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姹向来佩服丈夫的眼光,认为他眼光长远,见识比起滇地的南人总要强上许多,可是现在,听着这些话,她却浑身发抖。
“你回头让人给我送一封休书来,还有,如果卫国公真不嫌弃我愿意收下我,那我只有一个要求,三郎守忠才三岁,我舍不得他,我要把他一起带过去。”
归王摇头,“守忠是我儿子,爨家人,我不能让他认别人做父!”
阿姹冷冷道,“我不也是你妻子?这是我唯一的条件,若是不答应,那这事便休要再提,我们也不要再做夫妻了,我自回我娘家乌蒙部。”
爨归王咬咬牙,看着眼神坚定的妻子,“好。”
两人沉默了一会。
爨归王站起来,伸手去拉妻子手,阿姹却甩开了,“我先回去了,有结果了派人来通知我,我也不想再见你,就这样吧。”
目送着妻子离去,爨归王站在原地,双手紧握成拳,咬牙切齿。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是最不堪的一目,可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一步,如果送出妻子,真能换的爨家保留一脉,他觉得这终究是值得的。
他爱阿姹,可身为男人,身上肩负着更多。
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秦琅,见到来辞行的爨归王,简单的交谈几句后,爨归王递过一个信封。
原以为里面会是银票庄票一类的东西,结果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封休书。
休掉妻子阿姹。
印章鲜红,指纹都还是新鲜的。
“贤伉俪这是闹什么别扭了?可我要帮忙调和?”秦琅问。
爨归王拜伏地上,恭敬的说出了自己让妻的打算。
秦琅惊的目瞪口呆,这世上还有这样的男人?
看着屁股高高撅起的爨归王,秦琅觉得自己三观尽毁。
“你开什么玩笑?”
“卫公,这不是玩笑,这是我的诚意和决心,归王对大唐忠心耿耿,对卫公敬仰无比”
“你这是侮辱我!”秦琅有些恼怒。
“卫公,阿姹今年三十,虽从我十八年,但你也看到,她依然年轻健美,她到了卫公身边后,定会对卫公体贴服侍的”
“不要说了,我秦三郎哪里看起来像那种夺人妻女的人?”
“不是卫公夺我妻女,是我爨归王自愿赠妻,阿姹也仰慕卫公自愿跟随”
“滚,现在就滚,马上滚,滚回滇池去,想办法先完成我交给你的任务要紧,不要总是想这些歪门邪道,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女人都要出卖,算什么男人,这样的人,让我如何信任?你连自己的女人都要出卖,我如何能相信你不会背叛大唐背叛我?”
第881章 投怀
将那个要卖老婆的家伙赶走后,秦琅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行李早就收拾好了,东西虽然不少,但反正也不用他费心。
夜晚,公主范琳不在,倒是总感觉有些空荡荡的。
坐在灯下,秦琅拿出纸笔,自个儿倒水在砚台上磨墨,开始提笔写一些关于通海都督府未来的规划条陈,这些东西他准备一份陈奏给天子,一份留给程处默。
关于通海都督府,秦琅很用心,这里是撬动整个滇桂交广一体化的一个枢纽。尤其是对于滇地来说,以往云贵高原那就是一块飞地。
蜀中成都平原往南,这片连绵高地,因为缺少像样的平原盆地,尽是些较为零碎的湖坝、河谷的小坝子,所以也就向来难以形成一股子较为强大的势力,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蛮部,各立山头。
尤其是东面的贵州高原,那边的坝子更小,所以就更难形成大势力,远不如云南这边,毕竟这边以前还出过滇国、哀牢等一些大的古国。
中原以往对这边控制力有限,关键还是在于沿途南下虽然修了五尺道这样的交通道路,但沿线缺乏有效的控制,尤其是缺少一些能够自给自足的战略要点。
蜀汉立足巴蜀,定都成都,向南开拓,设立过南中七郡。但这南中七郡,实际控制力很弱,真正能控制起来的也就是朱提郡,这还是因为当时朱提郡昭通是在五尺道上,而且那里临近宜宾这个小三峡平原,昭通本身也是一块较大的坝子盆地,故此在刘备伐蜀兵败,托孤白帝城时,南中七郡反了五郡,朱提郡没反,还有一个郡宁郡没反,则是因为那里是当时蜀汉来降都督府的驻地,驻有重兵,控制较严。
当年反蜀的五郡,其实就基本上是当初刘备授封的当地南人,也就是早年南下的汉人大族,便是孟李爨等八大姓。七擒孟获也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孟获也是八大姓之一,而爨氏当年也是参与了叛乱的。
后来诸葛亮率大军南下,也是好不容易才平定下来。
但最后也还是仍然授封八大姓为诸郡太守等,让南人管理南中诸夷,说到底,还是地方的汉人豪酋控制着那些大大小小的坝子,而诸部蛮夷们占据山区,形成了很强大的地方势力,让蜀汉也无力插手,于是才有了那般妥协的政策。
如今的局面与当年的有些不同。
当年蜀汉控制南中不力,有很大一部份因素,是当时蜀汉也只是占据天下一隅,是个割据势力,其体量不能与大唐相比,更不用说当时的交广还控制在东吴的手中。
蜀汉那场叛乱开始,黄元先起兵,便是打算顺江而下去投东吴的,许多南中豪强叛乱,也都是跟东南的交州那边暗里联通。
而现在,大唐如日中天,从所未有的强大,北方突厥、辽东高句丽、西域西突,青海吐谷浑等老对手,现在没有一个能站着的,这让大唐可以有足够的精力来对付这片高原坝子上各个势力。
特别是当爨氏经历隋三征之后,到现在也还没恢复实力,还在窝里斗之机,这更是大唐难得控制云贵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云贵高原上最大的坝子当然是滇池地区和洱海地区了,这也向来是云南的核心中枢,爨氏称雄滇地几百年,就是靠控制了滇池核心,而后来代起的南诏国,则是以洱海起家。
大唐要控制云贵高原,当然得把昆明、大理这些要地控制起来,但是事情得一步步来,这些要地,自然也是传统的南蛮势力的核心,隋朝当初就是期望靠战争,一步到位的夺取昆明大理这些要地,但最后并不理想,反抗太过激烈。
秦琅还是认为该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但前提得先切一刀,把这个洋葱一切两半。
这一刀,就是打通从戎州到交州的交通线,戎州到曲靖到昆明,这条线路早就有了,沿五尺道拓宽就是,但从昆明到交州,这却不太通畅,现在就是要全面联结起来,还要沿线建立驿站、兵堡,移民屯田等。
昆明、曲靖那边先不管,那边朝廷已经设立了都督府,封皇子功臣镇守,会先建立起封地城堡、屯庄,一点点扩大。
现在关键还是通海城,这是个联结的枢纽,一定得牢固结实,在昆明暂时还没完全控制在手前,在昆明南面的通海,建立起这么一个大本营据点,既分隔东西爨氏,也把红河南岸的那些叛乱诸蛮,跟现在摇摆不定的爨氏分隔开来。
同样的,这条线路,不仅是一条军事控制线,而且还将成为一条商货贸易线,源源不断的货物将输送到交州港,然后交州港无数的货物又会沿路送进高原,送入一个个坝子。
秦琅认为这反而是更重要的一点,经济虽然看似不如政治军事重要,但其实经济才是政治军事之本。
原本分散的几个孤岛,打通成一片之后,交州将会越发的繁荣,而繁荣的交州,也能反过来再加强朝廷对云贵高原上的控制影响力。
通海都督府,正是处于这个关系的重要节点。
为此,秦琅给李世民的奏章里也写明,通海地理上理应划归云南道,但目前来说,应当划给广南道代管,控制住通海道,也就等于掐住了云南道的命门。
只要用心经营,虽然说一二十年也不可能取代昆明的中心位置,但是却能够有效的钳制云南。
而在给程处默的那一份策略中,秦琅则重点突出了关于对云南爨氏等南中大姓,也就是那些移民南中几百年,跟南蛮都快一体的豪强们的关系。这些人在蜀汉时就被称为南人,实际上等于是跟汉人是划分开来的,区别对待。
这些人本质上其实是汉代殖民扩张政策下的移民者,当初举族迁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凭着化、技术等各方面的碾压,渐渐在蛮地形成了强大的汉人豪强势力。
南中地区有南人豪强,而岭南也有俚帅汉豪,他们虽都是汉人,但利益在蛮地,与中原既是同源同种,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矛盾,故此这些人可以拉拢,但不能完全信任。
而那些诸蛮部们,就更非族类。
但秦琅提醒程处默,对于蛮子也好,对于南人豪强也好,不能一味的打压,如果你把他们都当成敌人,那你就举目皆敌,你得团结大部份,打击小部份。说白了,就是得搞拉拢分化,逐个击破。
尤其是对于蛮子,要打压上层头人,安抚拉拢下层蛮子,这样才能让大唐超然起来,立于不败之地。
继续从中原移民是必须的,但中原现在也没那么多汉人可移了,因此秦琅也提出要适当的从北方边地,移一些吐谷浑的鲜卑人,党项等的羌人,草原的突厥人,甚至是幽燕一带附唐的契丹、奚人等,迁一些这些北方的胡人过来,虽然这些人也是胡人,但他们跟本地的蛮夷不是一个体系一个族群的,因此程处默可以用这些北方胡人,来协助管理南方蛮子。
这样就能避免被南中的诸部蛮夷到时架空少数的汉人。
“重点控制几条交通线,占据几个大点的坝子发展,屯垦农业得发展起来,还要充分利用商路优势发展贸易,争取早点做到自给自足,而对于山区里的蛮夷诸部,要小心的推进,不必争于一时”
“每个要塞、屯庄,都得建立学校,要专门建立起蛮族子弟的学习班,招收他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