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宇文护派出使臣,究竟是什么意图,让众人有些搞不明白。两支云州士兵领军将领,郭龙和蒙武也为这事纳闷。
思前想后之后,两人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士兵暂时停止攻城,送两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巨远光和吴文暂时返回,协助杨云处理这件事情。
“殿下,巨军师和吴军师回来了。”杨县县城中,杨云坐在室内低头沉思,忽听得手下侍卫前来报告。
“快请他们两位进来!”杨云正在思考如何处理大梁使臣前来之事,听到巨远光和吴文回来的消息,他心中大喜,有这两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件事情就要好办多了。
不久之后,两位军师便走了进来,看他们的神色都有些疲惫,显然是一路赶回来的。
“你们两位来的正好,给你们看看这份东西,想想如何处理。”杨云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份明黄色的纸卷递给两个人。
巨远光先拿起这个纸卷,打开仔细看了看,又递给身旁的吴文。
原来,这明黄色的纸卷是大梁皇帝宇文护颁发的圣旨,在这份旨意中,大梁皇帝宇文护封杨云为大梁吴王,封地为整个云州。
在这份圣旨中还明确说明,杨云这封地可以自己征招士兵,自行任命官员。并且封地和王位都可以世袭,此外,由于云州近年来频遭战事,钱粮消耗巨大,大梁朝廷愿意拨出一部分银两和粮草,送给云州军民。
“哈哈,这宇文护可比赵元让大方多了,粮草数目我说给银两的数量,都远远超过楚国给我们的。”看了这份圣旨,巨眼光笑着说道。
“是啊!没想到我们现在居然还成了香饽饽,赵元让和宇文护都先后给我们送钱送粮。”吴文也在一旁笑着说道。
“两位军师,我正想着把这消息送到前方给你们,让你们帮帮出个主意,现在你们回来,的确太好啦!” 杨云对二人说道。
“想来这消息,我们云州的好多人都知道了吧,大家是什么样的看:法?”巨远光躬身问道。
“这还有什么说的,宇文护这奸贼,先帝对他信任,让他担任朝中一品大员,没想到他居然谋朝篡位。我的意思是,直接把这什么狗屁钦差给杀了,把人头给宇文护送回去,让他息了这非分之想。”杨云还没来得及答话,从外走进来的戚威接口说道。
戚威是涪皇杨成奉在世的时候就担任蓝衣卫校尉,深受杨成奉信任,后来又奉命做杨云的贴身护卫。他历来对大涪忠心耿耿,所以对谋权篡位的宇文护,他发自心底的痛恨。
戚威的观点,也代表了目前杨云势力中大多数人的想法。
“那殿下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吴文抬头看着杨云,想听听他的想法。
“我杨云对权力的欲望不强,平日里也最怕麻烦,所以向来对皇子之间的争权夺利不感兴趣。但现在,兄弟被杀,国家被夺,百姓惨遭涂炭,我与逆贼宇文护已经不共戴天,绝无受其封赏的道理。”杨云坚定地说道。
听了杨云的话,吴文没有说话,但心里对杨云的话十分赞同,他加盟杨云势力时间不长,对杨云的处事风格不是特别熟悉。但随着接触时间增多,他对这个时常有不同于常人见解的年轻人越来越佩服了。
“殿下,我有一些不同想法。”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众人抬头一看,说话的居然是军师巨远光,大家都觉得纳闷不已,这一个一向和杨云想法一致的智者,怎么会持和大家不同的观点?
“殿下,我觉得我们应该接受大梁皇帝的封赏,还有他们准备送上门的礼物,也应该如数收下。”巨远光浑然不觉众人的目光,淡淡的说道。
“巨大哥何出此言?”居然叫自己接受封赏,也就是承认宇文护的帝位。杨云心中有些不悦,要是这话是其他人说出来的,他可能当场就冒火了。但是说这话的是巨远光,杨云强迫自己压制住心中的怒火,想听巨远光说些什么。
巨远光跟随杨云这么多年,对他的个性十分了解,看杨云的脸色,他也知道杨云心中现在极度不满。
巨远光看了看在场众人,轻轻地走到杨云身旁,伏在杨云耳边轻轻说了些什么?
很快,杨云脸上便露出释然的表情,紧接着一丝笑容出现在他的脸庞。
第三百五十八章 欲擒故纵
吴王杨云愿意接受大梁皇帝宇文护旨意,受封为大梁帝国吴王,并接受云州为其封地。当杨云让人把这一消息传回给宇文护派出的钦差之时,这钦差大臣也觉得不可思议。
不仅如此,吴王杨云还摆出一副贪婪的嘴胜,还派出官员,催要大梁皇帝宇文护承诺给的粮食和武器等。
这钦差来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杨云会接受这旨意,本来就做好准备和杨云手下的官员讨价还价,拖延时间而已。
幸好在来之前,大梁朝廷已经让人准备了一些粮食和武器,放在云周附近的城镇,本来就计划用这些东西来稳住杨云的人。
杨云这么爽快的接受了这份圣旨,这钦差也不敢再拖沓,马上派人这些东西送到了云州。
近靠云州的宁守和安定两城,两名守城的将领听说杨云居然接受了宇文护的圣旨,一点也不相信。
但是没有想到,围在这两座城池的云州士兵,居然真的撤退了。
守城的将领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想了想,也觉得释然了,杨云一定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如宇文护,能够得到这么大一块封地,还能继续当他的吴王,这么大的好处,能够打动着年轻的王爷,也算在情理之中。
在这种心态下,两名守将多少会放松对城池的戒备,甚至于在附近个别城池急调的士兵,有些也回到自己的原驻地。
可是宁守和安定两城守将都没有想到的是,三天后的清晨,天还没有大亮,本来已经撤走的云州士兵,却又突然出现在两座城池前面。
安定城外,守城的大梁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云州士兵就发起了快速的攻击。
安定城守将好多年没有遇到战事,便没有年轻时那般自律,现在稍微有一些胖,跑起来动作就比较慢。等他到达城墙的时候,已经有好多士兵倒在城上,有的士兵身上还插着长箭。
这守将拿起一枝长箭看了看,脸上露出奇怪的神情,这引起了他身旁一名卫兵的好奇。这卫兵也捡起长箭看了看,箭箭杆上有四个小字“大梁武库”,这显然是大梁建国后,刚刚赶制出来的第一批兵器。
难怪将军有这样的表情,这杨云着实可恶,刚刚得了大梁朝廷的封赏,就开始发动攻击。
安定城守将虽然对杨云的行为感觉十分愤怒,但此时这情景,已经容不得他想。只好组织手下士兵,和攻上城头的敌人进行大战。
由于敌人发突然发起进攻,城上的守兵有些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好多敌人已经爬上城头,占据了一小块地方,和城上的守兵进行激烈的打斗。
云州士兵自己也没有想到,居然能够这么快攻上城头,照这样下去,占领这座城池便不再是难事。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士气大增。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刃,劈头盖脸向敌人砍杀而去。
敌人气势如虹,守城的士兵的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他们虽然苦苦支撑。但是仍然难以抵挡如狼似虎的敌人,被逼得节节败退。
见战事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这安定城守将急坏了。他大声指挥手下士兵,努力驱赶攻上城头的敌人。
手下士兵见自己的主将来了,心中总算有了些底气,他们纷纷鼓足劲头,死死的拦住了越来越多的敌人,总算勉强稳住了局面。
这个时候,安定守将才有机会将头伸出城外,看看城下的情况。
此时天已大亮,只见城下密密麻麻挤满了云州士兵。这守将也是读过几本兵书的人,哪里还不知道这次大梁上了杨云的当。
原来当日巨远光在得知敌人来了钦差的时候,便想到了这欲擒故纵的计策。故意让杨云接受宇文护的圣旨,并且让云州士兵从宁守安定两城撤兵,借机麻痹敌人。
在敌人彻底放松警惕的时候,云州士兵再趁夜向这两座城池靠拢,等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便以最快速度攻城。
在城下的云州士兵中,安定守城将官发现一个骑在战马上的华服青年,仔细打量一番,他不由大吃一惊,因为这华服青年正是现在云州的主人,原大涪吴王杨云。
杨云居然亲自来到安定城,看来他们对这城池是志在必得了,想到这里,这守将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证实了这守将的预测,因为这一次云州士兵的攻城,进行得异常坚决。攻到城上的敌军士兵,也比以往更加勇猛。
除此之外,这守将还发现了一个天下,就是当双方刀剑相击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手下士兵的刀剑断掉,不少人也因此送了命。
对于一现象,这守将觉得难以理解,但是他哪里知道,杨云手下士兵所用的兵器,无论是炼铁技术,还是兵器打造技艺,都比他们的工匠强上许多。
看见冲上城头一个铁塔般的大汉,拿着一柄长锤,砸得自己手下士兵东倒西歪,几乎没有一个能和他对抗一个回合以上的对手,这守将万分焦急。
眼见手下将士一个一个倒在这大铁锤下,这守将心中焦急,他立吊让人拿着自己的兵器——一柄宣花斧,冲了上去。
只听得“咣当”一声,双方兵器在空中猛烈相撞,那个持锤大汉纹丝未动,这守将却“噔噔噔”连连往后退了三步。
就这一击,让这守将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手下的将士,好多人都仅仅一招,便败下阵来。
这守将不知道的事,和他交锋,这铁塔般的大汉,就是杨云手下第一武将,杨云的贴身保镖兼打手赤木儿。
一回合便吃了大亏,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