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这等军情要事,片刻也不能等,要立即进奏。”李世民想了想,“可在宫门之上再开一个小窗,这样夜间宫门落锁后,若有紧急军情,可由皇城省内当值宰相至宫门,将消息递入宫内奏报,以免耽误。”
长孙笑着对丈夫道,“陛下你看,好消息来了。”
“确实是好消息,叔宝回来了,朕也就没那么担忧了,这一仗打的好,虽只不过歼敌两千,但眼下太需要这样的胜仗了鼓舞军心士气了。”
李世民兴奋的打着赤脚在地上转圈。
“立即召叔宝押乌没啜等俘虏入京,让雍州府搞的热闹点,要让全城百姓都知道,我秦大将军又打了个大胜仗,打了突厥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朕要亲自到南门迎接叔宝入城。”
“朕还要赐叔宝锦袍金殿,许他骑马穿过朱雀大街,直上金殿!”
李世民越说越兴奋。
这次的颉利入侵,对于他的压力太大了。
六月初四兵行险着,虽然成功夺权,可毕竟人心未稳,而他刚刚登基才几天,颉利就已经杀到了长安城下。
这对于他这个得位不正的新皇来说,压力大的都喘不过气来,晚上都尽做恶梦。
这种大军兵临长安城下的危险,其实还不是他最担忧的,他最担忧的是这种时候,大唐朝堂内外能不能够拧成一股绳,能不能一致对外。
他最怕的就是这种时候他全力迎战的时候,会有人背后捅他刀子。
秦琼来的及时,送上的这份礼物更及时。
振奋人心。
“陛下,时已入秋,晨间天凉,快把鞋穿上。”
李世民此时只觉得浑身兴奋的燥热起来,哪会冷。
“秦琅那个小兔崽子呢,是不是还关在家里反省呢?”李世民问。
长孙拿来鞋亲自弯腰下去为李世民穿上,“陛下怎么健忘了,昨日他不是还让人送了些油茶炒面来宫里吗,陛下吃了之后,说味道还行并赞赏秦琅用炒面做行军干粮的好主意呢,说是让秦琅再好好琢磨下一个好的配方,到时让兵部试用一下,若好的法,到时就推广军中呢。”
李世民哼了一声,“这小子,堂堂三品,在家琢磨干粮,也太大才小用了。眼下用人之际,朕也就不再计较他的罪行了,暂且记在账上,让他赶紧出门,眼下这个时候,镇抚司还需要他来主持。”
“立即去平康坊传令,令秦琅即刻恢复原职,让他赶紧去渭桥,代朕迎接叔宝回长安。”
让本来待罪在家的秦琅官复原职,去渭桥迎秦叔宝入长安城,这也算是对秦叔宝的一个赏赐了。
秦琅一大早起来,正准备在琢磨点新品,这几天,他已经研制出了十八款油茶炒面配方,并一一制作改良,效果不错。此外,他还又研发了锅盔、压缩油饼、炒米、肉松等。
今天准备再研究点蛋白粉,原材料就是蝗虫、小鱼虾、青蛙、河蚌田螺、鱼骨加点大豆粕,碾磨成粉,这玩意后世其实就是鸡饲料,但是他考虑到如今大唐士兵,尤其是在出征之时营养补充跟不上,特别是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所以想到搞点这种鱼骨粉,里面加上点盐,每个士兵发上一小包,用水冲服也可,直接干吃也行,在艰难的行军打仗之时,也能补充营养的。
他甚至计划等这款新品研究出来后,再把青汁弄出来。青汁这玩意他后世时被老婆强制喝了不少,但他研究发现,其实只要是普通的农作物的嫩叶都可以制成青汁,嫩麦苗啊,嫩蔬菜啊,这东西含丰富的叶绿素,还有不少比成熟植物更丰富的一些物质,确实对身体保健身有用。
对于平时蔬菜摄入不足的人来说,这东西大有好处,当然正常饮食的人,其实就没多大帮助的了,毕竟直接吃蔬菜也一样。
秦琅想着弄些嫩叶给加工一样,具体要怎么弄,还没想好,准备先试一下脱水晒干然后打粉,要吃的时候也直接冲水喝,其实就跟方便面的蔬菜料包差不多。
相比起军中传统食用的咸菜、酱菜,明显更健康些。毕竟早有研究表明,许多只用老卤水腌的酸菜咸菜,那个咸味其实只是一种味道,并不含有盐的成份,所以吃了也就是骗骗味觉嘴巴,实际上对人体没帮助,以前吃不起盐的人靠吃腌菜,其实并没好处,原因就在于此。
只有真正用盐腌的才能暂代盐用。
秦琅觉得咸菜酸菜弄的好,开胃好吃,但若考虑营养这块,觉得并不是上选,不如试验一下他的鱼骨粉和青粉。
正给家里仆役们写单子,让他们出去采购所需的各种实验原料呢,结果许敬宗上门了。
镇抚司里魏征和马周两个主簿都走了,崔敦礼和郑玄礼两个司马也先后调走,而秦琅也早离开衙门公干河北,一回来主持分了司里小金库,然后就被免职了,许敬宗顺里成章的就成了司里临时最高长官,暂时主持司务。
没有秦琅马周等人,他在司里现在感觉挺好。
谁知道,秦琅这才刚免职几天,结果今天宫里就传出旨意,要他来请秦琅回去复任。
“三郎,陛下对你可是厚爱有加啊。”
许敬宗品尝着秦家秘制油茶新品,这是款奢华版的,以牛髓骨油加上十八种坚果仁,甚至还配了上好茶叶在内,小米、大豆、小麦碾磨烘炒,再加上了新鲜牛奶。
小火一煮,那真是茶香四溢啊。
那边魏昶对秦琅依然尊敬有加,把秦琼已经率凉州勤王军抵京,并打了个大胜仗的消息告诉了他。
“我阿耶就回来了?那还等什么,走,去渭桥迎接我阿耶回京!”
关在家才几天时间,整天研究这些玩意,确实已经有些无聊了。
许敬宗本来还想尝尝那碗香气四溢的油茶味道呢,结果秦琅直接拉着他就走,许敬宗看着那碗油茶离他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一脸的无奈。
第135章 镇军大将军
长安西郊,西渭桥,又称便桥。
汉代修建时因与汉长安城便门相对,故称便桥,至唐时,百姓俗称咸阳桥。
唐突两支大军,隔着一座一里多长的渭桥遥相对峙。
秦琼大营。
秦琅率许敬宗、魏昶、阿黄等过来宣旨。
“门下,制曰:京室殷阜,钩陈严秘,肃遏警巡,职务尤重宣风作牧,亲贤是寄。左卫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瓜鄯肃会兰河廓九州诸军事凉州大都督上柱国齐国公琼,任惟心膂,功著二南,典戎敷化,声绩备举。”
“宜摄九门,总司八校,可雍州牧、镇军大将军,其左卫大将军使持节凉甘瓜鄯肃会兰河廓九州诸军事凉州大都督上柱国齐国公如故。”
儿子亲自给父亲宣旨,还是道加封旨意,这份荣耀可是少有。
秦琅宣读完,秦琼接旨。
敕旨交接完,秦琅便赶紧跟秦琼对调了个方向,向秦琅叉手道贺,“恭喜大人!”
刚才这道敕旨,可是道措辞非常用心的嘉奖了,大意便是雍州牧做为京畿长官,位置十分重要,要选用得力忠诚大臣。而秦琼呢,在军中威望高,战绩好,所以现在皇帝特拜秦琼为雍州牧这个要职,并且还给秦琼加了一级散官。
原来秦琼是正三品冠军大将军的武阶,现在正式晋升为镇军大将军这个从二品武阶。
此外,依然让秦琼继续兼任凉州大都督这个职务。
雍州牧兼凉州总管,曾经是李世民担任过的职务,此后由杨恭仁主持雍州衙门,由李幼良接任凉州。但是杨恭仁主持雍州时,也只是以治中从事的佐贰官主持的。
杨恭仁后,由高士廉担任了这个职位,再由李道宗接任,而现在李道宗受伤,李世民让秦琼接任,但却不是雍州别驾或治中从事这样的副官,而是直接给了雍州牧一职,并依然兼任凉州大都督职。
这份信任,无与伦比。
秦琼都听的很意外。
“雍州牧位置特殊,我一异姓外臣岂敢担任?我当向陛下面辞!”
“阿爷,其实陛下这旨意很明显,江夏王本是陛下选用的长安保卫战的指挥大将,可谁料出了点意外受伤,如今无法继续视事,因此只能另用他人。现在是兵部尚书杜公暂代主持,可杜公毕竟是臣。”
秦琼毕竟是李世民龙潜之时麾下第一大将,不论是能力还是忠心都无法挑剔的,尤其是眼下这种节骨眼上,比秦琼指挥能力更好的肯定会有,资历威望更高的也有,比如河间王李孝恭,比如刘弘基,长孙顺德,再比如李艺、李靖、李世绩,这些都是军中威望资历不比秦琼差的。
可这些人对于李世民来说,都不够贴心,都不够可信。
所以能取代李道宗,可放心主持长安长防的也就是如今赶来勤王并打了个大胜仗的秦琼了。
“阿爷不如先接下,待击退突厥之后,再辞职也不迟。”
雍州牧这个职位确实太重要了,就如比北宋的开封府尹,这种要职,一般都是由亲王担任的,而且往往都是亲王遥领,实际派个重臣任副职实际主持。
历史上,贞观之初,杨恭仁在罢相后确实担任过几年雍州牧,但最后也是调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最后再改调洛州都督。等到贞观中后期开始,这雍州牧、大都督,或是后来的几京府尹,其实都已经不再轻易授给外臣了。
不过眼下若李世民要用秦琼做长安保卫战的指挥官,那暂时让他担任这个雍州牧之职,确实也挺合适,这样便可压制李孝恭刘弘基长孙顺德等老资历大将,要不然,也不会在大战之前,又给秦琼加了一级武阶,直升镇军大将军。
这可是二品武阶,不管是刘弘基还是长孙顺德等,那都是三品阶、三品职。
别看是二品武阶,这在大唐现在,都相当于是后世开国的授大将衔了,毕竟虽还有更高的骠骑大将军和辅国大将军,但现在都没有授过人。
秦琼简单的收拾了下,便让家将老铁枪带亲兵押着乌没啜等俘虏回长安。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