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突厥很厉害么?
李昉不知道,但父亲说,有了柔然这个“参照物”,可以证明突厥不是不可以战胜的。
曾经是魏国大患的柔然,有上百年的经营,其根基不可谓不牢固,实力不可谓不强大,却可以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数年内土崩瓦解。
那么,刚崛起十来年的突厥,凭什么就不能被人打得土崩瓦解?
我们为何要怕他们?
第一百一十章 痕迹
黄昏,天寒地冻之中,冒着风雪在草原上前进的数十楚军斥候,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背风处,将就着露营。
他们安置马匹的同时,用随行携带的铁铲,在土丘背风洼地挖出浅坑,铺上毛毯,搭起简易避风帐篷,然后转进去,凑合着过夜。
这种露营方式,斥候们已经习惯了,可附近地上那一大滩骚臭的粪便,堆集得如同大片地毯,让多为南方人的斥候们觉得恶心。
队伍里,一个辫发的斥候讲解起来:
“这可是好地方,暖着呢,牛羊转场时,安置羊群少不了这玩意,你们可以叫它做‘羊盘’或者‘羊毯’。”
他满头辫发,和其他大部分留着发髻的同袍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冬天特别冷,地上很湿”话刚说到一半,被人打断:“大冷天的地上湿?”
辫发斥候看着那没见识的南方人:“地上有雪,对不对,你坐上去,捂热了,雪化了,湿不湿?”
这话有道理,“没见识的南方人”们点点头,辫发斥候继续说:
“天冷,地湿,牛羊若直接在草地上睡卧,一晚上都捂不热,肚子容易着凉,然后生病,然后死掉。”
“而且,羊群里有的羊很坏,冷得受不了时,会往别的羊身上爬,也就是羊叠羊,一个叠一个,最下面的就倒霉了。”
“若放羊的不注意,下面的羊很容易被压死,所以夜里碰到这种情况,牧民会很辛苦,要不停的把地面的羊逃出来。”
这下,一个“没见识的南方人”激动起来:
“哎哟,羊也是这样的么?我家里往日养鸭子,冬天时,每晚上都要时不时把小鸭苗翻一翻,把聚成团的鸭子翻开。”
“不然底下的鸭苗容易被压死。”
那辫发斥候愣了一下,因为自己没养过鸭,但很快想通了:“对,就是这个道理,冷了,就要想办法取暖。”
“羊群长期待的地方,会累积很厚的羊粪,形成厚厚的‘毯子’,这些积粪虽然臭,但相比草地,干燥许多,很容易焐热。”
“而且羊粪多了,会把草烧死,于是‘羊毯’会愈发牢固。”
“天冷的时候,羊群在‘羊毯’上聚集、过夜,很暖和,不太容易得病,也不会出现羊叠羊的情况。”
“而且,羊粪可以烧,取暖也好,煮食物也罢,少不了的。”
一番讲解下来,其他兵恍然大悟。
这道理,和人得铺被褥或席子才能睡在地上那样,不如此,人睡着后容易着凉。
而这‘羊毯’(或称羊盘),是牧民带着牛羊移动过程中,留下的特定痕迹,各大草场都会有不少。
草原上的部落,一年年的游走各处草场,周而复始,每一次,都会沿着这些‘羊毯’前进,就如同跟着前人脚印前进那样。
羊群每一次在‘羊毯’聚集,都会有新鲜的羊粪落下,补上那些被牧民拿去当做燃料烧的旧羊粪,使得‘羊毯’永不消失。
各处草场上留下的‘羊毯’,就是绝佳的“风水宝地”以及燃料来源,是很珍贵的“传家宝”。
一名斥候问:“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了‘羊毯’较多的地区,然后根据其上羊粪的新鲜程度,就能判断这里,是否有大量牛羊经过?”
“就如同根据敌人宿营地留下灶台痕迹,可以判断其人数、队伍规模那样?”
那辫发斥候点点头:“对,这是其一。”
“其二,冬天,人和牲畜可以吃雪补水,所以,许多部落冬天反倒不会特意聚集在水源地。”
“相对于水源地,能避风雪的地方更重要,要知道一不留神,一场大雪过后牛羊全死光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秋天为了让牛羊和马多长膘,不用天天喝水,所以,秋冬季节搜寻部落时,范围要放大,不能只找河流、湖泊这些水源附近地区。”
“但始终不会偏离河流、湖泊、水泊太远,草原虽大,但远离水源乱跑,真的会全部落都完蛋的。”
“一年四季转牧场,路线大体上是固定的,每个季节,大量部落都会出现在那些特定范围的草场。”
“到了冬天,在哪里过冬,范围也大概固定,至于如何寻路,哈哈,草原上的男子,生下来后,路都不会走,就跟着马四处走,怎么能不记得?”
“而且,冬天太可怕了,一场白灾下来,不要说牛羊成片的死,就连人,也没了气。”
“冬天,本来就难熬,许多部落为了活下去,相互袭击,而平时,为了争夺草场,也会玩命,就是为了活下去。”
“实力强的部落,或者可汗的部众,冬天会南下到阴山一带避风雪,其他实力一般的部落,要么跟着去,要么自己找地方过冬。”
“魏国时的六镇,现在渐渐被侵占,昔日的镇城虽然荒芜,却成了许多部落过冬的营地,附近的小山包,也是选择之一。”
“实在找不到好地方的部落,就在背风的洼地,挖地窝,凑合着熬。”
听到这里,其他人问:“那,我们出了怀荒故地后,一路向西,都有可能遇到敌人?”
怀荒镇故地,在北燕州北部,位于齐国北境长城外。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可领!
辫发斥候点头:“对,所以我们得小心,过冬的部落,不会傻乎乎的把人都聚在一起,肯定要轮流安排人出去望风,一旦听到风吹草动,消息会传得很快。”
第一次进入大草原实施大范围侦查的楚军斥候们,看着这个从容不迫的齐国降卒,只觉心定许多。
齐国建立后,多次发兵攻击草原上的柔然、突厥等势力,所以,齐军中有不少将士熟悉草原的情况。
至少入了草原后,不容易迷路。
现在,若不是有这些降卒做向导带路,而是让他们独自进入草原进行侦查,那和送死没区别。
他们有眼睛、耳朵,但进了草原,就如同瞎子和聋子,看不见,听不清。
既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草原部落的生活习性,加上必然迷路,遑论侦查敌情。
夜色降临,寒风愈发凛冽,斥候们裹着毛毯,蜷缩在地窝里,渐渐进入梦乡。
当然,营地四周有人值夜放哨,还要轮替,确保安全。
鼾声中,那个辫发的斥候睁着眼睛,听着外面的风声,心中想着事情。
他是齐国降卒,姓于,这是常见的鲜卑汉名。
但按之前的改名规矩,他的汉名姓氏应该是“闾”。
汉文郁久闾的闾。
他不能姓“闾”,因为这姓氏的特征太明显。
虽然并不算末裔,但比起自幼被阉了入宫当宦者,以及从小给人做牛做马当奴隶的族人,他算是幸运的了。
听着外面呼号的风声,他闭上眼睛。
也不知,大仇何时能报。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亡国的郁久闾
恒州,州治恒安城,此刻已经为突厥大军围绕,齐国守军不知去向,百姓沦为突厥大军的战利品。
之前,临近新年时,楚军出居庸关,自北燕州沿着水向西进攻。
齐军挡不住楚军的进攻,恒州被打穿,楚军直逼朔州,齐主情急之下遣使向正在阴山附近过冬的突厥贵族求救。
并许以“恒州过冬”,换取突厥派兵驱逐楚军。
于是,突厥那边派特勤、木杆可汗之侄阿史那摄图率兵南下,入恒州。
突厥人抵达恒安时,楚军以及过了恒州,进入朔州。
城外,此起彼伏的毡帐之中,率军大举南下的突厥特勤阿史那摄图,看着前来求援的齐国使者,面无表情。
听完之后,摄图开口:“那楚军的后路,现在已经被我断了,这就是约定,你们急什么?”
“可是楚军攻打朔州甚急还请可汗”
齐国使者用磕磕巴巴的突厥语说着,摄图摆摆手:“我不是可汗,是特勤,莫要乱喊,你们自己打不退楚军,那是你们的事。”
“我们的兵马,就卡在这里,恒州,他们去了朔州就别想回头,可若是你们挡不住,被他们攻破朔州,去打晋阳”
摄图说着说着,笑起来:“想让我们出战,可以,酬劳呢?另外算。”
“这”齐国使者语塞,摄图见其做不了主,不耐烦的摆摆手:“你去休息吧,回去问清楚了再来!”
使者哪里敢耽搁,立刻就要赶回去,摄图也不挽留,听之任之。
他现在占了恒州,自有打算,不可能听齐国指挥,跑去西南面的朔州打楚军。
因为根据斥候侦查的情况判断,在朔州的楚军,是诱饵。
他要是率主力扑向西南面的朔州,搞不好被断归路的就是他了。
齐国使者离开不久,此次率部出征的贵族们聚集帐内,听摄图安排接下来的军务。
却见一个女奴,没有回避,跪在摄图身边。
若是一般的女奴,不可能有如此待遇不用回避会议,贵族们却不奇怪,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不同寻常的女人。
专门用来炫耀的。
摄图把这个女人带在身边,白日干活,晚上暖被,就是在炫耀:昔日郁久闾氏拒绝与阿史那氏联姻,那么现在,郁久闾氏的女人,就只能做女奴。
阿史那氏,是突厥可汗的姓氏,阿史那摄图,是突厥第二任可汗阿史那科罗之子。
当初科罗临终前,没有立儿子摄图为可汗,而是传位给弟弟阿史那燕都,即现在的木杆可汗,摄图便管着碛南的东部草原。