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位大典,大宗伯那边定在初六,本宫已经准了。”
今天已经初三,显然是他还没回来,这边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白景源心神并不在这上头,听到了也只当没听到,实在是这画册上的人太让他上头了!
王后娘娘为了膈应他,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能在这个时代,看到这么写实的画作,可真不容易。
欣赏够了便宜儿子的憋屈,王后娘娘笑容也真切了许多。
若是其他的政事,哪怕是他国王室八卦,她可能都不会和他聊,继位这件事需要他来配合才能完美,自是要提前说一说。
当年先王新丧,大宗伯属意叔鱼摄政,对她的野心很是鄙夷,再加上各大世家都想趁机搅浑水,一时间凤凰台暗潮涌动,当时阿姊领兵在外,暂时赶不回来,那段日子她天天都在害怕,怕这些人合伙弄死自己,好把她的儿子弄成傀儡。
后来她就想法带着孩子离开了凤凰台,走之前,不仅算计了后殳随行,把后氏拉上战车,还派人将宗庙中供奉的鼎簋偷了出来。
这套鼎簋与祖宗们陪葬的那些礼器是不一样的,这是高阳帝分封诸侯的时候,与传国玉玺一起赐下来的传国礼器,它们标志着芈氏统治的正统。
若不是白景源的出现,这些东西或许已经随着原本的公子白,随便埋在哪个野地里了。
正是因为有这东西在手,掌管芈氏祭祀还有传承的大宗伯才不敢造次,这些年任袖动作频频,一直在努力收拢权力,投鼠忌器之下,他也不敢代表芈氏反对。
前些日子得知公子即将归来,叔鱼一路随行在公子身边,也没有与王后争个你死我活的意思,知道大势已去,大宗伯终于低头,遵从了任袖的意思,把继位大典的日子定了下来。
且不说大宗伯是否怀念当初随意拿捏她们母子的光景,任袖是再也不想回忆当时的窘迫了。
现在这样多好啊!等过两年时局更加稳定,这位不识趣的老族老,就该升天,然后换一个对她言听计从的大宗伯了。
当然,前提是这孩子,要听话呀
任袖在那规划着自己的事业蓝图,想得有点出神,白景源只当她非要逼自己表态,只得一边看画册,一边琢磨王后的用意,许久才不情不愿的“嗯”了一声。
这藏不住的憋屈消沉,比起刚进来时努力压抑心中激动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随着天气转暖,庭院中多了许多蚊虫,任袖特别讨厌蚊虫叮咬,殿中驱蚊安神的熏香就没有断过,听到他终于出声回应自己,任袖笑容越发灿烂,却没有理会他,而是叫来婢女:“春!快添块香饼!”
那舒适恣意的感觉,让白景源觉得,自己是个客人。
若是以为回到凤凰台,又登上王位,这里就是你的家,全都你说了算,那你可就想错了!
这里是老娘的地盘!
点燃的香饼放进香炉里,长相秀美的春用细细的银勺子拨好燃尽的灰,又把铸了瑞兽的盖子盖上,好闻的香味就弥漫开来。
白景源依然在翻画册,只是速度慢了下来。
他对王后的态度并没有异议,讲真的,他还真没有把这里当成他的家,也没有想要占据这里的意思。
他的家永远都是滨海路8号,白氏庄园。
现在最要紧的,是这个画册,到底怎么个意思?
王后娘娘之所以选在他第一天回来的时候就发难,除了因为去年那事心里憋了气,还因为她想借此确认主权已经十一岁的白景源,已经有了小少年的样子。
他会越来越大,慢慢成为一个挺拔的青年,然后进入壮年,而她却会逐渐老去,别看她现在看起来很年轻,其实已经二十七岁,在这个活到七十都很少的年代,这意味着她很快就要进入中年。
这让她很有危机感。
她不希望白景源的野心,随着年岁一起增长。
到了一定的时候,就算他不想争,身边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鼓动他,怂恿他
所以她要竭尽全力的打压,打压,再打压!让他怯懦,让他认清现实!
她要握紧权柄,直到死去那一刻。
至于她死后楚国会怎样?她才不在乎!
这又不是她的亲儿子,传承下去的也不是她的血脉,活着享受够了,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与这不孝子只会虚张声势不同,她做事从不会雷声大雨点儿小,等她看够了乐子,那些夫人啊侍妾啊,就该进宫了。
趁着新王继位,在国中广选淑女,以便早日诞下子嗣延绵国祚,是她这个母亲和楚国王后应尽的义务,她这么做,是所有人都会称道的,至于被她选中的人会不会得到大王的喜欢?
管他呢!只要她喜欢她高兴,就够了!
鹿儿站在边上,见娘娘一盏花果茶都喝完了,公子还在那低着头,一言不发的翻阅画册,不由暗暗焦急!
之前公子翻开画册,他也好奇,就跟着看了一眼,结果第一眼就看到了张氏那个龅牙女,假惺惺的拿朵花挡住半边脸,有什么用?他是在凤凰台长大的,只看边上写着的“张氏女翠蛾”,就知道是谁。
除了之前公子被掳走那段时间,鹿儿一直跟在他身边,自是知道当初那件事。
如今他俩不过是一个想做初一没做成,一个干脆利落做了十五。
公子还未长成,正该与娘娘处好关系才是,若是硬来
脑海中浮现鸡蛋碰石头的惨烈画面,鹿儿有心戳戳他后背,好提醒一下,当着王后娘娘的面,却是动都不敢动。
衷心,不代表他没脑子。
公子尚需蛰伏,他更是要谨慎小心才可以,否则,现在的公子根本护不住他。
白景源不知鹿儿心中已是翻江倒海,他在那从头到尾的把画册翻了一遍又一遍,刚开始还想发怒,后来一页页看过,反倒觉得好笑起来。
他就说么,当初那样算计任袖,说要给她再找一个,她这儿闷不吭声的,原来下马威在这里。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风水轮流转,今天我倒霉。
画册上的猫腻,白景源刚开始还没看明白,多看几遍,突然就发现哪里不对了!
画册上每一页都画着个女子,写着出身与姓名,作为一个老司机,第一眼自是要去看看这些人好看不好看,身材好不好,结果她们不是以扇遮面,就是低头闻花,还有远景图、背影图、侧面图等等。
这时代的贵女,他已经见过不少,可没听说谁会这样羞答答。
以前在桃溪,还有贵族淑女手牵着手来堵他呢!那“咯咯咯”的笑,就跟一群小母鸡似的。
在阳城,那些上国贵女,也喜欢来找他玩,每次他在城中游玩,都会有同龄的男孩儿女孩儿凑上来,并没有听说谁家女孩儿养在深闺足不出户的。
这说明,这些人多半对自己的容貌不自信。
再看身段,比起那些纸片儿般的少女,一看就知道,年龄偏大。
白景源觉得好笑,所以他就真的笑了出来:“母后,听闻之前您替儿求娶金国小公主?不知结果如何?”
按照传统,这些国内淑女根本不可能成为他的王后,任袖这么做,不过是恶心他一回。
最好的防守,永远都是进攻,不想让她如意,自是要另想法子。
因为她不会理会他的拒绝。
第174章 没那么容易
王后以为他肯定要先问这本“百花册”是什么个意思,没想到他看了那么久,一开口却是问起了求娶金国小公主的事,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应答。
“之前母后传信来,儿听闻此事,十分欢喜!”
白景源笑容满面,期待的看着她,好像他多么希望立刻听到她说“金国公主已经给你娶回来了”一样。
其实在燕国的时候他就知道,自燕王弄死鲁王之后,赵王后就干脆利落的结果了鲁王之女,转而求娶金国公主为继后,以巩固金赵两国同盟,而金国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楚国这边的说法多半是,我们吃亏就吃亏在距离金国太远,让赵国捷足先登。
不过白景源也听说了,楚国使者抵达金宫的时候,恰好遇到金国公主发嫁,金赵两国还处于生米没有煮成熟饭的阶段,可金王最后并未选择悔婚,连推迟婚礼都没有,真是一丝儿缝都没有给楚国留。
宁愿让女儿去给人当续弦,还是个死了老丈人就立刻弄死原配的四十来岁老男人,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同龄的公子白,这事儿对楚国上下,尤其是王后娘娘来讲,都是一件丢脸的事。
因而白景源刚提起这茬,任袖的脸色就微微变了变。
不过她很快又想着白景源被燕国掳走这么久,消息不灵通,多半还不知道金赵联姻的事,就把心中恼怒强压下去,神态自若道:
“也是那金国小公主没福气,我们的使者到了金宫,才发现她已经出嫁了,金王如今已经没有适龄的女儿了,给你娶王后的事,母后还得从长计议,吾儿莫急。”
白景源只当没听出她话里的讽刺,满脸遗憾的叹了口气,看向王后的眼神里,好像在说“明知道人家已经嫁人了,还眼巴巴的去求娶,多跌份儿啊!又不是贱骨头,非要凑上去让人嫌弃。”,气得王后又是一噎。
这死孩子!怎么就这么厚脸皮呢?小小年纪就惦记娶妻!真是没出息!难不成乖乖听话,老娘还能少了你的女人吗?
她的表情实在太直白,只要眼睛没有瞎,都能看出来,白景源只当没看到。
对十一岁的小男孩儿来讲,追着母亲问娶妻之事,可能还抹不开脸,可对他这个三十几的老男人来讲,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没道理她给他添堵,他却不能反手插一刀吧?
王后娘娘小气,白景源有时候也没有那么大度。
所以他插完一刀,又气儿都不带喘的,再次补刀:
“哎我芈氏子嗣单薄,现在最要紧的是早日诞下子嗣延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