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完这一切之后,杨云便让大涪士兵分做几部分,留一部分监督楚军的动向。随时做好迎战的准备。而其余士兵则轮流进行休息,调整精神状态,等楚军突围之时,以最佳的状态给楚军迎头痛击。
就在杨云和于鲜率领大军斗阵之时,泉州战场这边,平静了几日的库班,突然又像吃了兴奋剂似的,指挥大军疯狂的像拓跋度的地盘发起攻击。
流夷人作战的方式和大涪与楚国甚至韩国都不相同,他们根本不讲求什么阵法,什么队形?他们的兵种也十分单一,全是清一色的骑兵。
在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骑兵的战力的确要比步兵强的多,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步兵基本上无法阻拦住已经冲起来的骑兵。
但像流夷这样,全部是骑兵也有一些弊端,他们的战斗就少了许多变化,总是万年不变的彪悍作战风格,他们的作战方式一般只有很少几种,远距离的骑射,近距离的奔袭,或者利用马匹速度快的优势,迂回包抄对手。
因为战术比较单一,库班的队伍和拓跋度的士兵遭遇之后,立即开始了没有任何取巧的苦战,这样的战斗双方伤亡都比较严重。
刘成率领的少量大涪士兵,则不善于这种作战方式,再加上为了保存实力,他便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在战场外进行策应,使得兵力相对少的拓跋度,不至于在战场上被库班击败。
这样的战斗,实在是残酷无比,经常出现有人被斩下马去,还被奔跑的战马踩成一瘫烂泥,还有人身子已经被砍掉半块,或是头颅已经掉在地上,还被战马拖着在战场上四处奔跑,又或是作战双方,都倒在在马之下,被受惊的战马活活拖死。
两个本是同一民族的势力,现在却成了生死大敌,每一场战斗都拼尽全力,都有无数鲜活的生命留在草原之上。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八章 围与突
双方经过连日大战,都损失了不少人马,看到这么多族人和兄弟就此失去了生命,库班和拓跋度终于冷静下来,他们相互协商,决定暂时停战几日。
这场战势已经打成了持久战,这样的战事将耗损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流夷经过前段时间的夺王变故,死了不少的人,钱粮也几乎消耗殆尽。
特别是拓跋度所率所部,初期被库班的人追着东奔西跑,跟本没有几会带上多少财物,好不容易聚在泉州附近可以稍微喘上一口气,没想到战争又开始了。
拓跋度不是不想击败库班,夺回整个万古大草原,但是看着百姓由于连年战火,都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心中焦虑万分。
想要以很小的代价很快击败库班,经过很多时间的思考,终于有了一个计划,在和手下众将官商议之后,觉得这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这句话需要的兵力支持比较多,单靠泉州这一点人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拓跋度把目光放在州的杨明身上,杨明是自己妻子杨莺的亲哥哥,手下有几十万大涪精兵,若有他协助的话,这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想到这里拓跋度便书信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给云州的胜王杨明。
书信很快送到杨明手中,此时的杨明正忙于和于鲜进行阵法大战,接到拓跋度的书信之后。他只是匆匆的看了一遍,便递给一旁的副将。
“拓跋汗王这计划很详细,照他的计划,我们一起击败库班的概率很大,到时候泉州那边没有了压力,再让他们协助我们对付楚兵,那么我们的胜算便会大了许多。”副将看了拓跋度的信之后,高兴地说道。
“流夷乃蛮夷之邦,我堂堂大涪天朝还与他协同作战,这样即便是打了胜仗也遭天下人耻笑。何况帮他们击败了库班,整个万古草原还是属于流夷人的,现在等他们相互厮杀,消耗他们的实力,到时候我们腾出手来,消灭整个流夷那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吗?”杨明淡淡的笑道。
杨明一直看不起流夷这个民族,认为他们是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几次大战击败流夷之后,更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
后来,涪皇将自己同胞妹妹嫁给拓跋度之后,杨明的心中十分不快,但碍于涪皇的面子,他只得将这些不快压在心中。
这些年来,杨明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以一种方式,直接将流夷全部征服,让他完全成为大涪的属国,现在流夷发动内战,正好让他们自己消耗,杨明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出兵相助。
“既然殿下有这个想法,那何不让泉州刘成的兵马全部撤回,等他们自己内战就行了。”副将疑惑的问道。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吧!若是我们不帮助拓跋度,一旦库班消灭了拓跋度的势力,统一整个万古草原,那他们的国力一定会迅速恢复,再要收拾他们就很困难了。”杨明又笑着说道。
“我明白将殿下的意思了,就是让他们双方进行内战,但谁也消灭不了谁?这样长久下去,流夷的国力将会越来越弱,到时候我们要消灭他们就轻而易举了。”
“殿下真是高瞻远瞩,属下等望尘莫!”几名属下终于弄清楚杨明的意思,并适时的送上马屁。
于是杨明便让一名文官代自己写了一封书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信中的意思就是云州这边战事十分吃紧,确实抽不出兵马援助,并将责成泉州刺史刘成,尽最大努力配合拓跋度的行动。
当信转到拓跋度手中的时候,拓跋度十分失望,自己这位大舅哥居然这么不给面子。
无奈之下,拓跋度只得再次收缩兵力,放弃一部分草原,尽量不挑起战事,留出时间让流夷百姓发展经济。
从这之后,流夷战场又恢复了平静,分属两边势力的流夷百姓,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抓紧时间好的喂一喂因为战争饿瘦的牛羊马匹。
但是杨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种策略,给了于鲜可乘之机,让他狠狠地吃了一顿自己给自己酿的苦果。
围住楚兵的营寨已经有七天时间了,照先前的估计,最多十天时间,于鲜军队所带的水和粮食就会消耗完。
“让兄弟们这几天都精神点,他们肯定会在这几天想办法突围,再晚的话,他们便饿的没有精神打仗了。”杨明有些得意的说道。
杨明估计得不错,躲在云在之中的楚兵,现在已经在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了。
“通知伙夫,今天晚上给所有兄弟加餐,让大家都吃得饱饱的,明天我们就一起冲出去,让杨明那小子看看我们楚国人也是不好欺负的。”于鲜也发布了命令。
这一夜天气很好,月朗星稀,无论是在外围包围的大涪士兵,还是在包围圈之中的楚国将士,都显得异常安静。因为他们好些人都知道,明日注定是无法平静的一天。
也许老天爷都知道,第二天是大战的一天,所以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一大早,楚军士兵便全副武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出现在营寨的外围。
看见楚兵的动向,早有准备的大涪士兵也行动起来,按照杨云的命令,将楚军的营寨围得水泄不通。
“这于鲜也是统兵多年的大将,居然会选择这么好的天气来突围,要是我的话,我要突围的话,一定选择夜晚,或者大雾天气,这样让敌军辨不清我军虚实,不就可以增加突围成功的可能性吗?”看着远远的楚军队伍,杨云有些轻蔑的笑道。
“是啊!这样的天气,他们的排兵布阵我们一眼都能看清楚,他们朝哪个方向突围,我们就加强那个地方的防御,这怎么能冲的出去呢?于鲜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一旁的一名副将,有些疑惑的说道。
这时,山上的楚兵终于将营寨的大门打开了一个口子,数万的处,并顺着这个口子源源不断地走了出来,很快营寨的门口排好了阵型。
“于鲜怎么使用会方阵,这阵型明显适合步步推进,而不适合快速突围啊!”
“弓箭兵,怎么会排在最后?难不成他们突围之后还要让弓箭兵来断后吗?”
“刀盾兵在前,长枪兵在中,最后是弓箭兵,左右两边也有骑兵负责保护。怎么看于鲜这阵型也像是稳扎稳打的阵地战,而不像是要突围的样子啊!”看见楚兵排出的阵型,杨明手下的将官们开始议论起来。
“先不管他们,让手下兄弟们不要冲锋,稳守阵地,我们现在的目的不在乎是要杀死多少楚兵,关键是要将他们堵在里边,一步也无法打出来。”杨明也觉得有些不对,但他一时没想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只得先将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兵拦在里边再说。
很快楚兵来到大涪士兵设置的第一道障碍跟前,这是一个宽度约一丈的深沟,大涪士兵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围着楚兵的营帐挖出这一条深沟。
这一条土沟并不算深,可是却很有效的挡住了楚兵前进的步伐,在修这条土沟之前,大涪的将官们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土沟的宽度,正好让楚兵无法直接跨越,而要进入沟底再翻过去,大夫士兵的刀枪可不是吃素的。
这条深沟让楚兵十分头痛,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从后方找来一根根口袋,在口袋中装满泥土和沙石,将它扔进土沟中,想将土沟填平。
可是对面的大涪士兵,怎么可能让敌人从容的填平他们辛辛苦苦挖好的土沟。于是乎大涪士兵用弓箭,用长刀长枪。向楚兵发起攻击,想阻挡他们填平土沟的速度。
在大涪士兵的攻击下,好些楚倒在了土沟边,这些楚兵显然也杀红了眼,干脆将同伴的尸体也丢入了土沟之中。
就这样,楚兵在付出了五千余士兵的生命之后,终于用同伴的尸首和他们搬来的口袋,填平了挡在他们面前的士沟。
终于冲过土沟的楚兵一步一步前行,双方终于遭遇了,来到大涪士兵的第二道防线前,但这时的战斗进行的似乎并不激烈。
因为大涪士兵在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