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蛋明白这是对面值班巡逻的士兵偷偷过来换罐头了,狗蛋冲他们点了点头便返回了营地,跟营长说了这件事。
营长听闻之后倒也不奇怪,只是吩咐了一句让狗蛋别吃亏,然后就随他去了。
狗蛋很诧异的问道:“真的不管管么?”
“倒也没必要,听他们说过些日子对面可能还会过来一批人在这卖东西。”
狗蛋不理解,但着实被震惊了一把,好奇的问道:“卖东西?”
“嗯,说是先头部队之前驻扎在这里的时候,对面就经常来卖东西的。对面的日子比较苦,粮食虽然够但却没有肉食,不像咱们这么舒服,还能让你有水果吃。所以对面知道之后,就经常会偷着来卖点军资,换点罐头什么的。”
狗蛋大概明白了,他回到营房之后跟几个战友也说了这件事,他们似乎是老江湖,带上了东西就跟着狗蛋过去了。
黑色头发和金色头发的两堆年轻人在放下枪之后就化作了商人的模样开始讨价还价,最后得到了一个双方都觉得不错的价格,这头高兴的抱着酒回去了,对方也拖着一兜子肉罐头离开了。
而分到一瓶朗姆酒的狗蛋坐在那看了看海峡对面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酒,却是突然笑了出来。
果然一切就真的如同父亲所说的那样:单独个体的意志通常是没有差别的,只有当单独个体汇入集团之后,集体意志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分歧,而通常这样的分歧足够造成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所以战争从来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而是针对一个集体、一个集团。
就像现在,狗蛋发现刚才跟他做生意的少年与驱赶百姓上战场的少年既是同一个少年又是不同的少年,对立统一出现在了同一批人身上,所以有时真的很难分辨。
而狗蛋还发现在朗姆酒的木盒子还有一本很色的画册,上头写着一段话,交给翻译之后,那翻译笑着喝了一口狗蛋的酒,指着那画册上的笔迹说:“我叫威廉,我是农民的儿子,希望和你们交个朋友。”
“哈哈……”狗蛋也是笑了起来,然后突然却抿起了嘴不再言语。
翻译是个老江湖了,他懒洋洋的靠在树荫下:“战争嘛,就是这样,残酷的很。当我们放下枪的时候,我们也就是普通人,但端起枪的时候,我们就是野兽。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纪律保证了我们能够留存最后的人性。这没有办法,宋先生说,他一生都在避免战争,但这一次他避无可避,因为对面那面旗帜是能够将任何人变成野兽的怪物,我相信的。”
“你认识宋先生?”
“唉,大哥。我可是名校出来的,长安外事学院知道么?主修突厥语和拉丁语。”那翻译慵懒翘起了二郎腿:“我还上过宋先生的课呢,怎么?你也认识?”
“我爹。”
“吹牛吧你。”翻译嗤笑起来:“你去问问,光咱们营里,自称是宋先生儿子的就有几十个。”
“我,宋祯。父亲的长子!”
“操!”那翻译从土台阶上翻了下来:“真是啊?”
“昂……”
“那你不是太子爷么!”
“别胡说八道!要让人听见了,我保证你关禁闭。”狗蛋坐到了他旁边:“你说咱们什么时候能打完这场仗?”
“看对面什么时候输,你上没上过战场?”
“上过。”
“那不就完了么,那帮人不是人,宋先生当时怎么对咱们说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924、二十年9月11日 雨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死盯着远征和宋国的一系列政策准备跟紧风潮时,辽国的皇宫内部一股暗流已经逐渐流于明处。
这日韩琦正在办公,这些日子他总是有些寝食难安,倒也是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要发生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心惊肉跳,快四十岁的人,执掌辽国半辈子,即便是在风雨飘摇之时也没有过这样的感觉,而现在基本安定了,就等着时机成熟之时宋辽上谈判桌聊统一议题时,这种感觉突然涌上了心头。
“渊童,渊童?”
他呼唤着身边下属,但却始终没有人回应,他觉得有些奇怪便起身去查探。
可就这刚一开门,却发现外头一队士兵正小跑着冲入了中枢衙门,韩琦眉头一皱站在门口却是没有说话。
不多一会儿,外头走进来数人,为首的正式大辽皇帝陛下的哥哥,宋家的二爷。
“韩先生,请吧。”
韩琦到底是见过风浪的,经历过无数次的磨练之后,他现在气沉如山,看到这位二爷以这个姿态出现,他大概是知道他要干什么了。
但他到底是不如他的父亲,韩琦最切身的体会就是自己在宋北云面前根本就提不起气来,数次交锋没有一次能够逃开宋北云的手掌心。可在这个小子面前,他却一点都不慌张,因为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哭闹着要奶喝的孩子。
“王爷,您虽贵为亲王,但你可知政变夺权,该当何罪?”
韩琦的声音让二爷愣了一下,然后却是摆手道:“我几时候政变了?不过就是趁着我主万岁不在时打扫打扫庭院罢了,废话不多说,韩先生请移步。”
韩琦轻轻甩了甩手,面带微笑的走上前去伸出双手,但他的身份摆在那呢,谁敢给这位爷带镣铐呢,即便是二爷而不敢呐。
“韩先生不要误会,我只是想请韩先生去避暑山庄休息些时日,仅此而已。”
韩琦朗声一笑:“王爷的好意韩某倒是心领的,不过正当这个节骨眼上,王爷还是做好打算。”
“什么打算?韩先生莫要说笑。来人,送韩先生前往山庄。”
二爷这就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为什么不敢动韩琦,不就是因为如果自己真的把韩琦给杀了,那事情可就不是胡闹那么简单了,那到时候可就即便是弟弟求情都保不住他了。
而现在他之所以政变,就是想要拖住辽国统一的时间,只要能够熬到父亲退下来,那时一切都还有转机。
毕竟辽国是中原王朝,论声望并不比宋国差,现在虽然宋国势头正红,但问题是辽国也不差,而且即便是辽国四面与宋国接壤,其实问题也不大,拖着嘛,只要拖着就好,至于会不会发生战争,那肯定是不会。
“王爷,我奉劝您一句。”韩琦坐在马车上对二爷说道:“以如今之势,天下归一不过是早晚,你想试着拖延,清理统派,不光无济于事反而会适得其反。”
“哦?韩先生为何如此说来?”
韩琦微微一笑,却是不再言语,因为他已经确定这小子根本不了解他爹,甚至都不如自己对宋北云的了解多。
不过也难怪他,这些年来他们父子相处时间并不多,而宋北云这个人也是奇特,若是不仔细了解他的所作所为,很容易将他当成依靠顽劣皇帝上位的弄臣。
但其实不然,大宋有今日,一半是赵性一半便是这宋北云,他们两人互相扶持互相依托,一起让国家走到了今时今日。
论铁腕,宋北云堪称当世第一,他就是大宋那个唱黑脸的,赏善罚恶里的罚恶。
而这位小王爷竟连这一点都不明白,看起来他们父子之间恐怕还真的没多少交流。
韩琦不着急,他大不了就是去修养几天好了,算算日子,今天早晨兵变,两天内消息就可以传到长安,最多不过二十天,这位王爷就要全盘落空了。
以韩琦的眼光看来,这位王爷若是能再沉稳一些,未来一定是天下一等一的大能,甚至说能接宋北云的班。
但他到底才十几岁,气质不够内敛,处处透着张扬,想当然的处理很多问题。
这不是好事啊,想来这次之后,他恐怕是捞不到好处了,以宋北云的性子,他可不会因为这个是儿子而轻易饶了他。
韩琦颇为可惜的看着二爷,而二爷被他看得发毛:“你是觉得父亲会制裁辽国?”
“制裁不制裁辽国,那已不是王爷考量的事了。”韩琦轻轻说道:“王爷这些日子记得把行李备好。”
“呵,韩先生还真的是会损人呢。”二爷摇头道:“那既然韩先生如此不看好我,那我倒要看看我究竟会怎样。”
“效仿宋国变法,不错,是好事。可是变法初衷却与大势相违,不会有好结果的。辽国本还有二十年的气数,如果王爷仍是执迷不悔……”韩琦突然笑了起来:“恐怕……”
韩琦才不怕呢,他有能耐就杀了自己,给他一个胆子看他敢不敢,他的确是冲动而且心急,但聪明人到底还是聪明人,他不敢下屠刀的,这次说白了就是一次试探,试探他父亲的态度。
但还是那句话,他对自己的父亲了解仍然太少太少,都到这个地步了,他恐怕还以为他父亲的地位是靠花钱买官买上去的吧。
倒也不怪他,韩琦看到他便想到自己那十来二十岁的日子,其实内核里也是天不怕地不怕,这也不服那也不忿的模样,总想着能够干点什么证明自己,甚至哪怕被先皇启用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着要跟宋北云一较高下。
后来才知道,即便是辽皇启用自己,居然也都是宋北云提出的意见。
总之,时光从不言语,但却能为人解答一切。
果不其然,就在韩琦被软禁的第二天下午,二爷政变的消息就传到了长安,摆在了宋北云的桌上。
他将密信推到了正在一边做证明一边吃饭的三爷面前,三爷只是瞟了一眼,却是抬起头:“可不敢跟娘亲说。”
“你江山都没了,还惦记这?”
“父亲,孩儿本来就不是坐江山的材料,没那个意思,还是解公式有趣。但娘亲若是知道了,少不得要暴跳如雷。辽国也好,宋国也罢,跟我有半点关系,难不成我当不成皇帝还能饿死不成。”
“你说怎么处理老二。”宋北云抬头看了一眼自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