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俗人-第1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苍生受福这一点比较难能可贵,皇帝不仅想的是家天下,还把天下苍生百姓福祉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当然,这些也只是公开的。

    就如皇帝私下里也暗暗祈求上天,能让他重振雄风一样,皇帝此次封禅泰山,也还是要借机东巡,然后突袭高句丽的。

    东巡封禅泰山,本就是一个战略掩护。

    借封禅之机,调动兵马,运转钱粮。

    打高句丽,这是李世民继位之前,就已经预订的计划之一,只是时间一直不算成熟,所以一直在等。

    当年隋朝征辽东的时候,李世民虽然还年少,但他父亲李渊曾做为卫尉寺卿负责过征辽军器钱粮事务,所以他也是跟着去过辽东的,亲眼见过当年那场拖垮了中原大隋朝的国战是如何的残酷惨烈。

    父子俩对征辽之战各有体会,李渊后来当了皇帝后,便有过完全放弃辽东,甚至要让高句丽跟大唐平等相处,不再要求臣藩进贡之意。而李世民却在年少时就立志,将来定要率军来复中国子弟之仇。

    从当上皇帝之后,李世民就在为这一天准备。

    已经准备了十五年。

    黑龙潭秦家。

    大厅。

    “新罗女王金德曼向朕哭诉,说百济联倭突袭新罗,攻取其四十余城,伽倻国王也向朕上诉说遭百济和倭军入侵。”

    “两国又说百济和倭国联合高句丽,图谋断绝新罗、伽倻二国入朝之路,皆请求我大唐出兵救援,主持正义。”

    “朕亲自召见了高句丽王子高任武和百济王子扶余义慈,二人却反诬陷是新罗、伽倻二国挑衅在先,并且拒不肯归还所侵占之城池土地、人口,唯有倭国皇极女王态度较好,表示回国后就召回兵马回倭。”

    皇帝很生气,他以九五至尊的身份,以天可汗的宗主地位,亲自调解藩属国的纷争,为他们调停战争,可百济和高句丽居然敢抗旨不遵。

    尤其是高句丽不仅不遵旨,甚至还暗地里勾结漠北薛延陀,拉拢百济、倭国,四下结盟,一心反唐。

    中书令长孙无忌当即道,“高句丽、百济、薛延陀都已经在反叛大唐的歧路上越走越远了,根本不愿回头,对付他们,唯有我大唐的铁骑横刀才能让他们知错悔改。”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表示,“朝廷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着手准备征讨,如今钱粮器械皆已备齐,兵马也已征召起十万人马,随时可以发动攻击。”

    以特进知门下省事的魏征捋着胡子出声,“高句丽、百济等侵袭新罗、伽倻故是有错在先,但我大唐堂堂宗主,就算问罪,也应当堂堂正正讨伐,怎么能偷袭呢?”

    “朝廷应当先派出外交使臣前往高句丽、百济,宣旨问罪,如果他们仍抗旨不遵,再正式发兵讨伐,而不是偷偷摸摸的突袭,这有失我大国身份!”

    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李大亮反对,“魏相,朝廷去年已经派过使者去调查调停,这次封禅各国使者皆至,圣人也亲自召见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子,可他们的态度你也看到了,所以如今我大唐发兵征讨,有何不对?”

    “至于说突袭,那也只是军事兵法,既然要打,那如何打就都按照兵家战法来,怎么方便怎么打,怎么划算怎么来,难道还要提前通知高句丽,然后双方约定地点,摆开人马对阵?”

    说到这,李大亮提醒魏征,高句丽本就实力很强,当年隋全盛之时倾国之力讨伐,也都没占到便宜,所以要对付高句丽,绝不能轻敌大意,为了胜利,别说突袭,就是派刺客去暗杀高句丽王都是值得的。

    坐在上首的皇帝眉毛挑了挑,无疑是很认可李大亮这番话的。

    外交固然得有,但最终的结果不是靠嘴皮子说出来的,还得是靠打。

    魏征保留意见,认为军事固然重要,但首先要以德服人,大唐做为天下共主,得让各国认可。

    房玄龄问皇帝,“陛下原拟由魏公挂帅东征,可如今魏公人却还在天南,战事在即,三军主帅不可空缺,还请圣人早做决定。”

    李世民无奈点了点头。

    放眼当今朝堂,大唐开国将帅们大都还健在,正值当打之年的也是很多,随便选一个出来,都是可以挂帅统兵东征的。但在皇帝的心目中,最适合的人选当然还是秦琅。

    秦琅三十出头,却战功着著,他的战功还都是从武德九年开始的,这十五年来,论军功战绩,无人能出其右。

    李靖这样的大帅,可战绩也主要是在开国之初,平定东南,以及武德后期,镇守河朔边疆,然后在贞观初败东突厥后也就退下来养老了。

    李绩等许多大将,也都是安稳十多年了。

    贞观朝比较活跃,战功较多的将领,首推秦琅,然后是柴绍、程咬金、薛万彻、牛进达、苏定方诸将。

    厅中一众大臣都望向皇帝。

    秦琅本来确实是东征挂帅第一人选,可谁也料不到这位魏公,松州大败吐蕃后,辞职丁忧,然后就不肯再回朝了。

    都闲了好几年了。

    “圣人,秦相能回来吗?”长孙无忌也问。

    “朕已经派许洛仁带百骑去武安州接人去了。”皇帝端起紫砂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声音平淡的道。

    不过大臣们却都听到这话里有几分恼怒。

    看来皇帝也是没法淡定,真的恼了。

    房玄龄却还在追问,“就怕许将军未必接的回来,战事在即,总不能主帅却一直空缺吧?”

    长孙无忌听出房玄龄话中之意,这是想换帅。

    “既然许洛仁都奉旨带百骑南下了,要不了多久肯定能接回秦相公的。”

    “圣人之前可是已经下过许多道征召魏公还朝的旨意了。”房玄龄不客气的反驳。

    这两位宰相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却是互不相让,不知从何时起,曾经亲密战友的二人,如今成了朝中水火不容的关系。

    太子承乾站出来劝说两人。

    “二位相国勿争也。”他转向皇帝,“儿臣以为魏公并不愿意为东征之帅。”

    关于这点,其实李世民心里也是清楚的,至于说秦琅为何不愿意挂帅,基本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秦琅的功绩足够高了,他根本不需要再去领兵东征,人臣功绩太高并不全是好事。

    秦琅这些年,越来越滑头了。

    “太子有何建议?”李世民问承乾。

    “儿臣以为,圣人当别择大将为帅,且当早下决定,然后再通知秦相,召他回京与长乐公主大婚。”

    李世民对太子点了点头。

    “秦琅与长乐的婚事确实不能拖了,若让秦琅挂帅东征,那这婚事岂不是得一拖再拖?朕总不能耽误了长乐,这样吧,这次东征就不用秦琅挂帅了,让他先回来完婚,婚后就留京辅佐承乾监国,顺便多陪陪长乐。”

    皇帝缓缓又道,“至于东征主帅,朕打算亲征。”

 第1114章 锋芒毕露

    这话一出,却是让一众大臣们惊讶,事先谁都没想到皇帝要亲征。

    房玄龄沉默,魏征却是立马站出来反对。

    侍中马周也出言反对,认为根本用不着皇帝亲征。

    “臣举荐右仆射李相挂帅。”马周道。

    李大亮则谦虚退让,“臣认为李司徒比臣更适合挂帅东征。”他举荐李靖统兵。

    “药师年迈兼有腿疾,朕岂安心劳烦他出山?”皇帝反驳,又说李大亮如今在朝中为相,与房玄龄一起主持尚书省事务,也是抽不出空来。

    “那臣举荐英国公李相公为帅。”

    “李绩要镇守河东,防范漠北薛延陀。”李世民反驳。

    “那柴绍、薛世雄、程咬金、牛进达、苏定方、段志玄、张士贵、李道宗等皆可为帅!”

    皇帝却还是摇头,“朕当然也知道他们都是当世之猛将良帅,但朕当年曾随高祖往辽东押运军械粮饷,亲自看到炀帝无道,征辽苦民,无数百姓为躲避出征与瑶役而打断自己的手脚,也看到一路上,到处都是饥民和那些困毙的民夫。在辽东,更是到处是死伤的中国子弟”

    “朕当时就曾心中立誓,早晚有一天,要率大军回来,为中国子弟报仇雪恨。如今,自当亲提六军,挥师讨伐。”

    “尔等无须多言,朕意早决。”

    “太子承乾留洛阳监国,左仆射房玄龄与知门下省事魏征留守辅佐,另外朕再召秦琅回来,授检校中书令加太子詹事一同留守辅佐。”

    “中书令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李大亮、侍中马周随朕亲征。”

    “以镇东都督府长史、金州都督牛进达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以及山东募兵一万,集结辽南金州卑沙,乘战舰走海路向平壤进军。”

    “召河西经略使、凉州大都督府长史程咬金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府军六万,以及陇右河朔归附之突厥、党项等胡兵,向辽东进发。”

    水陆两军齐发,这也是当年隋朝时的征辽方略,并不算稀奇,毕竟高句丽盘踞辽东数百年,在辽东一线本就经营有坚固的防线,建立了大量的山城,而近年又搞起了辽东千里长城防线,辽东正面防线还是挺坚固的。

    但是大唐与高句丽隔海相望,其国都平壤又在海边,所以出一军自海上攻打,本就也是符合兵法的,派一支偏师自海上攻打,必然迫使高句丽人等分兵防守,这样就能削弱其辽东防线的兵力。

    更别说,以如今大唐海上力量之强,早远超隋时,从海上进攻,还是有很强的突破机会的。

    而皇帝选的两位大将,牛进达统水师一路,程咬金统陆路主力,牛进达这边不出意料,他毕竟当初为幽州长史时,秦琅偷袭高句丽,夺了卑沙城,牛进达也是冒险发兵增援的,事后因御史弹劾他擅发兵马,皇帝便干脆就调他镇守卑沙,授为金州刺史,后加镇东都督府长史。

    老牛在辽南镇守多年,一直没挪窝,他统水师是最佳人选。

    倒是程咬金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