,也是我等之福份,师先生莫非对我家殿下真的瞧不上眼吗?”
刘秉忠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师先生胸有丘壑,学识武功,令刘某人望尘莫及。若是将一身所学埋于黄土,岂不可惜了!”
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贾似道平波不起地说道:“殿下天资聪慧,若真能让老夫在嘉禾屿倾心教导三年,必然是一代明君!”
把赵溢留在嘉禾屿?想什么呢!
“啊——啊——”
池子那,突然传来一阵阵冲天的惊叫与怒骂。
“兄弟们,我来了——”
“赵溢,你这个混蛋,把衣服脱了再下来啊!”
“鞋也没脱,水被你弄脏了!”
“打他——”
“一起上啊——”
拳脚飞舞着,从水上水下向刚刚入水的赵溢,疯涌而去。
“住手!”王铠大吼,却只是站在一旁,随时捞起在水中挣扎的一两个小娃娃。
“你儿子这样被人欺负,你不管啊?”池子边上,李勇诚的妻子吕若娴紧紧地贴着赵子矜,悄声问道。
数年不见,两个姐妹这些天来,总是日日夜夜地紧贴在一起,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感慨。
“没事,他爹说了,小孩子就要多闹闹,只要不重伤,养两天就好了!”子矜撇了撇嘴说道。
“啧啧,他都被摁在水里了。”吕若娴忍不住捅了捅另一个妇女,说道:“你们家铠子,是不是故意要整赵益啊?”
“人家当娘的都不急,你急啥啊?”
“我怎么不急!”子矜有些委屈,“当年沁沁这么大的时候,她爹恨不得每天捧在手心,稍微蹭破点皮,脸就得黑半天。现在的益儿,简直被当他作一只小野牛来养了!”
“重女轻男?”
“李大、李二、李三!”赵益好不容易从水中探出脑袋,一边吐着水一边吼道:“跟我联盟,等到了东北,我带你们捉老虎玩!”
“别听他的,一起上啊!”
“李大,帮我,我就让我娘给你专门做好吃的!”
子矜俩姐妹相互看了一眼,满脑子黑线。
李勇诚这些年在福建,辛苦操劳,竟然生了一女三子。大女儿十三岁,知书达礼,这些天更是成了嘉禾屿的半个女主人,一直陪着各位阿姨身边,领着十数个侍女照顾她们的起居。
但是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长得粗糙。尤其是与赵溢年龄相仿的老大,不仅气力远远超过赵益,每顿饭量更是他的三倍有余,似乎永远都没吃饱过饭。
赵益,这是直击李家老大的软肋啊!
“李大,别听他的,他骗你的!”其余几个小孩大惊。
“我娘跟你娘关系最好,你被挨揍的时候,我还可以让我娘去求求情。”赵益继续合理诱导。
够义气!李家老大,立时意气风发地大吼道:“老二、老三,听我号令,随我杀敌!”
大战再度在这个五百平方米的池子里爆发了。
湖边池子里的喧闹,并未影响到三位正襟危坐的“太子太傅”,与一个专心于美食的国主。
赵权抽空抬起头,看着三人面前干干净净的盘子,劝道:“我在泉州专门找来的厨子啊,味道真的不错。泉州好厨子,可没剩下几个了!”
刘秉忠矜持一笑,示意自己已经吃饱。贾似道不屑一顾,表示这种厨艺自己根本看不上。
侍其轴急急地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又“啪”的合上,握着扇柄在桌上轻轻一敲,带着一些埋怨的语气问道:“吃好了没?”
“啊?嗯,好了,好了!”
赵权说着,把盘子递给身后的大嘟嘟,拿来桌上的酸梅汤,倒满一杯,美美地一口滋干。再抖开桌上折成三角形的餐巾布,擦了擦嘴角。这才后仰着头,靠在椅子上,左右打量着依然板着脸的三位老夫子。
侍其轴心里腹诽:自家这个一向勤俭持政、人前俨然的国主,什么时候变成这么一副惫懒模样?
是刘秉忠彻底表露忠心,还是收获了走投无路的贾似道?或是宋国降元之后?
似乎感觉到了侍其轴谴责的目光,赵权清咳一声,端正了自己的坐姿,对陈耀扬了扬手,说道:“开始吧。”
“嗯?开始什么?”陈耀一脸茫然。
侍其轴揉了揉皱巴巴的额头,脑壳突突地疼。
似乎自从来到个破岛之后,每一个人都变得有些不正常了。
也不能说不正常,将之称为“进入不了状态”,可能更合适些。
赵权恨其不争地看了一眼陈耀,说道:“你刚不是在要谈忽必烈要求和的事吗?”
忽必烈想要求和?
三个老夫子眼中同时闪出锐利的目光,盯向赵权。
陈耀挠了挠头,说道:“没有求和,是议和。”
赵权手一挥,“有什么不同呢?忽必烈现在拿什么东西跟我们议和?求和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国主飘了……几个人脑中,同时闪过一丝恍惚。
三个老夫子相视一眼,难得的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些许的认同。
“何以见得?”开口的是刘秉忠。
“忽必烈此人,出身也算高贵,但是在拖雷诸子之中,其实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资源支持。在潜邸之时,不仅没兵而且没钱,甚至没有任何结交蒙古王公的机会。
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完全全是靠着他自身的努力,一点点拼搏而来。
一个蒙古人,却带着中原汉人,北扫蒙古阿里不哥,南灭宋国。从这方面来说,忽必烈是我不得不佩服的一位开国之主。
诸君以为,忽必烈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
第1050章 屡败屡战
“他想要这个天下!”刘秉忠回答道。
赵权点了点头,又问道:“他要这个天下,是为了什么?”
众人一怔,一个帝王想要一统天下,独揽江山,还需要理由吗?
“他想要让蒙古人成为这天下的主人?”赵权又问道。
众人摇了摇头。
“他为了传承儒家的道统,为了恢复汉唐荣光?”
众人又摇了摇头。
刘秉忠脸上露出赦然之色,传承儒学道统,这是他当年辅佐忽必烈的最大理由与希望。
“为了天下从此不再有争战?为了可以让所有的百姓安居乐业?”
众人不由的陷入沉思。
古往今来,无论哪个开国之君,都会将百姓民生当作自己一统天下的最基本目标,并以此来争得大义,争得天下人的支持。
但是,大伙都是明白人,大目标谁都会定,能不能做得到或者说会不会去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秦始皇如此,汉高祖如此,唐高祖更是如此。
至于忽必烈,他连数百万百姓的生命都未曾怜惜,如何会去考虑是否能让百姓活得更好一些?
赵权两手一摊,说道:“忽必烈想要这个天下,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能够登上权力的最巅峰!在他眼里,身边的一切都是他可以利用的工具,也都可以为这个目标而牺牲。百姓,同样是工具,而不是他为之而努力的目标!”
“如今,所有的工具,都已经几乎被他榨干了利用的价值,他还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呢?
他想要议和,无非想要再争取几年的时间,希望以此暂时安抚住宋国百姓,待世人忘却他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之后,便可继续驱使这些百姓,再次反攻中原。
因此,若我所料不差,此次议和他会做出重大的让步,比如割让两淮东路、允许四川自立,甚至会默视大权国对于福建的占领。”
“元国议和条件,差不多就是这样。此外,他们还要求两国十年之内,不动刀兵,以及开放南北的贸易榷场,等等。为此,元国愿意奉权国为长兄之国。”
侍其轴与刘秉忠面面相觑,如果真的是这种条件的话,说元国是“求和”,丝毫也不为过。
只有贾似道老神在在模样。
忽必烈的这些反应,是这些日子他跟赵权相互探讨而得出的结论。
赵权将此当作自己的判断,贾似道还能说什么?他只有在心里又长长地叹着气。
其实直到现在,他对于赵权都有一些不服气。运气不好,理宗过早去世,使得自己对失控于朝堂。否则,宋国绝不会惨败如斯!
可是,为一国之君,那终究是自己绝不可能做得到的事。
既然如此,哪怕不服,又能如何?
赵权继续侃侃而谈。
“忽必烈绝非一个甘居人下之人,大权国与元国之间,也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别说称臣,连维持兄弟之邦的状况,都不会长久。他不可能只守着江南,我也不会只防住淮北。
即使此次和谈能成,我估计最迟半年,最快三个月,忽必烈一定会撕毁协议,与大权国军队发动一场大决战。而且,我估计此时的忽必烈,很可能已经在准备退路了。”
“在哪?”
“去哪?”
侍其轴与刘秉忠同时问道。
赵权双手轻轻虚抚,说道:“先讨论第一个问题,忽必烈将会在哪里发动与权国军队的决战?”
“这问题其实不难预料。若是双方能够签订协议,那么决战战场必然会是在荆湖北路与河南南部。若是协议不能签订,而大权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