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的一场大战,又追起了张开牛这么久居然任仍然精力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足。不一会儿,就将张开牛砸倒在地。
“哎,这小子也太不经打了。”看着倒在地上死的不能再死了的张开牛,赤木儿摇了摇头,扛起长锤,又乔家村的方向走去。
等赤木儿赶回乔家村的时候,这里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上千的土匪在官兵和乔家村村民的联合夹击之下,很快死伤惨重。 到最后一个土匪见形势不妙,立即丢下了手中的兵刃,跪在地上乞求饶命。
这件事就像有传染似的,其余的土匪见状,也许多这个土匪的样子,丢掉兵器跪在地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匪跪地投降,这一场战斗很快就结束了。这一战土匪遭到了重创,一千多土匪有一半被官兵和老百姓杀死,还有接近一半的人投降了,只有极少数人突破了包围圈,逃回了山里。
乌老七和张秀就是少数这逃出去的幸运儿之一,官兵和乔家村百姓把领头张开牛作为关注的重点人物,乌老七趁机杀死几个官兵冲出了重围。而张秀一直跟在乌老七的身后,也趁机溜出了包围圈,躲在村外的一片茂密山林里边儿。
这片林子,是张开牛进入乔家村之前,为了预防万一预定的撤退后的聚集点,他们两人在这片山林中等了一两个时辰,结果只有二三十余名土匪来到林中集合,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们不敢久待,只好带着这二三十名土匪八王寨在所在的山峰走去。
为了避免被官兵和老百姓发现,乌老七和张秀边躲边走,所以行程就十分慢, 结果他们还没有走到八王寨,就遇到一股溃逃而来的土匪。
这群土匪正是当初留守八王寨的 一些土匪。这些土匪给乌老七和张秀带来了一个让他们绝望的消息,他们精心选择的易守难攻的八王寨,居然被攻下来了。
攻下八王寨山寨的正是颜雄和刘海妮等人。按照原定的计划,颜雄和刘海妮带人等在乔家村外不远处。
等刘远带人围住乔家村的土匪之后,将把一些投降的土匪交给颜雄和刘海妮,让他们去骗开八王寨山寨大门。
结果刘远的运气很好,在投降的土匪中,居然有一个八王寨八大首领之一。这家伙原来是吴县一小股土匪的头目,当日各股土匪汇集在一起后,他就成了八个 头领之一。
但这家伙贪生怕死,在和官兵的战斗打响后不久,见手下土匪死伤好多,他立即吓得魂飞魄散。见有土匪投降,他也联盟和这些土匪一起跪在地上,成了俘虏。
刘远等人很快将这一个匪首和一部分投降的土匪,交给戚威和刘海妮。有了这一个八大首领之一的家伙,颜雄和刘海妮等人顺利地叫开了八王寨山寨的大门。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颜雄和刘海妮的手下很快将山寨夺了下来,歼灭了和俘虏了大量土匪,只剩下少数数的土匪趁乱逃走。
最后乌老七和张秀将八王寨剩下来的土匪聚集在一起,清点了一下人数,这时候他们手边剩下的人已经不足百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见手下只有这么少一点人,乌老七和张秀十分绝望,他们商量了一下。觉得照目前的情况,他们已经不适合在吴县地界生存了。
于是乎,乌老七和张秀带着剩余的不出百人的土匪逃离了吴县,到附近的县府寻找生存之地。
至此, 几十年来从未肃清过的吴县土匪,在杨云来到吴县不足一年的时间,全部数清了。
当然,在向朝廷汇报的时候,杨云听从颜雄和巨远光等人的建议。向朝廷汇报,经过数次大战。吴县官兵顺利的消灭了,以张开牛和乌老七为首的土匪,共计五千余人,大大的减轻了土匪对吴县的压力。
但是吴县山中仍然有,犀牛谷的颜雄和皂角勾搭刘海妮两股土匪,这两股土匪中都有两千多人。所以,希望朝廷支持吴县,继续制造兵器和招募官兵,使吴县县衙有和土匪抗衡的实力。
涪皇杨成奉本来就对,将这个儿子安排到吴县这样贫瘠的地方而有些愧疚。对于杨云的这些要求,他很大方的一一答应了。
虽然没有给杨云派一兵一卒,也没有送来一两银子。但是有了朝廷的许可,杨云在制造兵器和招募县兵的时候就大胆多了。
而这一次,和土匪的战斗。能够取得较大的胜利,除了众人的运筹帷幄和官兵的勇往直前外。铁山等人,用煤烧制出来的兵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改进技术后的铁器,品质大幅度提升,在和土匪战斗的过程中,官兵的兵器和土匪兵器相击。一般被击断的都是土匪的兵器,所以许多土匪在和官兵打斗的过程中间,由于兵器被对方损毁,立即处于下风,很快就被官兵杀死了。导致这一次围剿土匪的战斗中,官兵损失人数很少,伤亡仅仅不足百人。
一直以来, 吴县的土匪都是杨云等人心中的一根刺,虽然后来土匪受到重创规模已经减小很多,但是这些家伙藏在暗处,时不时要跳出来破坏吴县的发展,让百姓们提心吊胆。
这一次终于将这些土匪彻底的赶出了吴县,让杨云等人心情一下舒畅了许多,他们现在终于可以和其他县府一样 ,全心全意发展当地的经济了。
按照颜雄的建议,犀牛谷和皂角沟的土匪规模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不少。这一次,八王寨投降的土匪,全部被安排到,犀牛谷和皂角沟土匪山寨之中。
对于这样的安排,这些投降的土匪们,是十分满意的。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在山林里的生活, 叫他们生活在县城里边,他们也不会习惯。现在让他们继续在山中继续做“土匪”,他们当然很高兴了。
对于县衙而言这也是一件好事,这些投降的土匪如果把他们全部杀了,又显得有些残忍,但如果全部关在县衙的牢狱里面,这样一来,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而如果直接让他们在吴县生活,又担心这些常年打家劫舍的家伙,影响吴县的治安。所以把他们安排在犀牛谷和皂角沟继续做土匪,这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本章完
第九十七章 发展
没有了土匪的骚扰,吴县的老百姓开心多了,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收割自己这一年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
见老百姓们,成熟的庄稼来不及收割,杨云便组织县中的县兵们帮助老百姓收割粮食。在杨云看来,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但在大涪的这个时代来说。
这些当兵的这些官老爷们,没有盘剥老百姓的利益,就算大清官了。没有想到,这吴王居然还派手下的士兵帮着老百姓收割粮食,这让老百姓们觉得惊异无比。
经历了开始的忐忑不安,老百姓们发现,这些县兵们是真的,真心的在帮助他们,心中立即充满了感激之情。
有了县衙和县城内的县兵的帮助,这季的庄稼顺利收割完毕,下一季的种子也播种好了。
此外,杨云还从记忆中搜索了好几种,老百姓们用日常能见到的一些材料制作成肥料。有了这一措施,新播种下去的种子成长很快,让众百姓对新一季粮食的丰收有了更大的期望。
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再饿肚子。可是在杨云看来,饿不饿肚子只是一个最基本的阶段,能让每一个吴县老百姓都过上富足的日子,这才是杨云最期望的。
但是世间的事情往往不能一帆风顺,这时出了一件事情。让杨云企图靠着山中的药材,还有新种出来的一些药材,让吴县老百姓能够快速增加收入这计划受到阻碍。
药材的销路,出现了问题。吴县周边好几个县,也是多山的地方,这几个县跟吴县一样,地方十分贫瘠。
并且这几个县府的各种药材也十分丰富,所以销往这几个县区的药材,几乎是无人问津。而向更远的一些富足的县区输送药材,距离又太遥远。
虽然有一些药材商人,源源不断的把收起来的药材输送的更远一些的县府。但是这输送出去的数量,远远比老百姓们,在山中挖取的药材和自己种出的药材要少的多。
老百姓们辛辛苦苦上山去挖出的药材,结果卖不出去或者买出来一个很低的价格。他们当然不开心了。这样一来, 他们挖掘和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当然就降得不少。
见到这一情况,杨云也觉得有些无奈。但是转眼间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把收集起来药材,根据自己的经验, 针对这个时代经常出现的疾病,如风寒、伤寒和瘟疫等。写出了一些药方,让药材商人把这些搭配好的一幅幅中药, 直接销售出去。
对大涪百姓而言,这是一种他们从没有见过的形式,所以好些人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见这种方式销售量很差,吴县的这些药材商人,开始犹豫起来,不敢再配置这种成品中药出来销售。
但县丞钟文睿和铁山等人作为最先跟着杨云的一批人,对他有着一种盲目的崇拜,觉得这位少主是无所不能,所以他想出来的办法一定是有效的。
在这些人的鼓励下,吴县的药材商人才半信半疑地坚持制作这种成品的中药。久而久之,有一些生病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及看大夫的周边百姓,大家尝试着用杨云搭配好的这些中药治病。时候却发现效果十分明显。
于是乎,吴县这种特殊的搭配好的中药,在大涪很多州县里面,开始热销起来。
这一步尝试的初步成功,杨云又来了积极性。根据自己的经验,他将一些山中的药材,以西药的方式制成药丸。这些药丸,比起大福最常见的中药而言,治病的效果特别快。
有了前一次尝试的成功,这一次制造出来的药丸很快得到大涪百姓的认可。老百姓们的欢迎,使得吴县的药材,在大涪境内知名度很快的起身。许多离吴县很远的药材商人,也不远千里到吴县来收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