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9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管他说什么……”

    ~~

    五月十二日。

    经过了三十多天的航行,罗南号抵达了巴达维亚,范德兰将战败的消息上报给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科恩……

    ~~

    荷兰东印度公司迄今已成立了近五十年。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政府持有股份,公司每年给荷兰联省共和国五分之一的分红。

    它拥有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与其他国家签署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五十多年间,荷兰人相继打败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建立起了牢固的全世界商业霸权,贸易额占到世界总额的一半。

    如今,世上一共有两万余艘船只,荷兰拥有其中的一万五千余艘。

    悬挂着三色旗的商船游弋在五大洋之上,‘海上马车夫’名不虚传,这是荷兰的黄金时代……

    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绅士’。

    三十年前,‘简·皮特斯佐恩·科恩’被十七绅士指定为公司总督,来到爪哇岛建立了巴达维亚城,作为荷兰东印度在亚洲的总部。

    之后的三十年间,科恩展示了他的强大的野心与强硬的手腕。他以作风以严酷著称,对下属严苛,对敌人更是丝毫不仁慈,人们称他“铁腕”科恩。

    他建立起了荷兰在东印度地区自给自足的贸易网。

    他以恐怖政治统治东印度地区,砍掉英国商人的头颅,逼迫英国势力暂时退出了东印度、为了独占了香料贸易,将班达岛的土著屠杀殆尽。

    他从非洲东岸、印度和锡兰运来了大量的奴隶,进行高压统治下的剥削……

    但他更瞩意的还是来自楚朝的苦力,声称“没有什么人比华人能够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科恩上任之初,想要打通对楚朝通商的门户,这个企图遭到了楚朝的严重抵制。于是他派舰队在澎湖群岛占领据点,被楚朝将领驱逐。

    当时葡萄牙人从楚朝租借了濠境,为楚朝制炮,科恩又派舰队进攻濠境,又被葡萄牙打败。

    但科恩终于还是派舰队占领了琉球,驱逐了葡萄牙人,把琉球作为据点。

    这是他与楚朝的第一次交流。

    二十年前,科恩患了痢疾,本已濒死。但来自楚朝文家商船的大夫用一剂‘不换金正气散’救了他一命……这是他与楚朝的又一次重要交流。

    科恩并不感激,他更想要在海贸上打败楚朝。

    但不管他怎么做,大量的白银还是流入楚朝,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像是一个巨大的吞银怪物……

    思来想去,科恩认为,这是因为楚朝的银本位制度,以及其强大的工艺实力远超欧洲。

    楚朝的‘老爷们’总喜欢把银子藏起来,银子一进楚朝就再也不出来。

    要战胜楚朝,简直就是在与整个银本位制度对抗……

    科恩甚至想过,以金本位代替银本位,以彻底摧毁楚朝的贸易体系,但这根本就不是百年时间可以完成的。

    他只好寄望于共和国海军能支持自己武力占据濠境。

    可惜在多佛海峡,荷兰商船与英国人的摩擦不断加剧,荷兰需要组织舰队护送商船。

    这次揆一请求支援,科恩派出范德兰的同时也命令他想办法攻打濠境……

    然而,这一天消息传回来,不仅没有攻占濠境,连琉球也快丢了。

    科恩勃然大怒,决心给北楚水师一点颜色瞧瞧……

    ~~

    六月初,王笑也得到了收复琉球的消息。

    他很高兴,还表扬了郑元化一句。

    “嗯,老狐狸这次不错,没有联合西方殖民者对付国内的敌人……”

    表扬完了,王笑也就没再把荷兰人当一回事。

    他的固有印象里,荷兰人赶走了也就赶走了,还能反扑过来吗?

    但王笑不知道的是,哪怕是原本的历史上,‘清统一琉球之战’依然有荷兰舰队活动的身影。

    不是‘清朝水师’收复了琉球,而是‘清荷联军’一起收复了琉球。

    之后,荷兰占据基隆。

    也就是当时荷兰已经输掉了第一次英荷战争,正准备第二次英荷战争。加上清廷海禁,贸易所得甚微,东印度公司在基隆无利可图,维持费用却十分庞大,因此自行放弃撤出。

    ……

    而眼下,一切已然改变。

    北楚的海贸活动已严重损害了荷兰的利益。

    北楚水师毫无绅士礼仪、残忍地杀害了东印度公司的琉球总督。

    这个时空里,科恩没有死于那场痢疾,已然在准备着凶狠的报复……

    王笑自然不会知道这些。

    什么铁腕科恩,听都没听说过……

 第975章 进修堂(求月票求订阅)

    讲武堂。

    唐节看着眼前的试题,皱了皱眉。

    “依条例规定,单独驻防的作战部队应依据哪些情况制定作息?”

    “一、季节;二、作战任务;三、驻地环境;四、将官个人习惯;五、人员变化。”

    唐节想了想,见这是一道多选题,于是提笔把五个选择都勾上。

    做完选择题,目光移到后面的填空题,他又犯了难。

    “点卯后,士卒整理号舍、洗漱的时间不得超过___刻。”

    “将官有权对部署下达命令,通常逐级下达,___的情况下可以越级下达。”

    “……”

    “娘的!”唐节低声骂了一句。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自己哪里懂的。

    ——呵,教出一群纸上谈兵的赵括。

    要考也该考些真正有用的东西才对。

    他又看向后面的题。

    “宋雍熙三年,宋太宗举兵北伐,兵分三路进取燕云,试论,若你是东路主帅曹彬,将如何取得岐沟关之战的胜利?并如何攻克幽州?”

    唐节冷哼一声,提笔写下一句。

    “赵光义蠢材一个,也配指挥老子?!”

    转头看了看,隔着一个位置,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

    唐节眯了眯眼。

    他目光极佳,能瞄到那年轻人的部分答卷。

    “……粮草不济,则须在月旬内击败耶律休哥,此人乃辽国宗室……”

    “咳咳。”

    才看到这里,监考官在唐节的桌案上敲了一下。

    唐节微微冷笑,也不再偷瞄。

    他搁下笔,懒得再做这份试卷。

    ——娘的,跟科举有什么两样?老子要是会科考,还造个屁的反。

    他又看向自己的几个熟人……

    耿当挠头抓耳,明明答不出来还要苦思冥想,蠢材一个。

    自己几个旧将也一样……艾胜楠居然也在写?她能懂个屁,一定是乱写。

    咦,那是牛老二吧?

    只见牛老二正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唐节以前就认得这家伙,当时都没发现这家伙这么对自己胃口……

    好不容易结束了这场无聊的考试,唐节出了大堂,感到有些烦躁。

    三月末,他和唐苙投降受封之后,王笑还在西安施政,唐家则被先送来济南。

    唐节在四月中旬到达济南,安置好之后就进入讲武堂。

    和别的小屁孩学员不同,唐节进的是将官进修堂。

    每个月都会有三次考试,文考、武考,以及一次演习,关系到进修结束之后能在军中担任什么职位。

    唐节也知道王笑今年就要北伐,这等大功业怎么能少了自己呢?

    如今已到了六月,入学也一个月多了,今天这第一次文考看来是搞砸了。

    ——实在不行,到时候再去求求老七吧……

    这般想着,他举步往食堂走去。不得不说,这边的菜式确实很不错,这也是唐节愿意留在讲武堂的原因之一。

    一路上有些小学员见了唐节,低声说着什么。

    “看到了吗,那便是武定侯,昨日将官堂的武试魁首……”

    “果然威风凛凛,不愧是天下知名的猛将……”

    “有朝一日,我等或许就在他麾下任职……”

    “……”

    唐节蛮喜欢这些孩子的,也享受被他们崇拜。

    ——可惜,你们不知道老子今天文试考了个倒数第一。

    他领了自己的饭菜找地方坐下来。

    往日这时候食堂都是安静有序,今日却有些不同,有几群学员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

    唐节也听了一会,却是二月初随水师出征琉球的学员回来了,正在说着自己的见闻……

    “那些荷兰人穿着紧紧的裤子,难看死了。”

    “我听说,朝中有大臣认为,治理琉球花费不小,主张弃守呢。”

    “不可能的,晋王连委派的官员都选好了……”

    “……”

    唐节对红毛鬼的事没有丝毫兴趣,走过去在王颙肩上一拍,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王笑什么时候回来知道吗?”

    “见过武定侯。”王颙和几个小伙伴都很有礼貌地行了一礼。

    至于王笑什么时候回来,他却是不知道的,应道:“想必是快了,武定侯从西安过来不知道吗?”

    李平却是道:“九月便要北伐,晋王必在七月前归济南的。”

    唐节点点头,心里想着到时该如何叫王笑让自己统兵……

    李平见他不回答自己的话,又道:“学生很快便可完成学业入营,今岁或可与武定侯同赴疆场……”

    唐节心想那可不一定,老子文试考得太差了。

    他脸色一沉,依旧不回答李平的话,目光在张光第脸上一扫,又想到万一找人求情这条路走不通,不然让这小子教一教自己?

    真是太烦了……

    等唐节走开,王颙看着他的背影,低声道:“他也太狂了吧,你跟他说话,他都不应人的,脸色又难看。”

    “人家是当世名将,有点架势也很正常嘛……”

    ~~

    知事院。

    顾横波把一撂文书放好,打量了一眼左明静的脸色,低声道:“要调派到陕西、山西等地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