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栋梁-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不敢碰的“在建康收税”剧本,他敢接,然后自编自导,演一场大戏。

    演好了,收获可不小,又能锻炼队伍,虽然不至于以“收税”之功入中枢,却可以“日拱一卒”,向目标靠近。

    着力点就是税收。

    税收,是一个国家维持下去的根本,收不上税的朝廷政府,必然很快亡于内忧外患之中。

    他此去建康做恶人,就要让天下人看看,鄱阳李三郎的“专业收税”,能专业到何种地步。

 第六十七章 攻势

    冬去春来,新年刚过,泗水上,一列船队往南航行,观其旗号,为卸任回京的前徐州牧之船队。

    当中一艘船上,船舱里,祖珽正在向李笠讲解自己的心得:如何偷税漏税。

    祖珽是一个敢在权臣、皇帝眼皮子底下坑蒙拐骗的奇葩,有这位“行家”现身说法,让李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天下乌鸦一般黑”。

    无论是魏国东魏、齐国还是梁国,官僚体系的弊病都是一样的,北朝体制下的阴暗面,南朝也有。

    其中,偷税漏税乃至抗税,也是如此。

    简而言之,税制好定,税难收。

    以商税为例,无非分为过税对行商征收的税,可看做流通税,住税对坐贾征收的税,可看做营业税。

    过税主要体现为关津税,也就是运送货物的队伍经过关隘、津口时要缴税。

    这时,税吏根据检查结果,估算货物的价值,按比例向行商征税。

    至于住税,就是各城的市,由税吏对市内商家坐贾的营业额征税。

    但因为营业额很难准确核算,所以一般这种税是按商家进货数量来征收。

    然而,税吏估算过关的货物总价值,有很大的“活动余地”,同理,查阅商家的进货账簿,税吏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且店家必然做假账、有阴阳账簿,税吏要如何核对真实的进货数量呢?

    若要核对清楚,要付出多大的核算成本?

    所以,历朝历代制定的税制,看起来很不错,执行起来,效果很差,原因就在于收税的人身上。

    再好的制度,也得人去执行,执行的人出了问题,制度自然就会出问题。

    若执行的人没问题,但执行起来碰到问题,执行不下去,这制度也形同虚设。

    税制要靠税官、税吏来执行,所以,祖珽和一帮官宦子弟偷税漏税乃至抗税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针对税吏进行“攻心”,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只要官位够大,或者能够狐假虎威,税吏是很好打发的。

    根本就用不上伪造公文的招数。

    而商税的征收,能否实现有货必征,不在于如何定税率、征税的办法,而在于如何从特权者那里征税。

    小商贩做的小本买卖,卖一些日常用品,本身货值就不算高,能征上来多少税?

    商税的大头,在于那些大宗货物交易,以及各类奢侈品交易上。

    能够做这些买卖的商贾,哪个不是豪商巨贾,哪个不是有着一山还比一山高的靠山?

    这种特权者,对于税制的破坏是很严重的,而更严重的行为,是皇族带头搞“例外”。

    试问天底下,谁敢对皇帝的东西征税?

    而打着“皇室专供”招牌的货物,谁能去验伪?谁敢去验伪!

    即便只是号称某某王、某某侯的货物,就算税吏想征税,押送货物的官军、吏员,打死这税吏,和打死一条狗没多大区别。

    所以,税制能否实行,能否收上该收的税,就看能否收特权者的税。

    收不上来,意味着商税的大头就收不上来,那么所谓的“增收”自然就成了笑话。

    祖珽就直言,在邺城,有哪个不长眼的税吏,敢收那些官商、豪商的税?

    更别说打着给皇家、宗室王侯置办货物招牌的商贾,看到税吏,就像看到街边癞皮狗那样,一脸的不屑。

    李笠点点头:“说的也是,让一个拖家带口的小小税吏,去收虎豹财狼的税,那就是让他送命,傻子才会认真干活。”

    “所以,君侯监建康税事,是立威的大好机会。”祖珽回答,这是他为李笠“更上一层楼”而想的办法。

    高洋忽然去世,梁国新逢河南之败,所以祖珽判断两国近几年不会有战事,那么李笠与其在徐州虚度光阴,还不换个地方,有所作为。

    “要么,君侯成为建康城里人人喊打的恶人,要么,成为建康城里人人畏服的强人。”

    “君侯要想新税制成功,对皇族、宗室王侯背景的商贾乃至官商征税就成必然,征得来,意味着君侯能够压制这些特权者的走狗。”

    “征不来呵呵,想来这对君侯不是问题。”

    “宗室这边既然湘东王、鄱阳王都表态会带头遵守税制,想来,有这两位做表率,也不是问题。”

    “至于皇族给皇族办事的太府寺、少府寺,听命于皇帝皇帝年幼,是太后做主,这孤儿寡母,好打发得很”

    孤儿寡母,好打发的很,这是一语双关,李笠干咳一声:“从来都是恶仆难缠,可不能掉以轻心。”

    祖珽笑起来:“恶仆敢嚣张,不过是狗仗人势,君侯连其主都不怕,还会怕恶仆?”

    “那恶仆打死税吏,躲到主人家里不出,如之奈何?譬如宗室王侯的恶仆,国朝向来宽待宗室,宗室杀人,都不惩罚的。”李笠发问,意有所指。

    祖珽依旧在笑:“抗税者,直接当场击杀,多省事。”

    “若宗室阻拦呢?”李笠又问,祖珽耸耸肩:“争执之下发生意外,在所难免,习惯了就好。”

    李笠闻言眉头一挑,不再说什么。

    他来当恶人,就得有恶人的样,后果当然就是得罪大量权贵。

    张铤和祖珽巴不得他得罪完所有皇族、宗室乃至权贵,也好断了当忠臣的念想。

    然而连收个税都要弄得天怒人怨,鄱阳李三郎有这么无能么

    “新税制的实行细则,你已经看过了。”李笠拿出厚厚一叠资料,递给祖珽:“这是建康城内的物价汇总。”

    “以及这些货物历年的价格走向,按年分,以月计。”

    祖珽大概翻了翻,被资料里密密麻麻的数据震惊:“君侯从何处得来这历年价格资料?”

    “早几年,我让人收集的,一开始,只是想更好的做买卖而已。”

    李笠笑起来,他虽然在建康的时间很少,但从十年前起,就安排人手在建康进行“市场调查”。

    这十年来,他的手下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对于建康市面上各种货物、商品的物价走势,以及大概的销售额都了若指掌。

    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充分的准备,李笠才敢接这种谁都不敢接的“剧本”。

    按照他的安排,张铤负责幕府的日常事务,祖珽则负责监税事宜,协助武祥一起把新税制立起来。

    “我在建康,一直有人帮忙打理产业,其中一人姓胡名炜,是个好手,到了建康,我让他给你做助手,打赢第一仗。”

    祖珽听了,心中一动:用一个管产业的人给我当助手,打赢第一仗?莫非第一仗的对手是

    李笠继续说:“年前,我要回京任职,顺带着监税、立行税制的消息,已经在建康传开了。”

    “新税制,其实没什么好瞒的,饶州和徐州就在实行,所以,有心人稍微打听一下就能弄清楚。”

    “年前我已经派人到建康,筹办相关事宜,并在建康周边各关津张榜公告,向过往商旅们宣传,所以,人们有的是时间来琢磨新税制。”

    “这也意味着,某些奸商,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攻势,而现在,刚过完年,攻势就开始了。”

    李笠说着说着笑起来:“同比近几年年初,现在,建康的物价开始不正常上涨,明显有人哄抬,而且是层层哄抬,尤其是粮价。”

    “如今开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寻常百姓对粮价十分敏感,有人便趁机发力。”

    “民以食为天,粮价一涨,其他的物价自然也就跟着涨。”

    “理由倒也出奇的一致,就是朝廷要加税,都是小本生意,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提价呀。”

    祖珽听到这里,眼睛一亮:“这帮奸商,果然开始挑战新税制了,若真让他们得逞,搞得城内人心惶惶,这新税制还没推行,恐怕就已经名声狼藉。”

    “谁说不是呢,现在,不用恶仆冲击税关,光凭奸商哄抬物价,杀伤力就很强,这波攻势扛不住,我这监建康税事就沦为笑柄了。”

 第六十八章 众怒难犯

    上午,建康,彭城公府,后庭,吴氏正和前来问安的大儿妇林氏交谈,另一个儿妇黄姈也在座。

    吴氏随儿子李笠回京,自然就住在建康,正好长孙李昕一家也在建康,所以一家人又团聚了。

    人年纪大了,就会愈发看重家人团圆,吴氏没想到在家乡之外,一大家人也能凑齐,心中高兴。

    聊着聊着,吴氏说起建康的风土人情,因为李笠专门安排侍女担任“包打听”,给吴氏讲各地奇闻轶事来解闷,所以吴氏现在对建康颇有了解。

    然后感慨起建康的粮价贵。

    林氏回答:“都下户数有二十五六万,人多,本地粮食产量不够,要靠外运,这粮价当然就贵了。”

    “如今又是开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哪怕是在鄱阳,粮价都比平日高,更何况建康。”

    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影响不到李家。

    吴氏的儿孙都做了官,俸禄是粮食,只要不大手大脚挥霍,完全够府里的人包括仆人吃,不需要到市面上买。

    所以粮价高低,其实对李家影响不大。

    再说了,鄱阳的庄园有许多地,秋天收获的粮食存在库房里,随时可以运到建康,根本就不用在外面买。

    但吴氏还是感慨连连:“粮价一直涨,寻常人家买粮,可就得多花许多钱,日子可不好过”

    “想当年,年景不好的时候,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