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再一次开战之后,城中楚军士兵倾剿而出,向杨延所带士兵发起猛烈攻击。
见敌军来势汹汹,杨延和他手下的士兵当然不敢恋战,又一次狼狈的逃走了。
根据前几次的经验,这些楚兵在追击一段路程之后,因担心城中有失,便不敢再继续追赶。
可是这一次,楚军却铁了心,跟在后面紧紧追赶,直接追出了十几里路。杨云所率的大涪军队,一下子慌了神,居然慌不择路向一个山谷的方向逃去。
这是一个只有一条出路的山谷,大涪军队进入之后便犹如进入了死胡同,没有机会再逃出去。
本来就有心消灭这一只大涪军队的楚兵,见此情景立即来了精神,要是这一次能够将这支队伍消灭,甚至能够活捉这位大涪的皇子,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这样的大功劳,那可是可遇而不可得的,这名楚军的领兵将领,当然不愿意放弃这样的好机会。
现在城中只留下少量士兵,因担心时间久了会发生什么变故,所以楚军这令军将领立即下令,让手下士兵立即出击。
得到主将的命令,近五万的楚军士兵立即喊杀着,向山谷中冲去。
楚兵进入山谷之后,见前面逃走的大涪士兵,正挤在山谷的尽头,由于前面没有了路,他们只得手持刀枪,准备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见到这一情况,楚军领军将领欣喜若狂,他立即发出将令,让手下出兵向大涪士兵发动攻击。
这山谷还算比较大,近五万楚军士兵冲进山谷之后,离前方的大涪士兵尚有一两百丈的距离。看见前方有些惊慌失措的大涪士兵,楚兵更加兴奋了,这次一定可以将这些大涪人全部消灭。
楚军士兵刚往前面冲出一段距离,忽然听得山坡上传来声响,众士兵抬头一看,不由得吓了一大跳。
不知什么时候,山坡上出现了许多大涪士兵。等这些楚军士兵还没回过神的时候,这些大涪士兵已经将手中的弓箭射出,还有些人从山坡上将许多的石块滚木全部砸了下来。
楚军领军将领见此情况,立即反应过来,自己中了对方埋伏,马上命令手下士兵向后方撤退,可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前方的山谷口,也出现了一对大涪士兵,他们正将一些巨石从山上推下,准备挡住他们撤退的去路。
楚兵一边防着头上的弓箭,一边躲避的巨石和滚木,不一会儿就折损了许多人手。当他们奔到山谷前的时候,前进的道路已经完全被阻断了。
这时,这些楚兵已经成为大涪人攻击的靶子,长箭、巨石、滚木朝着他们招呼而来,杀得这些楚兵很快乱作一团。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
就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楚军便遭到受了很大的伤亡。楚军这领兵将领见状,立即组织手下士兵,一边躲避头顶飞来的箭枝、巨石和滚木,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挡在山谷出口处的巨石搬到两侧。
可是,早有准备的大涪士兵,怎么可能放这些已经乱作一团的楚兵从容离去,山顶的巨石、滚木和箭枝来得越来越猛了。
这时,那些本来躲在山谷另一端的大涪士兵,还有山坡上的一些大涪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向山谷中的楚兵冲杀而来。
此时的楚兵,虽然占有人数优势,但是却已乱做一团。有些胆子大的,举起武器和大涪士兵进行拚杀,但更多的人却在拚命的寻找生路,有的想在山谷中找一个地方躲起来的,有的想爬上巨石从巨石堆上翻过去的。
楚军领兵的队员将领,此时也狼狈不堪,他的头盔不知什么时候都被砸掉了,手臂上还插着一只长箭。
此时的他,正和手下几名将官,指挥手下士兵拼命的打开道路,在斩杀了好几名不听指挥的楚兵之后,场上的混乱局面终于好转许多。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楚兵终于把石头搬在一旁,露出了一条可以冲出去的道路,可是却被一队大涪士兵挡在面前。
没有办法,这楚兵的领军将领,只得亲自带着手下幸存士兵,硬着头皮向这些以逸待劳的大涪士兵,冲杀而去。
后方的大涪士兵,当然不愿意放过这消灭敌人的机会,他们紧紧地跟在楚兵后面,和前面的同伴们一起夹击敌人。
这一场战事,几乎成了一面倒的屠杀,无数的楚军士兵被斩杀当场,有的大涪将士甚至连刀口都砍卷了。
这些楚兵也知道,只有冲出这山谷,他们才有活命的机会。所以这时候无需他们指挥官的指挥,他们仍然争先恐后的朝谷外杀去。
花了好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这些楚兵终于杀出一条重围,狼狈的冲了出去。
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严重的,这次出来的近五万士兵成功逃出去的不到一成,就连他们的领兵将领,也在大涪众将的围攻中被杀死了。
见楚兵逃走之后,大涪士兵连战场都顾不上清理,紧紧的追在逃走的楚兵身后。
这些楚兵,见大涪军队还在后面紧紧追赶,而他们的主将也被杀死了,哪还有勇气和大涪人作战,一些人连忙跪地投降,还有一些人则慌不择路四处逃窜。
见大涪士兵向楚军营帐的方向追去,前面逃跑的楚兵哪敢回营,所以,还在营中的少量留守楚兵,根本不知道前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大涪士兵冲到营帐之前时,营内的楚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杀死多人,吓得他们连忙丢弃营帐,向着楚国的方向拼命的逃走了。
占领对方营账之后,杨延立即命令手下清点人数,这一次作战,杨延率领的两万封地士兵,折损了接近一半。
但是,取得的战果也是十分明显的,他们一共消灭了四万余楚军士兵,还杀死了对方的主将,占领了对方的营帐。
最关键的是,于鲜精心构的防线,从这里被打开了一道口子,大涪人可以从这里,深入楚军的后方,对他们进行前后夹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杨延居然误打误撞,将于鲜精心构建的防线打开了一道缺口,杨明高兴之余也有一些嫉妒,当知道杨延此战也损失了一万多兵马之后,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这样的战机杨明当然不会放过,他马上让手下士兵,从这个缺口冲进去,在楚军防线后方搅得于鲜苦不堪言。
云安,本是大涪的一座小城,于鲜带兵侵入大涪之后,就派出三万士兵守住这座城池。这座城池处于两国的交界处,城墙修得比较高大,防御设施也比较完备,所以在于鲜的防线中,这本是很牢固的一环。
谁知,突破楚军防线的杨明,首先就将目光放在了这里。他派出五万大涪士兵,将这里团团围住,但是却不发动攻击。
这里的守将本来已经做好防守的准备,可敌人却不发起攻击,这让他十分纳闷。但是过了两三天之后,他立即明白了敌军的意图。
由于杨云在楚军后方的袭扰,使得楚军后方粮押送中比以前慢了许多,导致每部分队伍都只有几天的余粮。若是大涪军队这样围困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因为缺粮活活饿死了。
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之后,云安城的守将派死士拼死冲出重围,将自己被围的消息,告诉了附近驻扎的楚兵。
这云安城是于鲜防线重要的一环,当然不容有失,于是附近一个城池的守将,立即派出援军,准备协助云安城,击败围住他们的大涪军士。
没想到,这些楚兵却中了杨明“围点打援”之计。
原来,杨明知道云安城防守十分严密,要想攻下这座城池十分艰难。让人围住云安成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前来增援的援军。
附近城池派来的两万楚兵,在距离云安城还有十几里路的地方,被早有准备的大涪军队团团围住。一番大战之后,这两万楚兵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突出丛围。
在此之后,不甘防线被破的于鲜,又组织手下楚兵主动出击,想要消灭大涪的有生力量,夺回丢失的城池。
经过连番大战之后,双方都损失不少人手,但是总体来说,人数和气势占优的大涪士兵,损伤人数远远少于楚兵。
无奈之下,于鲜只得放弃占领大涪的土地,带领手下士兵退回楚国,借助两国边界上的几座城池,拦住气势汹汹的大涪军队。
让于鲜觉得无可奈何的是,自己已经退回本方领土,可大涪士兵却不依不饶,紧紧追踪而至。
扶风城,这一座屹立在楚江东岸的楚国大城,自从上一次涪楚两国大战之后,城墙又加高加厚了许多,城墙上还安置了好几台巨型投石机,还有一些威力极强的城墙驽,防守等级增加了许多。
现在于鲜所剩的士兵,只有二十多万人了,所以他干脆将这二十多万人,驻扎在扶风城和它附近的四座小城之中。
上一次守卫扶风城,杨明借着突破旬阳关消息没有传出之际,利用时间差,突袭了周围的四座小城,并且偷袭了于鲜的援兵。
最后,占领了四座小城,断了楚军的粮道,使得于鲜不得不放弃扶风城,退守楚江西岸。
可这一次却不同,于鲜早有准备,他命令四座城池的守将死守城池,各城之间不得随意派出援军,又在每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城池高处堆上柴火,若守城到了危急时刻点烟为号。
杨明带人来到扶风城附近之后,就立即展开了攻势,最初先向四座小城发起攻击,却遭到几座小城的严防死守,没有占到任何使宜。
楚兵早有准备,大涪攻击的人少了,楚兵便死守城池,一旦派出的士兵多了,城池若是吃劲,城中守兵便点起火堆,其它城池便派出援军,从后方骚扰大涪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攻城行动显得十分艰难。大涪兵力虽然比楚国人多,可拿这些下定决心死守的楚兵也没有办法。
攻打小城会受到于鲜手下楚兵干扰,杨云干脆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