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秦琅的这个安排。
柴绍等人很意外,可大家细细思量,觉得又似乎还不错。
不管怎么说,唐军总要撤离,那吐谷浑不可能放任不管,慕容顺等归附首领,最后自然还是比较适合的统治代理人。
这样做,实际上就是把吐谷浑一分为三,而且还完全打乱调散,慕容顺等三人,各只是检校都督,并没有谁大谁小之分,于是谁也不能统领谁。
这慕容顺和慕容承虽是兄弟,可关系向来势同水火,阿豹本就是吐谷浑实力强大的诸侯,现在自然也不会听从这兄弟俩。
秦琅带走五万最精锐的俘虏部众,也是釜底抽薪之计。
各方面来说,都还是不错的策略。
“缴获的牲畜牛马等呢?”老程可不愿意把到嘴的这些肥肉也再吐出来。
秦琅呵呵一笑。
“俘虏们可按处置方案划归三都督府,不过这战场上缴获的盔甲武器,牛马草料这些,自然没有再还回去的道理。”
这话一出,慕容顺等都是微微变色,可最后还是没有人吭声。
这次吐谷浑几乎是全国动员,最后数十万人马参战,前后被击溃者五六十万人马,被缴获了上百万牲畜,其实就是这几十万人马的家当了。
现在秦琅一句话,人要带走五万个回陇右,缴获的那些装备和牲畜草料等,还都要带走,就给他们留下几十万几乎啥也不剩下的光人,虽说参战各部,多少还有些留守的族人,会有些牛马帐篷等,可秦琅这一招,却是将他们吐谷浑的底都给掠夺走了。
一个部落,大多数牲口被夺走,今后只能勉强支撑求生,得靠打挖野菜种青稞等维持补贴生活,而没有了世代积攒的武器装备,今后又还如何打仗?
可面对秦琅,他们却连反驳的话都不敢说出来。
秦琅好歹还把俘虏等都放回去了,若是如那薛杀神的话,可是要把他们全都杀了或是都拉去卖为奴隶的。
那才是灭顶之灾。
慕容顺等又都是秦琅选中的都督,也要担心违逆秦琅后被抛弃。
“最后一件事,班师之时,我希望吐谷浑诸部归附的一众酋长首领们,能够选出年轻子弟,最好是嫡出的,随我回陇右。”
这是要求质子,秦琅说这些吐谷浑子弟会在陇右九镇边军里充当侍从骑士,也会挑选表现好的送去长安侍卫天子、勋贵们。
“当然,做为大唐的附属臣藩,从今以后,你们要效忠大唐,忠臣陛下,每年要记得进贡纳献,具体的贡物和数量,我会再给你们列个单子的,按时按量进贡就好了。”
最后,秦琅对拓跋思头和细封存义这两位党项羌的年轻代表先是表扬了一番,然后又严厉的敲打了几句,特别是声明了党项与吐谷浑的边界,严令两族各守边境,不得越境抢夺草场牧地。
“党项、吐谷浑,皆我大唐藩属,不得越境过界,不得互相攻伐掠夺,若有违背,便是不尊大唐,后果自负!”
第616章 跪下叫爷爷
野马台军议上,秦琅一言定鼎,平息两派争议,定下班师凯旋之策。对于吐谷浑和降兵等,也迅速做了安排,战撤两派都还算满意。
慕容顺三个投降派,受益最大,当然也不会有意见。
会议最后只是对夺取的这百万牲畜以及许多毡毯、帐篷、皮毛等缴获的瓜分,又争了会,涉及到这些,诸将都不顾脸面,争的急赤白脸,秦琅听他们争了许多,最后才开口,拿出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瓜分方案出来。
一如继往,所有物资缴获之中,先给皇帝抽出一成来,再给朝廷抽出一成来,然后西征的将校军官们分一成,剩下七成,一成拿来抚恤伤亡,一成拿来奖赏有功,再拿一成出来,按之前议定的四个档次,分给党项、杂羌,吐谷浑的附庸协从。
最后还剩下四成,给陇右诸州留两成,剩下两成则所有将士们见者有份。
这样的分法,依然没怎么给朝廷面子,皇帝也还只是一成。
士兵们其实分的多,尤其是陇右唐军,有功劳的按功劳分不说,有伤亡的也还有抚恤补贴,然后还能再分一次。
光说那些杂畜,如此众多,分下来也是十分惊人的。
不过对于战马,秦琅和诸将议定,却是抽出来不分的,这些战马,一分进献给皇帝御马厩,两分送给朝廷太仆寺,两分拿来将士们分,剩下的五分,全都划给陇右九军补充军马。将士们,也可以内部购买一些,军士限两人一匹战马,两匹骑乘马,五品以上军官,限战马两匹,骑乘马十匹。而五品以上,可以买战马十匹,骑乘马五十匹。
价格会比较优惠,远氏于市面价格。
都是给兄弟们的福利。
这个分赃方案,也是照顾到各部了,哪怕你就是战死了,该你的那一份抚恤不会少,另外也一样还能按功劳拿一份,最后按人头也不少你那一份。
此外,陇右军此次没出动的那些边军正兵,土团乡兵、城傍侧近等,秦琅也跟大家约定,给他们要分一份,虽说肯定要比出征的少许多,但起码也有一份。
尤其是陇右九军正兵,每个人那份也还不错了。
薛万彻还一直喊着说便宜了吐谷浑人,说起码得给弟兄们每人分个三五个奴隶,十几牛匹马才行,对他的这些话,大家也只是听听而已,秦琅的分法,还是照顾到了各方的。
虽然段志玄也提出过这样分,朝廷未必肯,百万牲畜,无数帐篷、毡毯、皮毛等玩味,可是能卖很多钱的。
可秦琅说了,这些都是弟兄们拿命拼来的。
皇帝得了一分,朝廷得了一分,陇右各都督府、州衙又得了两分,算下来朝廷这块其实得了四分去了,有什么好说的。
战马这些也分了不少,而铠甲刀枪武器这些,都是要尽入陇右九军武库中的。
弟兄们也只分些牛羊牲畜、毡毯皮毛啥的,朝廷有什么脸面说分多了?
至于说给军官们单分一成,那也是大家辛苦了。
不该分吗?
其实以往府兵们打仗,也没少拿,只是很多时候,都是府兵抢掠,抢到了就是自己的。而秦琅军规较严,禁止私夺战利品,所有缴获都要归公入库,统一造册登记,最后上面一起分,不许私藏私分。
这样一来,打仗的时候,大家都可以专注,不用想着去抢战利品什么的,打仗就专心打仗,打完了搜查似的统一搜缴战利品,全都入库,最后一起分。
斩首也是严格规定打扫战场的时候,才允许斩首报功,绝不允许一边打仗一边忙着砍人头报军功的行为。
战功里最注重的还是集体军功,个人军功占比要小些。
秦琅很不客气的把自己那份先拿了,其余诸将扭捏了几下,也都收下了。
这些战利品只是先定下了分法,具体的,还是要交由行营处置,把所有的缴获等先要拿去与事先招募的那些合作商交接,一样样交给对应的合作商人,发卖折现,最后合计总款,再按现在定好的这个分法、份额,计算数字到每个人头上,行营出帐,秦琅等签字,然后发条子。
到了陇右,商人们从几大银行、钱庄取出钱来兑付。
不需要士兵们费力的想着如何把这些牛羊啊杂七杂八的皮毛、毡毯等带回去,大家可以轻松的回到陇右,到时去领自己的那份钱就好,一分不会少。拿到了钱,你想要买什么就去买什么。
每人事先认购下来的牛马也好,皮毛也罢,这些东西也都会由专门的合作商人帮忙运回陇右,到时凭条子再交钱去取就好了,省时省心。
否则,每人带着一堆牛马还好,那些毡毯皮毛,杂七杂八,如何带回去?几千里地,总不能只挑点贵重的,其它的都扔吧?
秦琅这次招了这么多合作商,一来就是为了筹措军费,军资,让他们垫资、垫货,二来也是让他们负责运输,让他们承销包揽等等。
说到底,就是要把收益最大化,绝不做那种在战场上因为携带不便,带不走拿不动,而抛弃浪费的事。
该是大家拿血汗拼杀下来的东西,都得归大家。
战场上,一只羊,一团羊毛纱线,一块牦牛毡毯,甚至是一口破旧的牧民锅子,秦琅都不会浪费掉的,这些都是弟兄们的战利品,拿命换来的,为什么要扔掉?
就算是那些被杀掉的吐谷浑人身上的东西,秦琅都让人扒光了,什么破羊皮袍子破靴子破帽子,甚至是破皮鞭子,那都是有用的,积少成多,也一样能在商人那里卖不少钱。
秦琅他们只要做好自己专业的事情,打仗杀敌,然后护卫这些商人来去就好了,剩下的事情都是商人的,他们只需要最后数钱分钱就好。
秦琅很注重这玩意,大家拼命打仗,为的是啥,封官受赏得勋嘛,多数士兵也没机会说打仗就当官的,更多的还是指望着能得个勋,分点勋田,再拿点赏赐,也就很满足了,若是运气好,府兵多当些年,积功到一定功劳,到时能授个官,那就不得了了,家族从此就跃龙门了,将来封妻荫子,也有指望了。
授勋封官这些,秦琅没资格,他只能报功,最后是兵部论功叙职授勋,勋田也要户部按勋划给。
可秦琅能给大家多分点钱,钱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府兵最重要的条件,就得家庭条件好有钱,否则无力置办起府兵的装备,也支撑不起一个府兵经常要耽误生产去训练、当值、打仗。
有钱了,可以置办好的装备,可以买奴隶买牛马,帮家里干活,可以买田置业,让家里更有依靠。
反正秦琅的这个分赏法一决定,便马上全军公示,立即得到了上下所有兵将们的拥护。慕容顺、拓跋思头等附庸、降兵等,发现居然也有一份,顿时意外之喜。
而那些俘虏们,在担忧了许多天,一直害怕唐人也会如对天柱部一样实行抽十杀一等做法,或是要把他们带去做奴隶后,听到他们绝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