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没想到,现在学城的学生们突然就开始搞事了。
这些学生们说他们年轻热血也好,说他们有参政议政之心也罢,但确实打乱了秦琅的计划。
眼下若是这些学生们闹大了,最后会让朝廷很被动。
直接给长孙无忌翻案,到时就会让新皇显得不孝,上来就翻父亲的案,改父之道。
再者,翻这案到时肯定会烧到许敬宗等身上,不管怎么说,现在许李二人都还是秦琅组阁的成员,这会危急到秦琅的这个内阁。
政治上的事情,从来不会简单。
也许学生们出发点很简单,但事情起来后,肯定会有人浑水摸鱼的,如今正是因为秦琅他们独掌大势,这才能最快的安稳下来。
一旦乱起来,到时可就会乌烟瘴气了。
甚至有可能,这次学生们搞的事情,本身背后可能就有人操纵挑唆。
年轻的学生们,可是最好的炮灰和工具。
秦琅知道狄仁杰因六君子之名,所以在学生中名望很高,倒没料到狄仁杰一问就如实交待,他居然正是这次谋划的主谋之一。
当然狄仁杰也是选择的告之,只是说长孙无忌他们是冤枉的,他们要平反冤案,并没说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如今朝中秦琅一党独大,他们这是要守护大唐社稷。
秦琅听完后,若有所思。
“看到你们现在的样子,我不由的想起了武德九年的那个夏天,那时我和程枢密牛枢密他们,比你们还年轻些,却也是满腔热血,为大唐而奔走····”秦琅拍了拍狄仁杰的肩膀,鼓励他们的行为。
“国家养士,能如此心怀天下,没白养。”
狄仁杰有些意外,没想到秦琅居然是这个支持的态度。
“太师也支持翻案吗?”
“嗯,当初的谋反案,确实有问题,其实我之前已经跟圣人奏报过,也奉旨开始在跟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三法司沟通,不过这案子毕竟是大案,要翻案就得全面调查,拿到足够的证据之后才能翻,不能草率。”
“那我们打乱了太师的计划了。”
“无妨,你们做你们的,朝廷也会继续朝廷的调查,你们代表的是学生士子的心声,让朝廷让圣人让天下百姓们看到,也是很好的。”
“怀英啊,我是很赏识你的,以你之才,三月会试肯定是能中榜的,甚至殿试后有可能是一甲进士,将来前途不可限量,甚至二三十年后,会走到我这个位置,成为大唐宰相的。”
“对于你们士人的热血,我是赞赏的,但我也提两点要求,一,马上就是会试考试了,你们莫要因此耽误了,所以我欢迎大家给朝廷上书,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直接写下来,然后上书,我会派人到学城国子监设立一个接待室,所在学生的上书,都可以交到接待室,会一一登记并记录在档,然后这些上书,最后会转到政事堂由相公们阅读,并会给予回复的,其中写的好,我们还会呈奏天子。”
“你们呢,也给朝廷一些时间,大家不要急,更不要乱,这个事情我既然已经答应你们,那肯定就会给你们一个交待的。若是因为乱轰轰的游行,最后出了乱子,甚至是耽误了会试,这可就太不应该了。”
狄仁杰犹豫着。
“太师是让我们取消游行吗?”
“非也,我是说得有组织,学城这边呢,我希望你们六君子牵头,最后是再请国子监等学校们的一些师长也出面,共同组成一个临时的牵头组织,凡事做到有组织有纪律,而不是一窝蜂似的乱来。”
“同样,朝廷这边,也会派出相应的一些官吏过去沟通协助,另外呢,我们还会提前规划游行的街道场地,派出衙役、金吾卫巡骑等维持治安秩序等,你们要做的这事是好事,我是非常支持的。”
这话一出,狄仁杰顿觉秦太师这胸襟果然宽广,不愧是四朝元老,首辅相公,办事就是大气。
“大家不要急,一步步来,先回去想好要跟朝廷说什么,各自给朝廷写一封上言书,然后等会试结束后,大家组织好了呢,就可以来一次正式的洛阳游街请愿,到时朝廷也肯定能给大家更好的答复,你说对吧?”
狄仁杰想了想,此时已经快二月,会试在三月举行,也就是再等个多月就行了,现在大家按秦公说的先写上言书,同时提前组织好流行活动等,个把月时间倒也可以等。
“好了,现在去请李平章进来吧。”秦琅又拍了拍狄仁杰的肩膀。
第1390章 口蜜腹剑
“李相公,秦相国请您进去。”
坐在秦琅值房外休息间的李义府正想事出神,被一个声音唤醒,他来见秦琅,结果通报后却半天没有回应,茶水都已经凉了。
自秦琅回朝主政以来,他还是头次受到这样的冷遇,明年才五十岁的李义府,不由的转动脑筋飞速的思索起来,自己难道在哪里恶了这位权柄煊赫的太师?
想着想着,便可能想多了。
抬头,见是刚才进去禀报的堂下行走狄仁杰,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身材高大,甚至还略微有点胖,圆胖的脸上留着大胡子,却并没有怎么过于精心修饰,他身上是一袭蓝衫,袍衫的衣袖上甚至还有墨渍,胸口衣襟处似乎还有油渍?
这样的胖子,居然能引领洛阳学城几万学生闹事,成为六君子之一,更能得到秦琅青睐赏识,特招他们入政事堂门下行走见习,刚才他在外面坐冷板凳,这家伙倒是在里面呆了半天没出来。
他们在聊什么?
李义府在心中猜测着,脸上却是已经迅速露出一副亲切的笑容,“怀英啊,秦相国主持朝政,日夜操劳,你现在相国身边做事,得多提醒相公要多注意休息啊。一会午餐的时候,一起吃饭?”
京师各衙门都有食堂,免费供应官吏们午餐,每天的餐食时间,不少官员也喜欢顺便餐会,边吃边聊。有时也是下属向主官们汇报工作的好时机,甚至还是同僚们之间沟通感情的不错场合。
平时狄仁杰这样的堂下行走可没机会跟高高在上的宰相们共食的。
狄仁杰也早听说李义府李猫之名,据说曾有人用了个词专门形容他,口蜜腹剑,虽然这个词不知道是从哪里流出来的,但用来形容心腹狭隘的李义府确实贴切。
相比起笑面虎许敬宗,李猫行事更加阴险,为了权势更加没有底限,不择手段。
狄仁杰到政事堂行走时间不长,却也已经听说过李猫许多手段,这是个不能轻易招惹的人。
“多谢李相公,中午食堂属下来聆听教诲。”
“好,我先去见秦公了。”
推开门,一只脚才抬起,还没步入秦琅公房内,李义府却已经迅速的又换上了一副面孔。
“三郎!”
李义府一边特意用上亲切的称呼,一边径直就先去收拾茶盘,清倒剩茶,取水烫杯,重新沏茶。
很快,一杯散发着清香味的绿茶便送到秦琅面前。
秦琅听说李义府以前是喜欢传统的煎茶法的,甚至还是煎茶高手,精通此道,很是了得,但每次与自己喝茶,李义府却都是用炒茶冲泡,手法同样娴熟。就算秦琅去李义府公房坐,或是去他家,都没见过他煎茶。
口蜜腹剑。
这个词是有一次秦琅在吕宋跟封臣们提起李义府时说出来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传回了中原,好在传的人倒没说是秦琅的评价。
“李相来找我是什么事?”
李义府泡好茶,仍然还站在那回话,“过几天便是齐忠武王的九十周年诞辰,秦圣公于我有知遇之恩,于微末之中青睐相知,是我永远尊敬的师长。值此九十周年诞辰,我这个学生后辈也当缅怀追思·······。”
来之前,其实李义府是另有事情的,可刚才在外面坐了半天冷板凳后,他脱口而出的却是提出要给秦琼搞九十周年诞辰纪念。
“用不着如此,心中怀念便好。”秦琅道,每逢父亲忌日,他也是会吃素,并跟儿女们追忆秦琼的往事,顺便谈谈秦家的家族历史,所以这一天,一直都是秦家的家族史教育日。
他很少大张旗鼓的搞什么活动,没必要。
“太师,忠武王九十周年诞辰还是要隆重纪念一下的。”李义府的理由很多,什么秦琼如今已经是在武圣庙里跟姜太公并列的武圣,又是秦琼被朝廷封赠为秦圣帝君了等等。
眼下隆重纪念一下秦琼这位天子的妻祖父,也是对朝廷局势稳定有益,对秦家也是有好处的。
他还提出,一切操办之事都交给他好了。
秦琅却仍然摇头。
“我听说前年你奏请天子,将祖父改葬到永康陵侧,并征调了七县民丁,昼夜不停的运土修坟,满朝王公争相馈赠奠仪,送葬队伍绵延七十里,极尽奢华?”
永康陵,是大唐太祖景皇帝李虎的陵墓。
李义府点头,“当时太上皇恩赏······”
“李公,”
一声李公,显得生份起来。
李义府面色微变。
这位李猫,不仅被世人称为口蜜腹剑,近年还由此衍生出另一个词,笑里藏刀。
李义府能有今天,当然最离不开的就是秦琼秦琅爷俩的提携,否则他现在估计都还在蜀中底层打转。
是秦琼聘他入松州都督府幕府,然后又举荐他入京做了九品门下省典仪,后来又是秦琅提携他入御史台为八品御史。
之后将他引荐给马周、许敬宗,还把他安排进了太上皇李胤当时所在的东宫,一步步,方有今日之辉煌。
秦琅十五年前离京时,都还特意将他提拔为中书舍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此后李义府虽然是靠给皇帝李胤当枪做刀,带头发起对长孙无忌等元老派的进攻,凭能力与忠诚,赢得皇帝的信任,最终一步登天,成为了宰相。
可说到底,没秦琅这一路来的提携,李义府又哪有机会给皇帝做刀枪?
“三郎,这事是家中子婿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