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怎办呢。”玉生撑着下巴叹气道:“人到老了是不是都撑不住孙子那一关。”
“罢了,你可别气她啊。”宋北云起身:“我去大营里了。”
“嗯,我也该去衙门了。”
这几日宋北云的工作主要就是抓作风问题,长安城里的大小官员人人自危,生怕被整下去,但不得不说整个长安的风气也似乎在一夜之间好了许多。
以往那些个对百姓呼来喝去的人,现在说话都不敢大喘气,客客气气老老实实的,还有那些去馆子吃饭也不给钱的主儿都自告奋勇的把两年的饭钱给结清了。
最惨的就要属那些个衙内们了,他们平日里可没少作威作福,如果没有太过分家中一般也都不会管,但这几日他们的日子可就难了,要么就是被禁足了、要么就被告诫了,甚至有的干脆就直接送去了外地的亲戚家中。
整个长安的风气简直可以用焕然一新来形容,虽然不知道能够支撑多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样的模式底层的百姓最开心。
以往办个事那对着那些官老爷们可是一个求爷爷告奶奶还要看他们心情好不好,可是这几日下来,他们恨不得就一个个敲门走进去问上一句“老乡,有什么难处吗”。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会在闲暇时讨论一下关于被遣送回金陵的周大人会怎样。
“还能怎样,回家种地,被长安清退回去的官员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你我都是金陵来的,深知这长安就是一个炼金炉,凡是在长安如鱼得水的,回了金陵两年跳三级,夏竦夏大人不就是么,刺史跳京官本要降两级,可如今您瞧瞧估计都要承门下纳言了。那像老周这样的,回去还能落了好?发配去外省放羊都没机会,直接革除官职回去待命就已经不错了。”
周林的几个下属凑在一起聊他的事情,他是以重大违纪给调离的,以往一口一个周大人叫的亲热,现在也都一口一个老周喊了起来。
其实绝大部分的官吏对普通百姓的态度都差不多,周林这人不过就是倒霉碰到了枪口上,而他也就成了这次整顿的切入口。
不过对于百姓来说,宋北云这通怒火当真是非常带劲的,特别是那句振聋发聩的“人命大于天”已经成了不少人的信仰,特别是学院中那些少年,他们念着宋北云当年写的少年中国、手中捧着宋北云编撰的科学入门、看着报纸上宋北云在金陵城弘文馆的演讲,热血沸腾。
这些青年们越来越觉得这个社会陈旧腐朽,再看从金陵那边进步青年处流传出来的新宣言,顿然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有所变化了。
于是不少人找到了长安日报社,跟主编恳谈良久并在取得宋北云认可之后,年轻人们自己开设了一本属于年轻人自己的宣传杂志并且由宋北云亲自撰写杂志的名称——《长安新青年》。
不过他们在由谁当主编这个环节上发生了争执,最后谁也说服不得谁,只好请宋北云亲自出山担任这个杂志的主编并邀请他为第一刊写序。
因为有了宋北云的加入,长安日报直接将《长安新青年》分流了出去,注资成了新青年杂志社,自主发行属于自己的杂志和报纸。
新思想运动在长安正式展开,配合着整风运动如火如荼的干了起来。
“这么晚了,还不睡啊?”
金铃儿来到宋北云的桌前,轻扶着他的肩膀探过去看了看:“你什么时候也开始给人撰序了?”
“没办法嘛。”宋北云摘下眼镜:“年轻人有想法,就要让他们有发声的地方。这帮人以后才是世界的希望呢。”
“呵,说的好像你不年轻一样。”
“但我一个人又能干多少事呢。”宋北云揉了揉眼睛:“伟大的事业是要所有人的努力的,不过就现在看来,五十年之后应该是群星璀璨的时代吧。”
五十年,宋北云真的很想立刻飞去那个时候去看上一眼,看看是不是如他所料。不过一想到五十年之后自己快八十岁了,心中多少是有些恐惧。
真的没有人能逃离这生老病死吧,想来却也是没有办法……
而很快,灾年大丰收和人命大如天这两条消息被人给整合在了一起,不断有内幕消息被人透露了出来,原来官府、学院和朝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干了这么多事情,难怪今年遭灾都遭成这样了却没有听到如往年一样的饥民潮,粮食的价格也纹丝未动,并没有那种一到灾年就数十倍涨价的情况。
底层百姓有好有坏,但他的价值观却是非常质朴的,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这灾年不饿死人那就是大功德,是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
很多地方开始为赵性立生祠,开始当神仙供着,虔诚的一塌糊涂,甚至不允许有人说上赵性一句坏话,即便是长安也是如此。
“奇怪,南风啊。你说南方给朕立生祠也就罢了,怎么长安也立啊?功德本来就是他宋北云的,整的朕都不好意思了。”
“官家,这正是宋大人的厉害之处,若是臣没猜错,这应是宋大人故意引导的。”南风笑道:“陛下总说臣像宋大人,臣哪里能跟那样的人杰相提并论。”
“你倒是会说话。”
“臣说的是事实,虽然长安不承认小朝廷,但小朝廷真实存在,若是那边宋大人威望过高,将来许是会出事情的。宋大人这一手,实在漂亮。无疑是告诉百官和百姓,天下仍是大宋、仍是官家的天下。”
“不对。”赵性认真的纠错道:“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大宋是百姓的大宋。朕不过就是掌柜的罢了,换个人或许还能更好。南风,当不当皇帝?”
南风啪就给赵性磕了一个:“官家,放我一条生路……这等玩笑说不得,要是流传出去,微臣就完了呀……”
…………
今天两章,晚点没有了。等会我要出门一趟摆地摊,我进了不少毛绒玩具,如果都卖出去能赚两千多!
(
751、七年8月27日 晴
洪水逐渐褪去,好像一夜之间整个国家都变成了大工地,灾后重建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因为没有粮食危机,所以现在这个阶段全面恢复生产和防控瘟疫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冲垮的房屋要进行重新建设,这其中官府会出一部分的赈灾补助,而且重建的房屋都将会使用全新的结构模式,从木质转变为砖混结构。
换算下来砖混结构的房屋甚至要比木质结构的还要便宜四成,而且还可以解决洪水一来就被冲垮和虫蛀、发霉等问题。
在一片片的大工地中,由水泥延伸而来的混凝土替代了以往的木料成为了主角,几个大家族投资的水泥厂全线加班加点都有些供不应求。
“这样吧,五万个岗位有点多,我一时间没办法安置。”徐立沉吟片刻后给出了答复:“我能提供三万个,但是我能让各地的大商人都在能力范围之内提供一部分岗位。”
“那我不管你,反正这些人你们得安置下来,这是你们的社会责任。”宋北云掰着手指说道:“你最好是跟那些个笨蛋说明白,他们最好别给我有怨言也由不得他们有怨言,如果不把事给我办了,自然有人愿意办。”
“就这么原话说了?”
“这种事怎么他妈的能直说。”宋北云啐了一口:“敲打敲打得了,不能让这帮人过得太舒服也不能让他们都完蛋了,几十万个工作岗位呢,大家都不敢做生意了,经济怎么办?”
徐立笑道:“我会转达的。”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享受了国家的政策福利就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个没的条件可以讲。”宋北云加重了语气后说道:“各地乡绅最近怎么样了?”
其实除了皇城司这个特务部门,宋北云最大的信息来源却是徐立,徐立的产业遍布宋金辽,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哪里有什么事他都是第一个知道,所以他那边的信息甚至要比皇城司来的更纯粹也更具体。
“还是不好办,政策镇压好办,但百姓自己的观念不扭转也没办法。”徐立摇头道:“我觉得这件事不能急,这几年先把国内外稳定下来,不是你说的么,只有经济军事相对稳定了才能考虑其他的。”
宋北云靠在徐立那昂贵的玉石躺椅上,冰冰凉的感觉让他昏昏欲睡:“还是你们这些有钱人的日子过得安稳,这玉石床怎么的也得十万贯吧?”
“二十来个吧,还行。”徐立笑道:“是市场估价。我不打算往外卖,这东西要是流通出去,最后保不齐就在哪个官那躺着呢,到时候你抄家搬起来还麻烦。”
说到这个宋北云记起来了,年前和田那边炸矿炸出了一块巨大无比的玉石,一整块能有上万斤,把边边角角的废料切掉之后还能剩下个三四千斤,本来说是要送到宫里当贡品,但赵性拒收了,因为前些日子他刚把各地的朝贡制度给取消掉,这再收礼物不合适。
眼看东西就要砸手里了,最后是徐立出钱把东西买了回去,也算给那些炸矿的工人发了工钱。
最后那东西就成了宋北云躺的这张玉床,冬暖夏凉,舒服的不行。
“你要喜欢就搬走。”
“喜欢就要搬走啊?那我还喜欢天上的月亮呢。”宋北云双手垫在脑后:“你给我交个底,你现在有多少家当。”
徐立沉吟几许,略微计算了一番:“热钱没多少,可能就不到五百万贯吧,都用在维持各处产业的流转了。如果把资产算上的话……这么跟你讲吧,当年李唐起事,得各大世家资助钱银折算下来约为四千三百万贯。”
“嗯,然后呢?”
“徐家的资产总数,大概能资助十五个李唐。”
宋北云差点一个踉跄从玉床上滚了下来:“六万万贯???你他娘的没看错数吧?”
徐立的表情也有些无奈:“你当我想么,我已经很努力在花钱了,但不管怎样花钱最后钱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流回我手中,甚至还略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