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了好大功夫,才终于得出了一些线索。于是众人形成了一些方案,派人迅速到西京,去寻找番薯的种子。
至于土豆,大涪境内没人见种过这东西,据一个经常走南闯北的商人介绍。说过在楚国以西,有一个叫于月的小国家,据说有人总值了一种植物,类似杨云所说的土豆。
杨云一听大喜,立即安排人,远赴于月。去把这种当地人叫做地蛋 子的东西给找回来,看是不是自己见过的土豆,或者是其它可以食用的农作物。
至于玉米,杨云把玉米的样子描述出来,甚至还绘出了图画。结果问了许多人,都没见过这东西,甚至连听说都没听说过。杨云只好作罢。
俗话说靠山吃山,其实在大山里边儿还是有丰富的资源可供老百姓们使用,但是目前这是不可能的。
看来只有等局势稍微稳定之后,想办法把山中的土匪全部剿灭,才能打山中资源的主意了。
对于修水利,种庄稼,吴县的百姓都能理解,所以当县衙以白莲教的名义发出,号召的时候,许多老百姓都能积极响应,认真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
但是杨云想做的第二件事情就麻烦多了。
杨云认为,吴县的老百姓,信神灵,不信科学,主要原因,是是他们对自然知识掌握严重不足。所以,杨云以吴王和白莲教教主的身份,呼吁所有百姓,让孩子多读书。
可是吴县当地许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哪里有让孩子读书的念头啊?
为了让县城的百姓有把孩子送去学习的意愿,杨云专门叮嘱县府,在县城内发布招募读书人为县衙服务的公告。并且对于那些愿意出来为朝廷服务的读书人,以极高的待遇。
看见许多读书人,一夜之间成了县城的名流,有了鲤鱼跳龙门的感觉,城中的百姓羡慕不已。一此有条件的百姓家庭,也开始行动起来给孩子读书的机会。
最麻烦的还是粮食的问题,这吴县本来就缺粮,近日来和土匪连番大战,又消耗了不少粮草。
土匪从吴县县城逃走之时,又顺带将县城周边百姓的粮食抢走不少,使得本来粮食就严重缺乏的吴县百姓,更加无以为继。
杨云等人倒是从西京带来一些粮食,可是这些粮食,却抵不上,吴县数万老百姓吃上一月。
现在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节,田地里的庄稼,还要过两三个月才能成熟,可是县衙里现存的粮食,哪里还能拖到那个时候啊?
“殿下。看来只有找县的这些商人和地主想想办法了。”巨远光一句话提醒了杨云。
吴县县衙的偏厅中,十几名穿着华丽的人坐在其中。在贫穷的吴县,他有这样穿着打扮的人,实属少数。因为这些人就是吴县的所谓的精英,是吴县最为财大气粗的一些地主和商人。
这些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他们都不知道,县衙为什么把他们请过来?正在他们立坐不安的时候,县令郭龙到了。
“诸位:今日请诸位前来,是因为本县令有事相求。现在百姓们严重缺少裹腹的粮食,希望各位和县衙一起帮助老百姓度过这难关。”郭龙向众人深深施了一礼,大声说道。
“本来在下家里,也十分缺少粮食,但郭县令竟然开口了,我就捐献十担粮是吧!”好半天后,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说道。
“在下家余粮也不多了,但是 我们也愿意勒紧裤带,节约下来五担粮食,把它捐献出来。”紧接着又有人说道。
“我也捐五担。”
“我捐三担。”
这些富户,说得好听,结果,十几个人,只捐出了六十多担粮食。
看着这些人,捐这么一点粮食。好像真的是拼了老命似的,在后面看着这样装模作样的家伙,杨云心中一阵恼怒,这些家伙,装给谁看啊?如果生活在自己以前的那个年代,可能这些家伙,都可以当奥斯卡影帝了。
送走这些商人和地主之后,杨云势力的这些核心人物聚在一起,考虑这粮食的解决方案。
“殿下!我看这事有蹊跷。要说他们粮食不多,我们还可能性。但是他们现在说的这么可怜,反而有些问题了。”巨远光 一边摇着手中的折扇,一边说道。
“是啊!如果说让他们捐粮食,他们不愿意这还情有可原。但是后来我们提出,高价收购他们的粮食,他们都不愿意拿出来。都说商人 唯利是图,为什么他们连钱都不愿意挣?”钟文睿也在一旁疑惑的说道。
这时,艳琴走了进来,在杨云耳边悄悄地耳语了几句。杨云脸色历史一遍,对众人说道。
“现在我们得到线报,据说县城里边儿,有些人正打算将一大批粮食送到土匪山寨之中。这些人不仅不愿意把粮食卖给我们,还想把这些粮食送到土匪的山寨,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得逞。”杨云气愤地说道。
“是啊!对于这些池里爬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揪出来。”郭龙也把桌子一拍愤愤地说道。
于是众人商定,暂时从县衙,宪兵中抽出一部分人,再由戚威,带领一些侍卫,在整个县城内加紧搜查,力拿找到这些粮食的藏身之地。
同时,县城门口,要严格盘查过往 之人,力争不让一粮食带出县城,带进土匪山寨。
当夜,在县城中一处漂亮的宅子,几个看着十分富有的人,正在一处密室中 一边喝酒一边说话,好几个,正是今日到过县衙的富户。
“这个小王爷,想得道美,想让我们拿出粮食,帮他渡过难关,真是做梦!”一个身穿绿色绸缎的老头说道。
“黄爷说的对,我看他们没有粮食,今年百姓闹了饥荒,可能不用我们行动,老百姓都要把他们赶走了吧。”这次说话的是一个 又矮又胖的中年男子。
“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现有的粮食藏好,不让县衙的人找到,还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送出去。”又一个长得尖嘴猴腮的商家说道。
戚威带着侍卫和一部分县兵,在城中搜寻几日,察看了所有有可能藏粮食的地方,但是始终没有找到,粮食的踪迹。
最后惹得戚威发了狠,这么多粮食,要想着运走,总得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吧!一是他把手边的人分成了两拨,一波负责白天,一波负责晚上。
这些人潜藏在县城各处,日夜监督城中的动向,只要有类似粮食的东西,在城中出现,他们立即全体搜查。按说这样的方式,这些粮食总应该无处可藏了吧?可是仍然连一粒粮食都没有找到。
第八十三章 粮食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众人久久没有想到办法解决的问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愿以偿了。
陈山是吴县县城的一个小混混,父母在一次土匪袭击中死去了。从小没有家人照顾的他。肚子饿了就东家去讨一点西家去要一点,但这总不是长久之计。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他也知道穷苦人家,家里穷, 他不愿意给别人的家庭雪上加霜,也没有什么可偷的。所以他盗劫的对象一般是那些为富不仁的大富人家。
这一日,家中又没有存粮了,他便打算出去去捞一笔。他看中了县城中,做茶叶生意的黄有财家。于是趁着夜色,悄悄地潜入了黄家。
黄有财家,是吴县数一数二的财主,家中的护院特别多,要是被抓住可不是好事。本来陈山一般不敢到,这些 防备甚严的人家,但近日里,由于城中受到土匪攻击,陈山已经多日没有进项了,所以今天鼓足勇气来到这里
在黄有财家的大宅院里,他蹑手蹑脚的搜寻了很久,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下手。下人住的院子里里防护倒是不严密,可是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而主人住的房子里边,应该有不少值钱的东西,但都有护院看守,陈山想了许多办法都没能混进去。
看来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机会,陈山很失望,决定离开黄有财家,忽然他发现黄有财家后院门口,站了很多护院,引起了他的好奇。
以前陈山,也来过黄有财家。黄有财家修房子,他还来当过短工,他记得这个院子里边儿除了种了些菜和几棵果树之外,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呀!
但现在,怎么会有这么多附院守在那里?难道有值钱的东西?这一下引起了陈山的好奇。能够有这么多护院,守护的地方里面的东西肯定非同小可。
要是自己能弄一点出去,也许这几个月的生活,就有着落了吧!由于他参与过黄有才家宅子的修建,所以对这个房屋的构造结构很熟悉。
陈山记得,在这个院子的后方,有一个排水沟。现在已经好几天没有下雨了,这排水沟应该是干的。所以他悄悄地来到这个排水沟跟前,一看这里果然没有人看守,于是他悄悄地从这里爬了进去
陈山悄悄的探出头,在院子里边。四处查看,看见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于是他偷偷爬出来,蹑手蹑脚的在院子里四处走动走。结果发现这院子里跟平常似乎没有什么异样。
这一切现象,让陈山觉得十分奇怪。既然这里边儿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护院守在门口?
好奇心驱使下,陈山在里边仔细搜索起来,结果他发现这院子里边儿有明显挖动的痕迹。以前种的蔬菜已全部不见啊,这里边的地全部翻动过。
这个时节怎么这里没有应该新种的蔬菜,为什么要翻动这块地,难道地里买了什么好东西?想到这里,陈山一下来了兴趣,他立即用手扒动,这些新鲜的泥土,不一会儿就把泥土扒了很大一个坑。
坑底出现了一块木板,陈山一下高兴起来,看来这木板地下一定有好东西。他将木板掀开,发现下面有一个洞。陈山四处看了好半天,发现没有人注意到这里,于是他决定顺着这个洞口往里边去看看。
走进去之后,他发现这里不知什么时候挖出一个很大的地窖,在地窖里边摆放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