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别看现在他们坐在一起谈事,还摆出一副尽释前嫌的架势,可谁的心里面没自己的算盘,谁又真的能信任别人!
就算击败大明又怎么样,日本国内的乱战不会结束,到时候还是要互相攻杀,如果自己的军队折损太大,那么唯一的下场就是被灭掉或者被吞并,谁愿意做这个牺牲!
至于拖垮明军更是无稽之谈,日本与华夏不过咫尺之遥,以大明舰队恐怖的运输能力,明朝军队打到哪里,那舰队就能将物资送到哪里,怎么拖垮,拖垮个屁。
“诸位看来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奈良天皇叹息道:“日本不论是军力还是财力乃至输送能力都无法和大明相提并论,既然如此,玉碎一战吧,不过我建议各位将军不如将家族里面的重要子弟派军队护送出海,那么就算日本战败,我们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比如爪哇国就不错。”
奈良天皇的意思很明显,大明这次挟无敌之威而来,日本战败乃至灭亡都不是没有可能,既然众大名都觉得胜的希望不大,那自然要为大日本保留火种。
当然,奈良天皇的主要意思还是这些大名把自己家族子弟送出去的时候能把他乃至整个皇室都给捎带上,毕竟没兵没钱也不懂军事的皇室留在日本一点用处都没有。
可就算再没用,至少也是个精神象征,哪怕日本真的被大明征服了,只要皇室还在,那么日本就不能算是灭亡。
中原王朝向来都是盛极必衰,现在日本不是大明的对手,不代表永远都不是,等到大明衰亡,顾不上日本的时候,届时再杀回来,自然可以再建大日本帝国!
说实话,这个建议不错,在座的众大名明显都心动了……
第642章 杀人要诛心
皇帝要御驾亲征,这可是捅破天的大事!
说实话,大明的官员对于皇帝御驾亲征一直都是讳莫如深。
没办法,想当年英宗御驾亲征给予大明的打击实在是过于沉痛,即便因为土木堡一战导致武勋实力彻底残废,从而让文官势力崛起,但是但凡大明的忠臣,谁又愿意大明因此而亡。
可以说,要不是这次要亲征的是嘉靖帝,换做英宗之后的任何皇帝要亲征,这朝廷都得吵翻了天,估计当廷死谏都不新鲜。
但是嘉靖帝不一样。
嘉靖帝如今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这个威望可不只是在朝廷,要知道以儒家官员的气节,就算皇帝再凶残,可依旧不会少了为了胸中理念而誓死卫道的忠贞之士。
想当年刘谨权势滔天,无数官员为之屈服的时候,朝野内外依旧有不少的官员敢对其不假辞色,哪怕明知道得罪刘谨会落个什么下场,可依旧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可嘉靖帝不一样,嘉靖帝的威望在朝廷,在民间,在军队当中都已经高到了极致,这种威望不是靠杀出来的,尽管嘉靖帝也掀起过大案,但是和太祖皇帝乃至灭人十族的永乐帝比起来,嘉靖帝简直就是仁慈的不能再仁慈的君主。
因为太祖皇帝杀人都有很深的目的性,比如杀淮西勋贵是为了给朱允炆铲除荆棘,杀胡惟庸还牵扯进李善长是因为这两个神经病想要架空皇权,任人唯亲,让太祖忍无可忍。
蓝玉也好,李善长也好,他们该死吗?
该死!随便罗列罪名,杀他们十次都不带冤枉的,可一个是追随太祖起家,功劳堪比萧何的丞相,一个是战功赫赫,甚至能比肩卫霍的无敌战将,两人都是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就非杀不可吗?
答案是非杀不可……
不杀李善长,朝纲不正,吏治不清,不杀蓝玉,就凭这家伙骄狂的性子,他能服朱允炆?
不要忘了,大明还有位嫡孙朱允熥,而朱允熥的身上有常家、蓝家的血脉,淮西勋贵是朱允熥的绝对支持者,太祖皇帝知道,只要他一死,朱允炆必然会受到反噬,届时淮西勋贵必然作乱,将朱允炆赶下皇位,扶朱允熥上位!
所以淮西勋贵必须灭了!否则软弱无能的朱允熥成为皇帝,多半会被淮西勋贵架空皇权,届时大明藩镇之祸不远。
至于永乐帝……就算再如何雄才大略,也掩盖不了其篡夺侄子皇位的本质,悍然灭方孝儒十族不是因为方孝儒该死,而是因为方孝儒不死,永乐帝就没办法震慑天下读书人,也就是说永乐帝为了自己能顺利继位,不惜让数百颗人头落地,从而为自己登基扫平道路。
不管是太祖还得永乐,他们杀的这些人,在朝堂还有民间,都能找到不少为其鸣冤的,认为他们不该死的,包括兔死狐悲的。
嘉靖帝也杀人,但是他杀的人,天底下所有的百姓都会拍手称快,因为嘉靖帝要杀你,会将被杀之人的罪名完完全全公布于众,让满天下的百姓知道为什么要杀,让百姓直观的去感受这些人该不该死!
可以说,在嘉靖帝的屠刀下,就他么没一个是冤枉的!
都是被杀了之后,百姓都恨不得将这些狗官的尸体拖到野外去喂狗的下场。
杀人还要诛心,这才是家嘉靖帝最为狠辣的地方。
大臣们担心皇帝御驾亲征会给帝国带来深重的灾难,害怕大明出现第二次土木堡之变,但是嘉靖……
看看嘉靖朝的军队,看看大明如今的军工!
拥有能杀遍全世界的无敌军队,嘉靖帝要去踏灭区区一个日本,那不会比捏死一只蚂蚁更费事。
与其说是嘉靖帝要御驾亲征,众大臣其实觉得这是皇帝待在皇宫里面待的厌烦了,所以打算出去散散心。
因此没什么可担心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嘉靖帝真出了什么意外……
国有储君,政权可以平稳过度,对于这十几年间被虐的欲仙欲死的大臣们来说,换一个皇帝,呵呵,貌似也未必是坏事。
现如今,战争的筹备工作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其实以大明如今的军事力量,想要推平小小日本国根本不需要太费劲。
无需动用京郊大营整练还不足两年的新兵,只需要一道旨意发给各大军区,每个军区抽调一万五老兵入京,组建出一支二十万的大军根本不费什么事。
所欠缺的无非就是枪支弹药罢了,毕竟这些年造的火器全都用在了殖民身上。
但是皇帝没有,自从三个多月前昭告天下之后,皇帝就任由民间舆论发酵,自己却闭口不提亲征的具体日期……
谁都不知道皇帝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不过猜测的声音什么都有,但是主流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皇帝这么早就昭告天下,就是存心想让日本压力骤增,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还有就是日本国内现在乱成一锅粥,皇帝是觉得日本内乱,不利于他毕其功于一役,他不想太费事,反正在大明军队面前,不管日本国是各自为战,还是团结一致,对于大明来说都是土鸡瓦狗,那能速战速决,为何要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
不管怎么猜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皇帝能发出那篇言辞犀利的讨倭檄文,那就不可能会雷声大,雨点小,更不可能是光打雷不下雨。
灭日战争必然会在嘉靖十九年到来,最迟嘉靖二十年结束!
对于皇帝要发动的这场战争,大明国内几乎也是完全性一边倒的支持。
读书人支持是因为他们多少都了解历史,知道区区倭国竟然敢对大明那般不敬,大明乃天朝,可以不和你个小国一般见识,但是你个小国就该夹起尾巴做人,当一条大国身边的狗,摇尾乞怜的话还能给你根骨头啃啃,敢张牙舞爪,那就是自取灭亡!
对于百姓而言,嘉靖帝就是神,神的决定必然是对的,那么皇帝要灭日本,那么日本就活该被灭亡!
最高兴的则是那些基建工程的承包商,基建要人呐,灭日本或许就会有无数的俘虏,这些俘虏只要花一点点银子就能从官府买来,还不用管死活,简直是一本万利呐……
第643章 祭旗
“奈良天皇的使臣?”朱厚炜冷笑。
这几十年间倭国打着朝贡的幌子不知道多少次来过大明,无非是想用可怜兮兮的东西来换取丰厚的回报,而大明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大多数时候也会馈赠丰厚的回礼。
可使节是什么?
使节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能够安排使节出访的只能是国家的统治者,就好像大明礼乐部难道能不经过他的同意就安排使臣去出使它国?
那是僭越!
可倭国呢?派来大明的使臣几乎都是各个手握重兵的大名,这也是倭国使节很多,让大明非常厌烦的原因之所在,而倭国的王室却很少会派使臣。
派使臣有什么用?自己的国家自己都说了不算,不是傀儡就是废物的王,派使臣就是个笑话。
再说了,以王室那么穷困的现状,估计奈良天皇想派都没盘缠给使臣……
但是现在奈良派了,在朱厚炜的预料之中,毕竟讨倭檄文都昭告天下几个月了,倭国不可能没收到消息,在明知道自己无力对抗大明的前提下,那么委曲求全装孙子,自然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之一。
朱厚炜也在等,他等的就是倭国使臣!
洪武年间,倭国杀了大明五位使臣的账,朱厚炜可没忘,既然自己送上门来,那就把命留在大明好了。
“全部关入诏狱!”
顾鼎臣一呆,讶然道:“陛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大明如此做,只怕会损及上国的脸面。”
朱厚炜抬头冷眼看了看自己的外交部长道:“两国交战?那倭国也得配,区区弹丸之国就敢悍然杀害明使,如今过去一百六十年了,大明的仇还没报!难道顾爱卿就已经忘了史书上的斑斑血迹了吗!”
“臣失言……”
朱厚炜冷哼道:“卑劣民族,曾经竟然敢不把新立之大明放在眼里,杀我使臣,傲我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