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让各地青壮知道:你们在家乡,找不到饭吃,找不到老婆?没关系,来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有很多作场,有很多女工,官府支持自由婚姻!
只要两情相悦,成亲不需要彩礼,不需要聘礼的哟!
不知不觉,李笠看完报纸,吃完早餐,准备去书房办公,经过内外间隔断时,见张丽华候在旁边,心生邪念。
两人擦肩而过之际,李笠特意靠向对方,忽然吹了一口气,将张丽华额前一缕青丝吹起。
仿佛春风吹拂杨柳枝。
那一瞬间,张丽华只觉心停跳,呼吸凝滞,下意识抬头,满是震惊的看着皇帝。
却听皇帝哈哈一笑,大步走开。
旁边,几个宫女一脸震惊的看着张丽华,随后眼中满是羡慕,却见张丽华的面颊通红,连耳朵也红了。
接着两眼一翻,身体晃动,摇摇欲坠。
“丽华,丽华你怎么了”宫女们低声呼喊,赶紧上前搀扶,李笠听着后面的动静,没有回头,而是继续向前走。
他面带笑容,走出阁楼,沐浴着阳光,哼哼起来:“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女人,你敢撩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呀!
第九十八章 焰火
除夕夜,风雪依旧,夜幕下的邺城灯火璀璨,家家户户都在守岁,人们守在灯火旁,与亲人一道,等着新一年的到来。
城中一隅,刺史官邸内,相州刺史杜龛与妻妾、儿女共聚一堂,看着胡姬、乐人表演西域歌舞,看得津津有味。
建康虽然也有渡海而来的胡姬,也有乐人会弹奏西域音乐,但比起北地,始终是差了许多。
别的不说,就说邺城,邺城有大量胡人定居,其西域歌舞的水准比起建康那里的所谓“胡舞”,就是皓月与萤光的不同。
杜龛在邺城任职,还算是过足了西域风情的瘾,而刚到邺城不久的妻儿以及子女,看着这胡姬表演歌舞,一个个看得入神。
胡姬一边舞蹈一边歌唱,虽然听众们听不懂唱的什么,却能从奇特的旋律以及妖娆的舞姿当中感受到异域风情,有身临其境之感。
杜龛见夫人王氏看得入神,示意侍女将夫人面前的酒拿去重新温一下,再看看左右在座的小妾们,看看那几个深目高鼻的胡姬,只觉惬意不已。
功名须得马上取,虽然这要靠玩命,但功成之后封妻荫子,任封疆大吏,又有佳人陪伴,儿女满堂,这人生当真是快活!
若是当年,萧家天子当政的时候,他们这些武臣,哪能有如此风光?
邺城要地,那轮得到外姓镇守?
萧家天子喜欢和士族、文士风花雪月,吟诗作赋,一次次的宫廷宴会,一次次的花团锦簇,当中没有多少武臣的位置。
即便有,那也是陪衬,武人擅使弓、槊的手,握不住生花妙笔,在那种场合,真就是个陪衬。
即便外放州郡,也轮不到他们这些武臣坐镇要地,因为地方要职,都是宗室子弟担任。
但现在不一样了,新朝天子看重武功,提升武臣地位,立多大功,就有多大犒赏,加官进爵,分地、分女人。
天子戎马多年,与人交锋,未曾败绩,所以不怕武臣造反。
镇守要地,不讲究非的是自家人,只要有能力,就可以!
齐国国都邺城所在地为司州,而楚国已有司州,州治安陆,于是,将齐国司州改名相州,治疗邺城。
而立下不少战功的杜龛,为首任相州刺史,但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这个职务,非宗室藩王李昕莫属。
当然,李昕依旧驻防河北,驻地在黎阳,手握重兵,为天子盯着河北。
此为应有之意,对于杜龛这些武臣来说,新朝天子赏罚分明,许诺给将士们的好处,只要达到要求,就一定能兑现。
加上天子及其元从故旧极其能打仗,所以,谁会有造反的念头?
北伐将士,已经在河北分了田地,安家落户,杜龛在邺城当刺史,虽然事务繁忙,但见着有功必赏,自己和部下都有了着落,心情自然大好。
故而,当秋后河北各地出现零星骚乱、民变时,各地驻军反应很快,把平乱当做自家事来做,很快就将这些“火星”扑灭。
这些骚乱和民变,多是败退的齐军兵将挑唆,也有那些在检寺过程中被裁撤的寺庙、被迫还俗僧侣们心怀不满,挑唆信徒造反。
但面对各地驻军,这样的造反,不过是螳臂当车,把河北当做新家乡的定居将士、屯田军民,可不容许有人坏了大事。
想着想着,杜龛想到了幽州局势。
突厥大军逼近幽州居庸关,对方似乎是在试探,因为每到冬天,草原上的部落就会南下过冬,顺便对中原州郡打家劫舍。
对方来试探河北的新主人——楚军,若楚军应对不当,或者表现得无能,那么这种试探,就会变成真正的进攻。
所以,坐镇幽燕的王琳挡得住么?
杜龛觉得没问题,如今在河北各地任职的官员,主官都是凭着战场上浴血奋战才拼下来的官位,论打仗,可不是废物。
一旁,座钟的指针即将走到“零点”,歌舞表演结束,杜龛和家人们披上御寒的披风,走到堂外。
站在屋檐下,抬头看着北面夜空。
私第位于邺南城,而今晚子时(零点),邺城会有除夕夜焰火表演,地址在南北邺城中间、三门附近。
据说,这焰火会飞上夜空,所以邺城百姓只要在家中院子仰望夜空,望着三门方向,就能欣赏这奇妙的表演。
焰火表演精彩在哪里?杜龛不知道,他之前也没见过这种表演。
因为具体事务是由少府寺办理,相州官府只需提前做好准备:
焰火表演动静较大,有火光和巨响,所以为了避免城中百姓受到惊吓而出现意外事件,官府要提前做好提醒,并加强城中警戒。
等了一会,时间到,杜龛揉了揉有些酸的脖子,继续抬头看着夜空。
忽然,啸叫声传来,却见邺城中部、三门位置,有火光飞上夜空。
随后,“啪”的一声巨响传来,火光绽放出大量光芒,仿佛一朵朵绚烂的火焰之花,在夜空中绽放。
杜龛和家人目睹了这一情景,不由得瞠目结舌:这,这是法术?还是?
啸叫声不断响起,不断有火焰之花在夜空中绽放,闪烁的光芒不仅映亮了杜龛及家人的面庞,也让此时此刻看着夜空的满城百姓,面庞变得惨白。
令人匪夷所思的焰火表演,对于从没有见过火药燃烧光芒的百姓来说,无异于天象异变。
无数人不由自主跪倒在地,对着夜空中绽放的花朵叩拜。
亦或是双手合十,不住祈祷。
先前,因为楚军大量拆毁佛寺,没收寺产,许多信佛的邺城百姓惊恐而又愤怒,他们诅咒这些胆大妄为的南人因为激怒佛祖而不得好死。
那些分了寺庙田地的农民,也战战兢兢的在心中祈祷,祈祷佛祖不要怪追他们的无奈之举:
不是我们要抢地,是这些南人硬把土地塞给我们种。
又有大量流言在民间传播,说胆大妄为的楚国国主胆敢冒犯佛门,将来必然不得好死,永世为猪狗牛羊。
而那些胆敢耕种原属于寺产土地的人,也会不得好死,世世代代都要受苦。
可是现在,看着楚军释放的法术“焰火表演”,邺城百姓震惊之余,心中原本的惊慌和愤怒,都随着一朵朵绽放随后消失的火焰之花,消失得无影无踪。
楚军声称检寺是清理佛门败类,现在,这神奇的“焰火表演”证明,佛祖认同楚军的所作所为,并给楚军加持了无上法力。
不然,还能怎么解释?
夜空中的焰火持续不断,而跪地叩首或者双手合十向天祈祷的邺城百姓,也越来越多。
目睹了精彩表演的杜龛,好不容易合上嘴。
他知道这是一种“表演”,但毫无疑问,邺城百姓会认为这是法术,肯定会被震慑住。
先前楚军检寺时,邺城百姓被别有用心之人撩拨起来的怨气,到了明日,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后,杜龛畅想起来。
在邺城,焰火表演会让数十万人夜不能寐,那么,在居庸关外,那些没见识的突厥人,要是见了“焰火表演”,岂不是要吓得落荒而逃?
第九十九章 了解
幽州蓟城,远郊外,农田里,不少青壮正在忙碌,驭马拖曳轮犁耕地。
闲来无事、出城春游的军校生们,看着田里忙碌的马拉犁,觉得意外:看样子这都是旱田,可又不缺水,为何不种水稻?
带队的军校教员,对这些来自南方的学生讲解:“种水稻,对水利设施有需求,不然土地得不到充足的河水灌溉,水稻如何能长好?”
“所以蓟城远郊多种粟麦,近郊因为有河水灌溉,稻田就很多了,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幽州天气寒冷,开春时,水很凉,且昼夜冷热变化剧烈,水稻青苗受不了,长不好,当然,这和稻种有关。”
“不是说幽州这边就没有大规模种过水稻,相反,后汉年间,就有戍边军民在幽州开荒、有了许多稻田。”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军校生到边疆“实习”,不仅要观察山川地势,还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所以,学校对于“风土人情”方面的教育,一直紧贴实际。
教员既然给出了一个结论,当然要有论据:
《后汉书·张堪传》记载,后汉初年,张堪出任渔阳太守时,“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渔阳、狐奴,都位于幽州地区。
之后,邓训率黎阳兵屯狐奴,亦开水田种稻。
三国时期,魏将刘靖在幽州地区屯田种稻,并在故蓟城西北方向,?水与分支高梁水开叉处建戾陵堰,又开凿车箱渠,确保了故蓟城周边大量农田的灌溉。
但到了后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